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章 走亲戚(1 / 1)躺平青年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招娣正拿着葫芦瓢往滚开的锅里加水,下完包子,水滚开之后,还要往里加三次水,包子才能彻底熟透。

听到儿子的话王招娣笑着回应了句“新年好”,再次等包子浮上来后,拿漏勺往碗里盛包子。

杨兴武看到母亲开始舀碗,停下烧柴。

起身帮忙端碗,杨兴文放完炮也过来帮忙。

碗里的包子全都端到堂屋后,王招娣又走到屋里,喊两个闺女起床,嘱咐她们今天穿新做好的棉袄棉裤。

杨小兰姐妹听到母亲的喊声,连忙起床。

大年初一的包子都是素馅的,里面是粉条鸡蛋,还有些干豆角、晒干的金银花,白菜这些。

吃过包子之后,杨兴武和大哥换好衣服,端上碗包子,带着两个妹妹给爷爷送包子拜年。

出了家门,路上碰到人就不停的喊着新年好!

“新年好!”

“新年好!”

兄妹四人走了会儿到了杨开山家里,杨春生夫妇跟在后面。

“爷、奶,过年好!”

“二叔二婶儿,过年好!”

“小文小武来了,快来!”

杨冬来看到几個侄子侄女来拜年,连忙招呼几人。

看到跟在后面的大哥大嫂连忙招呼起来。

进了屋,杨兴文把包子放在桌子上后,率先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随后杨兴武带着两个妹妹跟着。

杨开山带着老伴儿坐在桌子跟前,看着四个儿孙,心里越看越满意。

等到儿孙拜完年,杨开山拿出钱,递给几人。

“来,人人都有,一人一块!”

“谢谢爷!谢谢奶!”

杨小红眼疾手快的接过,连忙感谢。

杨兴武兄妹四人拜完年之后,杨兴龙带着三个弟弟妹妹给爷爷奶奶拜年。

杨开山一视同仁,一人发了一块钱。

随后杨春生夫妇和杨冬来夫妇朝着父母拜年。

拜年结束后,杨兴武几人又给二叔二婶拜年,杨兴龙带着弟弟妹妹给大爷大娘拜年。

几个小家伙看着兜里的钱鼓鼓囊囊的,心里很是高兴,还没高兴太久,钱就被各自的母亲拿走给存了起来。

几个小家伙闹腾的不行,最后手里只留下了五毛钱,几人这才安分不少。

在家里拜年结束后,杨开山带着一大家子男丁朝着村子里辈分最高的家里走去。

杨开山带着人到的时候,院子里已经站满了人,老太爷穿着喜庆的唐装坐在太师椅上,看着满院子的人,很是开心。

等人到的差不多后,满院子的人朝这位老太爷拱手作揖。

拜年结束后,家里人拿出炒好的花生招待人们。

“开山来了吗?”

“来了来了!三叔你找我?”

杨开山听到声音,连忙走了过去。

“走,跟我来,俺嗒找你,把小武也喊过来。”

杨开山听到这话,喊上杨兴武一起去来到老人跟前。

“六爷,这是俺孙子,杨兴武,兴字辈的小家伙儿!小武快喊老太爷!”

杨兴武听到爷爷的话,连忙朝着老人行礼。

“老太爷,过年好!”

“好,走近一点,让我好好看看!”

杨兴武听到这话,走到老太爷跟前,看着老太爷有些干枯的手,觉得有点不适,感觉到自己的手被拉住,杨兴武强迫自己镇定。

陪着老太爷说了一会儿话,这才跟着爷爷一起出了门。

在刚才的议论声中,杨兴武也知道了这位辈分最大的太爷,算起来比他爷爷辈分还高两辈,今年八十多了,身体依旧硬朗,能吃能喝,不少老头老太太都羡慕不已。

在给这位老太爷拜完年后,杨兴武又给同在院子拜年的二爷和四爷拜年。

拜年结束之后,大年初一的任务就结束了,小孩们呼朋引伴开始玩闹。

杨兴武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到处疯跑的小孩子们很是羡慕。

不知不觉逛到了村外,走到一处地头上坐了下来。

看着满地的翠绿麦苗发呆,不知过了多久,天上开始飘落雪花。

杨兴武等了一会儿,发现雪越下越大,冒着雪回了家里。

大年初二,一般是回娘家的日子,不过今天是小姑子来走亲戚,几人就没动身。

上午十点多,院子门口多了几个人,几人刚想进来,小黄就站在门口狂吠了起来。

“大舅大妗子过年好!”

李守仁带着弟弟妹妹站着门口,拿着大馍,看着门口的小黄有点不敢过来。

杨小兰看到后连忙驱赶小黄,给它说了自家人之后,几个小家伙伙儿这才进来。

“守仁守义守静来了!”

杨兴武看到几个老表连忙招呼起来。

“兴武哥过年好!”

“好,都好,你娘呢?”

“在后边!”

“那你们快进屋!”

三个小家伙抱着大馍,进了堂屋后,又给杨春生和王招娣拜年,杨春生给了每人一块钱的压岁钱,几个家伙乐的不行。

没一会儿杨秋霜带着丈夫也来了。

“小姑,姑父过年好!”

“过年好啊!小武,半年不见你又俊了不少,谈对象没?”

“小姑,我还小,不急,你问问俺大哥吧!”

“小啥啊?现在过了年,你可就18了,虚岁就19了,四舍五入你都三十了,小啥?”

杨兴武听到姑姑的话,顿时有点无语,这个年龄算法他还真是头一次听说,顿时头大无比。

这个小姑可是带着他跟大哥一起长大的,方言里姑姑的音是叫妈,不过是轻声,足可见娘家侄子的重要性,毕竟以后自己在家里受欺负了,这可都是给自己出气的帮手。

“姑父过年好,快屋里做。”

李同伟听到杨兴武话,连忙回应,自己媳妇这个娘家侄儿,可是有大出息了,先不说考上状元的事情,自家跟着卖麦仁,卖玉米棒子,今年也赚了不少钱。

是以在面对杨兴武的招呼时,顿时有些受宠若惊。

夫妻两个跟着杨兴武进了屋,连忙朝着杨春生拜年。

“大哥大嫂过年好!”

“好好好,快坐下吃花生,吃糖果。”

杨春生看到妹妹妹夫登门很是开心,连忙招待几人。

李同伟看到大哥家里的房子,羡慕不已,上次帮忙搬家的时候看过一次,那时看到就很羡慕。

现在这大冬天坐在屋里,这感觉可比他们家的土坯房好了太多了,想着等今年农忙完,家里也盖上个三间大瓦房。

一大家子坐在一块,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过了一会儿。

杨春生带着一大家子回到老宅,王招娣和妯娌婆婆三人一起做饭,招待小姑子一家。

中午,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吃饭聊天,杨兴龙带着几个弟弟妹妹溜边。

“小武,大学学习累不累?”

“累倒是累了点,肯定没有种地累啊!”

“这倒是,种地太苦了,还是你有出息,你守仁守义弟,他们两个就差远了!小武,你有空的时候,就多教教他们!”

“是啊!小豹也是,期末考试数学都没及格,扫帚的打断了,还还是不管用,你是当哥的,有空多教教!”

杨冬来听到妹夫的话,也大倒苦水。

杨兴武听着姑父与二叔的话,连忙安慰起来。

“二叔、姑父,男孩嘛,正常,后劲儿足,现在是贪玩,等到三四年纪就跟上来了,小龙不也是,一二年纪倒数,现在数学都能稳定在八十了,成绩也能排个十来名,现在正是小孩儿玩的时候!”

两人听到杨兴武的话,想了一下也是这个道理,李同伟自然知道杨兴龙的成绩,一年级的时候数学都不及格,现在一看数学都能上八十了,还真印证了那句后劲儿足。

想到这里,两人也不再担心,当即又招呼众人喝酒。

一场酒席喝到下午两点多,这才散场。

昨天下了场大雪,李同伟和媳妇休息了一会儿,三点多就往家赶了,生怕下午再变天。

第二天一大早,王招娣就开始张罗回娘家的东西,本来该初二回的,因为小姑子到来拖延了一天,今天一大早,一家人就忙活了起来。

杨兴武拿出三盒点心匣子,又把给姥姥和妗子准备的头巾带上。

准备好这一切之后,一家人这才拉着架子车去走亲戚,前天的雪还没化完,骑自行车很容易摔跤,更何况一辆自行车也带不了多少人。

上午十点,杨兴武跟着父母到了王大庄,王招娣碰到熟悉的乡亲们打着招呼。

“姑奶奶,回来走亲戚?”

“嗯,回来了!”

“姑姑,过年好!”

“过年好!”

王招娣一边热情的回应着乡亲们一边加快步伐往家里走去。

杨兴武在一旁看的有点惊奇。

他居然看到一个头发半白的老头儿,喊他娘姑奶奶,这个辈分看的他很是吃惊。

王招娣看到儿子吃惊的样子,解释了一下。

“你姥爷是村里辈分最高的,我跟你两个舅舅,从小就有一群孙子孙女儿!”

王招娣说到这里不由得乐了起来。

杨兴武看着母亲的样子,好像母亲只有回到自己村,才更像个姑娘吧!

往常她操心的事情太多,以至于杨兴武都忘了母亲曾经也是个小姑娘。

一家人走到,一处低矮的土坯房跟前,杨兴武带着两个妹妹朝着院子里喊道:

“姥爷,姥姥我们看你来了!”

田大妹正在院子里喂鸡,听到门口的动静,走到门口就看到了几个外孙儿。

“我滴乖,都来了啊!快进屋进屋!老二家的,快去沏红糖茶!”

田大妹一边招呼几个外孙,又指挥小儿媳妇倒茶。

杨春生拉着架子车,进了院子,放好车,这才跟着一起进屋。

看到王长贵又连忙拜年。

杨兴武和两个妹妹从车上拿着点心匣子和帽子,走进堂屋,朝着姥姥姥爷小舅几人说道:

“姥爷,这是我在京城买的帽子,你带上试试,姥姥这是我买的头巾,你和小妗子试试,小舅这是我买的雷锋帽,你也试试,还有这和点心匣子,以前皇上吃的,你们也尝尝!”

王长贵看到外孙手里的帽子,心里很是欣慰,任由杨兴武带着脑袋上,试了试,还别说真挺合适。

田大妹接过外孙递过来的头巾,自己的颜色要暗一些,给了小儿媳妇一条亮色一点的。

王招娣在一旁给母亲和弟妹作参谋。

王建业听到自己外甥的话,连忙接过帽子,戴着脑袋上,感受着帽子的温度,心里很是开心。

一家人简单的叙旧完之后,杨兴武一家又拿着东西,去了舅舅王建伟家里。

杨兴武有两个舅舅,自己母亲是老大,两个都是小舅,他为了区分两人,一般都是喊年龄大一点的叫舅舅,小一点的叫小舅。

到了舅舅王建伟家里,杨兴武把大馍和点心匣子以及帽子和头巾全都拿了出来。

王建伟热情地招待着大姐一家人,他们一家人也跟着自己外甥赚了不少钱。

如今家里也盖起了三间大瓦房,虽然比起大姐家里要差一点,但是在他们村里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人家了。

现在他们兄弟俩走在村子里,不少人都羡慕他有个好外甥,是以在杨兴武过来走亲戚拜年的时候,王建伟拿出了自家珍藏的瓜子儿招待众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