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八章 此处不宜久留!(1 / 1)沧海一只老橘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姜岐也不走了。

凑过去叶清灵耳边轻声问道:“师姐,你有没有系统,空间?”

“抽奖轮盘?”

“还是随身带个老爷爷?”

叶清灵抬手一掌轻轻将姜岐拍开。

“这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姜岐笑道:“那师姐怎么知道我带晓娥去了什么地方?”

叶清灵盈盈一笑,笑容里多了几分得意之色。

“师弟。”

“那我怎么知道你沾染了死气,又或是喜讯将至?”

得,这十三岁的大师姐就是单纯的妖孽!

姜岐乐了。

“师姐,明天见!”

推着自行车转身就走。

没有那些玩意就好,不然他这一身秘密也藏不住……

……………………

次日,大年初三。

明天是正式上班时间,下班后还得去寿比胡同练剑,陪娄晓娥。

再出来拜年一是时间不够,二来也是不方便。

所以今天姜岐要去拜年的地方很多。

第一站是赵老爷子住的蓑衣胡同。

赵老爷子一家子大大小小十来口人挤在蓑衣胡同里的一所大杂院的西厢房。

赵大强与赵大壮都生了三四个孩子。

所以住处十分紧张。

赵师傅几次想将赵老爷子接去豆角胡同住,老人家又执意不肯。

要是原来的大杂院,赵老爷子也就住过去了。

如今豆角胡同的院子是孙伴鹤给女儿女婿的,他自然不肯住过去。

想着就像是住在儿媳妇娘家似的。

姜岐拎着藤编提梁食盒进去拜年。

“赵老爷子,给您拜年了!”

“二叔二婶过年好!”

“三叔三婶过年好!”

“小七哥,过年好!”一群孩子围了过来,姜岐照旧给了一人一個五分钱的红包。

赵老爷子乐呵呵地道:“都好,都好!”

“小七,上炕坐,今儿吃素盒子!”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

所以今天家家户户都做荤素合子。

再旧些的规矩,今儿初三还不让出门拜年。

不过到底是新社会了,又只有三天春节假期,这个规矩已经没人讲究。

吃了个合子,从蓑衣胡同出来,再去沙井胡同孙伴鹤老爷子家拜年。

才进正房。

便看见季羡林茅盾郭沫若老舍冯友兰等人俱都在座,姜岐登时眉毛眼睛满脸乱跑……

又是一群青史留名的人物啊……

只可惜有些人毁誉半参……

季羡林,字希逋。

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

茅盾,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愅命文艺的奠基人。

茅盾文学奖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

也是中国第一次设立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

姜岐将藤编提梁食盒放下,朝孙伴鹤深鞠一躬:“老爷子,给您拜年了!”

“祝您福祉安康,福寿绵长。”

孙伴鹤乐呵呵地往姜岐手里塞红包。

“好,好,好,姥爷给你个大红包。”

“日月皆春,平安喜乐!”

姜岐笑嘻嘻接过红包:“谢谢老爷子!”

起身又跟两位舅舅与座中人一一拜年。

孙沉逍含笑问道:“小七,今天要不要亲自下厨?”

“食材你两位舅母都备好了。”

姜岐的厨艺可比孙家两位舅母强太多。

每回来沙井胡同做客,孙家一家大小都吃的眉花眼笑。

只是今日座中有郭沫若等人……

季羡林先生与茅盾先生就算了,姜岐才不想给那几位下厨做饭……

姜岐笑道:“大舅,大年初一去厂甸逛庙会的时候遇见王伯父。”

“约好今天去芳嘉园胡同3号,改天再过来下厨。”

郭沫若笑道:“畅安手艺可是四九城一绝。”

“小七今儿过去可算有口福。”

姜岐虽然打心眼里不待见这几位,但他来沙井胡同见孙老爷子总是能遇见。

只是他不愿意跟那几位深交而已。

姜岐看着郭沫若笑而不语。

孙伴鹤道:“鼎堂有所不知,我这外孙子的厨艺,连畅安都赞不绝口。”

郭沫若字鼎堂。

一句话说的老舍来了几分兴趣。

他也是个美食家,平生最好“盒子菜”。

也叫“苏盘。”

中国民俗节日农历二月二“龙抬头”。

老四九城民俗传统讲究在这天吃盒子菜。

将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清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熏鸡、酱鸭等分别放入雕漆食盘内。

然后装进有九个格子的食盒内。

吃时需用刀切成细丝,另配几种家常炒菜一起卷进一种叫“龙鳞“的春饼里。

所以也叫做“吃龙鳞“。

姜岐今天带来的那个藤编提梁食盒,最初里面就有九个格子。

还有就是芥末墩,老舍家中芥末墩也是一绝。

老舍笑道:“下回再来行云兄这里,一定要好好尝尝小七的手艺!”

说起厨艺,老舍兴趣大增。

孙伴鹤也乐了。

轻轻一推姜岐:“这小子惫懒的很,要他下厨必须是沉香亲口吩咐。”

孙沉遥跟着直笑:“我们两个舅父加起来没有沉香一个人的面子大!”

姜岐仰头大笑。

“老爷子,大舅,二舅,说得我好像没有给您做饭似的!”

今儿的沙井胡同13号院,实在不宜久留……

陪着孙伴鹤老爷子说笑一阵,姜岐起身告辞。

孙伴鹤笑道:“小七,记得下回过来要做菜,不许偷懒!”

姜岐心中暗道。

只要孙老爷子不将那几位招来,下下厨又算什么呢……

芳嘉园胡同3号院。

到这里姜岐便换上了真切笑容。

“王伯父,袁姨!”

“过年好!”

“祝您两老福寿绵绵,快活似神仙!”

王世襄哈哈大笑!

“福寿倒也罢了,快活可少不得!”

此人天性乐观,哪怕是被诬陷为盗宝大盗,也自安然。

没有这份豁达天性,熬不过那大风起时……

今天芳嘉园胡同3号院的客人姜岐都认得,不用介绍。

一个接一个鞠躬拜年。

没法子,他年纪小,去哪都是鞠躬拜年的份。

还好是现在不讲究下跪磕头。

朱家溍笑道:“小七,明儿该正式上班了,今天要不要趁个空再去故宫看椅子?”

“正好有几个地方想问问你。”

姜岐笑道:“朱伯父,今天王伯父特地叫来下厨的,改天再去。”

王世襄乐了。

“季黄,小七能答应今儿拜年都可亲自下厨,已经很难得。”

“可不许将他拉走。”

“横竖你那大椅子这一时半会也修缮不好,下回再去,下回再去。”

那张雕龙髹金大椅,要到明年9月才修复完成……

姜岐猛地忽然想起老舍的芥末墩。

笑道:“刚刚在沙井胡同13号院,见到老舍先生还有郭沫若冯友兰几位。”

“等会我做一道芥末墩!”

王世襄与朱家溍陈梦家等人都微微皱眉。

很明显这几位的名声,他们都知道……

朱家溍轻声道:“孙老爷子其实何必……”

王世襄却道:“似德有亏,才华还是有的……”

姜岐没说那位终沉湖水,一身功过,任人评说……

“咱们大过年吃芥末墩而已,跟私德何干?”

王世襄笑道:“也是,也是。”

忽然像个孩子似的,朝姜岐眨巴眨巴眼。

“小七!”

“那位说的盒子菜,我也想吃!”

姜岐大笑!

“那可得等好几天,光酱制熏卤就不是一天的事。”

“等以后我攒齐了再说吧。”

昔年老四九城做盒子菜最出名的是庆云斋,现在已经没有了……

王世襄笑道:“最好赶上二月二龙抬头,又应节,又应景。”

陈梦家却问道:“怎么冯友兰也好意思去伴鹤先生家中拜年?”

“那位就跟贰臣似的……常凯申都亲自给过经费……”

朱家溍道:“若说这个就不好说了,海子里面还一堆为国谠工作过的呢……”

姜岐跟王世襄互视一眼。

“朱伯父,当年您在山城那会……”

王世襄也嘿嘿直笑。

当年朱家溍在山城也是国谠……

朱家溍懒得理会这一老一小促狭。

笑道:“说贰臣,小七你住那边才有个真正的贰臣。”

姜岐会意,知道朱家溍说的是曾经住黑芝麻胡同里的洪承畴。

幽幽吟道:“兵败松山一怆神,可怜已似楚囚身……”

王世襄接着道:“朱门今日只余恨,忍死偷生作贰臣……”

朱家溍也叹道:“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启独息夫人……”

袁荃猷过来笑道:“快别吟诗了,再吟下去,这中午饭可就要做成晚饭了……”

姜岐将手里的藤编提梁食盒往袁荃猷手里一塞。

“袁姨,这是我送您的拜年礼,且得收好了,可别被王伯父看见……”

他送了袁荃猷一套早已失传的琴谱……

自然也是从抽奖轮盘里抽出来的。

这套失传琴谱在袁荃猷眼里的价值,绝对不下于剑仙李景林的手稿剑谱。

一句话说的王世襄也来了兴趣。

“小七,快给我看看!”

“到底是什么拜年礼,这么神秘?”

袁荃猷打开提梁食盒,瞬间双目放亮!

“不给!不给!”

说着拎起提梁食盒跑了出去,招来满座笑声!

姜岐自去下厨做菜。

这次他可没再故意做王世襄的拿手菜,开玩笑的事,偶一为之即可。

次次那么干叫做打脸……

诗礼银杏,一品豆腐,翡翠虾环,带子上朝,一品锅,寿字鸭羹等等……

当然没少了芥末墩。

菜品一端上桌,王世襄的眼睛就亮了!

“好家伙,孔府菜!”

“只是又让小七破费了……”

他是四九城第一美食家,岂会不认得孔府菜?

这里面的有些食材,他今天可没预备下。

自然是姜岐自己带来的……

姜岐拱手笑道:“大过年嘛,大家吃顿好的,也开心开心!”

来芳嘉园胡同3号坐客也好,下厨也好,他都觉得舒畅无比。

去沙井胡同见到的那几个人,总让他皱眉。

不免又看了陪着赵萝蕤轻声说话的陈梦家一眼……

这美男子来日际遇,越看越让姜岐觉得揪心……

王世襄并未发现姜岐忽然想到几年后的事。

乐呵呵举起茶杯,笑道:“不冤不乐!”

“今朝有酒今朝醉!”

“各位请起筷!”

他不喝酒,劝酒倒是殷勤。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

吃完饭,姜岐这才拿出来大年初一在厂甸庙会掏到的元青花釉里开光镂空红牡丹纹盖罐!

引得王世襄,朱家溍,陈梦家等行家都啧啧称奇。

王世襄懊恼道:“明明大年初一咱们一起去逛的庙会。”

“怎么这件东西会被你发现!”

姜岐乐得不行。

“王伯父,那是证明我眼光好!”

其实这芳嘉园3号院中,奇珍颇多。

姜岐每次上门做客,都要被层层叠叠的宝光,耀上好一阵眼睛!

回南鼓锣巷95号大院的时候,天色已墨黑。

姜岐才推着自行车进穿堂。

就看见中院西厢房门口,秦淮茹身边坐着一个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