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一章 从瓜子中看到的经济变迁(1 / 1)躺平青年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兴武看到舅舅拿出来的炒瓜子很是欣喜,当即抓了一把磕了起来,这东西现在可是个稀罕物。

“舅,你这从那弄来的瓜子?”

“好吃吧?你妗子专门给你种了几棵葵花,可惜气候不行,十来个大盘子,才弄了这几斤,腊月二十六的时候和花生一起炒的,味道还不错吧?”

“何止是不错?这都赶上徽派的傻子瓜子了,要我说啊!咱们也种点瓜子,过年的时候,咱们就卖沙土瓜子或者五香瓜子,指定能挣不少钱!”

杨兴武听到舅舅的话,又尝了尝妗子炒的沙土瓜子,原味的沙土瓜子当中带着些许泥土的芬芳,吃起来有点像河东的炒棋(一种小吃)。

这個时代的瓜子花生还是个奢侈品,国营商店里的瓜子,一斤就要两块四毛钱,不但贵而且还要票,炒花生便宜点,一斤要一块五左右,也是要票的。

在猪肉普遍一块钱左右的情况下,一斤瓜子就要两块四毛钱!

还定时定量,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买到一两斤,品质还比较差,有不少瓜子泛苦且难吃。

大名鼎鼎的傻子瓜子就是靠着贩卖瓜子,早在八九年前就成了全国赫赫有名的第一个百万元户。

提到我国近代经济的发展,最绕不过去一个传奇就是是傻子瓜子,可以说这位创始人,是真正的跟随着政策跌宕起伏了一生。

身为经济系的学生,杨兴武自然认真研究了一下这位传奇人物,上辈子他听说过此人的大名,只是听说这位曾三进三出也没具体去了解。

在读了经济系后,杨兴武认真地了解了这位牛人的经历,发现这位牛人已经完成了二进宫,此人在计划经济时期就已经成为了全国明面上的第一位万元户。

杨兴武在查阅了这人的履历之后,觉得他进去的不冤,此人在20年前就开始投机倒把。

杨兴武在学校翻阅我国经济发展大事记的时候,看到了当时的情况说明,当时一共破获了5800余起投机倒把案件,这位年老板就是其中之一,关了一年后放了出来,没多久又因为牛鬼蛇神罪名二进宫,依照当时的情况,不进去才怪?

不过他也很佩服这位大佬,此人的年龄和自己的父亲差不多,在九年前就已经是全国第一个百万元户,在三年前政策松动之时,这位背靠着自己的城市,真正完成了芜湖起飞!

此人可是上达天听的存在,围绕此人,各个领域的相关专家不知道开了多少会议,掉了多少头发,杨兴武在听到余利民讲述这位民间奇人的故事时,也不由得啧啧称奇!

在国营商店卖着两块四毛一斤的瓜子,要票且定量定时的时候,这位年老板直接把价格定到了一块七毛六一斤,价格低,品质好,籽大饱满咸香可口的瓜子,一经问世就迅速占领了整个市场,也严重冲击了计划经济的市场。

杨兴武在宿舍和舍友看国足比赛的时候,也曾买过几斤傻子瓜子,吃过之后发现味道确实不错,但价格也确实贵,以他的津贴,一天都不够吃上一斤瓜子的,当然如果吃国营的瓜子那就更贵了。

张秀芬在听到外甥的夸奖时,心里很是高兴,连忙招呼杨兴武多吃点。

王建伟听了杨兴武的话后,认真思考了一下这事儿的可行性。

“小武,你这话是不错,但你知道这葵花的产量吗?”

杨兴武听到舅舅这话,又看了看舅舅的表情,看来舅舅还真的动了心思。

“舅,有多少?难道产量很低?”

一大家子坐在屋里磕着瓜子,杨兴文听到舅舅的话也连忙凑了过来,想看看弟弟有没有什么奇思妙想?

他现在是发现了,有弟弟在,家里就不会缺钱。

自己和爷爷父亲种了这么些年的地,还不如弟弟随口指点两句,现在又听到弟弟和舅舅的话,当即就动了心思,有弟弟在,只要自己不掉链子就能赚到钱。

“何止是低?一亩地的葵花产量都不超过二百斤!”

杨兴武听到这话,饶是他心里已经有所准备,也被这个产量给吓到了。

“舅,不会吧?这么低?”

“哎!谁说不是?我这还是按多的算的,要是少的话,估计也就150斤,现在你知道葵花为啥这么贵了吧?

而且傻子瓜子选的都是个大的好瓜子,二百斤当中符合要求的有一半就不错了,他那个卖的少了赚的不多,还要烧煤调料这些,这些都是大问题,摊子铺大了才能赚钱,不然很有可能就会赔钱!”

杨兴武听到这话,稍微想了一下,发现确实如舅舅所说,这卖瓜子的利润确实不大,搞不好还容易赔钱。

要是弄少了感觉还不如卖玉米棒子赚钱,就按正常的玉米棒子价格来计算,一个鲜玉米棒子的市场价在六分钱一穗,一亩地大约有四千穗,如此一来一亩地的产值就有240块钱,而且他们只管卖棒子就行,还不用加工,要是卖煮熟的玉米和烤玉米价格还能再加上几分,亩产值上个三百块问题不大。

如果是卖瓜子的话,葵花籽按亩产最高的200斤算,如果是要达到相同产值的话,一斤葵花的成本就到了一块二,再加上煤碳和花椒大料这些,利润虽然有不少,再对标一下傻子瓜子,基本就没利润了,这还是在最大的产值之下算出来的利润,很容易翻车。

葵花200斤的亩产量,这是在非常乐观的估计之下,如果以150斤计算的话,相同产值的话,一斤葵花的成本就要算到一块六了,他们的瓜子又没有知名度,价格肯定不能超过傻子瓜子,如此一来,利润可以说是非常的微薄,一个弄不好就会赔上不少。

他们这边还不太适合种向日葵,要是自己吃,随便种几棵倒是无所谓,真的以经济作物来种,他还真的没见过。

经济作物当中,他见过棉花、芝麻、花生,葵花这玩意儿真的是少见。

杨兴武可从不认为以自己的一点小聪明可以碾压父辈们的经验和智慧,不种某些东西,必然是不适合此地的种植。

农民对于赚钱的东西充满了热情,对于有可能赔钱的事情自然也会敬而远之。

杨兴武看着一大家子都在等着自己表态,想了想还是求稳为好。

“舅,你说的不错,确实会费力不讨好,还有可能赔钱,花生也不种,一亩地才不到三百斤的产量,我给你算笔账……

这样算下来,还不如卖玉米棒子好一点,这样虽然赚的不是太多,起码咱们经常种,稳当一点!”

一大家子在听到杨兴武算的帐后,本来还有些模糊的认知立马就清晰了不少,当即就打消了种花生和瓜子的想法。

“好了,时候不早了,咱们去老宅吃饭吧!”

张秀芬听了杨兴武的话之后,不由得有些庆幸,过年前炒出来瓜子后,她给乡亲们分了点,不少人尝了都说好吃,鼓动她试着卖瓜子,她自己也萌生了种点葵花试试的想法,现在听了外甥算的帐后,立马就打消了念头。

在她看来,有自家外甥这个大状元在,算数肯定不会出错,听了外甥的分析后,她发现种玉米和红芋是最好的选择,虽然单价低,但是产量确实高,比起葵花和花生所卖的钱也差不了太多,就算卖不完,自家也能留着交公粮和自己吃。

“好了,走吧,时候不早了,今儿算是长见识了,看来多读书还是有用处的,你们几个多像你兴武哥学习知道了吧?”

王建伟嘱咐着自家的几个孩子,好好学习,他虽然觉得卖瓜子这个事情不靠谱,但是究竟哪里不靠谱他一时还真说不上来,听了外甥给他算的帐后,顿时恍然大悟。

杨兴武跟着父母和舅舅妗子回了姥爷家里。

田大妹看到一大家子来了,连忙招呼众人落座。

“咋去了这么久?饭都快做好了,老大家的,快来帮忙!”

“哎!来了。”

张秀芬听到婆婆的话后,连忙去厨房帮忙。

王建伟给父亲和弟弟说了一下过来晚的原因,两人在听到杨兴武的理论后,也觉得还是求稳一点不错。

中午吃饭的时候,三家人分了男女桌儿,小孩子依旧抱着碗吃。

“来,小武,咱爷俩喝一个!”

王建伟拿起酒盅就要跟自己外甥碰杯,杨兴武看到后连忙拿过酒瓶给姥爷和两个舅舅倒酒。

“姥爷,舅舅,小舅我敬你们!”

“来,喝!”

四人一饮而尽,杨兴文给弟弟夹菜,生怕呛着弟弟。

一顿酒喝完已经下午两点,众人在王长贵家里休息了好一会儿,这才踏上了回家的路。

随后的几天,杨兴武都是在走亲戚当中度过,先是去了小姑家里。

初五这天是小年,不走亲戚。

初六初七杨兴武和家人又去了舅姥爷家和姨姥姥家里。

与上次不同的是,今年舅姥爷田大海可是好好地招待了杨兴武一家人。

王招娣看到舅舅这个样子还有点不习惯,实在是她活了四十多年,也没见过舅舅这么热情的一面。

杨兴武更是不习惯,特别是舅姥爷拉着他的手,嘱咐他好好学习之类的,还旁敲侧击地,询问杨兴武的大学生活,又问了这点心匣子的寓意等等,每件事都问的事无巨细,也不知道有个啥用?

点鸳鸯谱吧!杨兴武看了半天也不像。

看到杨兴武一头雾水,杨兴武不由得看向母亲,发现母亲也是一脸迷茫。

思考了许久,杨兴武也没想通。

之后杨兴武又去了姨姥姥家走亲戚,虽然姨姥姥一家也热情,但也没舅姥爷那么离谱,这越发让杨兴武觉得舅姥爷有问题,只是一时间他也看不出来问题在哪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