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的这声响动,动静不小!
这一次,甚至连张余贵的婆娘也听得真真切切。
“余贵,厨房里闹耗子了?”
“不会吧,米缸盖子你盖好了没?”
“盖好了的,我记得清清楚楚,而且我还在上面压了一块青砖,耗子肯定是拱不开的...”
“嘶...”
张余贵也顾不上,去研究刚才煤油灯为啥会自个儿被点亮了。
赶紧上前一把抄起煤油灯,“还挺尸呢?走,赶紧起来,咱去看看。”
张余贵的老婆却不干,“看个鸡毛...这么冷的天,你自己去好不啦,老娘还要困告。”
使唤不动自家婆娘,三叔公无奈。
只得自個儿举着煤油灯去了。
来到厨房,借助煤油灯那昏暗、摇曳不停的灯光。
张余贵立马遭到了今晚第2次暴击!
那是又惊又喜...只不过“喜”要稍微少一点点,而“惊”却占据了大部分...
只见自个儿家那口,有2尺来宽、80工分高的陶制粮缸。
此时上面的木质陶缸盖子,已经被大米顶翻在地。
而无数白花花的大米,正从米缸里不停的往外溢出...
珍贵的稻米白灿灿的,像流沙一样的往外不停流淌!
“聚宝盆?”
举着煤油灯,张余贵的一双死鱼眼睛瞪得老大,“这,这是啥,啥情况?”
“玉珍玉珍,赶紧过来看看!”
目瞪口呆的看了片刻,张余贵总算回过神来,扭头朝着卧室那边就喊,“快点啊,我们家发...”
‘达’字还没来得及喊出口。
猛然意识到了什么的张余贵赶紧伸手捂住自己的嘴,随后举着煤油灯,撒腿就往卧室那边跑!!
等到他老婆,被三叔公给强行从被窝里拽出来。
两口子披着棉袄,齐齐来到厨房里。
而此时。
厨房里那口用来装粮食的陶缸,已经不再往外冒大米了。
但厨房的地上已经堆积了好大好大一堆大米,粗略估计的话,咋也有个300来斤!!
300斤大米啊!
可是了不得、不得了了!
在这个时期。
拥有城镇居民户口的成年人,他每个月的定额粮食,通常是在32斤左右。
只不过在三年困难时期。
为了共度难关,城镇居民的粮食本上,无论妇女老幼,无论他的定额供应口粮是多少。
始终有1斤粮食,是没法买出来的。
所以。
如果以一个成年人来算的话,明面上他有32斤定额供应口粮,但其实他每个月能买到手的,只有31斤。
在这31斤粮食中,通常细粮只占3成,粗粮占7成。
也就是说。
哪怕三叔公两口子的供应口粮,加起来,他们一个月能买到手的细粮,也不过只有区区18斤6两而已。
所以无论是哪里的城镇居民。
他们平常多半都是以粗粮为主,细粮全得省着点吃。
因为大家伙儿还得给逢年过节啥的,还有孩子生日之类的,早早的积攒一点大米或者是白面。
哪敢敞开来吃?!
而眼前。
堆积在三叔公厨房地上、那一大堆白花花的大米,竟然足足有300来斤!
300来斤大米啊!
太多了...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两口子把煤油灯往灶台上一放,也顾不上冰凉了,三叔公和他婆娘齐齐跪在地上。
双手捧起大米,激动的浑身发颤!!
“天可怜见...咱老张家总算能发达一回了!”
“他爹,咱们家哪来这么多大米呀?发达了,发达啦!”
由于担心半夜三更的,被左邻右舍听见动静。
这两口子哪怕再怎么狂喜,那也得强忍着那颗激动的心,颤抖的手...
捧着大米双手,颤抖的厉害!
看着看着,三叔公竟然...哭了:“呜呜呜...老子终于能像旧时期的时候,想喝大米粥就喝大米粥。
想吃白米干饭、就吃白米干饭...呜呜呜,馋死老子了!”
等到狂喜劲过去。
理智又占据了两口子的高地之后,婆娘问,“这么多大米,可怎么处理?”
稻谷这东西一旦去了壳、变成了白花花的大米之后。
要想妥善保存一年的话,那就变成陈米了,口感会下降的很厉害。
尤其是海咛这边,临近大海。
空气中的湿度高。
所以这么多大米,要是全放在家里自个慢慢吃的话,显然不是什么好选择...
于是三叔公的老婆提议:
给自己家的儿子、儿媳妇那边送点过去?
好让他们也来帮着,消化消化?
“给他个死伢子做啥?连过年都只晓得跑到他老丈人那边去,舔人家的沟子,居然连亲生爹娘都忘了!”
三叔公气的直咬牙,“平常那两个没良心的,啥时候会提着东西,来家里看看我们这两个老人?”
“逢年过节也不回来。
个绝户的...!!”
三叔公一张脸扭曲的厉害,“看看咱们那儿媳妇长得,跟个狐狸精似的,却生不出个带把的。
眼看咱们老张家就得绝后!还想让老子给他送大米?吃屎去吧!”
在重男轻女思想很重的三叔公眼中。
只要没能生下儿子。
哪怕自家儿媳妇再怎么漂亮、再怎么妩媚,家庭成分再怎么好...那也球用不顶!
而张余贵的儿子、儿媳妇,一口气生下来三个女娃子之后,实在是受不了他这种态度。
所以那小两口,后来索性直接就搬出去了!
平常基本上是不会回家的。
面对这么多大米,三叔公两口子却犯了难:
要是留着自个儿吃吧?一个是太多了,吃不了,根本吃不了。
另外一点。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家,要是天天顿顿都吃大米饭的话...这会让一直抠门抠习惯了的老两口,自个儿心里都觉得有愧。
——那都是什么样的家庭,才能顿顿吃得起大米饭?
太奢侈了,实在是太奢侈了...容易折福。
“卖!”
三叔公咬牙,“明天不就是赶圩的日子吗?到时我把这些大米,给背到鸽子市场上去卖了。
反正这口陶缸,我看就是传说中的‘聚宝盆’,指不定明天晚上,它又会往外冒大米。”
陶缸里面,为啥会往外冒大米?
要想搞清这个问题的难度。
说实话,已经远远超过了三叔公和三叔婆,两口子加起来都不到180的智商。
既然实在想不通,陶缸为什么会冒大米。
那就用有限的智商,投入到那种容易想明白的事情当中去!
应该去好好想想:该怎么处理这些大米才好?
这样一来。
两个老家伙也不累,免得想来想去也想不通,最终还有可能把脑子给弄炸了!
正当三叔公老两口商量好了,明天天不见亮,就背着大米去市场上卖...
突然!!
厨房后面那间临时弄出来、用于关鸡鸭鹅的偏房之中。
又传来一阵阵异常响动!!
嘎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