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保佑,平安回国,等靠岸了,兄弟们好好喝一杯。”
“我要点十个娘们。”
“十个老娘们吧!”
“我们有神风保佑,我们是天神之国,我们无往不利!”
呼喝中,倭船水手们振奋起精神,期盼早点靠岸。
不远了,很快就到。
忽然,瞭望手大叫道:“有船,红夷船!”
“戒备,远离!”船长大喝道。
红夷船已经追了过来。
“明国船,明国船……”瞭望手呼喝未绝,只听轰地一声。
轰~
炮弹打在海面上,激起冲天的水柱。
“怎么会是明国船?他们怎么敢?速速回去,让大名剿灭这股明贼!”倭船船长惊怒交加。
立刻调转船头,往港口逃窜。
只是风速风向不变,双方航线一样,且倭船满载货物,而大明战舰本来就更快一些。
双方距离拉近,明军终于取得了命中。
船舷上开了個洞,除了一个水手被碎木打中胸口躺了,问题不大。
“看到港口了,坚持住!”船长狂呼道:“天照大神保佑!”
“不好,前面有船……”
轰轰轰轰轰~
一排炮弹飞来,水花四溅。
砰地一声巨响,船舷再次被穿了个洞。
很大。
浪花翻涌,水能滚进船舱。
需要急救。
救不了。
后面的战船抓住机会横起船身,一轮齐射中了一发,正巧打在桅杆上。
桅杆倒下,船速渐减,缓缓停在了海面上。
“都这样还不投降?果真是深受神国思想荼毒的存在。”东郭灵梦感叹一声,下令道:“靠上去,击沉。”
“指挥,没招降呢。”副官很无语。
“没招降嘛?”东郭灵梦惊讶过后,还是没忘记自己的初心,道:“告诉他们,交出五千两银子,放他们回去。”
“指挥,桅杆断了,回不去的。”副官说道。
东郭灵梦摸着下巴思考片刻,道:“拖船服务,两万两。”
看到明船上打起的旗号,倭人气炸了。
士可杀不可辱,大倭国武士绝不受这样的委屈。
“告诉他们,本船只有三千两现银,可否用货物冲抵。”船长还是决定搏一搏。
博明人的信用。
看着海港挺近,反正是游不过去的。
对面愿意谈,东郭灵梦笑了。
鹿岛藩拒绝交出严水生的家人与家财,他就封锁港口。
以和为贵嘛。
直接攻打港口属于破坏和平,素来讲仁义的大明人是不干这种事的。
但是打击海盗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倭国也禁海嘛,理论上来说,但是海面上的倭船都是海盗。
看,以德报怨,多么伟大的大明人啊。
半个月下来,抢了八艘海船,击沉十三艘,缴获三万两白银,六千两黄金,价值二十万两的贵重货物。
这生意做得。
只是副官说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弹药不足了。
食水不够,可以节俭着用,弹药真没法节俭。
“指挥使,有这笔收获,回去也能交代了。”副官劝道。
“再等一天。”东郭灵梦没有太过坚持。
没弹药只能跳帮,肯定不能这样干。
酉阳宣慰司,大队人马往东而去。
冉家出兵三千,下辖的邑梅洞、平茶洞、石耶洞、地坝四长官司各出兵六百,围剿卜蜂莲花。
杨御蕃只在外围各要点设防守,不进山了。
山高林密道路难行,战死的都没有摔死的和被蛇虫咬死的多,如今有现成的打手,当然是让打手上。
最多就是卜蜂莲花打进四川嘛。
川东那么多土司,打烂了才好。
而在更南边的安南,郑氏已经杀穿了太原,进了谅山。
“天使,马上就到边境了,你看粮食是不是直接由太平府入朝?”郑柞又递过去一味明目的药。
周延儒接过,笑道:“好说,本使一定努力促成此事。”
“多谢天使。”郑柞喜笑颜开。
廉州比太平府可是多了不少路程,十五万石粮食最少多消耗两万石,所以郑柞送明目药呢。
“天使,另一路大军即将攻入高平,不如天使逗留几日,指挥大军作战,好擒拿莫氏父子?”郑柞继续拍马屁。
栓狗赢的战局,周延儒还是有些心动的,但是想到出来这么久,只能遗憾地谢邀。
就在两人闲聊时,一骑飞奔到了中军。
“报~”信使拜下,双手递出文书,道:“前锋军抵达谅山城,发现城内为大明旗号,前锋不敢擅动,请世子指示。”
北朝出兵了?
郑柞下意识地看向了周延儒。
周延儒也是一脸懵逼。
朝廷出兵还派我出使,是想坑死我啊?
见他表情不似作伪,郑柞问道:“天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周延儒说道:“派人入城查探,别是莫氏假借国朝旗号。若果真国朝出兵拿下了谅山城,定然不会拒绝使者,拒绝,就是莫氏想狐假虎威。”
“天使英明。”郑柞立刻安排人出使。
可不敢耽误了。
谅山可是升龙门户,真被北朝拿下手里,安南人睡觉都得睁着眼睛。
城里和尚庙外,莫敬宽莫敬完父子俩跪在袁崇焕面前,不断地磕着头。
砰砰响,一点不假。
袁崇焕放下茶盏,道:“多少个了?”
“五十八个。”姜瓖说道。
“才五十八?”袁崇焕很不满意地说道:“太慢了,八百三十一个,得到什么时候去?”
“上官,下官知错了,真知错了。”莫敬宽哀求道。
袁崇焕淡淡地说道:“你错不错,那是陛下决断,本督只是替治下百姓讨个公道!
你兴兵入侵上下冻州,掳我百姓,八百余生不见人,今天你不把头磕够,本督就杀你祭奠亡魂,以慰百姓。”
莫国百姓听了,面露惧色。
国王尚且如此,若是他们不小心得罪了上国天兵……不敢想。
广西兵则面露激动。
大家都知道惯例的,原以为莫氏父子来,也就是斥责一顿,最多押解进京,没想到袁总直接让他们磕头赔罪。
跟这样的总督,有干劲。
袁崇焕看着左右的降官,道:“传下去,即日起,凡是攻击、诽谤王师者,斩全家,左右隐瞒不报,同坐。
若一村多户参与攻击王师,全村尽诛,一个不留。”
听了翻译的话,降官身子一抖,同时跪下,道:“谨遵总督钧令。”
袁崇焕继续说道:“尔等自愿入国朝为官,忠心可嘉,然而言语不通是大问题,本督给你们三个月,不能熟练汉语者,以心怀叵测治罪,皆斩!”
“下官遵命。”诸降官应下。
“总督~”守城兵匆匆而来,道:“安南权臣阮氏兴兵攻来,已至城外。”
“传令,各军戒备,无需惊慌。”袁崇焕看向李九成,道:“李将军,派人告诉姓郑的,谅山,即日起属于广西都司,若问为什么,告诉他们,我袁崇焕说的。”
“是!”李九成兴奋地领命而去。
霸气。
跟着这样的主官打仗才爽。
跟着皇帝出行就很不爽,总是担心他会不会溜走了。
好在接到袁崇焕奏折后,皇帝一直窝在船里看地图。
想去辽东?
除非辽东无人。
至于先收了谅山……皇帝表示不需要考虑。
在宋仁宗之前,谅山都是国朝所属,至李公蕴成为安南国王后,不断兴兵北上,蚕食国朝领土,大有尽收邕、钦二州之势,后被击败,转而将其女嫁与土酋甲峒首领甲承贵,并封他为谅州知州,其子继续这个政策,最终化谅山入安南。
如今没有主权概念,但是默认“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整个地球都是大明的,你跟皇帝争论谅山归属?
“吃进嘴里的,怎么可能吐出来?”皇帝哂笑一声,又道:“如今,安南是不吐也得吐!”
“陛下,袁崇焕擅起边衅,罪过非小啊。”李若琳说道。
“为了拯救大明百姓,事急从权嘛。”皇帝主动解释一句,揭过了袁崇焕的罪过。
“陛下。”吴三桂拜道:“袁崇焕有贵州五千兵,京营两千兵,或难以据守谅山,臣请领兵南下支援。”
“怎么,手痒了?”皇帝似笑非笑。
吴三桂严肃地说道:“为陛下分忧,臣本分之事。”
“袁总督没有求援,说明他做了安排,无需尔等操心。
都说说看,郑氏后续可能有什么反应?”皇帝说道。
“若是袁总督不退兵,估计不敢和阮氏打了,对后续南征还是有影响。”
“不可能放手的,谅山以南一马平川。”
“倒也未必,纵观历朝历代包括本朝南征,地理从来都不是阻碍,若为大局考虑,其实可以退兵的。”
“事关紧要,袁总督恐怕要等圣旨……”
诸人议论纷纷,没有统一的意见。
袁总督确实是偷袭,但真要强攻的话,也不会费太多劲。
所以这件事要从全局考虑。
“陛下,臣不通武事,就不说这事,臣只问,郑氏还会把钱粮双手奉上吗?”雷跃龙问道。
“卿的意思,让郑氏出钱粮赎回去?”皇帝陷入了沉思。
三万军兵,一年四十万石粮食。
有五十万石粮食的话,基本够第一年用的。
第二年就可以收税了。
第三年应该能反哺国内。
这样计算的话,貌似可以先把谅山卖一遍。
用敌国的钱粮打敌国,真就没有比这更爽的战事了。
但是吧,皇帝不能骗人。
成祖骗安南人重立陈氏,结果这成了安南人反抗的一大借口,皇帝要说把谅山卖了,说不定就成了以后公投的借口。
甚至都不能暗示,必须袁崇焕自己想办法,而且不能阻碍后续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