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百四十二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1 / 1)江湖无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左辅,坐。”朱由检随意地拍了拍椅子。

徐光启没坐,拜道:“臣有过,请陛下责罚。”

“区区小事,不足为虑。”朱由检扶起徐左辅,把他推到了椅子上,问道:“怎么突然就按捺不住了?”

徐光启苦笑一声,道:“或许是憋久了。”

皇帝问的是为什么天主教徒们突然对儒家开火。

螳螂想掀翻战车不是不可能,但方法肯定不是刚正面,除非成了螳螂怪。

不苟怎么发育?

但是对王徵来说,皇帝重用天主教徒,让他看到了传播主的荣光的可能。

迫不及待。

没办法,这家伙业务确实可以,脑子也是真的不清醒,不然能把纳妾当罪孽?

“万历四十四年,沈?上《参远夷疏》,言:中国以儒术御世,自太祖高皇帝以来,严夷夏之防。

其弹劾天主教徒不尊风俗、坏纲纪、绝人伦、施舍钱财收买人心等。

其后连上三折,始有南京教案发生。

朕开明,不会在乎这些,甚至不在乎以“天主”为教名,然朝野内外岂能不在乎?”

“臣僭……”徐光启刚要起身谢罪,被皇帝按了回去。

天主。

天子。

想当皇帝的爹?不是不行,只要好处给够。

“名号而已,若是泰西诸国能臣服,大明能称霸四海,朕改称天孙亦如何?只是不可能。

目前而言,泰西的科学确实是领先的,这才是朕给予诸传教士宽待的根本。

卿当约束一下诸人,集中心思建功立业,壮大羽翼,莫要急于求成。

南京教案高举轻放,只驱逐传教士,若是再来一次,可就未必了。”

“多谢陛下怜惜,臣一定把厉害说与众人。”徐光启回道。

“只要不成党争,别的倒也无妨。”皇帝给了保证,又问道:“卿连上三折唤朕回来,有何要事?”

“陛下已经办了。”徐光启说道:“臣感后继无人,欲立学堂,却不想陛下明察秋毫,早有定计。”

“科学,国力增长之利器,只有握紧握稳,方能高枕无忧。”皇帝背着双手看着窗外,开启了装逼模式。

“数学、几何、锻造、采矿、冶炼、天文、地理、航海,待大明尽学之,朕倒要看看天主教还能拿出什么来。”

这个……怎么听着就像要卸磨杀驴呢?

算了,那个时候只要不开棺鞭尸……要不要考虑火化啊?徐光启略感不安。

“现如今,水西改土归流,然而云南依旧有众多土司,颇有心怀叵测之徒。

天主教长于蛊惑人心,卿不妨挑两個能说会道的去试试,看看能不能说服诸土司主动改土归流。”

“陛下……”徐光启呆了。

咱能不能慢点,思维跳的这么快,完全跟不上啊。

“陛下,若是所托非人,只怕各土司乱起来,更甚于奢安,臣以为当慎重。”徐光启说道。

朱由检冷冷一笑,道:“选佛郎机人,跟他们说,改土归流不成亦无妨,若是挑唆叛乱,不遵王化,朕必屠尽广东佛郎机人!”

“这……陛下,恕臣直言,滥杀无辜,非圣君所为。”徐光启劝道。

“万历十七年,佛郎机人于吕宋屠杀大明子民两万五千有余。

先皇祖爷不以海外汉人为子民,未曾追究,然天下汉人,皆朕子民。

朕之所以不说,不过因为实力不够,鞭长莫及罢了,并非就此认了。

且国朝人口越来越多而田土有限,必然要开疆拓土,北方苦寒,开发困难,首先向南。

佛郎机、红夷势力颇大,岂能轻易松手?

迟早还是兵戎相见。

纵观世界,谁的拳头大谁说的算罢了。

目前国朝实力不足,只能隐忍不发,却不可能一直隐忍。

当此大争之世,不争则衰,衰而弱,弱而亡,最终汉统不继,膻腥遍地。

卿以为,朕可是杞人忧天?”朱由检问道。

徐光启拜下,道:“陛下深谋远虑,臣真心佩服。陛下放心,臣必为此肝脑涂地。

只是天主教多有裨益,还望陛下宽宥。”

朱由检强调道:“佛道儒天主教,在朕眼中,有用的就是好教,无用的迟早扫掉,左辅不必忧虑。”

“谢陛下开恩。”徐光启丝毫没脾气。

“首辅主持辽南,中枢这方面,左辅多多操心。”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军器监与司农监亦不能放松,此乃国本。”

陛下啊,你看有没有适合的人选,放臣告老还乡吧!

徐光启感觉很无语。

最黑心的地主也不会让长工干这么多活。

朱由检丝毫不觉得徐左辅会不耐烦,很是絮絮叨叨了一通。

招宋应星。

举人幸进四品,宋应星的压力很大,闻天子传召,快马加鞭而来。

皇帝正在吃饭。

“取副碗筷来,卿一起吃点。”朱由检招呼道。

谢邀。

宋应星说道:“谢陛下恩宠,臣已经吃了。”

“卿累日不歇,形容憔悴,脸颊无肉,岂能不多吃点,坐。”朱由检强自示恩。

宋应星不好再推辞,毕恭毕敬坐了。

总感觉越来越像幸臣了,压力好大。

朱由检给宋应星夹了筷东坡肉,问道:“京师肉价日涨,卿等可能吃得起肉?”

我是应该吃得起还是吃不起?

宋应星看着碗里的肉,陷入了沉思。

“吃,别客气。”朱由检招呼道。

“谢陛下。”宋应星道:“臣未曾携带家眷,又是住的官署,开支不大,每日吃肉不难。

本监吏员俸禄微薄,又要家小,确实吃不起肉。”

朱由检回头看了眼王永庆,道:“告知户部与吏部,在京官员若是生活有困难的,可以提前支取俸禄,等到年底,政绩优异者,奖励一月至一年俸禄不等。”

“谢陛下恩典。”宋应星说道。

“吃饭,吃完了再说正事。”朱由检又给宋应星夹了筷韭菜。

“谢陛下。”宋应星小口进餐。

“年纪轻轻的,多吃点,无需拘礼。”朱由检刨了口饭。

皇帝这么抬举,幸臣就幸臣吧,宋应星跟着刨了起来。

不一刻,干饭完毕。

朱由检起身到书架上,抽出三本书递给了宋应星。

一本数学,比京营教材内容更多,一本物理,一本化学。

眼睛粘住了,根本拔不出来。

“宋卿,宋卿?”

宋应星反应过来,立刻拜下,道:“臣失礼,陛下恕罪。”

“无妨,稍后带回去看。”朱由检说道:“只是此三本书,暂且莫让传教士们看到了。”

宋应星犹豫了下,道:“陛下,臣观佛郎机传教士颇为忠心,其做事毫无保留……”

“他等确实无甚保留,只是因为大明虽然落后,却不是落后太多。

便如他们的盖伦船,大明花费力气研究,多用三五年也能造出来。

对他们来说,这点差距并不是差距,不如用来取信于朕。

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若是他们发现大明如安南、吕宋一般,你看他们是否发兵来攻。

朕这三本书,多了不敢说,领先二百年是肯定的。

卿拿回去先研究研究,待时机成熟,广传天下,若是有百万精通此学者,则天下莫有可敌者。”朱由检信心十足。

数学与物理也就罢了,化学没有二百年的积累是绝对出不来的。

而且其中关于炸药火药的论述,可是大明制霸世界的关键。

“即日起,卿会有两个文书保管这三本书,卿吃透了,开始新式火药的研发。你可以挑几个忠心可靠的学生做助手。”

“臣定不负陛下信重。”宋应星答道。

“嗯,朕对你寄予厚望,司农监的事情亦不能放松。”朱由检说道:“民以食为天,若是粮食不足,即便国朝领先于世界,最终亡于内部。”

“臣必不辜负陛下。”宋应星犹豫了一下,又道:“只是臣仅一人,实难支应。”

“这便是办学的重要性,卿当仔细筹谋。”朱由检说道。

“臣明白。”宋应星应下,捧着三本书告退。

出了御书房,就看到史可法带着四个人在等着。

“宋副监。”史可法拱手行礼,道:“东厂番子郝运来、周长洪、常流、葛永良。

即日起,此四人随侍副监左右,须臾不离,请副监理解。”

宋应星拱手道:“有劳协督。”

“此四人,都是识字的,常流虽是秀才,却是因为沉迷数学而放弃了举人考,副监可着重培养一番。”史可法说道。

“协督放心,只要有兴趣,我定然倾囊相授。”宋应星说道。

史可法点点头,回身道:“即日起,你四人追随宋副监左右,莫敢轻慢,必以东厂家法伺候。”

“谨遵协督钧令。”四人拜别,随宋应星而去。

又等了片刻,骆思恭到来,二人联袂去见皇帝。

行礼过后,皇帝说道:“内帑不足了,收网吧。”

“陛下,是否同三司会查?”史可法问道。

“不必,直接抓捕,勿得走脱一个,银两入内帑,粮食供给陕甘移民。”皇帝说道。

“陛下,只怕群议汹汹。”史可法有些担心。

“以勾结建虏查处,可堵悠悠之口!”骆思恭不失时机地上眼药。

谁都不想头上有个爹,自然是有机会就捅一竹竿,假如捅掉了呢?

史可法并不计较。

东厂势力越来越大,锦衣卫可反抗不了。

朱由检点点头,又道:“抄家毕竟是应急之举,开源才是根本。

东厂与锦衣卫调查一下京畿酿酒,看看能不能效仿宋朝实施酒曲专卖。”

“臣遵旨。”×2。

北宋酒水专卖,并非是朝廷卖酒,而是卖酒曲。

民间先竞拍酿酒权,再从官府买酒曲,酿酒出售后依旧需要纳税。

有宋一朝,酒税仅次于田税和盐税,能占据年收入的两三成。

国朝酒水消费量不如宋朝,但是潜力同样巨大。

最重要的是,沟渠钱只是小道,商税是必须的。

酒税可以成为商税的突破口。

酿酒耗粮,值此天灾不断粮食紧缺时,禁酒理所应当。

掀房顶行不行?

行?

那就全面禁酒。

不行?

就收税,抬高酒价,实现节约粮食的目的。

具体实施尚需契机,但是提前调研肯定是没错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