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今年江宁夏秋之际,风调雨顺。”
“咱们的实验田,大部分地块都丰收了。”
司农吴根清,站在刚刚收割完稻谷,只剩下一地稻茬的地头。
一板一眼汇报江宁实验田,今年的收成情况。
“甲子号地块的产量最高,单季亩产二石五斗,合五百四十二斤。”
“两季共产稻米四石二斗,合九百一十二斤。”
“丁午号地块的产量最低,单季亩产一石三斗,合二百八十二斤。”
“两季总产出稻谷二石一斗,合四百五十五斤。”
秦王府在江宁的实验田,都是上好的水浇田。
而且在这之前,朱樉还带人修建了几条灌溉水渠。
无论是大旱,还是大涝,都能够调节水利。
因此,实验田和江南的其他田地相比,产量都高出一大截。
即使是太湖周边最好的水田,也要比江宁的实验田亩产低上几十斤稻谷。
虎子在苏州遇到的老汉,秋稻收成一石六升,已经是难得的丰年。
“老吴,这两年你辛苦了!”
朱樉毫不见外拍了拍吴根清的肩膀道:“你比前两年,可是消瘦许多!”
吴根清作为司农,一直忙碌在田间地头,带着一群老农伺候庄稼。
不知道费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水。
才将实验田的稻米年产量,提高到九百斤之上。
得到秦王夸奖,吴根清沟壑交错的脸上,也露出笑容:
“臣不过做些小事,远不如陛下北伐之功!”
“只是想这天下,再无饥饿之苦!”
朱樉内心波涛翻涌,摇摇头道:
“你做的可不是小事,而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秋风寒冷,朱樉的内心却火热异常。
“千百年来,又有哪朝哪代,能让百姓真的吃饱过。”
“大明如今也有不少民众,挣扎在温饱线上。”
“若是你真能将稻田产量,提高一大截。”
“让我大明百姓,全都能吃饱。”
“就是封你一个万户侯,也不为过!”
工业化合成淀粉技术成熟之前。
土地农业,一直是立国之本。
粮食无法自给自足,就意味着整个国家坐落在一座火山之上。
随时都可能爆发内乱。
“臣恐怕担不起如此重赏!”吴根清诚惶诚恐。
“此事,换了任何人来,都能做。”
“何况,小臣愚钝,比不得秦王麾下众多大才!”
吴根清在前元时,也不过一个九品小官。
秦王府司农,同样不是什么高官。
比起王府左右相等一二品的高官,显得是那样微不足道。
在他眼中,自己能在秦王这样的绝世人杰手下做事。
已经是一种荣幸,如何敢再奢求其他!
何况还是万户侯这样的爵位!
岭北一战,擒灭元帝,也不过如此!
朱樉将胳膊搭在吴根清肩膀上,看着不远处探头探脑,想要一观秦王真容的群众。
“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做的来的事情。”
“又有几个人,能有你这份细致和耐心。”
“愿意冒着风霜雨雪,在炎炎烈日下,不辞辛劳查看稻田?”
回到应天府数月,朱樉也从各方渠道探查过吴根清的风评。
在应天府的官吏之中,吴根清的名声不显。
甚至都没多少人,知道秦王府之中还有这么一号人物。
但是在江宁当地,甚至是整个应天府的民众之中。
吴根清,却是拥有不俗的声望。
世人皆知,秦王实验田上,有位司农,不管是下雨、还是下雪。
几乎是每日都要到田间地头查看稻苗的生长状况。
而且,还会无偿地教周边的农夫,一些实用的种田技巧。
实验田施肥的时候,如果有剩下的肥料,还会免费发放给周围的农户。
秦王府所用的磷肥、钾肥,不少都是采用化学提取出来。
比传统的农家肥,要更有针对性。
也因此,在当地人心中,吴根清的话,甚至比江宁府的官员,还要好用许多。
“这些都是微臣分内之事。”吴根清说道:“殿下不必过多夸奖。”
朱樉笑了笑,这老头还挺古板。
于是也就没和他在这事上继续多说。
指着甲子号实验田,问道:“你觉得想要天下,都如同面前这田一样丰收,让人人都吃饱。”
“还欠缺些什么?”
这个问题很宽泛。
能够回答的角度,也非常多。
吴根清埋头田间地头多年,自然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若是想天下,都像眼前这般。”
“其一便是要兴修水利。”
“水乃万事根本,无水不成农。”
“秦王府于此处的田地,能有如此高的产量,根本就在于秦王带人所修缮的数条水渠。”
无论是水稻,还是谷麦。
种植过程中,都离不开水。
而且是多了不行,少了更不行。
偏偏华夏东南面,就是太平洋。
每年夏天,都会时不时有台风,从海面上而来。
对农业生产,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
这也是每个中原王朝,在定鼎天下之后,都要修建水利的原因。
“其二便是大施肥料。”
“甲子号实验田,之所以能如此高产。”
“按殿下所言对照法考虑,便是因为甲子号实验田,施加的各项肥料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各个实验田。”
从很久之前,华夏先民就发现农家肥,能够对庄稼进行增产。
虽然先民不知道这是其中的氮、钾、磷等元素在起作用。
但本着实用主义的原则,还是一直沿用至现代。
也因此,不少的大城之内,都诞生了专业的收粪人。
将城中收集而来的粪便,贩卖给需要肥料的农户们。
甚至于在清末之时,还衍生出了垄断此行业的粪霸!
但是这种零散收集来的肥料,数量不多。
而且质量不齐。
远远比不上,秦王府内分门别类的各种肥料,来得专业和数量庞大。
实验田周边的农户们,不少也发现了这一点。
有些胆大的,还曾经找到过吴根清,想要问问,能不能卖一部分给他们用用。
不过没得到秦王的首肯,吴根清也不好做主卖给他们。
趁着这个机会,吴根清也向朱樉请求卖给他们一部分。
“若是能卖给他们,也算是造福于民,还请殿下应允。”
朱樉摸了摸下巴不太长的胡须,道:
“卖给他们倒也不是不行。”
“只不过硝酸钾,危险性可是很大。”
“关于购买人选,要小心把握。”
硝酸钾,除了能当化肥使用之外,还是制造黑火药的重要材料。
虽然钾肥中,硝酸钾的比例大概只有百分之七十五。
但也能够作为火药原料使用。
“微臣替江宁百姓,谢过陛下!”
吴根清略带激动,对朱樉躬身行礼道:
“想要田亩高产,其三便是要良种。”
“寻常农户家,都是自留稻种。”
“稻种质量得不到保障,经常会有坏种。”
“咱们实验田中,不少都是从两年前就精挑细选而出的良种。”
“每一颗都饱满圆润,远超寻常稻种。”
育种是个非常复杂艰难的学问。
即使是在后世,举全国之力,也花费巨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才开发出能够高产的稻种。
朱樉从没觉得,自己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就完成良种的培育过程。
几十年之内,能够看到亩产一千斤的水稻出现,就算是成功。
“老吴,我让你找的稻穗花蕊颜色不同的水稻苗,有发现过吗?”
朱樉想起自己曾经顺口交代过吴根清的事情,问道。
“或者是花穗中,没有花粉的水稻。”
“有找到过吗?”
这些都是水稻,雄花不育的显著特征。
也是用来培育杂交水稻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正常水稻都是自花授粉,并不需要其他的花来授粉。
因此,就算是只有一株水稻,周围再也没有其他的水稻。
它也能够长出稻米来。
雄花不育的水稻,雌花发育正常,如果能够接受到其他稻穗上的花粉。
依然能够正常发育,长出稻米。
只不过这样的稻米,作为稻种依然会出现雄花不育的情况。
吴根清微微摇头,低首道:“还请殿下责罚。”
“微臣带人找遍了实验田中各处,也没发现殿下所说的稻株。”
天然雄性不育株的理论存在概率,只有五万分之一。
实际上的概率,甚至可能都不到二十万分之一。
“用不着自责。”
朱樉安慰道:“此物出现概率较低,今年找不到,明年接着再找便是。”
“咱们总有能找到的那一天!”
“依你看,只需要这几项,就能取得高产人人吃饱,对吗?”
吴根清内心被朱樉平易近人的态度打动。
“若是能做到这几条,想来就是达不到甲子号田地的水平。”
“但是达到中等田地的水平,还是能做到的。”
朱樉脸上露出一丝吴根清看不明白的笑容。
“老吴,这一点是你错了!”
“即使做到这几点,农户们手上的粮食,也不一定会变多,能够吃饱!”
“为何?”吴根清有些疑惑地看向朱樉问道。
如今粮食每亩所产不过一二百斤,若是能够增长到四五百斤,怎么还不能吃饱?
吴根清在秦王府待了几年。
已经忘记了,曾经在元廷内做事的种种。
粮食亩产增加,随之而来的将是赋税、佃租的增加。
无论是官吏,还是地主,都会主动让百姓维持在吃不饱,又饿不死的状态。
朱樉没有回答吴根清的问题,而是意味深长看了他一眼。
让他自己去思考,到底是为什么。
田间地头,跑过来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朱樉虽然没打秦王的仪仗出行。
但是很多人前两年都曾经在江宁府,见过朱樉。
甚至有不少人,都曾经帮着在秦王府的硝田、农田上,干过活,还和朱樉说过话。
因此,在第一个人发现朱樉来到江宁后。
一传十,十传百。
人群,越聚越多。
朱樉也想和百姓聊聊天,了解下江宁百姓,如今的生活情况。
作为京师直辖之地,如果也和苏州府那一般。
那自己估摸着也要和虎子一样。
动手杀掉不少人。
就算自己不动手,告诉老朱,他也要动手。
“殿下!”
“殿下!”
看到朱樉走过来,原本聚集在一起的人群,瞬间出现骚乱。
等朱樉走到他们面前,便齐齐地跪了下来。
“起来吧,和我用不着这些。”
朱樉搀扶起一位老大娘,对着众人喊道。
“我就是想和大伙聊聊!”
朱樉说了几遍后,众人才慢慢地从地上起来。
“今年,大伙家里收成怎么样?够吃吗?”
实验田周边,大多是卫所的军屯田。
毕竟,实验田也是朱樉从卫所那里租过来的。
“够吃,够吃!”
“今年俺们都是个丰年!”
“交了卫所里的,还能剩下不少哩!”
朱樉问完,面前的大娘便笑着说道。
“也是托了秦王的福,俺们今年也得了不少的水,夏天的时候没旱着!”
“家里几口人?”朱樉接着问道:“都有谁在军中?”
卫所的军户,家中最少都要出一个男丁来当兵。
家里男丁多的,说不准兄弟、父子都在军中。
“算上俺儿媳妇今年怀的,还七口子人。”老大娘幸福说:“俺家大儿、大孙,都在军里。”
“过得都还不错咧,俺大儿说是马上都要当小旗官了!”
小旗,算是如今军制当中,最为基层的军官。
没品级,也只管着十来个人。
不过对大娘来说,自己大儿已经是有出息了。
“柴米油盐酱醋,鱼肉什么的,都还够吗?贵不贵?”
大娘接着回答道:“盐倒是不贵,七文钱一斤。”
“每天也能吃的起。”
“现在烧柴的没那么多,村里不少人都改烧石炭了。”
“石炭便宜,一文钱就能买不少。”
“肉倒是吃得不多。”
“羊肉太贵,猪肉太骚。”
“俺们还是吃鱼多点。”
江南水网颇多,江宁也靠着数条大河,离长江也不远。
靠水吃水,不少人都能自己钓鱼、网鱼。
吃鱼的自然也就多些。
这年头虽然有煽过的猪,但出肉率也不高,价格同样不低。
对于平民来说,自然也就比不上价钱更低,吃起来也更加鲜美的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