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0章 哥送你个摄影师(1 / 1)花盛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那种形式主义确实很无聊,那种按部就班的活动,领导和记者就是参加个开幕式,领导念稿子、记者对提纲,就完了。可能记者来的时候还有个签到吧。

但春大旅游节没这些繁文缛节,直接就开始了,一切都是学生做主。官面的东西全部放到后面。

记者看着校长无奈的表情,也笑了,又问姜凌:“就这么几天时间你是怎么做到把旅游节办得这么丰富这么隆重的呢?”

“我没有特别做什么,我觉得旅游讲究一個即兴。虽然旅游要做好计划,但是计划不能太完全。旅游的乐趣就在于旅途中的不确定性。旅游节也是如此。”

“春大旅游节有哪些不确定性?”记者问。

“很多人都说我们准备齐全,我们才接到任务几天,也不是三头六臂,也没有经验,哪来那么齐全?反正就是吃的喝的摆摊的先搞起来。

比如医疗组,就是对面医学院突然过来的志愿者,让我们感觉很贴心。歌舞节目也没有提前排练,反正让有才艺的同学们随意发挥。

还有美食摊的遮阳伞,我们原先都没考虑到,是太阳晒过来了,我临时联系云红酒庄,他们很愿意支持,就给我们送来了遮阳伞。”

记者笑道:“主要还是姜凌同学人脉广泛,一个电话对方就送来了。”

姜凌笑道:“不能那样说,云红是我们云州的特产,并不比国外的葡萄酒差,我也希望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不要太迷恋洋品牌,也可以多多支持国产品牌。”

“哦?”记者有些意外,怎么一下把主题拔高了?“能详细说一下吗?”

“我联系云红酒庄送遮阳伞,既是为了同学们不晒太阳,也是为了让更多同学知道云红。

自从加入世贸后,我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商品也越来越众多,大家接触到很多国际品牌,会觉得很高端。

不知不觉,很多国产品牌失去了踪迹。还在坚持做民族品牌的企业值得我们去了解,我们自己的产品也不错,需要我们年轻人的拥护。”

记者道:“没想到姜凌同学这么关注民族品牌!”

姜凌笑道:“我是春大旅游系导游专业,传播本土文化,推广本地特产,把民族的推介成世界的,本来就是导游的职责。我很为我们本地的品牌骄傲,也希望能将本地特产、民族品牌发扬光大。”

校长笑眯眯地看着他,哎呀!你说说就他这样的,本地哪个厂家不愿意支持他?

聊了一阵,记者又问校长:“以后春大还会举办这样的活动吗?”

校长说:“春大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想办,能办,学校都会予以支持。”

姜凌点头,“我不知道其他院校的规则,反正春大给予了我们充分的尊重和自由。学习在春大,生活在春大,感觉很幸福。”

校长笑眯眯地看着他,孩子真会说话!

大专院校很难出一个成功人士,姜凌这样的人才,学校当然是全力支持,他现在就这么能干,以后出社会了,前途更广。现在学校支持他,以后他成功了出名了,就是反哺春大,让春大增光的时候。

所以姜凌搞活动,学校都是全力配合、支持。旁边派出所民警安排巡逻车在校门口守护旅游节安全,都是学校领导出面去请来的。

旅游节的彩灯、线路包括清洁,都是工程部、保洁部全力保障的。

可以说学生在前面办家家酒,学校在后面做好全力支持,完全是宠孩子的大家长。

所以,姜凌上一辈子不讨厌春大,这一辈子更喜欢。他可真诚了!

姜凌和校长在枫香大道接受都市频道采访,都没有对过提纲,就这么配合默契,姜凌夸学校夸领导,校长夸学生。

记者听得都羡慕,这样的师生关系,这样的大学氛围,确实令人羡慕。

接受完采访,姜凌说跟校长有事请教,就陪校长走到一边。

“办得不错啊!”校长拍拍他的肩。

“校长,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

没想到他还真有问题,校长停下脚步,“什么问题?”

“电视台我们要给车马费吗?”

校长沉思起来,看来这确实是惯例。

但是校长没有直接说答案,而是问:“你的看法呢?”

“莪的看法是她们是七彩生活栏目组,本来就是报道春城人多姿多彩的生活,很接地气。他们来报道春大旅游节显然是看中了其中的新闻价值,也符合他们栏目的主题。”

“对。”校长点点头,“因为云大事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且是发生在大学校园,在云大嫌疑人刚刚抓住的时候,我们春大就办旅游节,全云州高校学生来参加。

他们显然是想表达一种不同的观点,让大家认识到大学生这个群体还是善良美好积极向上的,云大事件只能说是概率事件。

他们要宣传的不止是春大旅游节,而是借助我们的旅游节来展示正常的大学生活,也给家长们展示真实的大学生活。

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或者旁观者,不要陷在个例案件的阴影中,对大学生群体产生格外的担忧和偏见。

毕竟极端的同学极端的案例都是少数。新闻要抓极端,但在震惊全国的大案后,我们云州大学生要率先走出来,展示我们美好的大学生活。

这才是他们想表达的主旨,我们只是他们抓住的一个契机。”

“嗯。”姜凌点点头,校长就是厉害。确实,电视台跟学校也没什么关系,为什么来报道春大旅游节?不就是因为这里面存在着更大的意义嘛,肯定是符合宣传风口的。

校长笑了笑,“她一个长期的栏目,选题肯定是报告了领导,甚至就是领导交代的。电视台是正儿八经的宣传窗口。”

姜凌明白了,“那我觉得就不要给车马费了。”

校长笑笑,“你决定了就行。我相信她们也不会跟你要的。”

姜凌有数了,企业宣传,你让记者给你在报纸上写软文打广告,这种肯定是要付费的,属于有偿新闻。你要上电视,那就更贵了。

但春大旅游节不是企业活动,这种正能量的宣传,可能还真是上面布置的任务,七彩生活栏目组格局不会这么小,贪这点儿车马费的。

跟校长道别走回来。

苗记者和摄像大哥还在逛吃逛吃,沉浸其中,根本没惦记什么车马费。

而那个城报记者,就显得有点儿格局小了啊!也没见他人,也没见他采访,不会就等着记者站出通稿,拿钱走人吧。

姜凌思索着回到美食摊,妹妹不见了,问旁边同学,“我妹妹呢?”

“一个记者找她去采访了。”

“记者?”苗记者还在逛啊!难道是那个城报记者?“男的?”

“嗯,那会儿你正在接受电视台采访,他问林妹妹能不能接受他采访?林妹妹本来拒绝了,他又说想聊聊旅游节的事,说去找个安静的地方,林妹妹就跟他走了。”

我去!这牛马想干嘛?

姜凌跑到酒吧转一圈,没人,又沿着枫香大道一边走一边看。

真要给妹妹买手机了!

本来也可以叫副站长学姐给那个记者打电话,但姜凌不想打草惊蛇,主要是他想看看这玩意儿到底想干啥。

姜凌又去图书馆背后,以往幽静的图书馆后花园早已经被外校同学占据。

书童突然蹿出来跟着他。

姜凌摸摸它的头,“看见你家主人没?”

“喵!”

看来书童也在找她。

一人一猫从白桦林外路过,姜凌四处张望,晃眼瞥见他们班教室里坐着一个人,正是妹妹,她对面还坐着一个戴眼镜的男人。特么的,戴眼镜的男人都不是好东西!

不过邬云澄至少昨天真的坐了一天,今天说不来就不来了,也只给他点儿吃喝。

这眼镜啥事儿不干还朝他要钱,要不着还找上他妹妹!

两人在聊天,隔着树林姜凌也听不见在说啥。

教室窗户有点高,周围爬满三角梅,外面又是白桦林,灌木丛,不但安静而且隐蔽。

这牛马记者做个采访偷偷摸摸的,也不带个摄影师。哥送你一个。

姜凌打电话给摄影社一位同学,“你相机能录音录像?”

“能。”

“过来白桦林。”

很快,摄影社同学拿着相机跑过来。

姜凌指着教室,“你到那墙根下,不要让人发现,录音录像。”

“那人是谁?要干什么?”摄影社同学也看见了里面一个男的和林妹妹面对面坐着。

“就是不知道他要干什么,所以我让你全程录音录像啊!”

“哦。”摄影社同学点点头。

“一会儿我可能会进去,你也都录下来,我们的对话动作,全部录下来。”

“哦。”

摄影社同学拿着相机钻过灌木丛,教室外一大丛三角梅,不好靠近,但不靠近又听不见。

摄影社同学找一个空隙往里挤了挤,一枝花被他压折,咔吱一声……

里面的男人站起来,摄影社同学慌张地看着姜凌,姜凌低头捞起脚边的书童往三角梅上一放,书童扒着窗子跳进去,“喵——”

卿清荷一脸喜悦抱住书童,“你怎么来了噢?”

见是猫,城报记者又坐下了。

姜凌和摄影社同学躲在花丛后,把相机对着里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