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61章 长孙无垢的大气(1 / 1)安心的石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61章 长孙无垢的大气

长孙无垢听的心中发紧,心脏噗通噗通直跳,秀眉紧皱,眼神慌乱,呼吸也急促了起来。两只素手紧紧的抱成一团,捏的指节发白,身躯都在微微颤抖。

右贤王是李建成长子的事情,对她们一家来说,绝不是件好事,此举极有可能动摇他们一家在大唐的地位。

要知道,对方现在可不是一个人,而是大漠草原之主,率八十万骑兵,将长安城给团团围住。若是对方真的是胡人,或者是外人,那大唐有亡国之危,众人还会拼死一战。

可现在,对方若是李建成的长子,那就有继承大唐的法理权。大家都是高祖的子孙,人家还是长房长孙,是自家二郎夺了人家的储位。就算回来做了皇帝,也改变不了大唐的性质。

只是换代,不算改朝,长安军民百姓,很难为了这点儿变化,死战到底的。

唯一的机会,就是否认掉对方的身份,让大唐所有人和他们站到一起。想到这里,长孙无垢急忙问道:“玄龄,那你们有没有确定,这右贤王是否是假冒?”

“此事应该是属实的。”

房玄龄叹了口气:“除了金锁外,最重要的证据,就是那右贤王和皇上的长相竟有八分相似。我和窦涎还有李道宗一进大帐,当时就愣住了,还以为面前坐的是皇上。”

“那眉梢眼角,五冠轮廓,话脱脱的是大一号的皇上。”

“只要看到右贤王,又见过皇上的人,马上就能确定,两人必有血缘关系,不是亲兄弟就是堂兄弟,这是没跑的。”

长孙无垢眼前一黑,她很确定,自己生李承乾的时侯,就是一个,绝没有双胞胎的兄弟。那这么说来,对方肯定是李建成的长子了,两兄弟的儿子,一个血脉,长的相似也属正常。

身子一恍,长孙无垢有些支不住的撑住扶手,一脸无助的看着房玄龄,期盼的说道:“天下这么大,有些人长的相似,也是正常的吧?”

“唉”

房玄龄知道,长孙太后是问他,能不能以此为由,做做文章,不过房玄龄还是果断的摇了摇头:“天下有几千万人,确实会有两个完全没有关系的人长的相似。”

“可这样的人,同时要具备打下整个草原,当上突厥汗国的主人,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是啊!”

长孙无垢也是惨然的摇了摇头:“这右贤王出道极早,贞观十年的时候就取代颉利,篡夺了突厥的可汗之权,不可能是傀儡的,也不可能有人在背后指使。”

“这么说来,他南下中原,是为了替父报仇,抢回自己的皇位了。”

“太后别急,事情并没有那么严重。”

房玄龄见长孙无垢方寸大乱,连忙解释道:“那右贤王久在草原,早已娶妻生子,扎根在大漠。何况他现在的地位,和中原的皇帝,也差不了多少?”

“不错,你说的对。”

长孙无垢眼神骤然一亮,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他现在的权势已经堪比帝王,草原和中原截然不同,做了突厥之主,就不能再做中原的皇帝了,除非他愿意放弃草原上的一切。”

“他即然不是为了帝位,那率兵侵入大唐是来干什么的?”

“讨个公道!”

“公道?”

长孙无垢一愣,随后眼神中的光彩又散去,脸色重新黯淡下来,喃喃自语道:“是了,当初二郎杀了承乾大伯,又将人家满门诛杀,这血海深仇,岂能不报?”

“身为人子,是该为惨死的一家讨回公道了。”

“不怪人家,谁叫当初二郎做的太绝,抢了人家的储位和江山不算,还砍了人家的脑袋,杀了人全家。”

长孙无垢脸色一悲:“玄龄,冤有头,债有主,当初的事情,是我们夫妻做的,和承乾无关。你和那孩子好好说说,我们夫妇愿意给他大伯一家偿命。”

“只要他愿意退兵,我们愿意一死,来化解当年的恩怨。只希望我们死后,他和承乾能好好相处,不要因为我们老一辈的事情,影响到天下百姓的安宁。”

“唉”

房玄龄见长孙无垢如此表态,心里不禁生出崇敬之情,果然是一代贤后,现在还想着儿子和百姓。“太后别着急,右贤王并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也没打算要你们偿命,甚至不索要大唐的任何土地、人口、城池、钱粮和财富,只是提了三个条件。”

“哦,到底怎么回事,你详细说说?”长孙无垢疑惑的问道。

于是房玄龄将李言伪造的出身经历都说了一遍,最后道:“幸好李建成遗弃他们母子,右贤王对李建成也是充满了怨愤;不过纵使父子关系不合,也是他们的家事。”

“他身为人子,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父亲,还有那些兄弟白死。他提出了三个条件,只要太上皇能办到,他就同意撤兵。”

没等长孙无垢催促,房玄龄就将三个条件一一说了出来。

直到说完,长孙无垢陷入震憾之中,脸色不断变幻,思索良久,最后幽幽的一叹:“这么看来,他不惜大动干戈,打到长安城下,确实是为了讨个公道而来的。”

“从这点儿来看,他确实是他大伯的孩子。”

随后房玄龄说道:“其实我们早该猜到了,贞观八年时的辽东之战,还有近些年的吐谷浑、吐蕃、西域诸国,都是右贤王打下来,然后又‘卖’给我大唐的。”

“当时我们还说这右贤王噬财如命,愚蠢无比,连土地都卖,现在看来,是他顾念亲情,借此让给我们的。”

“还有这次南下,看着气势汹汹,谣言满天飞,实际上突厥人此番南下,并没有烧杀抢掠、屠戮百姓,甚至还将一直困扰我大唐的世族远逐至西域。”

“想到以前颉利主掌突厥人的时候,年年入侵我大唐。而右贤王做了突厥之主后,几乎从无大规模犯边之举。贞观十年的丰州之战,不但未侵我关中,还将那包藏祸心的夷男给除去了。”

“这些年大唐的和平安定,其实是离不开右贤王暗中照佛的。从这点儿来看,他对我大唐,并无恶意。此番南下,也只是为了亲自看到太上皇为了当年的事情,做个交待。”

“只要太上皇办到这三件事,他立马将所有兵马撤回草原,黄河以南的所侵之地,尽数归还。并承诺,十年之内,会约束突厥人,不再南下,十年之后,看两国相处的情况再说。”

‘呼’

听完这些,长孙无垢深深的出了口气,她最怕的就是对方是凶神恶煞、穷凶极恶之辈。现在看来,对方的心性很是正派,致少比自家二郎要正派的多。

她能肯定,要是换个位置,自家二郎率大军兵临城下,绝对会不管不顾打下长安,将仇人一家屠戮一空,抢过皇位自己坐。

这么一看,对方非但不恶,还是十分厚道的。

想到这里,长孙无垢心中反而觉得十分惭愧,自己二郎和长房一脉,实在是没法儿比。她当然知道,若是李建成当年有李世民的心狠手辣,现在魂归泉下的,肯定是他们这一家子。

“他这些要求,并不过份,本宫觉得可以答应。”

稍做思考,长孙无垢就下了决断,对于她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儿子的皇位,另外就是一家人的平安。现在人家即不要江山,也不要他们一家偿命。

只需要二郎下个罪己诏,恢复人家的身份,这一点儿相对于失去江山,又失去全家性命的李建成来说,已经是以德报怨了。

说完后,看到面前的房玄龄,想到对方这么晚了来见自己,长孙无垢心中一动,脱口道:“玄龄,莫非是二郎不同意?还是你觉得,如此做法,会动摇江山的根基?”

“太后,莫非您忘了,现在的皇帝是您的儿子,不是太上皇。”

房玄龄摇了摇头:“皇帝若是这么做,会有这样的隐患。太上皇虽然也尊贵无比,却已经不是大唐之主了。要是那右贤王要求皇帝这么做,那是别有用心。”

“可他指名道姓,要求太上皇亲自颁发罪己,明摆着是让他老人家亲自为当年的事情负责。”

“太上皇当年做的事情,和皇上无关。”

左右看了看,房玄龄对着南面拱了拱手:“当今皇帝心性纯良、品行敦厚、宽仁厚德、虚怀纳谏,百官无不拥护;又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前两天还在朝会上为犯错的齐王求情。”

“此举获得了满朝臣子和天下百姓的认可,都夸皇上有情有义,是个仁厚之君呢!”

房玄龄一番夸赞,让长孙无垢听的眉开眼笑,心中满意无比,没有比听到别人赞颂自己儿子更让她开心的事情了。

“即然这样,那让二郎认个错也没什么!”

长孙无垢顿时精神一振,仿佛云开雾散重见青天似的,素手一挥,很是大气的说道:“只是丢些颜面罢了,能保住江山,保住皇位,保住一家的性命和无数百姓的福祉,区区面子,又算得什么?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