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6章 道行再进(1 / 1)牛油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攻城?”

“明教竟然这么快就打到临安府了?”

顾安觉得不可思议。

仔细想想,好像临安府是曾经失陷在方腊之手。

可这也未免太快了些。

之前打听的消息,明教虽势如破竹,连破数十县,可离着临安府也还远着。

一路上关隘重重,这宋军得多没用,才会在短短不到一个月就被人打到这里了?

临安府,应该算是大宋南边第一要害之地了。

这里要是丢了,那位书法皇帝怕是要寝食难安了。

“当!”

“当当!”

这时外边传来一阵阵啰声,闲杂着有人高喝:

“食菜贼大逆不道,犯我临安!所有人等速速归家,不得逗留在外,否则一律视作反贼!”

“食菜贼大逆不道,犯我临安!……”

“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吴洪面色惊惶,手足无措。

顾安看着这副模样,心中更加百思不得其解。

这人居然会是以后的开国皇帝?

逗我呢?

这涵养,再修几辈子吧……

嗯?

顾安忽然愣住。

几辈子?

还真有可能啊……

顾安忍不住又用镜子照了照吴洪。

依然和第一次照时一样。

镜中充斥着金黄的云雾,堂堂皇皇,威严无比,十分有压迫力。

之前不知道这是什么,现在想来,这恐怕就是所谓的功德气运。

改天换地的大功德。

君临天下的大气运。

加在一起是什么?

帝王之气!

杜春风的话他可以不信,但是对镜子却是很有信心的,至少还没出过错。

我滴个乖乖,随便租个房子,我成了开国皇帝的邻居?

其实顾安已经猜到,这吴洪到底是什么人了。

往后数两百多年,若有哪个开国皇帝能称得上“改天换地”这四个字的,恐怕只有那一个了。

吴洪,洪吴……

顾安心中猛地一跳,竟突然有种乌云盖顶,大难临头的感觉。

脸色一白,赶紧将这些念头全都清空。

那种感觉也骤然消散。

只是这一刹那,顾安背后已经冷汗涔涔。

怎么回事?

难道是因为窥破天机?

“吴兄,我得赶回府衙了!你好自为之!”

这时,王七荃也是脸色苍白,显然被吓得不轻。

他是临安府通判,虽说战事轮不到他,可若临安城破了,他定是没有活路的。

也顾不上吴洪和他的鬼娘子了,匆匆告辞,便仓皇出门而去。

顾安从惊惶中回过神来,将心中那些念头全部扫荡干净,也不敢再去探究什么原因。

甚至连吴洪他都不想再见了。

管你什么气运之子,跟我没关系!

忙道:“吴兄,临安府城高墙厚,没有那么容易被破,你们还是先回家去吧。”

“这……对对对,我们先回去,否则被官军当反贼抓了可怎生是好?”

“顾兄,贤伉俪搭救之恩,容我来日再报。”

吴洪一拍脑袋,便拉着那李乐娘和锦儿就走。

他之前已经从李乐娘那里听说,杜春风从那道人手上救了她和锦儿之事。

“不用!”

顾安朝着他们的背影叫了一声,只是人已远去,根本没听到。

让顾安脸色一苦。

“这吴秀才虽然有些胆小怕事,却是个有担当的。”

白楼子看着他们离去后,朝顾安道。

刚才他在这里将吴洪与这两个女鬼的情景都看在眼里。

那吴秀才分明是心里害怕的,李乐娘也说是自己骗了他,让他休了自己,以免再惹来麻烦。

只是吴秀才虽然明明害怕之极,却是坚持不肯休妻。

明显是又怕又爱。

人鬼殊途,明明知道自家娘子是鬼,还一心护着。

若说只是色迷心窍,未免荒唐。

将方才所见,都对顾安一一说了出来。

顾安点点头,有这担当倒算是不凡。

只是他自身难保,想要和他这鬼娘子厮守,可不是那么容易。

管他呢?

等方腊那厮消停了,就赶紧从这地方搬走!

“顾郎,你在怕什么?不过是打个仗,你也是兵家传人,还怕这些?”

顾安刚才被那股大难临头的感觉吓了一跳,此时脸色发白,目现惊色。

全都落入杜春风眼里。

“你管我?”

顾安没好气地怼了一句。

都怪这妖女,你要找死一边去,非得往六哥身边带。

“我说你还不走等什么?”

“走?”

杜春风含羞一笑:“顾郎,你在说什么?众目睽睽,你我夫妻恩爱,你还想让奴去哪里?你在哪里,奴自然就在哪里。”

“要发骚出去发!别烦我!”

顾安说完便不再理她。

这妖女太过难缠,就算动武,就算自己练成了剑丸,怕也没那么容易对付。

她能在禇道人手底下活到现在就是个明证。

再者,等离开这灵幻之境,自己终究是要对付万仙教的,恐怕还需要这妖女相助。

索性便只当她不存在。

朝一旁道:“老许,老白,你们想法子打探一下消息,看看外边到底是什么境况。”

许江达道:“是,六郎,不过,咱们接下来该如何?属下看这临安府怕是也安宁不了我久,咱们要不要找个机会离开?”

他面上露出几分担忧。

他是真正经历过战火的,知道在兵锋袭卷下,很难有独善其身的人。

不知会有多少无辜要丧命其中。

杜春风发出一声娇笑:“你们要是现在离开临安府,只有两个结果,”

“一是被那明教屠戮,二是被宋国当反贼捉去。”

顾安知道她的话并非危言耸听。

“算了,你们也别出去了,待战事停歇再说。”

顾安叮嘱了一句,便回到后院去。

管他们打生打死,反正只要方腊没昏了头,破城之后屠城,他们都不过是这城中一个普通居民。

只要不招惹事端,也没什么影响。

不过是城头的旗换了一面罢了。

杜春风看着顾安果真就若无其事,回到房中,便没了动静。

不多时,她就感受到天地间的炁在涌动。

采炁?

听了自己的那番话,还能如此旁若无事,静心修炼。

他是早就知道这些事,还是真的一点都不在乎?

杜春风不相信有人能对“成仙”毫不在意,尤其是他们这种修道之人。

修道人,最大的障碍,往往就是“成仙”的执念。

可若不是为了成仙,又修的什么道?

这是一个万古的死局,解不了。

那便是早就知道,更有甚者,他比自己还知道得多……

若是这样,那就更不能离开了……

杜春风嘴角含笑。

顾安此时根本想不到,已经有人对他过度脑补。

他还真是在静心修行。

什么方腊,什么大宋,什么吴洪、大功德,都跟他没关系。

只有修得的道行才是自己的。

若是在没有修道前,他此时定然是做不到这么随心而安的。

肯定要抓住这“机会”搞事。

哪怕拿命去拼。

但修行《六阳冰鉴》时日愈久,顾安越能体会一个“静”字之妙。

也越晓得外物搅扰,人世尘垢,对于修道有多大的阻碍。

早在悟得御气之法,便已经明了一个关键道理。

所谓心为身之主使。

心念一动,精气神随即受役而动。

若在修真时妄生杂念而心动神移,则三宝亦随而外驰,一泻无踪。

天心坦坦荡荡无物不容,道心清清静静,佛心空空明明。

唯人之心机巧不停,贪务多欲。

所谓“定住心猿则悟空,拴住意马即化龙”。

那本书里当真是暗藏许多玄妙,越咀嚼越是受益良多。

若非自己有这机缘,便真是空入宝山不自知了。

时时拴意马,刻刻锁心猿,败道由妄心,成道也由心。

修真之要,不过如此。

也难怪那些修行有成的人,喜欢往山里钻,一坐就是忘我忘物,不记年月。

人入山中方为仙。

也是有几分道理的。

怕是圣人造字时,已经将大道暗藏其中。

若非如此,难得来到这灵虚幻境,顾安又哪里能在这临安府安安份份,无所事事一般过了这么久?

这外物一抛,心一静下来,此时顾安似乎道行又有增进。

神意杳杳冥冥之间,天地五炁涌动。

脑后隐现一幅偃月玄武图。

天地之炁,化入其中,化作丝丝缕缕纯粹的月华垂落。

龟蛇二首仰天吞吐。

正所谓“蛰藏气穴,众妙归根。天人合发,采药归壶。”

六阳冰鉴中的偃月炉,此时已经变作偃月玄武炉。

这是一鼎炼药炼丹的绝妙身炉。

一缕缕的大药炼成,反哺身内,淌入丹田,流入华池。

变成玉液琼浆一般,融入灵丹。

灵丹轮转,变作玉脂。

一成一还,循环往复。

也不知过了多久,竟开始流淌出滴滴金液。

华池之中,蓄满玉液。

这金液一出,浑入其中,非但不见浑浊,反而更见纯净。

更有袅袅异香升腾。

仿佛自神魂之中溢出,由虚变实,直透于外。

透过周身毛孔吐出。

渐渐地,就逸散开去。

满室生香!

早就打定主意缠着顾安,在顾安相邻的一间房中住了下来的杜春风正躺卧榻上,同样是在用功。

却是忽然惊醒。

“金汤?!”

杜春风一副见鬼的表情。

进入灵幻之境前,在那玉阶上不感觉过一次,是第四重灵丹的气息。

可这顾六分明该是七重境。

别的可以骗人,前几日他与那禇道人斗剑显露的道行,却骗不了人。

如今怎么又是初入金汤的气息?

杜春风本就是六重金汤境。

对这种异香再熟悉不过。

只有在金汤初成之时,才会有这样的异香泄漏。

怎么会这样?

就算是自己判断错觉,这顾六其实并不是七重。

可他从结成灵丹,到还丹,再到如今的金汤,才多长时间?

还没一个月吧?

一个月不到,连破三境?

简直荒谬!

除非他是真仙转世!

杜春风绝对不相信。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到底在做什么?

且不提陷入错乱中的杜春风。

顾安此时也已从定中醒来,

满室异香,只令他如陷仙境之中。

金汤?

顾安目中闪过一丝意外。

他自己体内的变化,自己自然一清二楚。

他意外的是,居然这么容易。

这正是六阳冰鉴中所谓“乾坤交媾,去矿留金”的境界。

按大庸道门的说法,便是金汤境。

再进一步,便是“灵丹入鼎,长养圣胎。婴儿现形,出离苦海。”

就是所谓的第七重婴儿境。

到了第七重,真就能称一声真人。

这个境界,按《六阳冰鉴》中的描述,就是“丹化成婴,存亡自在,光明自照,昼夜常明。

关键就在一个“自在”。

天下之大,亦可逍遥。

太快了……

果然是大机缘!

顾安现在无比确定,这个灵虚仙幻之境,本身就是最大的机缘。

有这样的机缘在,何必还要徒耗心力,另寻他法?

那简直是舍本逐末!

这个地方,恐怕不是天山派给门下弟子历练,让门中弟子静心参修才是真正的用处。

什么九天玄女,什么一百零八魔星,什么天地之劫、大功德,通通都是扰乱人心的外魔!

天地气反,劫乱纷纷。

并非让人去历劫炼心,而是首先得有一颗自在之心,才能游戏人间,劫尘不染。

杜春风那妖女,把先后顺序搞反了,舍本逐末。

一念既通,顾安更觉心静意宁。

那些杂念再难动其心意。

起身推门而出,眼中所见,都清澈了许多,只觉换了天地一般。

“六郎!你可醒了!”

许江达听到动静,从前院快步而来,见到顾安大喜。

“老许,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六郎,你已入定整整七天了!”

许江达后怕道:“是杜娘子说你在修行关键处,让我和老白不要打搅。”

“七天了?”

顾安一怔。

他猜到自己入定时间不短,可没想到眼一闭一睁就过了七天了。

这就是修道啊。

果真令人沉迷,不记年月。

念头一动,识见便扩散开去。

此时道行大进,这一念动,识见顿时便痴速蔓延而出。

刹那间,顾安便将半个临安府都看在“眼”中,连自己都吓了一跳。

稍一定神,便道:“明教退去了?”

许江达点头道:“不错,前日才刚刚退去,不过听说临安官军也伤亡惨重,恐怕要不了多久,又会卷土重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