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3章 李组长脑壳疼的原因(6000)(1 / 1)五指毛桃炖猪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M日报》的这篇大文章表扬的不只是他们一家单位。

也就不可能大篇幅的讲到沼气池,极有可能寥寥几笔带过,注意沼气池内容的人可能不多。

这就会有些偏离他原先想大力推广沼气池的目的了,没人关注等于白上了一次报纸。

但是,注意的人太多了也会坏事。

全国各地气候迥异,推广太快了反而把事情搞砸了是很可能的,之前那一波沼气池就是如此。

李子敬他原先的计划是先在京城推广,然后是华北,一边改进一边往外继续推广。

稳扎稳打,这样不会搞出不切实际的工程而坑人。

他只是想获得功德,可不是想祸害别人。

孟茂生那里出了岔子,李子敬准备启用更早之前的第一套方案。

第二天。

早上。

从昨天午后到现在,许三妹这些知情的小组干部忍了快一天时间了。

心情抑制不住的激动,急等想着看最新一期《RM日报》,也就逗留在大门口等邮递员送报纸来。

前台小姐娄晓娥奇怪道:“三妹姐,小兰,你们今天怎么没进去忙工作?”

兰杏子笑嘻嘻道:“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许三妹又看了一眼手表,“今天的报纸怎么来得这么慢?”

“原来是在等报纸呀!待会报纸来了,我给你们送去办公室。”娄晓娥随口说道。

兰杏子还是想第一眼看到,“我们现在也没什么事,就在这等了。”

事情太反常了,娄晓娥探问道:“今天的报纸有什么特别的内容么?”

兰杏子还是那句话,“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娄晓娥不傻,转念一想就猜到了,“是不是报纸又来夸五星食品了?”

“你们不是第一次上报纸了,之前也没见你们这么激动。”

许三妹忍不住说道:“这次的级别不一样。”

五星食品之前上过了京城日报,这么激动肯定是更高级别的。

太好猜了,娄晓娥惊讶道:“你们上《RM日报》啦?”

“嘘!”许三妹连忙压着声音说道:“还没有确定,等报纸来了再说。”

兰杏子小声说道:“昨天下午得到的消息,怕会空欢喜一场,我们就没有告诉大伙。”

娄晓娥猜测道:“李大组长的主意吧?”

“他那人最喜欢把肉吃进肚子里了才讲有肉吃。”

许三妹顺嘴夸道:“你对李组长真了解。昨天下午就是他让我们不要说出来的。”

娄晓娥觉得这话有些歧义,稍稍解释说道:“我对他了解的也不多,跟你们差不多。”

罗少纯骑着自行车到了门口,“今天的报纸出来了,有咱们!”

许三妹追问道:“罗大哥你在哪看到的?”

“我特意去了邮局。”罗少纯从包里拿出了一份报纸。

兰杏子右手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懊恼道:“我怎么就没想到来上班的路上先去一趟邮局!”

许三妹一边接过报纸一边问道:“咱们在哪个版面?”

“在头版的最底下,前面几家单位都是国营大厂,咱们是最后一个,也有四五百个字。”罗少纯说完话去停自行车了。

连娄晓娥都凑过来了,三个女的也不嫌热,挤在一起看报纸。

‘这家企业做到了人人讲核算,处处讲效果,哪里有生产,哪里就有核算。’

‘在提高质量、增加品种、降低消耗等几个方面苦下真功夫。’

‘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专业核算与群众核算密切结合的制度,使经济核算工作围绕着生产活动全面开展起来,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通篇都是表扬的用词,娄晓娥三人喜笑颜开。

兰杏子目测了一下,“写咱们小组的字是第二多的。”

“是嘛!”高二红也认真的重新数。

娄晓娥可惜道:“最前面的襄樊棉织厂一家单位就占了这篇文章一半的版面。”

兰杏子有自知之明,“咱们是小单位,他们是国营大厂,随便一个月的利润都够咱们一整年忙活的。”

高二红脸上的笑容丝毫未减,“咱们以后也会是一家大厂!”

罗少纯已经锁好自行车走回来了,“你们赶紧拿进去给大伙报喜呀!”

兰杏子笑着应道:“知道啦!”

听到自家单位上了《RM日报》的消息,整个五星食品的职工一片欢腾是必然的。

这比去市里面领奖状更让人开心。

今天这份报纸必须装裱起来,还得拍成照片。

李子敬也挺开心的,有了这份荣誉,以后想要争取一些紧缺物资更容易了。

比如味精项目的电动机,改在这之后需要,就不需要娄晓娥借用娄家的关系。

至于沼气池的推广,他昨天已经决定了,印刷小册子送给那些生产大队。

微生物所去申请印刷用纸,李子敬自己私人出资金,京城的每一个生产大队送一份,总花费也就是二三十块钱。

路程近,那些生产大队肯定会派人来实地学习的,到时候招待学习人员还得安排人手。

这个问题不大,他们五星食品现在要忙活的是应对各级领导,比如直接领导,交道口街道办。

上报纸的事情,李子敬等人昨天没有对外透露,还好这次不会被批评没有及时汇报。

这种事五星食品的人没法提前知道才正常。

异常热闹忙碌的一周过去了。

这一天恰好是星期天。

上午。

五星食品第五进院。

组长、副组长办公室。

李子敬和邓长玉俩人刚刚从外面回来。

许三妹给俩人倒了茶水,“今天的会开得怎么样?”

邓长玉蹙眉道:“形势有些严峻啊!”

李子敬一句话没说,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揉着太阳穴。

此时无声胜有声。

许三妹面露忧愁问道:“比咱们报纸上说的还更严重么?”

邓长玉详细说道:“苏国不愿意在他们国家发我们的文章,对我们进行了抹黑和污蔑。”

“捷勀斯洛伐勀、葆加利亚、东徳这些国家的...,意达利、珐国这些国家的...报纸。”

“全都对我们进行了攻击。”

“罗马泥亚只能算是比较中立,‘日供’算是中立稍微偏向我们。”

“现在就剩北朝藓、啊尔巴尼亚、南越国的...是对我们比较友好的了。”

许三妹伸出了三根手指,“就剩三个了啊。”

这就是李组长脑壳疼的原因,为了拉拢这些歪瓜裂枣,我们要花好多真金白银。

不拉拢的话,群众会觉得我们连一个好朋友也没有。

这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士气,自信心这玩意很重要,不管是个人还是国家做事情、搞建设都需要。

而且我们一直在想办法恢复联合国的席位。

60年,票数已经是34:42,票数只差8张了。

61年,本来很有希望了,镁国玩弄程序上的花招,把我们恢复席位的问题上升为‘重要问题’,这样就必须三分之二的国家同意才行。

连续10年,都在争取这个三分之二。

即使71年10月25日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实际不是按三分之二通过的。

因为镁国佬每年都提案‘我们恢复席位问题是重要问题’,这一次的票数是55:59,弃权的15。

这个提案没被通过,我们就不需要三分之二了,只需要简单多数就可以恢复席位。

我们自己是比较矜持的,坦桑泥亚的朋友直接跑到台上跳舞庆祝了。

这一年我们建交61个国家,‘西边国家’即使投反对,我们都能稳进了。

几十年后有些不清楚内情的人只见瓯洲国家一致的赞成,认为是瓯洲的功劳。

还是71年的海峡东岸的人更懂,为保存不被驱赶的颜面,没等投票开始就先溜了。

不用投也知道输定了!

即使是锦上添花,我们也感谢这些国家的支持,但是要论起功劳,主要还是帮我们提案的那些国家。

像啊尔巴尼亚这样的,连续多年带头提案让联大讨论,我们肯定是要给人家一些好处。

国际社会的关系其实很像乡下村子里的关系,很讲究人情来往的。

除了道义方面,大部分是你支持我,我支持你;支持你对我自己有利,我才支持你。

与国际关系的坏消息不同,我们国内好消息不断。

不管工业还是农业生产,今年比去年好了很多,都是普通人肉眼可见的。

这些好消息与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内因,相比国际关系的外因,更能增强大伙自力更生搞建设的自信心。

像是上嗨的副食品供应量是去年的两倍,广洲等城市也是如此。

当然最大的好消息,是传言了很久的涨工资终于来真的了。

劳动部门已经通知了各单位,8月份开始提工资等级。

95号四合院。

中院门的边上,晒不着太阳,还有穿堂风,是个纳凉的好地方。

很是安逸,一群邻居坐在这里闲聊天。

黄金球手里夹着一根烟,“这次提工资,咱们这么多人,估摸就我和甘德明有些希望了吧?”

中院耳房的住户甘德明否认道:“我虽然升五级工好多年了,但是这次也不好说。”

“厂里传言,主要升那些五级以下的人,五级以上的名额没几个。”

六级工陈文茂接话道:“我这次估计是没得升了。”

阎埠贵笑眯眯道:“这次我可能还可以升一级。”

黄金球没有故意抬杠,“您家人口多,您前段时间还立了大功,升一级是稳的。”

阎埠贵嘴上谦虚道:“事情还没定,只是有可能。”

甘德明凑趣道:“很快就可以知道了。”

涉及到钱,包大爷有不同看法,“这次涨工资的名额只有四成,还有一多半的人没得升。”

“想很快就把涨工资的事情确定下来,我看没这么容易。”

甘德明乐呵呵道:“包大爷,上头早算准了。”

“1个月没商量清楚的,还可以多讨论两个月。”

“在11月之前定下来了的,能补发8、9、10三个月新增加的工资。”

“11月之后才定下来的就不给补发新增的这部分工资了。”

还有这么一回事,包大爷之前没听说,“嚯!”

“这是让大伙务必要在3个月之内敲定了,不然后面即使涨了工资也要先亏个10多20块钱。”

陈文茂帮着确认道:“差不多是这样。”

黄金球惬意的抽了两口烟,“涨工资的事情传了那么久了,基本上谁能升、谁没得升,大伙心里都有数了。”

坐着扇扇子的易中海一直没出声,听大伙的闲聊,他这种8级工升到头了。

至于升工程师,压根没这个戏。

不说没途径、没实力,今年夏天单单京城就有2万5000多名大学毕业生,解放前的全国毕业生加起来最多的一年也才2.5万。

安置全国二三十万的大学毕业生的技术岗位已经不太够了。

倒不是没办法设立新岗位,是没钱养那么多技术人员。

不说八级的易中海,连刘海中这种七级工也是升到头了。

为什么?因为工资已经这么高了,要优先礼让给级别低的职工升级,让那些人可以改善生活。

1个七级升八级的工资差额,快够3个人一级升二级,足够2个人二级升三级。

这年头工厂摆成绩的时候,不是比八级工的数量,比的是全厂平均工资等级。

很多六、七级工的技术并不比八级工差,只是缺了升级的机会和名额。

为了控制工资总额的涨幅,又要改善普通职工的生活,上头也有意控制高级别工人的数量。

中院,西厢房。

学徒工秦淮茹也在和婆婆贾张氏闲聊工资的事情。

贾张氏觉得这次吃了大亏,“提工资的机会白白浪费了。”

秦淮茹正踩着缝纫机,“我的学徒期刚满一年时间,提前转正是没希望的。”

天天在家带小孩的贾张氏对工资了如指掌,“徒工加一年,每月才多了两块钱。”

秦淮茹唉了一声,“有总比没有好。”

贾张氏也跟着叹气道:“都不知道要多久你才能拿到50块钱的工资。”

气氛有些不对劲,秦淮茹劝慰道:“这次有四成的人能涨工资,说明咱们国家越来越好了。”

“以后涨工资应该不会像前两年一样了,我勤快点学技术,工资总能涨上去的。”

贾张氏异想天开道:“过个两年,要是能像10年前那样就好了,那时候涨得可快了,一年能提两回工资。”

“那种好事肯定没了,只要以后每年都有涨工资就够了。”

秦淮茹心里想的是3年学徒满期,第4年一级工,第5年定级为二级,第6-7年三级,第7-9年四级工,工资就有50多块钱了。

这是很正常的升级步骤,没有特殊照顾。

像她家这样的情况,一般会给予优先照顾,也就是第7-8年能升为四级工。五级以上那就没得照顾了。

可惜类似秦淮茹这些人,倒霉的事情还在后头。

后面冻结物价的同时也把工资冻结了,多年没有调工资的事情,二级工的工资就是顶天了。

五星食品的人现在拿的就是二级工的基本工资。

贾张氏老调重弹的说道:“要是你去年进的是五星食品就好了,现在每个月都有五六十块钱,还能有肉往家里拿。”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秦淮茹心塞塞的说道:“错都错过了,也没办法了。”

贾张氏纳着鞋底,“她们都说只等五星食品盖好了厂房,咱们城东要给五星食品增加两三百号人。”

“这两三百号人一进去就能拿相当于二级工的工资,比其他人省了好几年的时间。”

秦淮茹了解一些情况,“下个月新进去的那些人?他们的基本工资也是拿第一年的学徒工工资。”

贾张氏追问道:“你听谁讲的?”

秦淮茹随口说道:“前两天,我把做好的衬衣给子敬送过去,看他在写新职工的培训方案,顺嘴聊了几句。”

“要是一进厂就是35块钱的基本工资,抢着进五星食品的人会打破头。”

“闹翻天不说,对其他厂的学徒工的影响也不好。”

李子敬说的,看来是有准数的,贾张氏又说道:“基本工资少了,那不是还有分红呢!”

这个事秦淮茹同样知道,“分红也没有。”

“以后的利润分红,先按人数平分了,老工人的那一份继续发;新学徒的那一份不发,划给公积金流动资金那里去了。”

贾张氏停下手里的活,“这就是说,那些新职工什么好处都没捞到?”

秦淮茹边忙边说:“新学徒也不是什么都没有,每个月的奖金还是能拿到手的。”

贾张氏有些忘记了,询问道:“奖金好像没几块钱?”

秦淮茹回答道:“最近两月平均5块钱。”

贾张氏又开始纳鞋底,“我记得以前是15块,发的比较以前少了好多,跟你们轧钢厂差不多了。”

秦淮茹解释说道:“我们车间的奖金是一个季度评一次,16块、14块、12块三种,每个人都有,相当于大家把奖金平分了。”

“五星食品的奖金是一月一评,有6个档,少的拿2块钱,多的能拿7块钱,拿三个月7块钱的奖金就是21块了,比我拿的16块多了5块钱。”

“唉!”贾张氏郁闷道:“在五星食品当学徒都比你在轧钢厂拿的多。”

秦淮茹安慰道:“等后面五级工、六级工的时候就好了。”

其实李子敬和秦淮茹闲聊的时候还有一项重要政策没说。

新进五星食品的人,会有一个缩短学徒期的政策。

每拿到一次‘一等’奖金,可以缩短一个月的学徒期。

每月都能拿到‘一等’奖金,最快一年半就能成为一级工;再拿半年的‘一等’奖金就可以成为二级工。

总共耗时2年,比普通的人快了2年时间。

李子敬搞出这项政策是为了预防新、旧两批人分成两个小团伙。

新人里面充满了竞争也就不容易抱团,李组长可以通过基本盘的老家伙们掌控好整个五星食品。

五星食品大院。

第二进院。

一大群人正在给地基上面的第一层框架结构加注水泥。

免得碍着干活的人,头戴藤编安全帽的李子敬离得远远的,站在三进院的新厂房楼下。

“中午之前能弄好吧?”

施工负责人岑大鑫肯定道:“绝对没问题。”

李子敬抬头望天说道:“这天阴阴的,希望今天不要下雨。”

岑大鑫估摸道:“下午应该还不会下雨。”

“晚上就是下了雨,只要雨不大也没什么大问题了。”

“倒霉下大雨的话,我们也会加雨布上去。”

越有侥幸心理越容易倒霉。

李子敬微微皱眉道:“真让人头疼呐!”

“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在9月份以前,各地的降雨量会非常不均匀,有的干旱,有的洪水。”

“京城所在的华北地区很有可能将会有比较多暴雨。”

“剩下40天,要是时不时来一场大暴雨,我们就不要想在那些新职工到来之前把厂房建好了。”

岑大鑫不确定的问道:“三四进院的厂房已经建好了,再加上实行三班倒,安置那些新职工应该没有问题吧?”

李子敬否定道:“硬挤当然能挤进去,不合适挤在一起。”

“那么一点地方,三班倒也只能安排360个人,还有100个人安置不下。”

总共500人里剩下的20多个人在五进院,20个人在种植基地轮班,个别人请假之类的。

岑大鑫提议道:“要不第四进院的玻璃顶棚先装起来,顶棚下面也能搞生产。”

李子敬又把这个建议给否了,“玻璃顶棚暂时不用考虑,那是最后没办法的办法。”

之前听过一嘴,岑大鑫猜测道:“李组长,你还是想用雨布加秸秆做顶棚啊?”

李子敬笑道:“现在欠了银行10万块钱,肯定是怎么省钱怎么来。”

岑大鑫以前是专门建房子的,“等咱们的厂房建好了就不用再像现在这样花钱了。”

“要花钱的地方多了去,机械设备比厂房贵多了。”

李子敬远远的看到,娄晓娥带着交道口的张所长往他们这走来。

“张所长上门,肯定没好事。”

岑大鑫深有同感,“其他人的事情,咱们也没办法管,只要不是咱们的职工犯了事就好。”

李子敬啧了一声,“以后小组的职工会越来越多,人也会越来越复杂,往后的麻烦事不少。”

娄晓娥和张所长已经走到二进院中间位置了。

李子敬和岑大鑫稍稍往前走了两步,脸露笑容等着。

双方已经见上了,娄晓娥和李子敬俩人招了招手,就掉头往回走了。

李子敬微笑道:“张所长,劳您亲自上门,是有什么重大指示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