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0章吐蕃后院起火(1 / 1)tx程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0章

大唐在安西其实只设了三个州级行政单位,即伊州(今哈密一带),西州(吐鲁番以南地区)和庭州(今天天山北)。唐朝的庭州与后世的疆北还不是相同的地方,因为这里辖境更靠北,直到唐努乌梁海以北。

整个庭州其实并没有详细的边界线,因为此时的大唐北方已经没有国家了,理论上哪怕到北极圈,也是大唐的领土。

然而庭州的面积虽然大,可事实上,可现在并没有后世的灌溉技术,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也没有办法开采,根据李贤派人勘测的可耕种面积,约有七千多万亩田地左右。现如今,哪怕加上金满、轮台、蒲类三县共计二百六十一万亩,可开垦土地不到百分之四。

这仅是庭州控制的区域内,至于更远没有实际控制的范围还不计算在内,至于说来到庭州的百姓,想要跑马圈地,庭州近郊近郊的耕地都属于李贤和北湾湖城的百姓所有。哪怕是北湾湖县的郭桥镇,实际距离在后世的阿勒泰地区。

李贤承诺给弘农杨氏的一百八十万亩地,其实在更北方的富蕴地区。

杨承初看着李贤指出的地图问道:“这里距离庭州可不近啊!”

“当然不近了!”

李贤淡淡地道:“别看庭州只是一个州,可实际面积比岭南道和剑南道以及江南道加在一起面积还要大,将来只要把道路修好,庭州又不缺马,骑马或乘坐马车,也不过四五天的路程而已!”

李贤这话说的是事实,现在从北湾湖城到郭桥镇的距离,就需要坐马车两天时间,如果是骑马也需要一天一夜。至于说到庭州则更远。

李贤看着杨承初有些失落,就笑道:“别看那里距离有点远,可土地却非常肥沃,而且远离安西四镇,有天山和庭州阻隔,无论是西突厥的叛军,还是吐蕃大军,都无法威胁哪里,只要杨氏开发那里,本王可以奏请朝廷,再设立一个县!”

杨承初道:“承初想先去那里看看,再做决定,不知可否?”

“这是自然!”

杨承初既然派到庭州,自然是带着弘农杨氏的战略目的来的,门阀斗争也好,党斗也罢,说穿了,斗争的本质还是利益之争。

现在弘农杨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发展到了瓶颈,无论是关中,还是山东,他们能够插手的地方已经不多了,以前的庭州是不毛之地,他们没有兴趣,可是随着李贤给庭州打下了夯实的基础,这是弘农杨氏最好的选择。

李贤没有问杨氏要钱,他的原则是先圈地,再发展。

李贤其实现成就有一个好老师,他其实可以完全向武则天学习。

武则天为什么会成为皇帝?这跟武则天的出身有直系,她本是李世民的才人,却因为年轻气盛,锋芒毕露,不被李世民所喜。

如果是一般人,在这种逆境中,恐怕就破罐子破摔了。

武则天看出了底层人员的重要性,她用小恩小惠笼络看不起他的宦官和宫女,被她收买的宫女宦官,都会为她卖命,然后后宫就布满了她的亲信和线人。

当时李治身边的内侍省都监杨安顺就被武则天收买了,这对武则天以后得宠,和顺利从尼姑庵回到宫里,这些宦官们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所谓窥知一斑而知全豹,武则天通过皇宫的内斗意识到这些小人物的重要性,在成为皇后以后,武则天在帮李治批阅奏折的时候,就已经从基层,提拔了很多对自己,对朝廷有用的人才为官,这些人才看似出身卑微,却改变了官吏队伍的结构,宫中官吏不再是贵族的门生故吏了。

事实上,武则天现在做得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打破了大唐成立以来,形成的政事堂选拔宰相的用人标准,李义府在支持武则天的时候,只是一个五品小官,他帮忙武则天成为皇后,武则天在当上皇后的第二年,就让李义府当上了中书省的领头人物。

武则天采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方式,一边哄着李治使用他最信任的大臣进入政事堂为相,一边悄悄打破用人制度,为她垄断朝堂打下了基础。很多官员其实是没有资格为宰相的,比如说现任门下侍中姜恪。

龙朔二年(662年),以左卫将军姜恪还是以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的副手,随后升任司戎太常伯(司戎是指兵部,太常伯是尚书),姜恪以司戎太常伯,同东西台三品。后来姜恪为校检左相,而右相则阎立本。

如果说姜恪属于破格,至少姜恪是当过将军,有军功傍身,可阎立本完全就凭画技成为右相,这是因为李治要维持山东世族门阀与关陇贵族门阀之间的平衡,无论是姜恪还是阎立本,都是关中人。

武则天就擅长把握这种机会,李贤现在也是拾武则天的牙慧,同样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利用上面的喜好,达成自己的战略目的。

李贤能够前来庭州,就是因为武则天需要钱,需要钱来维持她的围拢人才计划,李贤也需要发展空间,所以说,双方这是各取所需。

虽然李贤利用凉州武力豪强集团的人力和武力,在庭州打开了局面,可问题是,在接下来的庭州发展中,凉州武力豪强集团可以给李贤提供的帮助就不多了,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凉州距离安西太近了,一旦凉州武力豪强集团掌握了庭州的经济、政治就很容易形成藩镇,甚至是割据势力。

在这种情况下,李贤就必须引入新势来加入到安西这般棋中,弘农杨氏就是牵制凉州武力集团的主要力量。

虽然大唐已经有了科举制度,可眼下官员出身大都是来自门阀世族,大家都盯着关中那一亩三分地,对于安西这里并不关心。

就像李贤在北湾湖城奏请设县,半年过去了,第一任正式县令杨承初这才抵达庭州,为什么给杨承初一个庭州司马的官职,这是给杨承初的加官,因为北湾湖县根本就没有人愿意来。

在唐朝也好,其他朝代也罢,像边远州县官员,基本上都是犯了罪或是得罪了人,这才能被发配而来,作为距离长安六千多里的庭州,这可是两个流配三千里,这里一般情况下,没有人愿意过来当官。

杨承初通过几天在李贤所划的一百八十万亩地巡查,他发现了一个李贤也不知道的秘密,那就是在李贤所划的田地内,不仅都是肥沃的土地,里面还有五座矿,其中两座铁矿,两座铜矿,还有一座金矿。

杨承初并不相信,李贤会犯这么大的失误,这是给弘农杨氏开发这一百八十万亩田地给予的补偿。

果然,在接下来的交谈中,这五座矿脉,都被李贤标注了出来,并且起了几个简单粗暴的名字新阳县、第一镇、第二镇,第三镇,第四镇,第五镇。

此时,杨承初对李贤有了新的认识,更深刻的认识。

前来拜访李贤的人很多,特别是各部的部落首领或其代表,李贤的纵容之下,他向康波密提借刀,最终形成了连锁反应。

不过,李贤并没有发表意见,而是表示,他这个雍王实力有限,他在北湾湖城只有一万多军队,其中两个折冲府还是刚刚组建的,根本就没有实力。有问题应该去找金山都督杜怀宝,而不是找他。

李贤望着杨承初道:“铁矿的事情需要缓一缓,我们没有足够的工匠!”

杨承初急忙道:“工匠的问题我们杨氏来想办法!”

李贤与弘农杨氏在庭州的合作是双方五五分成,利润一人一半,当然,无论是弘农杨氏,还是李贤,都需要再从自己的收益中,拿出一部分送给武则天。

“人的问题,确实不算太致命,可真正致命的是粮食!”

李贤道:“我们今年才开垦不到百万亩粮田,加上金满、轮台、蒲类三县共计二百六十一万亩,不过有部分耕地受到旱灾影响,产粮有限,再增加矿工人数,粮食供应就会出现问题!”

杨承初道:“大王的意思是,先屯田,再开矿?”

“没错,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杨承初淡淡一笑,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与李贤纠缠。因为他知道李贤所说的没错,无论是开采铁矿也好,铜矿也罢,都需要给工匠粮食吃,才让他们好好干活。

就在杨承初准备告辞的时候,李善如同一阵风的走进来。

“拜见大王!”

李贤看着李善嘴角都起了干皮,马上道:“来人,上茶。”

“谢大王!”

李善也不客气,端起茶杯一顿牛饮,好一会儿,李善这才道:“大王,门下带来了几个客人,您可能对他们感兴趣!”

李贤微微一愣:“什么客人?”

李贤很是惊讶,值得让李善引荐的人,李贤确实有见一见的必要。

李善向不远处的郭怀亮示意,不一会,郭怀亮带来几个畏畏缩缩的乌古斯人。乌古斯人是东部天山地区的土著居民。他们并没有自己的民族,在匈奴强大的时候,他们成为匈奴的附庸,在鲜卑人强大的时候,他们又成了鲜卑人。

后来,突厥汗国成立,他们又成了突厥人,在西突厥灭亡以后,这些人就不再自称突厥人了,他们虽然自称是唐人,可事实上没有人把他们当作唐人。

李贤皱起眉头,不是李贤搞种族歧视,在雍王府里不适合出现乌古斯人。

王勃看着李贤的脸色不善,赶紧给李善使眼色,可李善似乎没有看到王勃的眼神示意,自顾自喝着茶。

几个乌古斯人跪在李贤面前,然后磕头,这非常正常,接着就让李贤目瞪口呆的是,这几个乌古斯人开始在李贤面前跳舞……

李贤虽然有些惊讶,好在他已经来到大唐两年多时间了,也知道这其实是唐朝游牧民族对皇帝的最高礼仪。

这个礼仪来源据说是因为东突厥的颉利可汗,贞观四年,李靖夜袭阴山,一战灭了东突厥,东突厥颉利可汗就被俘虏到李世民面前,当时李世民举行大朝会,先让将士表演秦王破阵舞。

颉利可汗看着满朝汉臣对着李世民又是跳舞,又是跺脚,也不甘示弱。你们不是对着天可汗跳舞嘛,不稀罕了,我们不但跳舞,还要行“捧足嗅靴”礼。

这个礼,用现代流行语来讲,就是“捧臭脚”。

先跳舞,跳到皇帝身边,跪下双手抱住他的靴子,低头去嗅吻他的靴鼻。

李贤强忍不适,接受了据说是几位部落首领的吻靴礼。

“都曼,以后整个安西就是雍王殿下的了,你如果有需要,可以请雍王殿下帮忙。”

李善望着这几个人中,最年轻的一个乌古斯人说道,这个乌古斯人身材非常高大,如同一头大黑熊,身高至少两米,满脸络腮胡子,看着凶神恶煞。

都曼再次跪在李贤面前,亲吻着李贤的靴子道:“大王,以乌古斯族就是您最忠诚的仆人。”

李贤自然不会放弃向杨承初展示他的实力,淡淡地道:“都曼,你们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都曼跪在地上道:“我们需要武器,还需要真正经历过战斗的勇士,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补给,我们就能把邪恶的波斯人赶出安西!”

这段时间,康波密提可没少折腾庭州境内的乌古斯人,特别是康波密提被迫从天山南路,转到天山北路,现在天山以北的乌古斯部落,基本上都遭遇了康波密提的袭击。乌古斯人虽然想过反抗,可惜,他们是一盘散沙,根本就不是康波密提的对手。

李贤望着都曼等乌古斯人道:“本王确实是可以帮忙你们,毫不费力,这点毋庸置疑,可本王能够得到什么?”

李贤不认为帮了乌古斯人,乌古斯人就会真的成为李贤忠诚的仆人。就算都曼是李贤忠诚的仆人,那么都曼的儿子呢?孙子呢?族人的儿子和孙子呢?

他们世世代代都愿意做李贤忠诚的仆人?

别闹了,西突厥灭亡以后,降而复叛也不是一次两次,从阿史那贺鲁、阿史那都支,还有吐屯啜骨咄禄、葛逻禄都背刺过大唐。

都曼似乎跟李善商量过,他直接道:“只要我们赶走波斯人,伊利河两岸的土地,都是大王的!”

都曼并不认为自己吃亏,乌古斯人就是因为不团结,现在被人欺负,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站好队,作为仆人,就要一心为主,否则没有立场就会被舍弃的。

都曼其实非常羡慕铁勒人,他们投靠大唐以后,不会可以住上大房子,也可以穿上干净的衣服,吃着白白的面,过着舒适的日子。

以前乌古斯人的首领们,就是心思各异,现在需要改变了。

李贤点点头道:“甚好,子安,你们下去好好谈谈!”

帮助乌古斯人,那也需要代价,李贤不会做圣母。

……

喀拉湖湖畔,荒野中,半人高的野草掩盖了视线。

王方翼躺在一块石头上,正在呼呼酣睡,几名部将垂头丧气的坐在地上休息,破烂的战甲挂在身上,满是血迹和泥污。

战马也筋疲力竭的低着头,连草都懒得吃了,就那么颓然的站着。

突然,王方翼缓缓地睁开眼睛,他坐在石头上,神情疲惫,容色消瘦。

士卒们一个个疲惫不堪,席地而坐,战马在一旁溜达。

萧嗣行用肩头碰了碰王方翼道:“睡饱了,有吃的么?”

王方翼打开干粮袋,往外倒,空空如也。

一名亲卫打开自己的干粮袋,从里面拿出了一角干面饼,只有半个巴掌大小,撕成了三块,递给王方翼和萧嗣行二人。

王方翼在离开凉州以后,并没有直接抵达庭州,在庭州获得补给,而是直接绕行漠北,绕过天山山脉,阿尔泰山,沿着阿姆河来到喀拉湖畔,终于在大雪封山之前,进入了疏勒镇境内。

周围几名士兵望着王方翼人吃饼子,不住咽着吐沫。

就在这时,一名唐军将领大步走来,满脸喜色,身后唐军士兵带着几个士卒抬着一只肥羊:“将军,……找到了一只肥羊……”

众人都扭脸看过来,望着那一只只肥羊,咽着吐沫。

王方翼没有抬头,苦笑道:“一只羊,塞牙缝都不够啊!”

“是肥羊!”

将领再次提醒,王方翼这才抬头,看着将士们抬着的羊,不用问,他们这是遇到了部落,这一次王方翼在向导的带领下,沿着天山北线这条人迹罕至的道路,一路绕行,就是为了打吐蕃人一个突然袭击。

这支军队似乎没有存在过一般,论钦陵的情报里,压根就没有提过,这可算是真正的八千里奔袭,王方翼从凉州出发时,率领一万六千余骑,在庭州北境与王方翼汇合时,王方翼麾下并没有减员,两支军队会师以后,共计三万五千余骑,共计六万余匹战马。

可这八千里路走过来,不算沿途为了掩藏行踪,进行的小规模战斗,仅非战斗伤亡就多达一千六百二十一人。

要知道以唐军的装备和战斗力,吐蕃想要消灭这一千六百二十一人,至少要动用万余兵马,在五倍的兵力优势下,付出两三千人的伤亡才能取得的战绩。

非战斗减员,这让王方翼非常心疼,他大意了,计划的事情根本就跟不上变化,情报上的部落地点,有的根本就不在,有的则是迁徙到了其他地方,更残酷的是,他们非常疲惫。

看着这些肥羊,王方翼道:“太腻了……不要烤着吃……”

萧嗣行一愣。

王方翼道:“支起锅子,把肉剁碎了熬汤……”

萧嗣业望着王方翼道:“可是这样的话,肉太少……”

王方翼道:“伤者一人两碗肉汤,其余的人,一人一碗!”

萧嗣行愣住了。

众将和士卒望着王方翼和那些肥羊,眼中放光。

王方翼站起身,嘴角扯开一个难看的笑容道:“兄弟们,有……有老子一口吃的,便有你们一口吃的!等咱们回去,雍王殿会赏赐你们每个人至少百万钱!杀羊……熬汤……!”

众将士喃喃自语:“跟着雍王,有肉吃啊……!”

萧嗣行哈哈大笑,大声道:“跟着雍王,有肉吃——!”

众军齐声大叫道:“跟着雍王,有肉吃——!”

众将士欢呼中,王方翼所部总算依靠着这不到一千只羊,熬过了最困难的时刻,最至暗的时刻,要知道这个部落太小了,他们的人又多,一千只羊仅相当于三十个人分一只羊,人均不到一斤肉。

哪怕只有不到一斤肉,这也让王方翼所部恢复了精气神。

吃饱那是肯定不可能的,他们只是保证有些力气,不被饿得头昏眼花。

就这样,经过休整以后,王方翼率军向疏勒城进军。

此时李贤在庭州的迷惑行为,确实是迷惑了论钦陵,不仅吐蕃大军没有驻守在疏勒,就连疏勒城守军也没有任何戒备。

就在王方翼距离疏勒城还有不到三里地时,一名斥候向王方翼禀报道:“将军,疏勒城门大开,守军似乎还没有发现我们!”

王方翼骑在瘦弱的战马上,整个人疲惫无比,却开心地笑着:“疏勒,又姓李啦!”

因为时节问题,并不是疏勒守军防备松懈,因为现在疏勒也进入了秋收季节,疏勒的百姓都在忙着秋收。

就算王方翼亲自率领前锋约一千余骑一路浩浩荡荡杀向疏勒城,城外的百姓,以及守城的士兵,都没有在意这一千余骑唐军。

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唐军如果要来,也不可能从西面过来,至少要从东面杀过来,就算唐军再猛,那也要一镇接着一镇杀过来,三千六百余里,唐军也飞不过来。

可问题是,唐军真飞过来了。

王方翼率领着这一千余如同泥人一般的军队,快马加鞭冲向疏勒城,可等守军反应过来,王方翼已经抵达城门口不到二十步,守城士兵再想关门城门已经迟了。

如狼似虎的唐军远征军将士出现在疏勒城下的时候,王方翼挥刀砍断了吐蕃的大旗。

远在龟兹的论钦陵并不知道,他此时的后路被抄,也可以说是后院起火,由于唐军出现得太过匆忙,整个疏勒被一锅端。

王方翼占领了疏勒城以后,来不及休息,马上道:“快禀告大王,疏勒城已经拿下!”

萧嗣业早已是强弩之末,他的身体摇摇欲坠,噗通一声,倒在地上,王方翼大惊失色,可是听着萧嗣行的呼噜声,他这才松了口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