第1260章 李世民的反应
房玄龄对李世民十分了解,却对李承乾始终看不透。
要知道李世民重新接回大权,会给他带来巨大的威胁,等于将他重新逼回到了储君之位。皇位面前无父子,李世民为了皇位,兄弟都会毫不留情的出手,父亲也不放在眼里,哪会顾忌儿子?
何况,他还有那么多儿子。
李承乾却一幅满不在乎的样子,全部甩手给李世民,到底是胸有成竹,还是无知者无畏?
若是他把这一切都建立在和李世民的父子亲情上,那就太过儿戏了,尽管李世民之前将皇位传给了他,却不代表以后依然会那么做?
之前是因为李世民命不久矣,皇位反正也保不住,而且当时李世民看重的是晋王李治,只是李承乾在合适的时机,出现在了合适的地方,非常巧合的顺利接过了皇位。
现在重新醒来过,李世民的身体状况又是极好,李治也依然存在,难保李世民不会再动其他心思。
即便李世民永远不动皇帝的位置,那他自己也是离不开权力的。算下来,李世民现在才四十八岁,还不到五十岁,按照李渊的岁数,也还能再活二十年。
这二十年,可是李承乾人生最好的二十年,能甘心顶着皇帝的名义,天天在旁听政吗?
房玄龄苦笑一声,正准备迈步进入房内,向李世民禀告一切的时候,眼神落在手中的奏折上。猛然间,一个诡异的念头像一道睛天霹雳般在他脑中骤然响起。
让他混身一颤,仿若雷击似的怔在原地,露出了不可思异的神色。
如同见鬼,房玄龄脸色大变,哆哆嗦嗦的死死盯着手中的折子,几乎都要拿不住了。
他忽然想到,这右贤王提出的三个条件,其中有两个都是关于当年的玄武门之变的。若是李世民真的为此事负责,向天下颁布罪已诏,并承认自己的罪过。
那他的威信将荡然无存,一世英明也将付诸流水。
试想,一个承认为了皇位杀兄弑弟的太上皇,还有颜面继续坐在太极殿里接受群臣的叩拜吗?还有威信继续统御万方,做一个名为太上皇,实为皇帝的天子吗?
恐怕到那时,就算百官跪请,李世民也无脸在龙椅上继续坐下去了。
这一切,若说都是意外,那也太过巧合;若说早有预谋,李承乾凭什么能影响到草原上的右贤王呢?就算他们之前就结识,李承乾也不敢玩得这么大?
他就不怕请神容易,送神难,右贤王来了长安就不走了。
不可能,绝不可能,房玄龄气喘嘘嘘,额上豆大的汗水汨汨而出,嘴里不停的喃喃自语着。他脑中不断浮现待人温和,与人为善,显得有些软弱的李承乾。
依他一生的智慧和阅厉,从理性上只能推导到这个结论。可主观上,他却怎么也无法相信,李承乾会是那个布下这惊天大局的幕后黑手,这还不如让他相信,眼前的李世民是假的?
“房大人,您这是怎么了?”
这时,在御书房里侍侯的太监景明,看到房玄龄扶着门墙柱,一幅力不能支的样子,赶忙前来询问。
李世民听到动静,抬头一看,连忙放下笔,起身越过屏风,大步来到房玄龄身边,关切的问道:“玄龄,你回来了,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搞成这个样子?”
此时的房玄龄脸色惨白,嘴辰哆嗦,眼神飘忽,双腿发颤,额上沁满了汗水,就像虚脱了一样。
李世民忙命几个太监将房玄龄搀扶到房内,还命人搬来一把靠椅,将房玄龄放了上去。
正准备宣太医的时候,房玄龄挣扎着摆了摆手,又看向四周。
李世民顺手把自己御案上的茶杯端来,递给房玄龄,让他缓了缓,随后摆手道:“你们都下去,没有朕的吩咐,不要进来打扰。”
“是,太上皇。”太监宫女们一一退下。
凉茶入腹,一阵舒适感传来,冲淡了内心的焦燥,房玄龄这才稳住了心神,随后将自己脑海中的各种念头压下,开始向李世民汇报这一趟的所有情况。
待说到亲眼看到右贤王本人时,索性将窦涎和李道宗的奏折递了过去。
李世民一边翻看着,一边听房玄龄的讲述,听到这右贤王的相貌和自己儿子李承乾有八成相像时,李世民皱了皱眉,心里暗叹一声。这样的话,那就说明对方确实是李建成的儿子,还不容抵赖。
若是身份落实,那自己和对方不但有国仇,还有着家恨,后者可能更加重要。
听到这里,李世民就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
果然,房玄龄没有停顿,将右贤王对自己一方的情况了如指掌,并拿出了围而不攻的策略,听得李世民脸色极为难看。随后,房玄龄将右贤王开出的三个退兵条件说了出来。
刚开始时,李世民脸色涨红,双拳紧握,手中的奏折都被捏烂,额头青筋突突直跳。牙关紧咬,腮梆子鼓起,眼神中透出的杀气,让整个御书房都冷了好几度。
房玄龄比李世民大了二十岁,年近七旬,看惯了风风雨雨,人生已经到了末途。他不怕李世民迁怒于他,却怕李世民的身体扛不住,被冲天的怒火给击垮了。
却没想到,这次醒来,李世民的身体竟出奇的好。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这一生中,首当其冲的最大逆鳞,平时别人连提也不敢提。此时右贤王却是拿了个棍,反复的在那挑逗,百般刺激,李世民竟然生生的受住了。
没有倒下,甚至没有咆哮着骂娘,也没有发火砸东西。只是在房玄龄停下时,冷冷的撇了他一眼,张开口仿佛从九幽之地吐出来几个字:“继续说”
紧接着,房玄龄尽量用最温和的语气,将右贤王提出的三个条件全都说了出来。
随后,御书房内陷入了诡异的沉默当中,李世民像是失了魂似的,靠在椅子上,仰着头怔怔的看向虚空,一脸的怅然。不知道是想到了二十年前,那场改变了一切的事件。
还是想到了那位老父亲李渊,亲眼看着身披甲胄的儿子,拿着另外两个儿子的人头摆在自己面前。
房玄龄看到这一幕,没有再询问,甚至没有再说话,默默的起身,对李世民行了一礼,静静的退出了御书房。
他知道,此时的李世民,需要静静。
来到门外后,太监景明连忙上前,正准备说话时,房玄龄竖起手指在嘴边嘘了一下,随后将其拉到一边,吩咐道:“太上皇现在心情非常差,你要不想死的话,就不要去打扰他。”
“啊!这”
景明吓的一个哆嗦,他不认为房玄龄这样的老臣会骗他,即然对方这么说,那现在里面的太上皇,必然就像一只发怒的凶兽,那是肯定要吃人的。
“房大人,这该怎么办?”
请...您....收藏6191书1吧六\\\九\\\书\\\吧!
看到景明一脸哀求的看着他,房玄龄皱眉想了想,最后叹道:“太后娘娘现在在哪里?”
“房大人,瞧您说的。”
景明看了看已经快要落山的太阳,说道:“都个时辰了,眼看着马上宫门要落锁了。这个时候,太皇娘娘肯定在她老人家的绫绮殿,还能在哪儿?”
“派人前去通知,老臣现在有重要的事情要面见太后。”
“啊,房大人,这个时间是不是?”景明一脸的为难,按理这个时候房玄龄要马上出宫的。
过了时辰,滞留后宫,那是要犯禁的。
“别废话,快派人去通知。”
房玄龄想了想,觉得不能让李世民一个人躲在房里生焖气,这要憋出问题来的。可这样的事情,亦公亦私,他做为外臣,实在是不好去劝解。而最适合的人,莫过于长孙太后了。
让景明这个时候派人去通知,等到自己走过去时,在半路上就能遇到来接人的侍女了。
见房玄龄郑重其事,景明也不敢再阻拦了。
连忙喊来一个宫女,交待了几句,自己撒腿就往后宫跑去。房玄龄也是一愣,随后神色一缓,这太监还挺机灵的,知道用这个理由,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开危险。
摇了摇头,顺着宫内的小道,就往后宫而去。
果然,没到一柱香的时间,就遇到了长孙太后的贴身女官,在对方的接引下,房玄龄来到了绫绮殿的待客前厅。
长孙无垢一身便袍在此等侯,见到房玄龄,展颜一笑:“玄龄啊,什么重要的事情,让你这么晚了还进宫。有什么事情不能明天再说,莫非是突厥人攻城了?”
“老臣参见太后娘娘,娘娘千岁。”
长孙无垢一怔,看到房玄龄一脸的沉重,心里咯噔一声,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深深的吸了口气,随后吩咐道:“你们都退下去吧,没有本宫的吩咐,不得靠近这个大厅。”
四周的太监、宫女也不说话,只是欠了欠身子,就在女宫的指引下,鱼惯退出。
待殿内只剩两人的时候,长孙无垢面容严肃的说道:“玄龄,你说吧!”
“是,太后。”
随后房玄龄将早上朝会接见了突厥使臣,对方暴出了右贤王的真实身份,皇上命他们三人前往突厥右贤王处落实,并借机谈判,促使突厥人退兵的事情说了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