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水之阴,伫于畔头,放目而视,看着平缓西流的河水,嘴角衔着些浅浅的笑意。虽然就在河东郡边境,但这还是苟政第二次光临此水,上一次还是与并州军鏖斗,相持于两岸。
不过,比起前次的紧张严肃,这一次,苟政要显得从容许多,身心自里而外的甚至感到轻松。毕竟,对岸没有敌军,而南岸驻扎的则是他的几千部众。
在娶了郭娘子后,苟政无瑕沉迷于女色,迅速投入到备战的工作中,只因为,苟政苦等已久的时机,终于出现了。
消息来自于关中,鉴于关东风云变幻,邺城更替频繁,而关中人心丧尽,动乱频繁,处境日益艰难,麻秋与王朗也待不住了,终于率众自长安出发东归。
不管麻、王二人东归,目的为何,扎入关东争霸旋涡的结果又如何,随着二人麾下数万兵马的撤离,“羯赵”在关西的最后一根脊梁也折断了,对关中的统治也彻底陷入崩盘。
剩下的,则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政,群魔乱舞,群狼环伺,留出了一片足够广泛且宽松的权力真空。于苟政而言,实在是一个再好不过的进取良机了,乱中取利,也是苟政所擅长的。
有鉴于此,苟政再没有任何的犹豫,一声令下,苟氏集团这架简陋的军事机器,又重新加速着、颤动着运转起来,下属的军、官、民,一应人员,包括那些牲畜,全部动起来,进行着各项战争准备。
从军事物资,到军事训练,全都放开了造。一道道生产、运输那任务,自将军府派给各大屯营,大动员下,最容易出现混乱、产生问题,尤其是初经整顿、人心并不安定的屯营。
但是,这也正是对那些新提拔安插将吏的一项考验,在苟政的带领下,整个苟氏集团都将走在一条狂飙急进的轨道上,既没有时间,也不会放慢速度,停下来让人慢慢历练提升。
所幸对屯营百姓来说,天气不再那边酷寒,局势也还没到兵凶战危的地步,或许辛苦,还不至于一次把人压垮。
在此前的工作基础上,又一轮物资囤积转移展开了,各屯营新生产军辎直接向蒲坂、大阳二地转运,而大本营安邑,苟政则一副要将其搬空的样子。
省吃俭用,囤了一个冬天的粮草军械,包括马匹牲畜,也都向蒲坂输送。蒲坂,显然被苟政视为进兵关中的第一桥头堡,为了巩固其安全,尤其保护那些已经囤积了不少的军辎,苟政又将苟须所率破军营西调。
虽然西进关中,已然蓄势待发,但苟政居安邑,统筹全局,却不能顾头不顾腚。为了攻略关中,苟政一直以来都在压榨河东的潜力,甚至曾暗下决心,宁肯舍弃河东,也要实现关中大计。
然而,那只是极端情况下的考量,如果有机会,还是希望能够保住河东的。放眼四邻,在短时间内能够对河东郡产生威胁的,数来数去,只有王泰与张平。
事实上,如果要减轻西进关中过程中来自后路的压力,还是有其他办法的,但在对孙万东部、对平阳、对并州方向军事战略布置已经启动到如今的地步,再有大变动,实在不合时宜,沉没成本也大。
已经到这个份上,哪怕咬着牙,苟政也得把北边的事情料理顺当。因此,在得知孙万东在北上以及平阳城下吃亏之后,苟政也顺势而动,亲率骁骑、中垒、破阵及民壮三千余众北上,并随军携带大量粮草辎重,驻于汾水。
苟政自认为此举,是在给孙万东做后盾,随时北上支援、接应。至于孙万东怎么看,那就不是苟政管得了的了。
虽在观景,但苟政的心思,却全然在军政要事、局势发展上。抑制住仰天长啸的冲动,念及才收到不久的平阳捷报,苟政感叹着说道:“这人的潜力,果真是无穷的,前者还受挫顿兵城下,后者便破城缚敌了!”
“还有赖主公用人得法,激励有术!”杨闿在旁,含笑拱手,恭维道。
“能打下平阳,那是孙万东能干,是孙部将士卖命,与我何干?杨主簿就不要往我脸上贴金了!”苟政摆摆手,谦虚着说道。
“若无主公背后支撑,粮秣支援,孙将军养兵尚且艰难,何来今日破城克敌!”杨闿坚持自己的看法,认真地表态道。
苟政没有继续反驳,悠悠地叙说道:“孙万东能力不俗,但其才干究竟如何,我实则一直看不大清楚!但经此一战,其于困挫之前展现出的果断、坚毅与英勇,倒令我对其能否抗住并州压力,有了更多信心!”
听苟政如此赞扬孙万东,陪同在侧的弓蚝,突然说道:“我看明公言过其实,那孙万东也不过尔尔罢了!”
偏头上下打量了弓蚝两眼,只见他满脸的不服气,微笑着问道:“幼长有何见解?”
弓蚝昂着头,自信道:“区区一座平阳城,何来这般麻烦,若主公令我取之,哪里需要这般麻烦,三日可下!”
见状,苟政呵呵一笑:“以幼长之勇猛,若遣你去攻,平阳如何能挡?只不过,杀鸡焉用牛刀,区区一座平阳,还不值得我把大将派去!”
苟政此言,弓蚝倍觉受用,眉开眼笑,顺势问道:“末将斗胆发问,不知主公欲把牛刀,使在何处?”
“弓都督这是建功心切,欲为主公攻城拔寨啊!”听二人对话,杨闿附和道。
弓蚝重重一抱拳,冲苟政道:“主公,末将自归顺以来,饱受恩遇与信任,无以为报,心中时敢惭愧!主公若有拆差遣,还望直言,万死不辞!”
见状,苟政当即应道:“幼长有此意,我心甚慰,不过,还请稍加按捺,这天下之大,都将任我等驰骋,还怕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吗?
何况,我若是要用你,怎么也得是晋阳、长安这样的州邑大城,方配得上你弓蚝的英勇!”
弓蚝闻之,顿时两眼发亮,道:“主公可不要食言,届时若打长安,末将愿为先登!”
“一言为定!”苟政抬起手,与弓蚝击掌为誓。
“主公,平阳虽下,但孙将军一则损失不轻,二则辎需匮乏,三则还有并州劲旅虎视眈眈,想要彻底稳定立足,只怕还少不了一番角力!”杨闿沉吟少许,主动向苟政进言道。
“说得不错,你有何解决办法?”苟政颔首问道。
闻问,杨闿拱手道:“在下愚钝,难以提出什么真知灼见,还望主公见谅。以孙部将士之勇,加上主公支持,以平阳城为依托,挡住永安之一万并州军,想来问题是不大的。
只是,倘若并州增兵,以大军南来,那情势必然恶化。即便以主公之坚韧,麾下将士之精悍,能够抵挡,迁延损失在所难免,更可虑者,主公的关中大略,恐怕也好落空了!
因此,在下认为,对并州军,还当以和为贵,暂时稳住张平,为主公西进,为孙将军立足布防,争取时间!”
随着苟氏集团的大动员,下属的文武将校们,也大多知晓苟政西进之心了,如今,连杨闿这新附之人,也能自然从容地谈论攻略了。
“说得不错!”对杨闿的见解,苟政认可地点头,然后问道:“依先生之见,我当如何稳住张平与并州军?”
“这就要看主公诚意了!”杨闿说道:“主公发兵北上,本是受张平之邀,此番王泰受缚,平阳克定,主公理应遣使,向其回复此事......”
闻之,苟政偏头,深邃的眼神直勾勾地盯了杨闿一会儿,露出笑容:“不知杨先生,可愿代我往晋阳一趟,表现诚意,说其退兵?”
对此,杨闿退后两步,郑重地躬腰长拜:“若得主公信任,闿愿北上一行!”
杨闿这话,既是向苟政表态,也是对他的一种试探,毕竟出使这种事情,非心腹亲信,难以任之。尤其是,杨闿虽然投诚苟政,但此前并未经过忠诚考验,在将军府,眼皮子底下,自然收束着,不敢轻举妄动。
但谁能说清,他北上之后,究竟是尽忠职守、不辱使命,还是趁机背离、另谋高就,毕竟,晋阳城可比安邑要壮观,张平的名声与实力,也不是当前的苟政所能比拟。
而杨闿的这点伎俩,又如何能瞒过苟政的这双眼睛,直视着他,以同样严肃的语气,说道:“用人不疑的道理,我还是明白的!
先生但去,纵然事与愿违,无功而返,都不足道,只要先生能够平安归来,也就够了!”
见苟政这样的态度,杨闿长身拜道:“在下必定竭尽全力,不辱使命!”
“那就辛苦先生走一趟!”苟政回礼道:“营中,我已备好一份厚礼!事不宜迟,稍后回营之后,先生便携礼出发吧!”
闻言,杨闿面容间难免愕然,讶异道:“主公早有此意?”
“我这个人,经常被麾下那些将校们疑为保守、懦弱,然匹夫何知,我只是喜欢以最小的代价,达成目标,而为实现必须之目的,再大的代价,我又岂会吝啬!”
苟政语调很平稳,偏头冲杨闿交待道:“先生北上,拜见张平后,可告知他,我愿将平阳以北的永安、蒲子、狐滠三县献上,只要退兵!”
杨闿恍然,忍不住多打量了苟政两眼,见他面色平和,不由道:“主公愿以城池进献,在下更有信心,说动张平。只是,此事恐怕会惹得孙将军不悦!”
对此,苟政转过身,目光炯炯,盯着杨闿,一句一顿地问道:“我且问你,我们这支军队,谁为主,谁为臣?”
“在下明白了!”杨闿心头忽地压力大增,很是敏捷地回答道。
“何况......”苟政又摆了摆手:“孙万东个性或许骄狂,但绝不是一个蠢钝之人,永安本已在并州军手中,剩下两县,也不是眼下能够控制的。
孙万东若是连这点见识与器量都没有,我也就不用寄希望于他能在平阳,为河东屏障了!不过,他的平阳太守,毕竟是我任命,此事也该考虑下他的感受,你北上路过之时,去拜见一番,告知此事即可!”
“诺!”见苟政心中皆有计较,杨闿再无疑虑,敬拜道。
回营途中,郑权策马护卫在旁,他默默地听取了适才河畔的任命对话,此时方忍不住问道:“主公,你就如此放心杨主簿?”
“看来,是你不放心他!”苟政看了郑权一眼,轻笑道。
郑权大方地承认道:“恕末将直言,这些所谓名士,不值得信任!即便杨闿此去背离,也不足惜,末将所虑,倘若杨闿以我军虚实,以主公战略,告以张平,届时引来并州窥探,该当如何?”
郑权最受苟政喜欢的,不是有多勇武,而是愿意学习,善于思考。此时,见他这副严肃的模样,苟政笑了,以一种宽和的语气说道:
“衡平,欲成大事,谨慎与防备是很必要的,否则,只会为人所谋!但是,一味的猜疑,也只会自束手脚,难成大器!
就拿此事来说,欲达目的,需用能才,我不缺传话送信之人,但欲使张平放下戒心,感诚退兵,还需杨闿这样的人才。
退一万步讲,即便如你所言,杨闿背弃我的信任,投靠张平,将我军战略虚实透露,那又如何?我们即将要做的事,一旦开动起来,难道还能瞒得住有心人吗?
我为何要竭力鼓动、支援孙万东攻取平阳,所谋者,不也正是为此等局面着想吗?即便将来,形势恶劣到无以复加之地步,张平以并州大军全力而来,只消舍河东而就关中而已!
这些,都是最坏的情况,然若向好看,杨闿不辱使命归来,届时不只稳住了北面大敌,且又收获一名忠诚干才,这都可以看作是意外之喜了......”
听完苟政这番论调,郑权愣了半晌,随即以一种叹服的语气道:“主公胸襟器量,末将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