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30 就在我们之中(1 / 1)猫的二次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昕重新上路,分心二用。

一边以《咫尺天涯》飞纵,一边检查着暗器「不归」。

“果然只有叫错的名字,没有喊错的外号。”

“千心天巧……唐不傲这家伙完全把我三百年前那件暗器给还原出来了。”

“现代机关术,比起三百年前我那个时代的机关术,进步太多了。”

不归不归,命性难追……这件暗器可是和陈昕渊源颇深。

唐天岐口中那位三百年前惊世绝伦的先祖,其实就是陈昕往前数第六个传承角色。

那一世传承的名字,就是唐不归,暗器之名亦是角色之名。

当时的“唐不归”修炼到满级后,距离传承开启还有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江湖线已经走完,门派线也走完了。

陈昕作为唐门掌门人,闲得无事,突发奇想要打造一件能杀神意的暗器,留给下一世做底牌。

唐家堡内部有一张“暗器谱”。

非主脉嫡系不可传,所有知晓者必须在先祖灵牌面前立誓绝不外泄。

故而,这种绝密消息别说是外人,就算是唐门外姓供奉都不知道。

哪怕是捕风卫的情报也不知晓,只是隐隐推测,可能存在一张不为人知的榜单,其上具体记载什么东西,无从得知。

为什么唐门要把“暗器谱”藏得这么深?

因为“暗器谱”上记录的,全都是能杀死神意宗师的传说级暗器。

说是谱,其实也算不上。

在“唐不归”那個时代,“暗器谱”上只有五件暗器。

“唐不归”之后,“暗器谱”上才出现第六件。

起初,陈昕是想要按照谱上记录打造,但经过尝试之后,他便放弃这种打算。

因为没乐子。

拜托,作为玩家,照抄npc的方案这像话吗?

于是陈昕走上了自主研发的“不归路”……这是「不归」的第三重含义。

为了这件暗器,陈昕甚至又多拖延了十个游戏年,才“撒手人寰”,传承给下一个角色。

光是设计一个能暗藏金铸,木造,玉琢质地各不同,总计三百六十数飞针,又要求瞬息间依序全部激发的机关匣,就耗费了他大量脑细胞。

而且,打造这件暗器,还非常的废钱:

一百二十根「天绝地灭透骨穿心针」……一百二十根「天山寒芒」……一百二十根「昆仑血络」……

其中每一种飞针都价值斐然,不是难以打造,就是难以获得,更何况每一种都有大量需求。

加上初版设计时消耗,二版设计,三版设计……以及最后的成品设计、威力实验……各种飞针总计用了三千多往上。

“不归不归,血本无归……”

陈昕可谓是下了血本,把身为掌门人的小金库都全部投了进去,这才研制成功。

「不归」的诞生,瞬间震惊唐门,直接列入“暗器谱”第二。

在谱上其他暗器,原材料需求无一不是青龙鳞、玄武甲、白虎牙之类神魔素材的情况下。

「不归」以相对“低廉”的材料,力压“暗器谱”上所有暗器。

只是位列第一的暗器乃是唐门初祖所创,后人不好排在其之上。

故而,「不归」只列第二,但却是实在的第一。

「不归」最核心的技术其实不是材料,而是贮藏一百二十根「天绝地灭透骨穿心针」,一百二十根「天山寒芒」和一百二十根「昆仑血络」的机关匣。

但很可惜,机关匣的技术没有完整流传下去,因为“唐不归”在完成「不归」后,没几天就驾鹤西去。

而且「不归」同样没有传世,离奇失踪了。

有人说“唐不归”本来时日无多,如今心愿已毕,终于可以撒手人寰;有人说“唐不归”是招了天谴,他打造的暗器太强了;还有人猜测“唐不归”是被金人谋害了……

关于这件暗器的存在与否,但唐门内一直是一个传说般的未解之谜……

真相如何,唐门没有一人能说得清楚。

但真相其实很简单。

陈昕制作完成「不归」后,着急传承下一世,直接选择寿终正寝,下线掉“唐不归”。

而暗器「不归」则被他塞到悬天崖下的山洞里,下一世就取走了。

陈昕粗略回忆了下过去的事情。

显然,自己与这座游戏演化而来的江湖还有着更深层次的联系。

但目前而言没什么好多想的……等自己拥有足够强的实力再去尝试探索。

……

路漫漫,一路无话无谈。

陈昕终于在一日后抵达大同镇,抹掉《千幻诀》的易容,亮出金制夔龙纹令,无需守卫士兵通报,畅通无阻进入卫所营盘。

漫步在营盘,陈昕见到剑戟如林,一片肃杀,军中高手梭巡往来。

卫所内很快得到消息。

一阵陈昕熟悉的狂暴真气由远及近,率性洒脱。

这是嫁衣神功。

陈昕抬眸,看向落地的人,有些意外:“沈炼兄,你怎么在大同,不用坐镇宣府吗?”

“自从有了‘那个人’,敌虏动态皆能先知先觉,又有陈桧将军在,我也留了几位银令。宣府固若金汤,少我一人不打紧,若是此事能成,西北无患,这才重要。”

人未至,沈炼爽朗的声音先传来:“陈昕,你倒是迅速,前几日还在西域大破明宗,覆灭光明顶,听得我热血沸腾。王总督传信北司要你时,我还以为要多等个大半月见到,没想到你今儿就到了大同。”

“一路上以轻功赶路,不眠不休,不吃不喝,能不快吗?”

陈昕笑了笑,夸张道。

“不眠不休,不吃不喝?”沈炼哈哈一笑,挤眉弄眼,伸手一引:“那怪不得了,陈兄辛苦了辛苦了,快随我来,给你接风洗尘。”

“接风洗尘还是免了。”

陈昕跟在沈炼身后,目光扫过营地,奇道:“新任宣大总督说要支援,却只和紫金指名道姓要了我一人,而且我看军中神衣不少,不缺普通高手。

如今你也在这里,加上原本驻守大同的金令,以及我,此地足足有三名金令坐镇……若是真的需要这么多金令,应该就是你口中那件能使西北无患的事情?”

“你猜的倒是没错。”

沈炼打瞧了陈昕一眼,打趣道:“陈兄你还是一如既往地目光如炬。”

“这件事一时半会说不清楚,等到了总督府再和你详谈。不过有一点,十三翼和俺答帐下高手虎视眈眈,大同现在确实急缺陈昕你这样的战力。

还有则是因为‘那个人’似乎有些异常,我们不放心,也需要你来看一看。”

陈昕闻言问道:“什么异常?”

托克托他二十几日前才见过,莲种根深蒂固,未有动摇的痕迹,能有什么异常。

而且回去之后,还有哑不害的存在,两人对刷莲种,加深控制,想要出现问题几率太小了。

沈炼心念一动,缓缓开口。

他和托克托之间的联络并不频繁,除非有军事调动这样的紧急情况。

不然托克托一般只会半个月左右联络一次沈炼。

二十几天前,也就是托克托被派去支援哑不害夺取青云城宝藏的时间点。

当时正好是约定的联络时间,一般托克托会前后浮动一两日,确保不会因为时间固定而露出破绽。

不过托克托在大漠耗了好几天,以往与沈炼联络的手段都失效,故而只好中断联络。

而沈炼在那个时候,左等右等,直到过去了三天,仍然没有得到了托克托的联络传信,心中就升起了一丝怀疑。

近几日,托克托却忽然连传好几道情报,情报数量和类型与之前有不小区别,瞬间让沈炼提起十分警惕。

当陈昕询问有什么异常的时候,沈炼顺势把自己的怀疑道出来。

陈昕闻言解释道:“‘那个人’二十几日前被派去了大漠争夺青云城宝藏。”

“怪不得当时联系不上。”沈炼恍然大悟,解释了一个问题,但还有另一个呢。

陈昕顺势一问:“暗记可还在?”

沈炼迟疑道:“在倒是在,我也检查过了,并无虚假,可……”

托克托身上有一本密语册,但密语册只是掩人耳目的东西。

存在与莲种之中的联络暗记,才是陈昕和沈炼分辨真假的保证。

若托克托摆脱控制,莲种凋零,自然不会记得暗记的形制。

他发出的情报哪怕是以密语写就,没有暗记存在,沈炼亦不会相信。

“暗记存在就好,至于情报,应该是因为多了一人的缘故。”

陈昕将大漠中遭遇哑不害的事情传音告诉沈炼,营盘人多耳杂,不好宣之于口。

“好家伙……”

沈炼听得目瞪口呆。陈昕竟然不声不响又在俺答汗那里埋下了一个谍子,一个义子,一个长女,就差把俺答全家都给弄叛变了。

“此事事发突然,回到鸣沙关又跑了趟光明顶,还没来得及传信告诉你。”

陈昕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他当时遇上三名神意,又接着讨论起袭击光明顶要兵贵神速,就把哑不害抛之脑后了。

跑了趟光明顶……沈炼嘴角一抽,居然能把奇袭明宗说得这么清新脱俗。也是,和进攻光明顶比起来,在俺答汗身边多加了一个间谍确实是小事。

陈昕话音一转,正色道:

“暗记尚在,人就没出问题,但情报是真是假不一定。几次军事行动失利,俺答应该意识到内部有问题,可能会散步假军情,沈炼你还是仔细甄别一下。”

暗记寄存于莲种,莲种控制他人。

想要解除控制,必须清除莲种,莲种既失,暗记不存。

所以暗记和解控绝对相斥,有我无他,有他无我。

除非托克托是在写完密信,留下暗记后,才被清除莲种,然后又没有重新编写密信,而是在原件上修改,且没有涂抹,没有删改……

只有如此之多的巧合,才能制造出一张没有破绽,带着暗记的假密信。

沈炼点了点头,同样神色严肃:“我知道。”

交谈之间。

两人已经来到了总督府,卫兵本欲阻拦陌生的陈昕,但见到沈炼那一张脸,当即退回原地。

“陈兄,新任宣大总督名叫王崇古,王大人是圣上亲自任命,不是仇鸾那种货色。军功卓越,手段斐然,镇守宁夏,套寇不复猖獗。圣上将他调过来,是有想要彻底安定九边的想法。”

沈炼暗中传音给陈昕。

他知道陈昕最近活跃在内地和西北,又一路匆匆赶来,对九边的新变动不甚了解,于是主动介绍新任总督。

陈昕淡淡颔首,示意知道。

沈炼大步流星,带着陈昕进入总督府,来到签押房内。

屋内有数人在场,似乎是在议事。

还有几名披甲执锐的护卫部署左右。

陈昕眸光扫过众人,微微挑眉。

沈炼没有注意到陈昕的小表情,带着他介绍起了在场众人:“陈兄,这位是宣大总督王大人,这位是大同巡抚方大人,这位就是我们的同僚罗金令。”

随后,沈炼看向三人,微微一笑:“几位大人,陈金令想必不用我多废口舌了,他才刚刚和计金令,昆仑派神意一齐踏破明宗光明顶,震动江湖。”

坐在案桌后的是总督王崇古,他的左手边是巡抚方逢时,右手边是坐镇大同的金令罗传经。

光明顶的消息顷刻间就传遍天下,王崇古三人听到陈昕的名字自然是如雷贯耳。

如今一见,更是震惊,此人宛若一个择人欲噬的黑洞,古怪而强大,功力深不可测。

王崇古和方逢时都有军旅出身,带过兵打过仗,备着一身武艺。

罗传经自不必多言,神衣金令武功非凡。

三人的目光不会有错。

王崇古起身,神色郑重,拱手道:“陈金令刚破明宗,即不远千里,火速驰援大同,数日迅至,一路上想必辛苦了。”

“职责所在,王大人不必多礼。”陈昕拱手回道。

沈炼则道:“陈兄,刚刚没有把事情告诉你,如今大家都在,也是时候……”

“先等等。”

陈昕摆了摆手,打断道:“谈正事之前,要先解决一些耳目。”

“耳目?”

沈炼不解:“签押房重重看守,生人勿近,怎么可能会有鞑靼人的耳目在?”

“有的。”

陈昕语气幽幽:“而且就在我们之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