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二章 元宵节(1 / 1)躺平青年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初二到初七走完亲戚后,杨兴武一家终于闲了下来。

过了元宵节,他就该返校上课了。

正月初八,杨兴文起了个大早,开始洗漱刷牙刮胡子,全都捯饬了一遍后,穿上弟弟带回来的军大衣雷锋帽还有雪地靴。

一边穿大衣一边问道:

“小弟,咋样?”

“俊的很,今儿相看肯定能把那些小妮儿迷死!”

“哈哈!”

杨兴文听到弟弟的夸赞,很是开心。

又拿起裂手油和雪花膏,往手上脸上涂抹了一下。

至于头油他没准备弄,不过一个小平头,抹不抹无所谓,何况有帽子,把帽耳朵扣起来,穿上军大衣拿起小镜子一照,杨兴文心里很是满意。

“大哥,把腰杆挺直了,不然看着难看!”

杨兴文听到这话,连忙抬头挺胸。

没过多久媒婆来了。

王招娣看到人来了之后,连忙招呼起来。

“他婶儿,今儿就麻烦你了,只要事情成了,俺肯定会记着的!”

“弟妹这话就见外了,小文这么俊的俊小伙儿,穿上这套衣服,到了姑娘家,可别把那些小妮儿迷死就中。

恁家这八间大瓦房,有牛还有压水井,小武还是大状元,想要啥媳妇没有?

只要小文别太挑,我保证给他说個像样的媳妇儿!”

王招娣听了媒婆的话,心里很是开心。

“中,那就麻烦秀芹嫂子了。”

“嗐,见外了,小文捯饬的咋样了?差不多了,咱别让小妮儿等!”

“婶子,来了来了!”

杨兴文说着从堂屋走了出来。

“走吧!婶子。”

“走!小武不去吗?”

“婶子,我就不去了,俺大哥去就中,你多费心!”

“行,你们就瞧好吧!”

杨兴文说着从车棚里推出了自行车,载着王秀芹向着刘家庄骑去。

王招娣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不禁有些担心。

杨兴武看到这情况,知道母亲是关心则乱。

“娘,别担心了,咱家这条件,大哥肯定不愁取媳妇儿,如果是给小兰说婆家,看到咱家这条件肯也满意,有自行车,缝纫机,八间新盖的大瓦房,有牛,有压水井。

过几天抓两头猪养,再花点钱,凑齐三转一响,比起城里人也不差,再说那城里人住的筒子楼还没咱家的两间西厢房大呢?你呀!想太多了!”

王招娣听到小儿子的话,稍微想了一下,确实是自己想太多了。

弄明白后,她也不再关注这事儿,去了堂屋踩着缝纫机做起了针线活。

杨兴武坐在门口,拿起课本给妹妹杨小兰补习功课,杨小兰坐在一旁听的很是认真,小黄依偎在杨兴武的脚边,一边打盹儿一边强迫自己不要睡。

杨春生坐在院子里抽着旱烟晒太阳,杨小红跑出去玩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声喊声打破了宁静。

小黄听到喊声,立马窜了出去,过了一会儿又跟着两人回来。

杨兴武看到院子里的两人,连忙把书本递给杨小兰,让她先复习。

起身走到院子,还没来得及说话,杨建国就率先开了口。

“小武,我把你大魁叔也喊来了,今儿咱们几个就合计合计,看怎么弄这个养鸡场,现在都初八了,马上就二月了,也该春雏了,这不就想听听你的意见!”

杨小兰看到家里来了人,给杨建国两人搬了椅子,又倒了两碗红糖茶送了过来,这才回到屋里。

杨兴武听到杨建国的话有些头大。

“建国叔,专业人就干专业的事儿,孵小鸡咱们村的婶子们都比我我有经验,我也不懂,俺娘都比我懂的多!”

“嗐,闹笑话了!不是问孵小鸡的事,主要想问问你还有啥建议不?咱们养鸡场弄多少鸡合适?”

杨兴武听到这话,沉思了一下走到几人身旁。

“养鸡的事情大家伙儿都知道,办养鸡场和咱们自家养几只鸡还是不一样的,养鸡场的鸡少的都有上百只,多了有上千只,一定要注意疫病防治工作,建国叔可以去防疫站,请个技术员指导一下,这样就能避免一些伤亡!”

杨建国和扬大魁听了这话连连点头。

“不错,还是你想的周到,还有吗?”

“咱们养鸡场放哪里了?”

“东头那边那个山坡里咋样?里面养个几千只问题不大!”

“行是行,会不会有狐狸啥的?别到时鸡还没下蛋都被吃了!”

“放心,那边现在早就没这些东西了,顶多也就是兔子之类的。”

“那就没问题了!对了,建国叔,现在有多少乡亲们同意盖这个养鸡场?”

杨建国听了这话,苦笑了一下。

“嗐,不多,两百户里面也就三四十户!”

“咋这么少?”

“乡亲们一听是养鸡,还要搞什么合作社?都不太愿意,说不如自己养了卖钱。”

杨兴武听到这话也不觉得奇怪,确实符合乡亲们的一惯想法。

“行,那咱就先以这些人展开合作,人少一点,也好操作,对了,大魁叔算下来养鸡需要多少钱?”

“也不多主要就盖个鸡舍,剩下的就是老母鸡孵蛋,一只能孵10到15个,看咱们要养多少只鸡,算下来一家十块八块的肯定够了!”

“那行,先这么着,要是不够的话,我家补齐,不过相应的分成要给到我家!”

“这事儿,你放心,叔肯定给你办的妥妥的。”

杨建国两人又和杨春生父子俩聊了好一会儿,这才告辞。

“嗒,养鸡场是个好活计,要是没人接手,咱们就全部接了,做起来的话肯定比种地强多了,咱家那些坡地也能种点枣树苹果树,等过几年也能卖果子。”

“你自己拿主意就成,你上了大学,看的比我们远!”

杨春生对于儿子拿主意并无太多意见,随着杨兴武上了大学,家里在他的指点下,赚了几千块后,他的话语权也越来越重。

傍晚,杨兴文喜气洋洋的回来了。

一家人围着杨兴文问东问西,王招娣拉着媒婆问了半天,得知今天相看的五个姑娘全看上自家老大了,顿时就开心不已。

“老大,你看上那家的啊?”

“娘,过两天我还想再看看!”

“……”

接下来的日子,杨兴文都是在相看中度过。

3月6日,正月十五,元宵节。

这一天从早上开始鞭炮声就没有停过。

下午五点,王招娣把年前蒸好的团圆饼,热了一下放到桌子上,拿起刀切了三下,一家六口,一人分了一块团圆饼,拿着饼就着菜,喝着汤吃起了晚饭。

团圆饼顾名思义就是一家团圆时吃的饼。

过了元宵节,整个年就算是过完了,接下来就要开始为新的一年努力奋斗。

天色刚刚入夜,一群小孩子开始打着红色灯笼出来玩闹,互相踩着影子嬉戏。

正月十五打灯笼,这个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

在山河四省内广为流传,一般是从正月十四晚上开始一直到正月十六晚上,连续打上三天的灯笼。

正月十五这天是最热闹的,玩闹的小孩子也最多。

小孩子们的灯笼,富裕的则是在供销社买现成的红色灯笼。

但大多都是长辈拿着玉米杆儿拆开外壳,取出秸秆芯子,扎好一个灯笼架子,再在拿红纸贴上一圈,一个简易红纸灯笼就做好了,下面再放一个秸秆做的托盘,塞上根红蜡烛,点着后,晚上看去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小孩子们这几天无疑是最开心的,刚到傍晚就打着灯笼到处玩。

六七岁的小孩子,还会戴上虎头帽,穿上虎头靴,穿上这身装备,打着灯笼,虎头虎脑的煞是可爱!

虎头帽虎头靴寓意着可以辟邪去恶保平安,保佑孩子健康成长的同时也祝愿孩子们可以早日自力更生。

同时,虎头帽也是一种吉祥物,人们赋予它驱鬼辟邪的功能。

虎头鞋帽讲究红男绿女,寓意“红官绿娘子”,男孩出将入相,有望子成龙之意;女孩母仪天下,有望女成凤之意。

杨兴武看着小妹穿上虎头靴,戴上虎头帽,穿着花棉袄,整个人都可爱了不少,他看着这有些年代感的东西,很是感慨,上次看到虎头帽虎头靴的时候,还是一个非遗文化项目。

杨小红穿上虎头帽虎头靴后,顿时精神百倍,正如画里走出来的年画宝宝一样,煞是惹人喜爱,往常的小机灵都不在了,只剩下了可爱。

杨兴武摸着小妹的虎头帽儿爱不释手,杨小红一开始还挺开心,越看二哥有点像摸小黄,顿时就生气了。

“二哥,你弄啥?我帽子都被你弄歪了!”

“啊?那歪了,我看看!”

杨兴武听到这话,停下手里的动作,当即给小妹扶正帽子,杨小红趁着这个空挡,提上灯笼,喊上小黄就跑出了院子。

“小兰,你跟上去看看,别让她们打架!”

“知道了!”

杨小兰听到二哥的话,打着灯笼跟了上去。

杨小红去了二叔家,带上三个穿上虎头帽虎头袄的弟弟妹妹,在村子里打着灯笼招摇过市。

杨兴武和大哥拿出买的烟花,来到村里和乡亲们一起放烟花,吸引了不少小孩子围观。

放完烟花后,小孩子们又玩闹了起来。

没多久,一阵哭声传来。

“咋嘞这是?”

“他们把我灯笼吹灭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