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8章 天人合发,采药归壶(1 / 1)牛油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夜。

白屋庄外,临近白屋营的一座雪峰之上。

顾安端坐一块冰石之上。

心中观想阳火阴符六阴六阳图。

黑白游鱼首尾相衔,追逐嬉戏。

内外六十四卦炁机晦涩,隐隐浮现天地风雷之象。

眉心洞开,紫意盎然。

性灵之主悬于眉心之外,与顾安本尊相对。

脑后现一图。

湖海澄澈无边,吴树佝偻盘虬,一缕偃月似峨眉高悬,垂落银丝缕缕。

这便是偃月炉法相。

一面明镜,悬于顾安顶上。

内中《六阳冰鉴》的熟练度,以极快的速度在上跳。

【……1860/2400、1861/2400、1862/2400、1863/2400、1864/2400……1900/2400……】

待顾安睁眼时,熟练度已经涨到2311,距离第四级已经是半步之遥。

扫了一眼镜子,心中喜悦。

修炼金丹大道,果真是天时地利,缺一不可。

难怪有财侣法地之说。

法与地,顾安已经深有体会。

他发现。

自己心中观想六阴六阳图时,竟还能一心二用,以性灵之主观现偃月炉法相。

两者相辅,修行速度竟又有提升。

而且,在每日子丑之间,是一天中至阴之时。

这时候在明月之下,吞吐元炁,《六阳冰鉴》精进最速。

相较于正常状态,快上两倍有余。

只这一夜吞吐,五行之炁又涨近倍,如今已有上百缕。

以自己此时的道行造诣,再施展勅水神咒,绝不会像上次一样,一次就萎,至少能在短时间内连续施展两三道神咒。

抬头看了眼天上明月。

顾安心中暗叹,以往所知的志怪传奇中,明月常常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在故事中,有修者采明月之精华,有狐妖精怪之流拜月。

如今修行后,才明白这竟然不是无中生有。

是真有大道内藏。

六阴六阳图中所载:

日者,阳也,阳内含阴,又名雌火。

所谓日中有乌,卦属南方,谓之离女,所以日在高位反为女。

月者,阴也,阴内有阳,又名雄金。

所谓月中有兔,卦属北方,谓之坎男,所以坎配蟾宫却是男。

所以,月正中天之时,正是修行六阳冰鉴最好的时辰。

正所谓:先把乾坤为鼎器,次搏乌免药来烹,既驱二物归黄道,争得金丹不解生。

字字玄虚,句句隐秘,其实说的便是采天地之炁,日月之精,以炼身中之金丹。

顾安记得,那部西游中,那只猴子也曾得祖师传道。

曰: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相盘结,性命坚。

其实也是此般大道,甚至比自己在六阳冰鉴中所得,隐隐高出一筹。

只是可惜,内中言语晦涩不清,亦残缺不全,难以从只言片语中寻得真传。

由此,顾安怀疑,自己上辈子的世界怕也并不如自己所认知一般。

要不然,一部所谓的“小说家言”,怎么会记载这种大道要诀?

收回心思,目光再次回落镜子。

六阳冰鉴还差一点就四级了。

本以为,至少要等下个月偃月升起时,采到第一缕天地祖炁,才能晋入三重境。

但现在估摸着,只要六阳冰鉴到了四级,应该就能晋入第三重境大药。

不对,说是三重境不太准确,说是大药也不太妥当。

《六阳冰鉴》中,于修行道路而言,与大庸流传的颇有不同。

前两重炼形、炼炁,大同小异。

自大药开始,就有些不一样了。

确切的说,并非不一样,而是不像大庸流传的这么细微,一步一阶,清晰详实。

大药,灵丹,还丹,金汤,胎动,婴儿,这是大庸流传的道门第三重到第八重境界。

而在《六阳冰鉴》中,却只用一句话,便涵盖了这六重境界。

经曰:天人合发,采药归壶。乾坤交媾,去矿留金。灵丹入鼎,长养圣胎。婴儿现形,出离苦海。

自炼形、炼炁有成后,《六阳冰鉴》对于这六重境界的描述,是统一的一个整体。

而不像大庸道门这般,细分出了六重境界,每一重都要循序渐进,炼成一重才能往下一重。

《冰鉴》却不是如此。

上古仙人,似乎并不重所谓的境界,只重道行。

顾安也不知其中高下如何。

循序渐进有循序渐进的优势,但化而为一也有其更为奥妙精微处。

就是不知道,自己进入此境界后,究竟算作第几重境界?

……

灌风口。

北庭的议事殿上,此时正出现了一幕对峙。

“方将军,万仙教确实有一门《御水咒》,但老道敢保证,安将军之死,与庄师侄绝无关系。”

风雷道人当着诸多名宿的面,也无法否认。

因为知道万仙教精擅御水咒的人虽不多,但出现在这里正好就有不少包括其中。

方叔望手里举着一块玉佩,说道:“方才寸阴尺璧所现,诸位都已看过,”

“风雷道长,难不成,你还怀疑方某勾结李先生,联手做假,污陷贵教?”

风雷道人连忙稽首:“老道不敢,儒门神通,自不会有假。”

方叔望道:“那道长可否赐教,杀安荣的,是否贵教御水咒?”

风雷道人扫过殿中众人神情,心知也抵赖不得,只得无奈道:“这璧中所现黑龙,确系御水咒所致。”

方叔望又道:“方某再请教,贵教中,得传御水咒者几人?”

事已一对此,风雷道人也只好叹道:“只本教掌教真人,与庄贤侄精擅此咒。”

这御水咒,也是出自瑶台胜境,与庄南溟那格南溟玉环同出一源。

神妙无方,在教中也是难得的咒法。

教中也只这两人使得。

方叔望步步紧逼:“方某再问,御水咒可曾外传?或是说,世上可还有别派别宗,有相似之法?”

风雷道人摇头:“绝无可能,此咒乃我教自瑶台胜境中所得,世上绝无,也绝不可能外传。”

方叔望得此言,便不再与他多说,朝上首正中高坐的金万景道:“大都督,您听见了?”

金万景此时脸色如常,但谁都能感受到,他已有怒气内蕴。

“风雷道长,本督需要一个解释。”

殿下,坐在不起眼角落的谢千帆心中已是惊奇不已。

这顾六是早就知道,还是运气如此?

若是前者,他是如何知晓?

若是后者,未免也太邪乎,这简直是天都在助他。

如此一来,这东西落头上不是屎也是屎,无论如何那庄南溟也洗不掉了。

风雷长道此时心里都犯嘀咕。

方叔望带着儒门的寸阴尺璧回来,铁证如山,他想否认都不行。

何况亲眼所见,连他都已经怀疑,是他们万仙教所为。

掌教真人自然不可能亲临,做这等掉价的事。

庄南溟……

这小子真是失心疯了不成?竟然敢对安荣这等人动手?

风雷道长扫了眼殿下站立的几个身披兽裘的异族人,个个面色愤怒。

这几个,是昭武九姓中的将领。

安荣被杀,昭武九姓不可能无动于衷。

若不是金万景在场,风雷道长丝毫不会怀疑,他们会立刻向自己动手。

“风雷道长?”

金万景再次重复。

风雷道长暗叹,道是躲不过去了。

“大都督,此事……老道实也不知情,但老道坚信,庄师侄绝不可能杀害安将军,他实无此道理。”

金万景沉声道:“既然如此,还请道长将庄贤侄请来,令其当面对质。”

风雷道长说道:“还请大都督恕罪,庄师侄已知此事,为证清白,已孤身前去查访真相,”

“还请大都督宽宥时日,庄师侄定能擒得真凶,还诸位一个公道。”

这事一出,他便知道不好。

无论真相如何,庄南溟都是不能再留在此地的。

便早已令他离去。

“什么查访真相?我看分明是畏罪潜逃!”

这里的人没一个是蠢的。

一个异族将领怒声叫道:“大都督,还请大都督做主!先杀了这老东西为安荣报仇!”

风雷道长眉头微蹙,略显不悦。

他是道门真人,德高望重,几曾受过这等无礼对待?

金万景怒视那人:“住口!真相未明,岂容尔等在此胡闹?”

金万景的威望非同一般,照武九姓哪怕个个桀骜,也不敢在他面前放肆。

闻言只得愤愤闭嘴。

金万景这才看向风雷道长:“风雷道长,你的话,本督自然是信的。”

“不过,死的是本督帐下将领,本督也不能不给众将一个交代,你可明白?”

风雷道长心中暗叹,知道事已至此,双方的合作是不可能继续了。

只好道:“老道明白,大都督放心,此事本教一定给大都督一个交代。”

他望了一眼殿中诸人,目光落到一个头戴纶巾的中年身上:“现如今既有李先生在此,开启胜境的祭天之文必是不难了,”

“应也用不上古儒宝,老道便就此告辞。”

说罢,羽衣飘拂,便已大步走出殿外。

金万督目送其离去,并未阻拦。

收回目光:“诸位,事已至此,本督也无颜面,再向王家说媒,”

“若无此姻缘,又当如何说服王家借出宝物,开启胜境?”

“这……”

众人面面相觑。

先前只顾看好戏,这时才反应过来。

没了万仙教,祭天之事还罢了,这位李先生坏了众人的事,他总不能置身事外。

只是那胜境的引子又如何是好?

这个庄南溟,要杀便杀,只是什么时候杀不好,偏偏在这个时候?

其实他们都知道金万景今日是为什么这么干脆放走风雷道人和庄南溟。

他若不想,凭庄南溟也想从逃得了?

只是如今外间流言甚嚣尘上,说这庄南溟不是个好东西。

心胸狭窄,道貌岸然。

看似得道高人,实则内里阴私龌龊。

而且还暗蓄魔人,残害无辜,荼毒江湖。

连带着万仙教也成了藏污纳垢之地,声名狼藉。

这事说起来也是不可思议。

短短几日内,万仙教和庄南溟的名声就变得如此臭不可闻。

如今已过年中,朝廷考功怕早已广散天下,暗中进行。

金万景本就受天子猜忌,他又岂敢在这时候有半点行差踏错?

对万仙教是避之唯恐不及,宁愿将他们逼走,也不愿再沾染上了污臭。

至于杀安荣的真相?反而成了次要了。

“阿弥陀佛。”

一声佛号,便见黑衣铁帚僧开口道:“大都督,老僧愿亲往王家,说服王施主,借出此宝。”

“哦?”

金万景疑道:“此事本都督早已试过,那王烈油盐不进,岂会为言语所动?”

铁帚僧道:“王家所求,不过是家族兴盛,又岂会因一外物,而至祸延家门?”

“老僧与王家有些缘法,自有办法说服王施主。”

金万景大喜:“大师此言当真?”

铁帚僧合什道:“自然当真,只是须请大都督答应几个条件。”

金万景忙道:“大师只管说来。”

铁帚僧道:“请大都督允王家共探胜境,且无论王家来人是谁,我等都要护其周全,”

“王家之人在其中若有所得,任何人不得染指,若无所得,大都督须得补偿于彼。”

金万景闻言皱眉:“这……”

有人已经不满道:“这岂非是让我等为他王家驱使?上古胜境,非他王家所有,彼等也不过机缘巧合,得了一个宝贝,”

“但这世间至宝,有德者居之,若是无德强占,遭灾降殃,也是应有之理。”

“不错!给些补偿,我等无异义,但允其进入胜境,还要保其周全,未免太过,绝无可能!”

众人纷纷附和。

不是他们小气,而是上古胜境,世间难寻,事关上古仙人传承,岂能相让?

“要我说,直接抢过来便是,大都督若是不愿以大欺小,便交由我等!绝不使大都督名声有损!”

铁帚僧听着众人反对,却也不急,只看向金万景。

他之所以这时候站出来,便是因为这是唯一的机会,能令王家脱出泥沼。

开启上古胜境,势在必行。

若是王家再坚持,恐怕难逃家破人亡之祸。

金万景沉吟半晌,才开口道:

“大师,祸福相依,唯人自招,欲得上古仙宗传承,自然不能毫无付出,”

“宝物乃王家所有,允其进入胜境,倒也在情理之中,本督可以答应,”

“但进入胜境后,便该生死自负,祸福自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