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3章说灭族就灭族(1 / 1)tx程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3章

论钦陵的中军大帐里,灯火通明,论钦陵爬在榻上,查阅着地图。

赞婆走进大帐,几步到了论钦陵身边道:“元帅,您的伤还没好利索,怎么又忙起来了?”

噶尔·赞悉若多布作为吐蕃大相,用二十鞭,来惩罚论钦陵,其实也是庇护他,毕竟为了吸引契苾何力进攻石堡城,他付出的粮草和牛羊可不是少数。

因为论钦陵也非常清楚,别看大唐对于吐蕃并不算熟悉,可问题是随着苏毗茹的小王子三庐叛逃至大唐,吐蕃这边已经没有多少秘密可言了。

其实,论钦陵本来并不着急的,因为他也有来自长安的内线情报,他也知道大唐皇帝与大唐的贵族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双方虽然没有撕破脸摆明车马对着干,却在操控着粮食价格。

特别是在二月初的时候,粮食价格已经暴涨到了每斗二百二十钱,相当于平常时节五十倍,正是因为粮食价格太高,论钦陵判断,大唐皇帝在这一轮的内斗中,肯定会妥协。李治如果妥协,那么位于鄯州的契苾何力也不得不退兵。

在这个时候,契苾何力派出骑兵袭扰吐蕃境内,论钦陵采取避战的方式,可问题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就连李治和大唐贵族集团一起演戏,对他进行战略欺骗。

论钦陵这一次还真冤枉了李治,这真不是战略欺骗,而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本来李治的胜算不大,可问题是,因为有了李贤的集云社帮助,李治又派出二十万大军进攻吐蕃,这就让长安减少了二十万张嘴,还有数万匹战马的消耗。

本来粮食战争打到三月份的时候,已经快要结束了,哪怕不用朝廷动手,位于巴蜀、荆襄地区的粮商们,也准备大赚一笔,他们从外地调粮入长安,毕竟,长安粮价已经涨了五十多倍。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地粮食秘密调入关中,李治在最关键的时候,宣布封禅嵩山,大臣们纷纷劝阻,可李治执行前往洛阳,于是,左右卫、左右监门卫以及近十万大军随行护送,三千余王公贵族随驾洛阳。

十万大军倒不用担心,问题的关键是三千余王公贵族,他们每家少则带着几十人,多者数百上千人前往洛阳。这一次李治和武则天要带走长安二三十万人口,再加上年前出征的人数,长安仅剩五六十万人。

要知道距离夏收还有两个多月,哪怕整个长安全剩青壮人口,以粮食多大量供应,人均三升,不过百万石粮食,可事实上,长安附近明里或暗里的粮食,不下四百万石。当然,这些粮食大都掌握在山东世族门阀手中。

这下完蛋了,随着李治正式踏上洛阳行程,长安的粮价开始崩盘,不抛售没有办法,再过两个多月新夏粮收获,长安不会再缺粮,他们囤积的粮食就会变得不值钱,随着各家纷纷抛售粮食,整个长安包括关中地区,粮价从最高点每斗两百二十多钱,相当于一石粮食两千两百多钱,结果短短几天功夫就降至每斗二十钱……

直到此时,论钦陵这才发现他上了当,他本以为大唐内斗会迫使契苾何力退兵,结果长安那边演了一场大戏,趁着这两个多月的时间,契苾何力居然在河湟地区三州十六县,仅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开垦了六百多万亩田地。

要知道河湟地区光热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农业开发历史悠久,这六百多万亩田地一旦收获,别说十万大军,就算养活三十万大军也不没有任何困难。

其实,这也是论钦陵冤枉了契苾何力,铁勒人前往河湟讨生活,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契苾何力铁勒人,当初他投降大唐的时候,他的本部族人六千余户就被安置在凉州和肃州,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凉州和肃州唐人人口同样增加,可以提供给铁勒人发展的土地已经不多了。

铁勒人可没有唐人会经营的本事,唐人现在凉州生活只是困难一些,可是铁勒人几乎生存不下去了。这个时候契苾何力率军来到鄯州,成为洮河道行军大总管,那些在凉州生活不下去的铁勒人,就拖家带口跑到鄯州附近投奔他们昔日的小王子。

对于唐人来说,洮河属于不毛之地。而事实上,在黄河各支流中,洮河年水量仅次于渭河,而且还有周科河、科才河、下巴沟、括合曲、博拉河、车巴沟、卡车沟、大峪沟、迭藏河、羊沙河、冶木河、东峪沟、三岔河及广通河等,这里原本是吐谷浑最富饶的地方。

于是,让论钦陵非常头疼的是,不少铁勒人开始从凉州迁徙到河湟地区生活,这些铁勒人已经不是当初的铁勒人了,他们现在变成了半农耕半游牧民族,他们的到来不仅重新开发的了河湟地区,同时也填充了河湟地区的人力。

更为关键是,作为铁勒人的世袭王族,契苾何力得到了大量铁勒人的支持,他损失一匹战马,不用大唐朝廷为补充,铁勒人就会给契苾何力补充,据论钦陵接到的消息,契苾何力在河湟地区建立了以铁勒和凉州武力豪强集团为主的势力范围。

相较之下,吐蕃在粮道更远,根本就没有办法与大唐长期对峙,时间越久,吐蕃胜利的希望越低,他不得不采取冒险的策略,因为吐蕃拖延不起。

为了诱惑契苾何力进攻石堡城,他不得不将有限的物资,储存在石堡城,从而吸引契苾何力的进攻。熟悉汉人文化的论钦陵,其实也知道,他眼下的处境,其实跟长平之战中的赵括一样。

要说赵括不知兵,那显然是不对的,只是吐蕃国力不如大唐,大唐国力强盛,十万大军驻扎在鄯州,最让论钦陵难受的是,时间越久,吐蕃越没有优势,不得不让他背水一战。

偏偏,他赌上了所有,还输了。

论钦陵完全不理会赞婆的担心,他看着安西地图,结合着接到的安西情报,皱着眉头自顾自的道:“这个李贤,倒是真能沉得住气,瑶池都快丢了,他在庭州居然还能坐得住……”

大唐在攻灭西突厥之后,将西突厥一分为二,东部以金山都督府管辖天山南北以及伊利河谷地区,而安西四镇则管辖伊犁河以西的地区。

论钦陵接着道:“得想个法子,把这小子调出来……”

赞婆无语的看着论钦陵道:“元帅,医官叮嘱过,你要上药……”

“去,把尚赞卓给我叫来。

“是!”

……

北湾湖城出现一支庞大的车队,这支车队全部都是四轮载重型马车组成,每辆马车上都装载着厚重的大箱子,大箱子上还带着火漆和封印。

这支庞大的车队有大量的唐军将士护送着,车队一路直接来到北湾湖城的雍王府,当然,因为北湾湖城不像长安寸土寸金,这个雍王府占地面积也非常大,足足有五百多亩地大小。

本来李贤并没有想要把府邸建在城内,而是选择在北湾湖城正西的西山上,因为在西山上发现了多处温泉。

李贤就让人在温泉附近搭建了几座木屋,可问题是李贤有一千多人的亲事府,这些人马也需要住宿,他们需要平时保护李贤,于是,在这几座木屋周围,就出现了雍王亲事府和帐内府的军营。

军营也需要校场,也需要仓库,慢慢地在这里就形成一座独立的小型城堡,与北湾湖城墙联在一起,就形成了北湾湖的西城区。

李贤本来就在温泉池里泡着温泉,接到郭怀亮的禀告这才起身,穿着衣服,来到院内,李贤望着这一排足足近百辆四轮马车。

郭怀亮带着人,将一口大箱子从马车上取下来。这口大箱子非常沉重,需要四名士兵合力这才抬下来。

“咚……”

随着沉重的声音响起,箱子重重落在地上,郭怀亮打开箱子,露出一片金灿灿的光芒,其实在后世很多人认为铜钱是青灰色的,其实这是因为铜钱表面氧化了,这才形成的颜色,新铸造的铜钱,其实是金黄色的。

李贤随便抓起一把铜钱,只见镌刻着“開元通寶”四个字,许多人都认为开元通宝是年号钱,理由是唐玄宗李隆基有个年号是开元,这是错误的。开元通宝是非年号钱,在唐代初年就已经铸造。

李渊当上皇帝以后,武德三年就遇到了建唐以来的第一次钱荒,于是开始主导铸造新钱,武德四年(公元621)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钱文由书法家欧阳询书写,面文“開元通寳”,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

其实唐朝私人是允许铸钱的,赵国公长孙无忌,就被赐了铸钱炉,不过,李贤这版背面带着在样式上与初唐开元通宝光背无文不同,而是有一个雍字作为区别。

李贤望着这些铸造精美的铜钱,有些爱不释手,因为大唐铸币量太少,一直处于钱荒的状态,所以李贤以前接触到的钱,大都是贞观年间铸造的老钱,像永徽以及近年来铸造的新钱,大都当成军费或其他开支直接分放下去,市场流通量太少。

李贤望着铸币局的管事道:“这么快就铸出来了?”

“卑职不敢懈怠!”

管事笑道:“这一次共计铸造六万贯!”

李贤微微一愣道:“这么多?”

“本来不会有这么快的,只是由大王改进了冶炼铜的工艺,使铜产量大增,再加上可以使用水力打磨清理,所以速度快一些!”

李贤招募的五千余工匠,虽然前往金山矿城的时间不长,可问题是,李贤给他们的工钱多,让他们工作积极性很高,特别是他们跟着李贤,学会了使用机械。比如统一标准化作业习惯,反而提高了效率。

六万贯钱听上去其实不算多,毕竟如果购买战马的话可买不了多少,可问题是,这些钱可以大大缓解庭州市场缺钱的问题。

要知道现在的庭州互市,交易的时候,大都是以物易物,因为几乎所有人都没有钱,对于这种铸造精美的钱,各部人物其实都喜欢。

李贤道:“这些钱暂时不用送到长安,让矿城那边加班加点,争取完成二十万贯,等到时候,一起运往长安!”

“是!”

李贤接收到这六万贯钱,第一时间把一部分铜钱运到大西沟镇的镇北,大西沟镇现在成了一座工业小镇,专门生产箭镞、横刀、盾牌等装备,这些工匠大都是从凉州或长安招募过来的。

唐朝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社会,根据敦煌出土的唐朝用工文书,从这份契约中,可以看到,契约虽短,五脏俱全,不但包含了雇佣原因、雇佣时间、工资及支付、劳动工具所属,还写明了旷工和违约责任。

但是因为工匠的工种,技术熟练度不同,工资又千差万别。大唐其实也有最低工资保障的,以长工为例,最低是每月八斗粮食。如果折算成钱的话,唐朝人均工资非常低,因为初唐的时候,粮食每斗才五文钱,除非遇到灾荒或人祸时期,粮价才会高。

李贤从凉州或长安招募的工匠,最低工资是月薪八百钱,最高是月薪三千五百钱,像拿三千五百钱的则属于技术非常娴熟的老师傅。

很快这笔钱运到了大西沟镇北的将作营区,李贤开始给工匠们发工资,大西沟镇的将作营,现在并不会发明各种装备,虽然发明不会,但是仿制却不难,李贤所部现在拥有唐军装备的各种装备,无论是弩机,还是横刀、仪刀、明光铠甲,应该有尽有。

他们可以依靠这些实物,进行仿造。

随着李贤将铜钱发放给所有工匠,这些工匠们望着崭新的铜钱,喜极而泣,一名年老的铁匠壮着胆子向李贤问道:“大王,听人说,我们在这里工作满一年,除了工资额外赏赐一亩地?”

李贤微微一愣:“还有这事?”

“老张头,你想屁吃呢?”

唐朝在安史之乱前,土地价格是非常贵的,唐朝安史之乱以前,关中地区的一亩良田(旱田)价格差不多50贯钱,哪怕是劣田,也在二十至三十贯钱,可问题是如果想要靠种地,挣五十贯钱,差不多需要在风调雨顺的时候,种五十多年。

李贤淡淡地道:“不是一亩,而是十亩!”

老张头兴奋地道:“太好了,我有十九个徒弟,五个儿子,加上老朽,干满一年就是二百五十亩……”

李贤望着众人道:“只要大家好好干,田地会有,宅子也会有的……”

就在这时,郭怀亮大步走过来,他来到李贤面前,压低声音道:“大王郭桥镇出事了!”

“怎么回事?”

李贤离开大西沟镇,登上马车。

马上就找到了东桥镇的地图,作为庭州西北以前的无人区,李贤在北湾湖垦荒置田,取地名的时候,也非常随性,这个郭桥镇,并不是因为有一座桥,而是当时来到定居点的时候,以郭姓和乔姓两姓人为主。

别看当时只有两姓人,却足足有一百多户,五百多人。后来随着这里垦荒置田越来越多,就形成了镇的建制。

镇,字最古形体为小篆。《说文解字》认为“镇”本义为压,因金属的比重较大、压力较大,故“镇”字从金。所以“镇”字引申为压制、控制、安定、安抚之意,也引申为用武力弹压来维持稳定,用作名词则引申为“以武力守卫的地方”

唐朝的镇,大的叫做军,小的叫做守捉、城、镇,这个镇,就是小于城,大于村的这个建制。

郭桥镇这个地方是移民安置区,位于北湾湖城东北约六十里,距离庭州城北约一百四十里,靠近野鸭湖,这是一个面积更小的湖,湖面只有不到五千亩大小,湖水更浅一些。

由于郭桥镇此地原本属于乌古斯人喀拉苏部的牧地,自从郭桥镇成立以后,李贤为了摆脱纠缠,将郭桥镇周围的那些土地,以六千只煤球炉,外加五十万块煤球,别看这些东西真正价值不高,可是在各部人民眼中,这确实是相当于五千只羊的价值从乌古斯人的购买下来了郭桥镇的使用权。

可问题是,喀拉苏部在一天之前,有两百余人袭击了郭桥镇,造成郭桥镇三十三人被杀,十九名妇女被抢走,同时被抢走的还有一些财务。

听到这里,李贤愤愤地道:“命皇甫忠集结部队!”

李贤此时非常生气,虽然说乌古斯也是西突厥人的大部落,现在也是投靠大唐的部落,可问题是,自己明明已经给他们足够的面子了,这算是什么意思?

挑衅李贤的底线?

就在李贤返回北湾湖城,李贤麾下的一万余凉州军,外加北湾湖的两个折冲府军开始调兵集结。

一万余凉州军步兵迅速完成集结,他们跟着李贤来到庭州轻松打跑了阿史那都支,可问题是,眼下已经闲出鸟了,听到李贤想要出兵,他们非常兴奋。

凉州军为前驱动,没有作战经验的北湾湖折冲一府和折冲二府也全部人马出动,纯粹是跟着一起可以刷经验。

喀拉苏部是一个不足五六千人的部落,能够抽调出一千余骑,如果铆足了劲,也能凑出三千人马。

王勃道:“大王周围的部落都送了使者,声称郭桥镇的事情跟他们无关,他们愿意派出族中勇士,帮助大王灭了喀拉苏部!”

李贤点了点头道:“算他们识相!”

这时,李贤望着郭怀亮道:“喀拉苏部派人过来请罪了吗?”

郭怀亮阴沉着脸,摇了摇头道:“他们不肯请罪,派去喀拉苏部劝降的使者被杀了,人头扔出来了!”

李贤脸色立变:“明日出兵,进攻喀拉苏部,攻破喀拉苏部之后,全族屠尽,鸡犬不留!”

“是!”

李善张了张嘴,却什么都没说出来。

李贤翌日一大早,李贤率领麾下一万余凉州军以及北湾湖府兵出兵,同时接到消息的杜怀亮也派出了麾下九个越骑团,将近三千骑配合李贤作战。

让李贤没有想到的是,这段时间在庭州互市的各部,纷纷派出麾下将士,跟着李贤配合作战。

他们这些生活在安西的人,平时过得并不如意,很多人以为的游牧民族,就是白天在蓝天下喝哥,每当夜幕降临,帐篷外就会生起一堆堆篝火,肥嫩的羊、狍子架在火堆上烤得滋滋冒油,强壮剽悍的小伙子和美丽多情的牧羊女围着火堆载歌载舞,看得顺眼了就找个地方来一发……是不是很浪漫呀?

听起来很不错,只是持这种想法的人一定没有尝过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奶酒奶茶奶豆腐奶酪轮着吃,除了这个啥都有,连野菜都没得吃的苦头,更没有尝过天天赶着牛羊赶路,十天半个月都洗不上一次澡,浑身都是牛屎的臊味和羊粪的骚味的滋味。

当然,就更没有试过深更半夜迷迷糊糊的醒过来,突然发现整个部落的帐篷烧起来了,一群凶神恶煞的骑兵正挥舞弯刀肆意砍杀自己的亲人的痛苦了。

草原的生活远比耕田种地要艰苦,风沙、霜雪随时可能降临,夺走生命,有时候一场大雪下来,就有好几个部落所有人全部冻死或者饿死,从草原上消失,如果雪下得少了或者不下雪,那更惨,放牧是需要大量的水的,而草原上的水主要来自降雪,不下雪就没有水,有水的地方牧草稀疏,牧草长得好的地方没有水,怎么样,是不是很想死?

还有,他们最怕的就是汉人一个不爽把边市给关了,一年到头都吃不到盐,喝不上茶,买不到布匹,是不是更想死?

现在李贤好不容易在庭州开了一个互市,大唐跟他们这些小部落公平交易,偏偏喀拉苏部居然脑子被驴踢了,居然进攻唐人。

他们真怕李贤一生气把互市关了,他们以后再也买不到盐,他们并不知道的是,他们吃的盐并不是从关中运过来的,而是准葛尔盆地的盐矿,虽然这里的盐矿规模不如柴达木盆地的储量巨大,用来食用那是完全足够了。

现在庭州周围各部人都不愿意破坏眼前好不容易出现的和谐局面,喀拉苏部坏了规矩,那就灭了他。

喀拉苏牧地,本来喀拉苏部想跑,可问题是,他们没有办法跑,如果让他们喀拉苏部跑了,谁来平息李贤的怒火?

有周围各部的围堵,喀拉苏部想跑也没有地方跑。

李贤看着各部已经给他搭好了戏台,在包围圈中的喀拉苏部瑟瑟发抖。

员半千道:“大王,门下请战!”

郭怀亮道:“大王,门下……”

李贤伸手一指郭怀亮道:“别让人家笑话,本王以多欺少,喀拉苏部有一千多骑,你就率领他们一半,不三分之一,就率领越骑团出战!”

这倒是不是李贤有意卖弄,而是因为他需要立威。

随着郭怀亮率领三百余骑唐军冲向喀拉苏部,王勃忍不住地劝道:“能不屠尽全族,还是不屠的好,消息传回京师,只怕又有人要说三道四!”

李贤毫不动容,淡淡地道:“安西四镇河均在敌手,这不是仁慈的时候!”

战争打的就是实力,李贤的亲事府装备水平,放眼整个大唐,那也是数一数二的,面对喀拉苏部骑士射来的箭雨,郭怀亮等人直接无视。

他们在冲锋的时候,仅仅射出一轮弩箭,随后就开始收起弩机,挥刀向这些敌人砍去,

半个时辰后,整个喀拉苏部只剩下黑烟滚滚……到处都是伏尸,李贤说话算话,说是灭他们全族,那就不会留下一个人。

此时的客拉苏部,看不到一个活人,有的被箭射死,有的被战马踩死,有的是他们绝望下自杀,也有被火烧死……

天空中乌鸦飞来飞去,啄食着死人身上的肉。

野狗四处游逛着觅食。

整座部落看不见一个活人,一片凄凉……

庭州城,一间奢华的酒肆内,正在欣赏胡姬跳舞的李显接到消息:“大王,喀拉苏部被屠,男女老幼,一个不留……”

李显大喜:“本王终于找到机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