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秀才策试(5k)(1 / 1)陈瑞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康九年二月己未,是刘羡正式到太学参加秀才策试的日子。

这天天将亮未亮,安乐公府就已经安排起来。先是令刘羡起来热水沐浴,换了一身非常青底荷纹连裳儒服,头戴玄色儒冠,脚穿步履紫丝布履,这些衣物都熏了一夜,刘羡穿到身上时,一时颇为不适。

而后是早膳,妻子阿萝亲自下厨,在阿春的指导下做了一碗鲤鱼汤饼,端给刘羡,寓意是希望他今日鱼跃龙门,好运连连。刘羡尝了一口,发现盐似乎下重了,但抬头看见妻子殷切的眼神,他不好令她失望便,展颜露出一个笑容,就饼连汤,喝了个精光。

用过早膳,刘羡便准备出门了。朱浮给他牵了翻羽出来,经过一年的驯养,这匹上党来的千里马变得非常温顺,但也保留着神骏雄伟的外表,十六岁的刘羡骑上去,顿时显得英武不凡,引得阖府上下一片赞赏之声,二伯刘瑶更是当众感慨说:“真像大兄年轻时候。”

甚至就连安乐公刘恂,此时也罕见地出来,冷着脸鼓励刘羡说:“好好考,不要辜负了祖先名声”,然后就匆匆逃走了。

看得出来,大家都对刘羡入仕寄予厚望。原本刘羡非常轻松,此时倒被弄得有些不自在了。但他知道,这就是母亲说的是负担,所以他选择回馈一个胸有成竹的笑容,昂首挺胸地和家人们告别,与张固、郤安踏上了太学之路。

这一年来,这条路刘羡已经走熟了。大概两刻钟,他穿过开阳门进入南市,再从南市经过熹平石林进入太学,沿路的行人不禁对他屡屡侧目:今日也是太学生进行试经射策的日子,很多人都穿得非常正式,可即使如此,刘羡还是显得鹤立鸡群,贵不可攀,继而不禁有人窃窃私语,猜这是哪个世家的贵公子。

此时太学的杏花开了,粉粉嫩嫩,既好似粉云氤氲,又好似下了一场红雪。很多人在其中徘徊绕行,基本都是准备策试的太学生,他们大多神色忐忑,口中念念有词,显然在为接下来的射策打腹稿。

刘羡下了马,将翻羽寄放在太学的马厩,走出来时,突然听到旁边一声呼唤,侧头看,发现竟是刘聪。太原公子还是像以前一样,脸上带着似笑非笑,似醉非醉的神情,负手而立,对他问道:“听说你今日要去秀才策试?有把握吗?”

刘羡笑道:“没什么把握,听天由命吧。”

“行,能说这话,一般都是十拿九稳了。”

“那你呢?今日太学射策,你准备得如何?”

“我?”刘聪一手指着自己,失笑道,“我一个来当质子的匈奴人,怎么可能参加射策?无非是混日子罢了。什么时候轮到我继承部族了,我就回并州去,然后再派一个新的质子来洛阳,以此循环往复。人生啊,就是这样了无生趣。”

刘聪说这话的时候,语气虽然是玩笑,但也不难听出其中的落寞,以及几分言不由衷,显然对于射策中第这件事情,他还是非常向往的。

两人也不再多说,刘聪拍了拍刘羡的胸口,鼓励了句“祝你成功”,然后转身离去了。

刘羡在原地伫立片刻,感慨一番,也和张固、郤安分别,往太学考场走去。

今日太学射策,太学中央的二十间大学舍都被征用了,而刘羡的考场不在这边,他被安排在国子学旁边两百步的一间小学舍,占地虽然不大,但装饰却非常华丽。

不仅墙壁是用赤石脂刷的朱漆,舍前的走廊上还绘有几张孔子画像,对着考生们露出憨态可掬的慈祥笑容,很难联想到孔子那充满困惑挫折的一生。

刘羡抵达的时候,这里大约站了二十来个考生,都不约而同地往刘羡处望过来。这也难怪,这些人多不年轻,年纪大的恐怕有四十来岁,年纪小的也有二十来岁。站在他们中间,刘羡甚至显得有些稚嫩。

刘羡倒没有什么自傲,能在这里策试的,基本都是地方郡国的英才,无非是没有足够的人脉,所以不得不蹉跎岁月,熬打资历,这才能在今天到太学对策。自己虽然常常自以为苦命,但和他们相比起来,还是非常好运的。

还没到策试的时间,刘羡直接到队伍的最后坐下,拿着文牒等待呼名。

在他前面的是一位年近三十的中年人,身材宽阔,满手老茧,站姿挺拔,一看就是习武之人。这人非常客气,看见刘羡就一本正经地自我介绍说:“在下鄱阳陶侃,字士衡,今岁来京考孝廉科,敢问阁下是……?”

他是江东人,吴地口音很重,说了两遍刘羡才反应过来,刘羡连忙回应道:“在下刘羡,字怀冲,今日是来秀才对策的。与陶兄相会,甚是荣幸。”

他一说是来考秀才科,众人的眼光顿时不同了。

在这里的人多是以孝廉科居多,孝廉一科虽然也要射策,但到底有孝行在先,不需要那么麻烦,只需要写一篇长论即可,而秀才对策则是要连答五策,没有捷径可走,非博古通今者不能为之。对于敢于考这一科的人,不管再年轻,大家都还是很尊敬的。

陶侃也是如此,他很吃惊地看着刘羡,一时拿不准该用什么态度,良久才说:“那就预先祝刘君中第了。”

过了一会儿,学舍的钟声被敲响了,国子祭酒嵇绍走出学舍,将众人按照科目分好,依次等待呼名对策。

秀才这一科只有三人,除了刘羡外,另外两个都是年过四十的老人。他们神色忐忑,看向刘羡的眼神也有几分惊疑不定,可能是由于刘羡的年纪而产生了自我怀疑,也可能是想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屡试不中,连带着刘羡也有些紧张了。

好在这种氛围没持续多久,很快,学舍中的嵇绍就呼唤刘羡进去,他是今日第一个进行秀才对策的。

一进门,刘羡看见屋中坐了五个中年人,他们虽然相貌各异,但都自有一股文宗风范,显然就是这次对策的考官了。

刘羡只认识为首的国子祭酒嵇绍,行过礼后,嵇绍也对他展颜微笑,非常轻松地说道:“怀冲不必拘谨,就当是我们随便聊点经义吧。”而后又为他一一介绍,在他身边的这四人,从左到右,依次是尚书郎潘岳,中书郎左思,侍中乐广,黄门郎山简。

这四人听说考生是安乐公世子,也都露出玩味的神情来,只不过由于是策试时间,他们不好展开,还是很快进入了正题。也就是考官拿出早就拟定的策问,而考生在策问下进行对策。

第一道策问是嵇绍写的,他拿出题纸,当众问道:“昔三代明王,启建洪业,文质殊制,而令名一致,人散久矣。三代之损益,百姓之变迁,其故可得而闻邪?今将反古以救其弊,明风以荡其秽,三代之制将何所从?太古之化有何异道?”

这道策问就是很标准的师古题,问如何从夏商周三代的制度变迁中学得教训,用以改变当下的制度弊病。一是考察对策者对经史的了解,二是考察对当下制度的观察。

这简直是刘羡的拿手好戏,他当即挥笔答道:“臣闻有国有家者,皆欲迈化隆政,以康庶绩,垂歌亿载,永传于后。然而俗变事弊,得不随时,虽经圣哲,无以易也。”

开头就是点题,国家想要达到大治,所谓的制度和政务,其实就是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没有什么颠扑不破的成法。

“夏人尚忠,忠之弊也朴,救朴莫若敬。殷人革而修焉,敬之弊也鬼,救鬼莫若文。周人矫而变焉,文之弊也薄,救薄则又反之于忠。所谓忠弊质野,敬失多仪。周鉴二王之弊,崇文以辩等差,而流遁者归薄而无款诚,款诚之薄,则又反之于忠。三代相循,如水济火,所谓随时之义,救弊之术也。羲皇简朴,无为而化;后圣因承,所务或异。非贤圣之不同,世变使之然耳。”

接下来这段话,刘羡就是根据题眼,通过古史来进行阐述。

夏代的立国基础是尚忠,但忠诚难以经历长久的利益考验,所以最后就亡国了。

而商代就进行了修正主义,改用威权和信仰治国,只是这样的手段难以捉摸,并不稳固,最后被以崇尚确切制度和成文法的周人灭亡。

但周代的问题就是制度太过僵化,难以长期执行,最后还是要通过孔子提倡忠孝来续命。

可以说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变迁,其实就是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情,与其想什么千秋万代后的大问题,不如多想想当下吃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政治智慧。

“今大晋阐元,圣功日隮,承天顺时,九有一贯,荒服之君,莫不来同。然而大道既往,人变由久,谓当今之政宜去文存朴,以反其本,则兆庶渐化,太和可致也。”

最后是讨论对今日的时政感悟。刘羡先是对皇帝歌功颂德了一番,然后非常隐晦地说道,现在国家的问题,就是社会从上到下都称不上忠诚,只要从这个方面着手教化,让大家都忠诚起来,可能太平盛世就有了。

第一策答完,刘羡把对策交了上去。

第二道策问是一道实务题,是尚书郎潘岳出的,其辞曰:

“今四海一统,万里同风,天下有道,莫斯之盛。然北有未羁之虏,西有丑施之氐,故谋夫未得高枕,边人未获晏然,将何以长弭斯患,混清六合?”

简单来说,就是问刘羡,虽然国家统一了,但西北还有边患,该怎么处理。

刘羡牢记陈寿的教诲,把握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中心思想,继续挥笔开始写车轱辘话:

“臣闻圣人之临天下也,祖乾纲以流化,顺谷风以兴仁,兼三才以御物,开四聪以招贤。故劳谦日昃,务在择才,宣明岩穴,垂光隐滞。俊乂龙跃,帝道以光;清德风翔,王化克举。是以皋陶见举,不仁者远;陆贾重汉,远夷折节。今圣朝德音发于帷幄,清风翔乎无外,戎旗南指,江、汉席卷;干戈西征,羌蛮慕化,诚阐四门之秋,兴礼教之日也。”

“故髦俊闻声而响赴,殊才望险而云集。虚高馆以俟贤,设重爵以待士,急善过于饥渴,用人疾于影响,杜佞谄之门,废郑声之乐,混清六合,实由乎此。虽西北有未羁之寇,殊漠有不朝之虏,征之则劳师,得之则无益,故班固云:'有其地不可耕而食,得其人不可臣而畜,来则惩而御之,去则备而守之。'盖安边之术也。”

简单来说,就是答非所问,装聋作哑。

策问是问怎么解决边患,刘羡对策就是讲应该先治理内政,翻来覆去地举一些典故,论证只要大晋内政搞得好,边患自然而然就消除了,至于你问为什么?我想懂的都懂。

但有没有道理呢?那也确实挺有道理的。

在刘羡看来,有识之士也都应该看得出来,这大晋的心腹之患有点太多了,先治理内患显然比治理边患靠谱。

刘羡把第二道对策交了上去。

中书郎左思出的也是一道实务题,但又与师古相结合,辞曰:

“庶明亮采,故时雍穆唐;有命既集,而多士隆周。故《书》称明良之歌,《易》贵金兰之美。此长世所以废兴,有邦所以崇替。夫成功之君勤于求才,立名之士急于招世,理无世不对,而事千载恆背。古之兴王何道而如彼?后之衰世何阙而如此?”

这题大抵是问,国家兴亡,在于招揽人才,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可为什么有的王朝能因收揽人才而兴盛,有的王朝却丧失人才而衰亡呢?

对这一题,刘羡稍微认真了些,这时候不能再说车轱辘话和歌功颂德了,要从经义上去解读:

“兴隆之政务在得贤,清平之化急于拔才,故二八登庸,则百揆序;有乱十人,而天下泰。武丁擢傅岩之徒,周文携渭滨之士,居之上司,委之国政,故能龙奋天衢,垂勋百代。先王身下白屋,搜扬仄陋,使山无扶苏之才,野无《伐檀》之咏。”

“是以化厚物感,神祇来应,翔凤飘飖,甘露丰坠,醴泉吐液,硃草自生,万物滋茂,日月重光,和气四塞,大道以成;序君臣之义,敦父子之亲,明夫妇之道,别长幼之宜,自九州,被八荒,海外移心,重译入贡,颂声穆穆,南面垂拱也。”

刘羡先是沿着题目的思路,肯定招揽人才的重要性,再沿用商周的典故,加以天人感应的话术,阐述说,不能盲目取士,而要按照儒学经义取士,来着重梳理忠孝之道,国家就一定能安宁。这算是儒学的政治正确了,不可不提。

但这还不够,他又紧跟着写道:

“今贡贤之途已闿,而教学之务未广,是以进竞之志恒锐,而务学之心不修。若辟四门以延造士,宣五教以明令德,考绩殿最,审其优劣,厝之百僚,置之群司,使调物度宜,节宣国典,必协济康哉,符契往代,明良来应,金兰复存也。”

这算是刘羡对取士的一点自我见解。

他觉得察举贡士确实是很不错的善政,但在当下,和九品中正制度结合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弊病,因为察举制度面向过于狭隘,很多门阀不怎么修学就能进入仕途,这实在不利于官场的生态。

应该废除中正制度,扩大察举的面向,同时将考试考绩制度发扬光大,推广到所有的官僚群体中,那朝廷政治就会清平许多了。

答完后,刘羡擦了擦额头的汗,又把试卷交了上去。

这题算是五策中最难的,后面的两道就简单多了。

第四道是问刘羡,法令和礼乐是否冲突?这是问刘羡对皇帝早年修缮的《泰始律》有何看法。

刘羡又是一阵车轱辘话,中心思想就是法令礼乐不可偏废。

第五道是问刘羡,今天下太平,是否应该削减武备?这是讨论灭吴后的休武偃兵政策。

刘羡则论述说,所谓的天下太平,是讲国内的事,边疆什么时候太平过?所谓“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和平时期也必须要锻炼武备,才能长期的维持和平。

五策答完,刘羡写了差不多两千字,手都麻了。回头看窗外,可见日上三竿,距离他进来时,差不多过去了一个多时辰。几位考官在整理试卷,倒也没有过多的言语。

国子祭酒嵇绍则对刘羡笑道:“怀冲,这后边还有两人等着策试,你先回去等消息吧。大概要等个十天,我们就会把品状和上喻一起送过来,到时你,也就有个官身了。”

言下之意,是刘羡这次对策答得很不错,基本是通过了。

刘羡顿时吃了一颗定心丸,他对诸位考官再次行礼,躬身退出门外。

一出门,两道目光就聚焦过来,刘羡对等待的两人笑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他远远地看见张固和郤安在杏林中等待,周遭鸟语花香,蝶飞蜂落,他迈开步子,昂首挺胸地走了过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