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3月24日
距离刘仕杰的事情,已经过去两天时间。
这两天,方文总算是将公司繁杂事务处理完毕。
轻松下来的他,立刻便着手进行自己的机械感知能力摸索。
他有种预感,如果自己能够将自己的机械感知能力与安检门融合,会有意想不到的变化。
毕竟,那可是电磁力,未来科技的基石。
吃完晚饭,入夜后,方文出门前往街对面的机场。
机场没人不认识他,门口的夜班卫兵满脸笑容让开:“方总经理,这么晚了还来视察工作啊?”
“嗯。晚上没事,过来看看。”方文回道。
走进了机场,他径直走向登机处。
那原本是泰山航空自有的,后来中华航空也租用了这个入口,作为乘客登机安检之用。
因为里面有着每天都要使用的安检门,最怕被人偷走或者破坏了,登机处就安排了两名夜班值守人员。
中华航空和泰山航空各有一位。
这两位,搬了两张靠椅,坐在入口处,闲聊着。
一看见方文来了,泰山航空保安队的那位,慌忙站起,立正。
“总经理好。”
吓得旁边中华航空那位也赶紧起身。
方文点头:“我去里面看看,你们就在外面待着。”
他的话,两位毫不犹豫遵从,在登机处入口站好了。
方文推开门,走进登机大厅,两台安检门摆放在大厅中间,两边是护栏,只有通过安检门才能过去。
最初的那台因为导电线圈熔断而报废,这两台是新做的。
他拉下电闸,两台安检门启动,顶端的灯泡亮起。
方文将一把金属叉子探入安检门,顶端的灯泡闪缩着,同时传出嗡鸣声。
这就是原始安检门的警报反应。
检查了设备运行正常后,方文将手搭载安检门一侧的绝缘壁上,启动机械感知。
毫无疑问的,他融合了安检门。
自己如同化身为一座门,那种感觉很奇怪。
该怎么用呢?
方文转身道:“赵山虎,你进来。”
赵山虎是外面泰山保安队员的名字,是方守信从老家带来的师侄。
一听总经理竟然知道自己的名字,赵山虎顿时洋溢着被重视的感觉。
原来总经理还记得自己的名字啊!
他面脸激动笑容跑进来。
“总经理,你叫我干嘛?”
“我想试下安检门,这样,你藏一个东西,走过安检门,我看能发现不。”
“绝对能。”赵山虎突然闭嘴,总经理要干嘛照着做就是,多嘴干嘛。
他拿出一把钥匙问到:“总经理这個可以吗?”
“可以。你走过去试下。”方文点头。
在赵山虎走过去时,方文进入机械感知状态。
穿过安检门的刹那,他看见了。
赵山虎在进安检门的刹那,化作一个光人。
身上出现不同的亮度,甚至色彩。
这似乎是电磁波辐射遭遇赵山虎身上不同材质后的不同作用效应。
最亮的,就是赵山虎放进兜里的那串钥匙。
衣服的光晕很浅,肌肉组织有明显轮廓,骨骼的亮度仅次于金属。
内脏倒是看不清,但有一些小黑点,应该是肾脏的位置。
仅仅一次观察,方文就将赵山虎看了个通透。
他出声问道。
“你是不是经常腰痛?”
赵山虎惊讶道:“总经理,你怎么知道?那疼起来,要命的。”
那些小黑点很小,方文回道:“你每天多喝点水,然后坚持跑步。”
“谢谢总经理。”赵山虎将方文的话当做治病良方,决定每天都照着做。
“接着来,这次换其他东西。”方文让赵山虎继续,他需要足够多的应用经验,才能明白安检门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
接下来连续三天,方文每晚夜里都会去安检门练习新的能力。
这能力,可以透视,可以不需要光源看到很多东西。
但它的范围却只局限在安检门2米内。
为此,方文电报联系了北平的刘掌柜,让他代为问下华清大学物理系的教授,有没有办法能够将安检门的范围扩大。
........
北平,刘掌柜来到华清大学。
多次来这里,他对华清大学很熟悉了,直接走向物理系办公楼。
在那里,他拿出记载着电文的纸条看了下,将方文的问题提出。
“你好教授,我们总经理要我来问下,安检门的电磁波能不能将范围扩大。”
“为什么要扩大?”教授诧异道:“一旦电磁场的强度提高,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你们的安检门是过人的,强磁环境是可以扩大范围,但也会吸附金属,对乘客很危险的。”
刘掌柜听不懂,他只需要将这个回复完整发回去即可。
随即下午,他又来到物理系,提出新的问题。
“总经理让我问,听说过一种叫雷达的东西吗?”
“什么雷达?”物理系办公室的教授们生出兴趣。
大家似乎都没听说过这种东西。
刘掌柜看着纸条念道。
“如果安检门可以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受反射获得不同物体穿过的信息,由此也可以延伸到其他应用领域。比如,我们发射电磁波,然后制造一种专门接收这种电磁波的设备,收取该种电磁波遭遇目标后的反射信号。”
一位教授急切打断:“电磁波反射理论很早就有了,我们就是根据这种理论研发的安检门。但你说的那种设备,有什么用呢?”
刘掌柜摇头:“我不知道啊。等我回去问问总经理。”
“你总经理不在北平,我们明白你是用电台和他联系,走吧,我们一起过去,听听你总经理怎么说。”
对方文话语产生兴趣的几位教授,结伴而行,跟这刘掌柜前往他住的地方。
在那里,刘掌柜向上海发报。
过了阵,电报反馈。
他念道。
“假设发射出连续式的无线电波,这些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物体时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被雷达的接收天线捕获,进而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物体的位置、速度等信息。”
几位教授停了后展开探讨。
“赫兹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考尔纽用旋转齿轮测出光速是c = 2.9999× 10^8 m/s。”
“如果速度确定,通过测量无线电波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差,结合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可以计算出目标与雷达之间的距离。”
“那怎么确定目标的方位呢?”
他们看向刘掌柜,这个问题随着电波发给了上海。
.........
上海机场外。
方文正在绞尽脑汁回忆自己的未来记忆。
要感谢资讯大爆炸的年代,就算是普通人,也能知道很多基础理论知识。
就比如雷达,方文就在某站上看人家分析过。
早期雷达如何确定目标位置,就是着重分析的一点。
方文大概还记得那位up主怎么说的。
他将这些记忆片段整理成文字,发送到北平。
.........
孙掌柜在北平旅馆的房间里,教授们迫切等待着。
他们意识到,一个划时代的电磁学应用产品即将诞生,作为这个行业的专家,他们兴致勃勃。
刘掌柜放下耳机和笔,拿起纸张念道:
“总经理提供了三个建议。第一个建议是使用多个接收天线时,这些天线会以略微不同的角度接收到同一回波。由于不同接收天线之间的距离已知,结合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可以确定目标相对于雷达的方向。”
“等等,你先别说另外两个,我们讨论下。”一位教授制止了刘掌柜。
他们探讨起来:
“这是要计算相互空间定位。”
“这种方法依赖于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的速度来计算出接收天线之间的精确距离,计算量很大,如果计算量有偏差,得出的相位坐标就是错的。”
“对,我们现有的计算条件,很难做到及时得出结果。刘掌柜,说一下其他的建议。”
刘掌柜继续念道:
“建议2,可能采用机械旋转的方式,使发射和接收天线围绕一个中心轴旋转。当天线指向目标时,回波信号会达到最强。通过记录天线旋转的角度,可以确定目标的方向。”
一位教授拍手道:“这个方法妙啊。”
另一个教授看向刘掌柜“还有第三个,刘掌柜你继续说。”
“建议3:,使用多个固定方向性的天线组成的阵列。每个天线都可以接收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回波。通过比较不同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可以确定目标的方向。”
经过教授们的讨论,三种建议,第一种不可行,第二种最简单,第三种精确度比第二种高。
他们询问这三种设备叫什么名字。
刘掌柜看了下纸,回道:“第一种是相位差测量,第二种是机械旋转定位,第三种是天线阵列定位。你们稍等下,我需要发报回去,看看总经理怎么说。”
..........
方文收到了刘掌柜的回电。
看着电报内容,不禁佩服教授们的专业。
第二种确实最简单,因为最早的雷达就是这种定位方式。
但目前从他了解的情况看,似乎欧洲那边还没有发明雷电,那就让中华先将雷达设备发明出来吧。
对于雷达,他有一种迫切需求。
既然可以通过安检门获得电磁波的探测手段。
那雷达安装在飞机上,自己不就有了一个千里眼吗?
这可是料敌先机的手段,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极为重要。
为此,哪怕是再难也要投资研发。
为此,他回电给孙掌柜,要求其与华清物理系建立新的合作研发项目,专门研制连续电波的发射和接受装置。
如果能在二战爆发前发明出来就最好了。
如果不能也有了相应的研究基础,那时候再想办法从过来将雷达资料和设备弄回来,一样可以制作出中华自己的雷达设备。
......
安检门和雷达的事情,是重大发现,但短时间内排不上用处,属于战争技术储备。
方文让孙掌柜投资了合作研发项目组10000银元,分四次支付。
第一次研究初期支付3000银元,用于设备采购和人员酬劳。
第二次支付时间为雷达连续电波发射装置研发成功,支付1000银元,作为奖励。
第三次支付时间为雷达电波接受装置研发成功,支付1000银元,作为奖励。
第四次,是雷达测距和定位检测通过,支付5000银元,作为奖励。
高额的奖励,和对科技的探索,足以支撑那些教授进行研究工作。
做完此事,方文又迎来了今年桐油换飞机项目。
........
4月初。
方文忙的焦头烂额。
刘掌柜还在北平,方守信和顺子已经抵达湘西,完成了地皮收购,正在招募当地民工进行土地平整,房屋建设,孙德彪主动要求留下来培训那些杆军,并协助机场建设。
他们不在,方文就有的忙,忙完公司的事,又得张罗桐油换飞机项目。
还好,邝明珠带来的娘家人,这时候发挥了作用,在各方面都帮了大忙。
对此,方文干脆就将公司目前的管理,全权交给妻子来负责。
自己则去处理飞机换桐油项目。
目前没有手下人可以支配,那就让保安队的那些年轻人来帮忙。
随即,他带着保安队的人安排起交易会场。
交易会场搭建完成,方文便让尼尔过来,毕竟尼尔才是交易中的主角,泰山航空的飞机租赁是在两方交易完成后才进行。
尼尔早早就过来,穿上一套整齐的西装,还带着一位中年人。
他向方文介绍:“这是安德烈亚·斯特朗。美国陆军航空队退役,也是我们波音公司的试飞员和国际销售员。”
自己要的飞行员终于来了,方文让尼尔去交易会场忙,自己和安德烈亚交谈。
“我有一架p26-b,目前在南亚加尔各答的英国海军基地中,如果你能将它安全开回来,我可以支付你3000美元酬劳。”
安德烈亚·斯特朗并没有因为这笔丰厚的酬劳而失去理智,询问道:“我怎么过去?那边会同意我开走飞机吗?驾驶飞机返回的航线怎么走?降落沿途机场谁来负责?”
这些,都是安德烈亚将会遭遇的问题,别人可能还没他明白,但方文是飞过亚洲到欧洲的,全程都是自己摸索,他知道怎么做,也安排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