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尚书,你这户部的家是怎么当的!”
老朱将几本厚厚的账册文书,摔在颜希哲身上。
几乎要将瘦弱的颜希哲,打倒在地。
颜希哲挺着削瘦笔直的背脊,稽首拜问道:
“上位,不知户部犯了什么大错,让陛下如此恼怒?”
颜希哲出自山西洪洞,乃是颜回58代后人,颜氏北宗当代领头人。
在山西、山东等地,有极强的号召力。
他为人刚正不折,原先担任刑部郎中,就因不肯摧眉折腰,得罪不少人。
因此,即使面对暴怒的老朱,他依然能沉着应对。
“你自己看看这些账册!”
老朱动动眉头,眼角向下,示意对方将账册捡起来。
“看完,你再和朕讲清楚!”
“户部这些年,到底瞒了咱多少东西?!”
颜希哲此时大概猜测到了皇帝因为什么而生气。
殿中一直没说话,默默看着的朱标和朱樉从地上捡起,边边角角已经炸开的账册文书。
交到户部尚书颜希哲的手上。
“多谢太子殿下,秦王殿下。”
颜希哲从两人手上接过书册,行礼后,才翻看起账册。
颜子北宗一脉,是法古一脉。
遵守颜回安贫乐道,贫居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的形式作风。
并以“无伐善,无施劳”为平生之愿。
因此,颜希哲这一脉,虽多有名望,却人丁不旺。
到洪武年间,也才不到百人。
以大族的标准来看,可谓是人丁稀少。
颜希哲捧着账册,重点查看册子上被朱笔标红出来的几处明显错漏。
其中明显不对劲的,就是淮北一带的夏粮、秋粮赋税收入。
颜希哲数算并不太精通,却也能发现,这里边最起码少了几十万石粮食。
还不算其他地区,零零散散发现的错漏。
加在一起,恐怕有上百万之多!
颜希哲是刑部郎中出身,数算不行,但是对人心却洞察通明。
光是账册上透露出的就有百万之巨。
那些胥吏贪官,私下里贪墨的绝对要翻个三四倍,乃至于十倍!
怪不得陛下如此动怒!
实在是这些人,胆子太大了!
根本没有将皇帝给放在眼里!
越往后翻,颜希哲就越心惊。
几处明显不对劲的入账数字,就连十岁的稚子,就能看出来。
怎么可能跨越千里,粮食没有一丝一毫的损耗?
要是大明真能在运粮时,做到千里无损耗。
也就用不着,在大军出征的时候,发给商人盐引,让他们帮着大军运粮了。
“看完了?”
朱元璋背手,望向双手颤抖、强行镇定的颜希哲。
“颜尚书,这里边的事情,咱想知道,你到底知道多少?”
“到底是他们一起瞒着你,也瞒着朕?”
“还是你伙同户部官员,一起欺君?”
“想清楚再说,这关系到你的脑袋!”
去年七月,担任户部尚书不足一年的海渊,被调任福建行省参政。
原先在刑部当差的颜希哲,就被朱元璋选了出来,担任户部尚书。
上任之时,已经是九月,这之中足足空出接近三个月时间。
夏粮运输,和秋粮运输,也都发生在这一时间。
从朱樉的角度来看,颜希哲对这事估计还真是不知情。
毕竟户部尚书这个职位,如果不是从户部侍郎起来的人,短短几个月内连具体事务都接手不了。
户部的吏员们,只要将夏粮、秋粮的文书,夹杂在海量的文山书海之内。
就能够让户部尚书,完全发现不了这其中的漏洞。
即使颜希哲在刑部有过工作经验,刚刚接触到不熟悉的户部事务,还是要花大量时间来学习。
“臣初到户部,这些文书此前还未曾细细看过。”
颜希哲先是将书册,在桌子上放好,才弯下自己的腰身,向朱元璋请罪说道。
“臣有失察,玩忽职守之罪。”
“还请陛下,惩罪。”
朱元璋并没有太多想要责罚颜希哲的想法。
他能够担任户部尚书,本意是扶持北方士子,来对抗朝中如今逐渐势大的南方士人。
洪武三年的科举,中举的大多数是南方士子出身,就能够看出如今的大明,南北失衡到底有多严重。
如果朱元璋只是吴王,那他恨不得南方士子能够再多一些。
但是他现在是大明皇帝,统御四极。
四海之内,皆是他的子民,他需要平衡各方面的势力。
作为北方士人代表的颜希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朱元璋以火箭般的速度提拔上来。
“如果朕让你带人去查此中之事,你能否查出到底有哪些人牵扯其中?”
朱元璋问道:“他们又牵扯多深?”
“以及他们背后都有哪些人?”
查案,是颜希哲此前的工作职责。
他在刑部郎中的位置上,也是待了好几年时间。
但是查官吏,并不是他的工作范围。
那是吏部的事情。
“陛下,是否应当让吏部或御史台,先行调查?”
颜希哲拱手说道:“户部似乎无权,发起此事?”
“朕属意由你和御史中丞陈宁,共同调查此案。”
朱元璋沉着脸,凝重道:“调查案犯,上不封顶!”
陈宁在当今掌握话语权的士人们眼中,是个张汤一样的酷吏。
洪武三年,被贬为苏州知府时,曾经用烙铁对待那些不肯交税的民众。
不少当地的官民,都曾被他用烙铁烫过皮肉,深受其害。
人称“陈烙铁”。
这也是为何,魏观在上任苏州知府后,会得到当地官民尊崇的原因之一。
魏观为人老派,又只知道搞教育。
对纳税之事不甚重视,自然得到偷税漏税的官民爱戴。
陈宁性情严酷刻薄,就连他儿子陈孟麟都受不了,多次劝诫父亲。
但是陈宁竟然因此愤怒无比,捶打儿子几百下,最终将儿子给打死了!
不过,这是原本发生在洪武十二年的事情,现在还没发生。
不过也能看出,陈宁此人性情何等严酷刻薄!
户部尚书颜希哲,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出大殿。
门外是等待已久的胡惟庸、李善长等人。
颜希哲看了胡惟庸一眼,然后对李善长行礼:
“李左相,陛下传您进殿议事。”
“胡右相,陛下让您和陈宁一同进殿。”
说完,也不顾胡惟庸难看的脸色,就离开了殿前。
胡惟庸如今虽是右相,但是却执掌着六部大权。
李善长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朝堂上下都能看出胡惟庸成为左相。
真正一人之下,万人之下,近在眼前。
说不定今年年内,年迈的李善长就会向上位告老还乡。
因此,朝堂上下现在大多称呼胡惟庸,胡相。
少有称呼他“胡右相”。
也只有颜希哲遵循颜子“克己”“求实”的人,才会直呼“胡右相”。
李善长没管身后的小闹剧,缓步踏入殿中。
御史中丞陈宁,也在得到召见后,快步向殿前走来。
“胡相!”
陈宁还喘着粗气,就对胡惟庸恭敬拜道:
“不知陛下突然召见,有何要事?”
陈宁在胡惟庸面前,和刚正不屈的颜希哲完全不同。
一幅卑躬屈膝的模样。
当年陈宁在苏州任上,被众多人上书弹劾时。
就是胡惟庸推荐,才让能免除处罚,能够重新返回京师,担任御史中丞一职。
“上位刚刚召见了户部的颜尚书。”
胡惟庸说道:“想来应当和户部相关。”
“咱们的人,在户部可有什么失职之处?”
胡惟庸身边附庸过的人太多了。
大明的六部三司,十一省,诸多宣慰司。
都有胡惟庸的人。
“户部郎中里倒是有几个。”
御史中丞本身就有监察天下官员的职责,陈宁回忆一番后说道:
“不过他们应当都没出什么事?”
陈宁有些不确定。
六部内部的事务,除了他们内部的自己人。
外人想要搞清楚,实在是困难。
胡惟庸听完,心里也大概有数。
于是拉上还茫然不知所措的陈宁,规规矩矩地进入殿中。
“臣胡惟庸,拜见陛下!”
“臣陈宁,拜见陛下!”
“见过两位殿下!”
“见过两位殿下!”
胡惟庸说一句,陈宁才跟在他后边接上一句。
站在边上的朱樉和朱标,面对他们的参拜,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示意自己并不是今天这场大明君臣会议的主角。
“陛下,此事确是地方官吏有错在先。”
李善长咳嗽两声,慢慢说道:
“官印不可肆意而用,况且是他们这般用在空白文书之上。”
“若是上位传令后,依然禁绝不止。”
“那便可交付有司,下狱刑罚!”
李善长松了口气,他一开始听到朱元璋说起空印之事。
还以为他会在盛怒之下,举起屠刀,将这成百上千位官吏,给通通砍了。
没想到竟然还愿意给他们一个补救的机会。
要是真有人,在这之后还不知道好歹,继续用空印文书。
那只能算他自己想死。
“陈宁!”
朱元璋听完李善长所说,没有和他继续说话。
而是点了一旁陈宁的名字。
“微臣在!”
陈宁着急忙慌躬身回道。
“朕命你同户部尚书颜希哲一道,彻查户部贪腐一案!”
朱元璋当着殿内两位一品大臣说道:
“此案所涉官员,上不封顶!”
“便是查到皇亲国戚,也要给咱继续查下去!”
老朱从来不是个手软的人。
后来安庆公主的驸马,欧阳伦就因为走私茶马给边塞外的草原民族。
直接被老朱所杀。
即使安庆公主苦苦哀求,也没管用。
要知道,安庆公主可是老朱和马皇后生下的最后一个孩子。
从小就备受宠爱,不仅仅是马皇后宠爱。
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几个哥哥,也都无比喜欢这个幼妹。
稍微想想,也能够感觉到安庆公主当时的绝望。
洪武三十年的时候,母亲马皇后已经死了。
最能够帮助自己的大哥朱标也死了。
仅剩下的三个哥哥,都在千里之外就藩,帮不上忙。
相依为命的丈夫,还被父亲下狱诛杀。
只能自己一个人,生活在孤零零的府邸之中。
“臣遵旨!”陈宁兴奋无比地说道。
以他看来,皇帝这是要掀起一场大狱。
自己能够在这场大狱之中,占据主导地位。
手上握着的权力,那可就是大大增加了!
对陈宁来说,这世上诸多东西都没法触动他的心弦。
哪怕是对常人来说,极为重要的儿女亲情。
对他来说,弃之如敝履。
用后世言语来说,他是个纯粹的政治动物。
只要能够向上爬,拥有权力,他可以付出一切!
他可以用烙铁对付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
也可以像狗一样跪拜在权相胡惟庸的面前。
“微臣定然替陛下,办好这件差事!”
陈宁的话,还没说完。
朱元璋就摆摆手,让他别那么高兴:
“此次贪腐案,以颜希哲为主官,你做他的副手!”
老朱对两人的性格都有着一定的把握。
颜希哲刚正太甚,对于一些人容易受到针对。
陈宁身段可刚可柔,能够替颜希哲办些不好办的事情。
而陈宁做事还能下黑手,正是颜希哲这种正人君子所欠缺的。
就好像贪官最了解贪官一样。
陈宁这样的酷吏,也最清楚地方上那些人欺上瞒下的手段。
他在苏州的时候,就曾经用酷刑折磨过那些敢于偷税漏税的大户。
也将一批从府库中偷盗、中饱私囊的官吏,下狱用刑。
其实从朝廷和平民百姓角度看来,陈宁还是个好官。
毕竟他用刑的对象,都是平日里欺压在百姓头上的大户胥吏。
百姓们早就受够了他们的欺压。
对朝廷而言,陈宁收上来一大批的赋税,填充国库。
也是好事一件。
只有大户和胥吏们被严刑峻法,逼得瑟瑟发抖。
然后联手,将陈宁给调走了。
换来一个对他们优柔无比的魏观。
胥吏大户们,又可以回到过去蒙元时期那样,快活的日子。
“胡惟庸,户部贪腐成风。”
朱元璋看向进门后,就一直低着头的胡惟庸:
“你是怎么管这六部的?”
“其他五部之中,是否也有这样的现象?”
“难道说,咱的大明竟都是一群贪官污吏在管吗?!”
“这群蛀虫!蛀空了前元,又要来蛀空我大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