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六章 凉州杀伐月似刀,胡骑翻滚夜遁逃!(1 / 1)剑阁少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黑夜中,奔马快如闪电。

几名丁零胡的哨骑,正在向南方探路。

他们一路悠悠荡荡,五人一群。

刚离开森林,便遭到了汉军骑兵的突击。

“来者何人?”

面色阴冷的庞德并没搭话,手中的西凉长矛瞬间脱手而出。

扑哧一声,便将那胡兵钉死在了身后的树桩之上。

战马受惊狂奔,剩下的4名骑手刚要脱逃。

身骑着黄骠马的姜维弯弓搭箭。

一箭便射中一名骑手的心脏,扑哧一声,胡人瞬间落下马来。

余下三骑各自拉起鸣镝,刚要放出。

蛾遮塞、治无戴、句扶一人一刀,全部解决。

“动作都利索点,看看还没有没有活人!”

庞德策马到来,将长矛从树上拽下,五名哨骑直接被汉军骑兵悄无声息的解决。

“这已经是第三波探子了。”

“丁零胡的斥候还真多。”

北伐军一路北上,大军的主力慢慢接近了媪围城。

刘云纵马上前,来到一处山坡上,骑兵们卷甲衔枚,隐藏在森林中,不动声响。

“将军你看!前方那座灯火通明的县城,便是媪围城了。”

刘云缓缓来到山坡之上,顺着向导的指引,俯瞰着前方的城市。

九千胡人分为两部,一部分驻守在县城中。

另一部分以游牧民族通用的毡帐为扎营。

好在丁零人和汉朝接触一直不深,除了共同对付匈奴之外,很少有直接联系,他们的部落大部分没有完成汉化。

对营垒的防护也很简单。

“敌人还没睡,哨骑不少。”

“暂且稍等半个时辰,再做计较。”

远方的将士皆是下马稍歇,向导趁着这个功夫又给刘云解释道。

媪围,并非汉名,从拗口的读音上就能看出,此地是汉人史官对原本胡人地域的音译。

春秋媪围为戎落,战国至秦属月氏。

秦末,匈奴破月氏,媪围又属匈奴休屠王之地。

汉武帝发起河西战役后为援助霍去病远征,便在此建立了河西第一個军事重镇。

弯弯丝路夜,萧萧军马鸣。

三百多年后的媪围古城,已经失去了当初的军事作用。

但随着北伐军的骑兵再度到来,时空倒流,河西仿佛又回到了当初那个人喧马嚣的厮杀战场。

“护军,环绕着媪围县的那条河便是媪围河。”

“此县大部分的村聚,全都沿着河流而建。”

刘云问道:“此地都有什么人?”

那向导回答道:“那就说不清了,月氏人、匈奴人、各种杂胡,羌人、汉人都有。”

“还有来自西域的支郎。”

“支郎?”

刘云稍稍愣了愣,看着向导比划着念经求佛之态,随后才明白。

这个支郎在汉代便是僧人的意思。

因为大月氏笃行佛教,佛家东传的过程中,很多都是由月氏人完成的。

在汉魏史书中经常见到来自天竺国的姓竺的汉化僧人,和姓支的月氏僧侣。

久而久之,河西的百姓就把僧侣叫做支郎了。

刘云稍稍记在心中,下令军队在森林中隐藏,不得漏出声响。

他一边等候敌人的营火熄,一边继续听着向导的唠嗑。

媪围河水量很大,常年奔流不息,背后丛山峻林、千溪汇集。

在河流的灌溉下,千亩良田,草木丰盛,村舍绿树成荫,一派田园风光。

刘云极目四野,群山蜿蜒。

平地上的县城历经三百多年岁月沧桑,曾经富庶繁华的古城,如今尽显破败落寞,一派孤寂清冷之象。

好在,鹯阴、媪围,仍有不少矿产。

若是在战争结束后能得以开发,此地依旧能恢复丝绸北线的荣光岁月。

念及此事,刘云忽然想起当初。

“休然……你知道当初我诓骗于你的愚人金,是从哪儿挖来的吗?”

柳隐悠悠摇了摇头:“我当初还以为是真金子,后来不小心砸碎了一块,仔细一瞧,却发现里面尽是青色的粉末……难不成将军就是武威郡内搞的这玩意儿?”

刘云笑道。

“正是在南面的鹯阴县!”

或者说,该叫它甘肃省的白银市,此地盛产黄铁矿,外形似金,又叫愚人金,这个信息在汉代也就只有刘升之知道。

“当初我与凉州游侠们,便是使用这种东西来坑骗过往胡商。”

“也戏弄过凉州豪右和南山羌。”

念及往昔诸事,刘云眼前风波诡谲。

马云禄对此颇感兴趣:“然后呢?”

刘云苦涩道:

“当初酒泉太守徐揖,为镇压凉州豪右,得罪了不少人,最终为黄昂所杀。”

“其余各郡豪右纷纷诛杀太守以响应黄昂。”

“我与杨阿若、庞淯都是府君的故吏,矢志为府君复仇,突围后求不到援兵,被迫逃到武威。”

“走投无路之际,我在鹯阴县找到了这愚人金。”

“我便去祁连南山下,以此募集了千余南山羌,以战马曳柴扬尘,虚张声势。”

“酒泉叛军望见尘土飞扬,以为朝廷来了大军。”

“我等待敌军阵脚慌乱,伺机发动骑兵在后驰逐,一战便斩杀了黄昂。”

马云禄瞥了一眼身旁的青年,那个时候他才十四岁,区区一个酒泉书佐,便搅得西北豪强人心慌乱。

也难怪黄华、颜俊、和鸾听到刘升之回来了,会果断放下旧仇,解仇作约了。

刘云感叹着少年时的凌厉锐气,只觉白驹过隙,时光荏苒。

当初的少年郎意气风发,满身游侠气,是真不怕死,也是真不知天高地厚。

如今年岁大了些,也变得成熟冷静了不少。

俄顷,毡帐中,灯火渐熄。

“营火灭了。”

刘云紧握腰间佩剑,把目光投向了媪围城。

萧索破败的城门中,并没有汉人的踪影,两侧的守兵也多是精神疲乏,偶尔有胡兵出来,招呼守夜士兵去城内抢掠妇人。

除了穿着胡服的僧人能自由出入之外,并无旁人。

“将军你看……有僧侣出来了。”

众人眼波一闪,却都没有冒头。

刘云眺目望去。

却只见城中走出来几个身穿佛衣的僧弥。

这些是西域的僧人,说的也都是吐火罗语,距离太远,刘云听不清。

“是来自西域哪国的僧人?”

向导是龟兹豪帅白丘的部下,他摇头道:“将军,我也很多年没去过西域了。”

“不过,看此人细长黑瘦,估计是大月氏派来的支郎。”

刘云眼波一闪,他突然想起之前在龙夷城捡到那个箱子,上面写到的就是佉卢文。

这种来自于天竺的文字,在公元三世纪,于中亚、西域广为流传,当然随着佉卢文传播的,还有东渡的佛教。

那一日,发现了神秘箱子过后,上面的文字和图案,让刘云困惑良久。

他并不知道上面写的什么,直到后来投降的龟兹豪帅告诉他,河西月氏王伊健妓妾,说了些无涧神,东归、东归之类的怪话,刘云才再度回想起这件事情。

“伊健妓妾死后,此事断了线索。可‘支郎’怎么又跑到丝路北线的媪围城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一头雾水的姜维自然不知晓西域方面的知识,他困惑道:“大兄,几个僧人而已,有什么好好奇的?”

“伯约,你有所不知。”

“在大汉历来禁止汉人削发为僧,故而能传经者,皆是胡僧。”

“昔日,汉庭安宁,洛阳有白马寺招揽僧众,从西域渡来胡僧倒也实属常情。”

“可如今,西域早已失控,凉州隔绝三十余年,怎么还有月氏僧人会来?”

刘云陷入了沉思当中。

汉代佛家发展的其实很慢,翻译的经书很多,但是僧人团却不多。

一则是因为汉代统治者重视道教,张道陵这样的地方道团势力很大。

在张角兄弟和蜀中的张修起义之前,道家正统的教义理论还能成为维护汉朝统治的力量,皇帝们愿意给道教首领们许以高官厚禄,默认他们是维护汉朝的地方力量。

二则是因为,沙门不敬王者,妄图与皇权分庭抗礼,这一套理论,遭到了儒生的一致抵制。

又因为当时佛家传道者被视为“胡”,提倡“八圣道”,故而有了“胡说八道”之言。

在汉魏时代一直持续到晋代,是佛教东扩的一个重要阶段。

整个西域南道几乎都已经完成佛教化了。

龟兹、鄯善之类的国家,常年受到大月氏的势力影响,都已经使用了佉卢文,信奉佛教了。

像丝绸之路北道上的媪围县,这样的重要县城,到了魏晋时代,更是出现了大量的佛教遗迹。

从某种方面来讲,宗教的扩张,也体现的是国家政治势力的扩张。

在西域脱离了汉朝掌控之后,大月氏是否又像一百多年前一样,重新燃起了对西域的想法,那也未可知。

班超、班勇父子在西域的威名,使得汉朝安享了几十年太平,也让大月氏人再不敢东向。

但,班超父子与月氏之战,毕竟发生在一百多年前了。

凉州地区的小月氏人近来动荡异常,胡人的僧侣云集而来,这种种事件勾连起来,不得不让刘云产生了一种怀疑。

“说不定能抓几个胡僧,问一问这方面的情报,我总感觉此事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刘云的直觉一直很准,尤其是曹操一纸诏令,引起凉州各地的胡人形成南下迁徙的狂潮过后,他就感觉冥冥之中必定会发生什么。

虽说在汉末佛教东渡,本身就是势不可挡的历史趋势。

但如果,这其中夹杂了些塞外势力的纠纷,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我一直想找一个能看懂佉卢文的僧人,这回是误打误撞,找到线索了!”

“传令!”

“敌军营火已灭,迅速发兵讨平媪围城!”

“丁零胡的骑兵速度很快,必须在他们睡醒之前,就将外围的哨骑全部干掉!”

“运气好点儿,我们说不定能逮到丁零大单于!”

诸将齐声称是,兵分三路。

两路由庞德、姜维带领袭击平原上的毡帐,一路由刘云亲自带领攻打媪围城。

汉军骑兵部队瞬间从山林中冲杀而出,直接朝着郊外平原上的胡人营地冲击而去!

踏踏踏。

山崩地裂般的骑兵冲杀之声,响彻平原。

弓骑手向天空中抛射出一轮箭雨,瞬间射穿了巡逻的丁零骑兵。

“有敌人,汉人来了!”

铛铛铛!

金锣被敲的震天响,整个寂静的城市和平原上的营帐,忽然间如同雷鸣般爆响开来。

汉军骑兵奔驰如风,正在守门的守兵们,却躲在一旁的草垛中淫掠女子。

还不等他们穿好衣裳,飞射而来的弩箭便射穿他们的胸膛。

庞德姜维的分队亦是袭掠如风,汉军骑兵人人手持火把,一过胡人毡帐,便迎风放火。

来不及逃离的胡人尽数被火焰烧杀。

刚刚闯出屋门的胡兵,尚未拔出武器,西凉骑兵的长矛便穿透而出。

“啊……”

一片火光中,毡帐上血影斑驳。

在县城中作法的僧侣们听闻战事突发,惊慌失措,连忙四处逃离。

“大单于……”

“有人袭营!”

睡得迷迷糊糊的丁零大单于蓦然睁开双眼。

穿着鹿皮毡衣的男人一把推开了身上的胡妇,连忙起身佩戴宝刀。

“快给本单于穿上衣服,蠢女人!动作快点!”

丁零单于名为白屋。在魏军占领雍凉后,于建安十八年,与鲜卑单于箄于,倒向魏国。

此人身体高壮,满身肥膘,三步跨出屋门,便一跃上马。

“怎么回事?”

部下急忙禀报道:“单于!”

“汉人的骑兵朝我军杀来了!”

白屋心中大震:“汉人?哪来的汉人,我军全员配备骑兵,几乎是昼夜不停的穿越了沙漠,他们怎么可能比我们的速度还快”

部下摇头道:“不清楚,鹯阴口的哨骑尚未回报,估计已经被他们干掉了!”

白屋勃然大怒,一跃便闯出屋门!

“传令,还活着的随我冲出西门,咱们在平原上跟他们打!”

骁勇的丁零护卫骑兵席卷而出,刹那间,剩下的骑兵尽数来到城池之外,摆开阵型与汉军对决。

白屋望着西面的大帐被火焰尽数焚烧,已是满眼怒火。

他望向火光中的那面赤红色的大旗,恼火道。

“大汉行征北将军·刘……”

“错不了了……此子就是刘升之!”

“本单于不去找你,你小子还敢来送死!”

众胡心下大惊,早听闻刘升之击破20万卢水胡人。

这些丁零骑兵先前还不以为意,如今见到穿着绛甲的汉军同样是以纯骑兵形成序列冲击,宛若在黑暗中纵横呼啸的赤龙。

视觉上形成的可怕威力,已让不少胡人感到害怕。

在战马嘶鸣声中,不少骑兵的马匹稍稍退后。

“怕什么怕,就敌人那点骑兵看把你们吓的!”

白屋大喝道。

“生来就骑在马上的丁零人,难道还怕他们这些南方的种地郎?”

“给我冲杀敌军!”

“杀一个汉军,赏十个生口!杀!”

一声令下,鼓起勇气的丁零骑兵迎着汉军骑兵的冲锋的步伐正面突击。

两排骑兵杀声震天,在平原之上阵型交错。

西凉铁骑加速奔袭,长矛在前突刺,而那些手持短矛的丁零骑兵在迎接了一门轮冲锋过后,直接被冲开了一道口子,鲜血四溅,人马践踏,哀鸣不止。

随着西凉铁骑撕开了阵型过后,西羌骑兵分从两翼突杀而出。

整个汉军序列以楔形阵向前突击。

在绝对的纪律面前,这些长于弓马的游牧健儿,在破阵的过程中被彻底掀翻。

的确农耕民族,无论如何也无法在骑射上战胜游牧。

但是,卫青、霍去病发明了一套不同于以往的骑兵作战方法。

不跟你比骑射,也不呆板的用步兵打静坐战。

而是用整军整营的骑兵发动冲锋。

纪律严明,训练有素,且拥有着精良武器铠甲的汉军只需一波便能带走一个部落。

待敌军溃逃,又用弩骑追杀。

面对骑墙式的洪流冲锋,经验不足的丁零人被枭首千人。

双方互相冲阵过后,又重新调转过马头。

军阵之中的白屋,目光横扫战场,遍地都是落马的丁零胡。

而汉军由于有皮甲和少量铠甲的保护,他们的损伤并不是很多。

“大单于,汉人的武器装备比我们的好得多,再这样打下去,咱们是打不过的!”

“废话!”说话的胡人,直接被白屋一刀抹脖,鲜血扑哧一声飞溅而出。

“打不过汉军不丢人,但你胆怯,就该死!”

白屋咬牙道。

“把汉人引诱到沙漠之中!”

“撤兵!”

两翼胡骑翻飞去。

汉家甲兵趁夜逐。

凉州月下,杀声动地,风沙卷天。

姜维、庞德追亡逐北去。

刘云却已快马踏破媪围城。

刚要趁乱溜之大吉的胡僧瞬间被火把包围。

马上的青年翻身下马,望向那细长黑瘦,眼多白而睛发黄的西域人。

开口道:“阁下可会说通语?”

那胡僧眼神忧郁而阴冷。

他摇了摇头,在喉咙前比划着不能沟通,只在木牍上写下了几个歪歪扭扭的汉字。

“月支国人,支谦,奉命使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