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4章 为什么是3号(1 / 1)五指毛桃炖猪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副组长高二红提醒的定价调整的问题,确实是需要考虑的。

工会主席许三妹回应道:“物价局想改出厂价,那也要等他们调研出来了才会改。”

“中间拖一拖两三个月时间就过去了,几个月赚的钱可能都够咱们买几辆大卡车的了。”

负责生产的吴四娣接话道:“咱们的钱都用来建厂房了,还背着10万块钱的贷款,罐头扩产后又需要占用好多流动资金。”

“要是分配到了大卡车的配额,咱们都没钱买。”

负责财务的兰杏子连忙说道:“建厂房花钱如流水,账上有多少钱大家都知道的。”

“到时候我是编不出一辆车要15000块的购车款。”

有卡车和没卡车的工厂,档次差别蛮明显的。

五星食品小组的这些人一直想要买大卡车,实际不是特别需要卡车,主要还是面子上好看。

高二红也不是想反对,“我是提醒你们,味精项目的这些钱还有很多意外,不能算进咱们的账上。”

兰杏子同意道:“确实不能算成咱们会有的钱。”

看她们充分讨论完了,李子敬说道:“你们都想试一试,那我待会再问一问其他人。”

“先说好了,味精项目不一定能成功的,这种新生产工艺的研发是有失败的可能的,钱财物资都有可能打水漂。”

许三妹随意说道:“失败了也赔不了多少钱。”

支书邓长玉回来了,“赔什么钱呀?”

不用李子敬动嘴,这些副组长叽叽喳喳的给邓长玉讲了个明明白白。

要是成功了,五星食品就参与了一项国家重大突破的技术革新。

十分划算的事情,邓长玉赞成道:“我也支持参与味精项目。”

李子敬其实上午就已经确定了要上项目,“等会其他人来上班了,我再问问他们。”

“没人反对的话,我就给微生物所回个信,争取早点把味精试生产出来。”

搞一言堂的李组长很给各个副组长面子,上新项目都会和他们单独聊一聊,征询他们的意见。

事情基本定下来了,吴四娣询问道:“微生物所会派人来指导的吧?”

李子敬早向孙研究员问清楚了,“一位姓陈的研究员和他的两名助手会来我们这。”

“他们不是天天待在我们这里,好些设备我们没有,有很多工作还是要在他们实验室才能做。”

“也就是那些国营企业的研究经费被控制住了,不然这个事还真轮不到咱们。”

国营企业的利润要全额上缴财政,企业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分配的拨款给企业安排‘技术组织措施费’、‘新产品试制费’。

一来一去不仅增加了麻烦,还有限制企业创新能力的弊端。

这么做肯定是有现实原因的。

原因很简单,绝大多数企业的科研能力是不行的,要是不加以限制,会浪费大量的钱财物资。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集中人才、资金、设备仪器和试剂材料等等主攻一些重点项目,这样搞单点突破的方案,研制新产品的成功率显然比较高。

技术和图纸是全国共享的,只要有一家单位取得了突破就相当于全国都成功了。

在经济技术落后的国家,这样做绝对是利大于弊,既加快了研制进度,还大大减少了重复研究的资金和物资浪费。

几十年后,说这些国营企业思维僵化没有技术。

当然是僵化的,绝大多数企业只是全国一盘棋的一颗小棋子,主要工作是完成生产任务,顺便再搞一些简单的工艺革新。

研发新产品、新技术,这是行业里的研究所和先进企业负责的事情,是企业主管部门思考的问题。

简化的讲,全国各地的其他同类工厂,是那些先进大企业的没有隶属关系的‘分厂’。

这些‘分厂’不需要长脑子,只需要有力气能干活就行。

这些‘分厂’张嘴要技术支持的时候,先进企业除了免费支持,甚至还得主动承担一些费用。

这些‘分厂’在体制变换后,除非领头的人很厉害或者难得的机遇,技术、人才、资金什么都没有,被市场淘汰是必然的。

至于集体小工厂,除了灵活多变,那就更是什么都没有了。

像五星食品,李子敬这次搞味精项目,他都没有考虑先征求一下负责技术的两位组长助理。

李组长向来体谅下属,没有对他们提出创新研发的高标准、高要求。

两位技术助理照着从其他厂学来的先进经验,能依样画葫芦,能把技术复现出来就算是完成了任务。

五星食品的其他人也是如此认为,在味精研发项目上把两位技术助理当做普通干部来征求意见。

聊好了味精项目的事情。

支书邓长玉说起了食堂的事情,“中午我去街道开了个会。”

“公共食堂的问题大致上查清楚了,王主任叫我们去接收了。”

李子敬关心问道:“主任、会计、出纳、采购这些人怎么安排?”

邓长玉一一说道:“食堂主任,街道暂时没有合适人选。”

“街道从面馆那请了劳动模范沈师傅过来帮忙带一带队伍,先搞好食堂的风气。”

“会计,街道让我们自己派一个人去,出纳还是没有,大家商量要不要新设一个吧。”

“至于采购工作,从食堂职工里面挑一个人兼任。”

李子敬微笑道:“街道办这么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们要把公共食堂管好了。”

这种公共食堂不是小食堂,没有迎来送往的接待任务,进价、销价都定死了的,随便有点经验的干部都能管起来。

街道办不任命新的食堂主任,明显是不想搞给五星食品的接收工作制造麻烦。

邓长玉问兰杏子,“小兰,谁去兼任食堂的会计?”

兰杏子早准备好了人选,“宋秋霞去吧,她的三个月会计培训课程已经上完了,应该能够胜任。”

邓长玉看向李组长,“宋秋霞?”

李子敬同意道:“拢共三个人去学会计培训课,就她上完了课程,除了她也没别的人更合适了。”

主要负责人选确定了,五星食品很快组织了一支帮扶小队,李子敬亲自带队到公共食堂了解他们运转的全流程。

夜里。

公共食堂关门歇业了。

顾客吃饭的餐厅仍是灯火通明。

李子敬带的帮扶小队内部讨论后,给公共食堂提出了节约用煤之类的一大堆改进建议。

食堂的职工也对一些难以施行的提议进行了解释。

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以后的工作做得更好,沟通会开得算是比较顺畅的。

李子敬最后说道:“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了,大家不要再有心理包袱了。”

“公共食堂也改个新招牌算是新气象,以后就叫‘3号食堂’了。”

新来的劳模沈师傅疑问道:“为什么是3号?叫1号食堂不是更响亮些?”

兼职会计宋秋霞是一名中年妇女,“1号是我们五星食品本厂,2号是朝阳的胡家沟种植基地,3号就是这个食堂了。”

李子敬笑眯眯道:“3号食堂也是三好食堂的意思。”

“直接叫五好食堂有些太狂妄了,我们退而求其次,叫三好食堂。”

“希望这个食堂能成为品质好、服务好、效益好的三好食堂;五好剩下的另外两个好,你们慢慢讨论该补充什么些。”

李组长没说价格好,利润率、零售价格这些都是定死了的。

沈师傅赞同道:“这个寓意挺好的,3号就3号。”

“咱们不搞好高骛远,咱们先做到附近这些饭馆里面的第三名,以后再争取更进一步做到第一名。”

这么务实的目标,李子敬自然是支持的,“沈师傅,这就得靠您多费心了。”

沈师傅谦虚道:“我个人的能力有限,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李子敬笑着提议道:“我建议大胖子黄元龙同志担任食堂采购员,您看怎么样?”

沈师傅也知道这位是大功臣,“我觉得可以。”

“黄元龙同志虽然很年轻,但是经受住了考验,是一位很可靠的同志。”

大胖子没想到会要做采购员,事情突然也就有些心里没底,“我能行吗?”

李子敬随意说道:“不用你下乡去采购,只需要去菜站、粮店、副食店、百货商店这些单位跑一跑。”

“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能打酱油,买东西没什么难的,你肯定能行。”

沈师傅也鼓励道:“只要你用心做事,没有不能胜任的工作。”

李子敬商量道:“沈师傅,他没经验也是个事实,能不能让面馆的采购员带他学个三五天?”

“是啊,我没有采购工作的经验,我都不知道要做什么,我怕被人给骗了。”

大胖子只觉得李大组长真是个大好人,什么都替自己想好了。

沈师傅同意道:“那我回去先找人家商量商量。”

李子敬笑道:“不能让人白帮忙,从咱们食堂账上开支5天的带徒弟补贴。”

补贴,沈师傅不好替别人拒绝,“我先问一问吧。”

宋秋霞把这项开支记到工作本上,又请示问道:“李组长,您刚才说用小盘子打好了让顾客自己选。”

“那些小盘子不一定要用全新的吧?”

李子敬疑惑道:“不用啊?”

宋秋霞介绍说道:“北新桥百货商店正在销价处理一批有瑕疵的小盘子。”

“我家买了,那些菜盘都是能用的,只是外观品相不好,咱们可以买一些过来。”

李子敬高兴道:“这个可以有。”

“你有这样的节约意识,3号食堂的利润肯定能往上走。”

宋秋霞开心笑道:“现在有很多销价处理的物资,我会让黄元龙同志尽量多采购这些物品。”

李子敬准备让兰杏子她们也学一学,“咱们五星食品也要学习你这招。”

“我之前去市里面参观‘报损物资’样品陈列室的时候,只顾着吸取生产方面的经验教训了,我都没想到这点。”

‘报损物资’样品的展览对象主要是类似李组长这样的企业头头。

这些样品来自于‘清仓核资’检查出来的有问题的货品。

算是把一些生产劣质产品的企业单位拉出来当众批评,集体荣誉感这么强的时代,当事人肯定觉得很丢人,也能使其他企业单位引以为戒。

百货商店销价处理的物资,同样是来自于‘清仓核资’。

之前查出来的300多亿,除了亏空之类的,其中有160多亿是属于质量有问题卖不出去的货物。

全部报废,国家财政支撑不起这么大的窟窿,也不符合勤俭节约的精神。

上头发了一份文件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多想些办法变废为宝,不要选择一报废了之。

凡是能降档的降档次使用、能加工修好尽量修好、能少销价的不要多降价,反正是尽量变现挽回损失,力求物尽其用。

比如有些仪器仪表误差很大,实际的生产生活是用不了的。

重新印刷相配套的误差说明书,仪器仪表交给学校当做教学用具,可以挽回部分损失。

又比如生产味精需要用到的活性炭,京城等省份的化工公司库存了一大批脱色力低的活性炭。

质量达不到使用的标准,按规定执行的话,商业部门是要把这些活性炭报废的。

处置方案改成回厂再加工,让活性炭重新恢复脱色能力,这就挽回了大部分的损失。

第二天。

早上。

微生物所的孙研究员带着一名身材瘦弱的同事赶到了五星食品。

“李组长,你都在门口等着我们了。”

“其他人都有事情要忙,我今天的任务就是招待好你们。”

李子敬瞧见新来的陌生人约莫是30多岁,身型和年龄都对得上号。

他又主动问道:“孙研究员,这位就是你说的能力出众的陈研究员吧?”

陈研究员爽朗笑道:“不敢当,愧不敢当。”

李子敬伸手虚引,“天气热,咱们赶紧进办公室喝茶慢慢聊。”

孙研究员用自己的手帕擦掉额头上的汗水,“这天确实挺热的。”

三人没有多说废话,径直往里走。

好几个月没来五星食品了,孙研究员对变了样的四合院有些好奇。

“之前邱副组长他们也跟我说了,你们在改造扩建厂房,没想到修得这么气派。”

李子敬含笑说道:“这有啥气派的,就是把墙壁抹白了一下,新墙壁显白看着还行。”

双方都是老熟人了,孙研究员直接问道:“参观一下?”

“可以啊。”

李子敬已经很习惯了,只要是来了五星食品的外人,基本都会想要参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