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六十三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公布入围名单后,一个世界级的难题同时诞生:
问:林无攸究竟有多护犊子?
答:他能让四部龙国电影同时入围主竞赛单元,让六部亚洲电影占据主要席位,你说他多护犊子?
事实上用护犊子来形容不够准确,外媒在接到信息后甚至直接开骂。
“他徇私枉法都不背着人吗?四部龙国电影,两部给了大陆导演,一部给了湾湾导演,一部给了香江导演,他搁这儿分蛋糕呢?!”
“这算什么,那两位香江和湾湾导演的名字后面是龙国,没有其他任何标注!!”
“……”
一句话彻底杀死话题。
任何一个政治素养过关的记者在看到那份无任何单独后缀的名单后,马上意识到林无攸是彻底疯了,他甚至敢在这种地缘性的敏感问题上做手脚。
由于涉及到的问题太过于敏感,林无攸的态度也过于猖獗,一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外国记者甚至没敢直接相信,反复求证之后才敢确定,名单没有问题。
组委会官方对全球都是这么宣布的。
记者们好似闻到了鲜血味儿的苍蝇,马上便开始扑棱扑棱地扇翅膀。
可新闻稿还没有写完,另外一道警告先抵达——不允许发表任何中伤林无攸的言论,绝对不行!!
此警告来自于迪士尼,这个惯来有与林无攸不对付传闻的大公司。
迪士尼不知道是吃了什么不该吃的菌子,疯狂动用人脉,往死里压所有会涉及到林无攸负面消息的新闻。
媒体们很想吃这口带血的流量,但迪士尼绝对不允许,他们好似保护宝藏的巨龙,将林无攸严严实实地护在翅膀下,甚至还砸钱让记者们往外发吹嘘投稿。
四部龙国电影?全球多元化视角。
六部亚洲电影?友好地球村,和谐你我他。
主席一言堂?你们嫉妒天才,这是赤裸裸的污蔑!
在这个阶段内,哪怕林无攸光明正大地耍手段,他名声也是史无前例的漂亮。
原因很简单,《加勒比海盗2》在冲击十亿美元。
十亿……美元!
目前全球只有两部电影做到了,《泰坦尼克号》与《指环王:王者归来》,《加勒比海盗2》可以成为全球第三位做到这个成绩的电影。
它的竞争对手有《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星球大战I:魅影危机》、《怪物史莱克2》、《侏罗纪公园》、《海底总动员》、《蜘蛛侠》、《独立日》等数一数二的大片。
迪士尼不确定《加勒比海盗2》肯定能做到,它只是有机会碰到,因为根据专业机构测算,它的票房潜力远远没有挖出来。
与公,迪士尼必须拼十亿美元的门槛,哪怕这是他们引以为豪的动画片也没有拿到的成就,他们也要不惜一切代价这么做。
作为后来者居上的电影公司,他们必须向股东、向竞争者展示自身的肌肉究竟有多么硬。
《加勒比海盗》作为迪士尼的原创IP,在没有任何原著打底的基础下走到今天,堪称是种奇迹。
现在他们要将奇迹扩大化,以彰显迪士尼对市场的把控性。
所以,作为整部电影的发起人,整个IP的塑造者、两部电影的总导演,林无攸不能出现任何、一丁点的名声危机。
他们甚至还要替林无攸进行宣传,以威尼斯电影节主席的名头蛊惑其他观众走进电影院,交出裤兜里的那张票钱。
尤其是前期海量宣传中,迪士尼没有怎么提到林无攸,也没有让他多次出席各种路演,现在不得不用加倍的资金补回来。
这也涉及到“于私”的一方面。
罗伯特作为迪士尼新任CEO,他需要重量级的成绩给自身站台,所以哪怕跟林无攸闹得不可开交,却也只能使小手段干涉,不能真刀真枪地出手。
打了老鼠但怕伤到玉瓶。
可随着《加勒比海盗2》的票房不断走高,罗伯特再也不用打“老鼠”了。
因为老鼠才是玉瓶。
他现在只祈祷这位尊重的“玉瓶”别继续在刀尖上行走了,迪士尼压消息都压不过来!
如果罗伯特是个龙国人,且可以见到林无攸,他一定会直截了当地说:
“小祖宗哎,求你别闹了,你安安分分当个主席,等到开幕式那天,迪士尼肯定给你拉人抬身价,保准让电影节风风光光办下来,也让不明觉厉的观众们被此吸引,乖乖交出那张电影票,你怎么就不能听话点啊!”
奈何,罗伯特既不是龙国人,也无法见到林无攸,他甚至打不通林无攸的电话。
……
“烦人的家伙,”林无攸再次摁断号主名为罗伯特的跨洋电话,将诺基亚丢在旁边,重新抓起抱枕塞进怀里,继续翻看手中的《少年JUMP》。
尽管外面是景色秀丽且怡人的威尼斯,林无攸却只想窝在床上,享受着难得的悠闲时光。
偷得浮生半日闲,漫画小说来个遍。
才看完最新一期的《海贼王》,余味悠长地重新回顾下,丢在床上的诺基亚又震了起来。
林无攸不想动,更加不想接电话,但那个号码不依不饶,硬是让他捏着鼻子接通。
电话一接通,姜闻的声音扑耳而来。
“大侄子,你不厚道!”
“这边建议将控诉说得更清晰些呢。”林无攸直接了当地回复。
姜闻理不直气也壮:“你的提醒太不明显了,我得是什么绝顶聪明的脑袋才能明白其中的隐晦含义,下回说得再明显点。”
林无攸翻个白眼:“我不如直接把金狮颁给你吧,还省得你费尽心思地拍电影。”
“哎,这么怎么好意思呢?”姜闻谦虚不到一秒钟,紧接着便厚颜无耻道,“我现在还在之前的拍摄区,你往探班地点邮寄奖杯就行,记得把我的名字刻得大一点。”
真·给个杆子就往上爬,更让林无攸无语的是——
“你让我给你邮奖杯,甚至不肯报个正经八本的地点,做人做到这份儿上,无耻得有些过头了。”
姜闻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有我大侄子在,用不着我担心任何事。”
“你多少还是操心点吧。”林无攸无奈吐槽,“至少治疗下拖延症,别搞得《加勒比海盗3》都播出了,而《太阳照常升起》还没有杀青。”
姜闻吞吐回答:“应该……不能吧?”
林无攸绝倒。
慢工出细活不假,但姜闻慢得特别过分。
“叔,我出道的时候,你还在禁导期,我都开始做评审团主席了,你怎么还没有端出一部电影?我不懂,我真不懂。”
杀伤性极强,侮辱性更强,姜闻被怼得无语凝噎。
片刻,他才牙缝中挤出一句回复。
“这只证明我是个正常人类,而是你是个不折不扣的怪物,毕竟是才达婚龄的学生崽。”
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林无攸被噎得无话可说。
互相伤害后,大侄子与“好”叔叔决定暂时放过彼此,姜闻也切入正题。
“是你做的吧?”
“什么?”
“入围名单上香江与湾湾没有被标注,搜狐与新浪转发得胆战心惊,这事一个闹不好可就……”姜闻说话很克制,尽管他觉得自家大侄子做得这事特别爽,但终究涉及到地缘性的政治问题,一个处理不当就容易成为“被枪打掉的出头鸟”。
林无攸装傻:“叔,你在说什么?我有点听不懂。”他加重语气,“如果名单出现任何问题,那一定是新来实习生的问题,组委会将马上做出反应。”
“……”
这经典的实习生背锅,自家大侄子是破罐子破摔,姜闻沉默了四五秒钟。
“下回尽量少搞有风险的事情。”
“是实习生做的。”林无攸再次强调。
比起巨爱夹私货的家伙们,他只是小小cue了一下,高尚到可以被称作“圣人”。
姜闻放弃继续纠缠此问题。
“虽然说出门在外,照顾自家人很有必要,可你也要顾忌到德不配位的问题,我不清楚海外是什么情况,但国内确实因着中影压着才没有闹得太厉害。”
“闹?他们闹什么?”林无攸不明所以。
姜闻:“一个不被主流接受的贾科长,一个备受主流排斥的冯晓刚,偏生这两人成为入围选手,你说他们在闹什么?更别提你那劳什子的三幕式理论,闹得学术界与商业电影圈更加不得安宁。”
有些人虽不在江湖,但江湖处处都是他。
姜闻很佩服林无攸掀起腥风血雨的体质,更加佩服这家伙每次都能在掀起战乱后安然离去的能力。
毕竟人在海外,又担任着重要地位,再闹也要顾忌到各方体面。
姜闻能提醒的东西不多,左不过是些陈旧的说辞与腐朽的腔调,他本人很看不起那些乱七八糟、没得意思的腌臜事,若非有个闹起来不知深浅的大侄子在,他是真不乐意管圈内真真假假的讯息。
好在大侄子如今地位越来越高,除了个性太独、比他还不喜欢污七糟八的事情外,几乎是个完美的圈内顶梁柱。
他也可以稍稍放开手来。
想到此处,姜闻扶额无奈。
“我同你说这些也是白费功夫,外界骂得再难听也拦不住你的一意孤行,你何时在乎过别人的看法?罢了,就当我没有说过。”
“明明是好话,我咋听着这么像骂人?”林无攸嬉皮笑脸地反问,姜闻直接骂了声“滚犊子”。
抛开姜闻以外,林无攸也接到不少大人物的电话,基本上都是一个意思——你当主席不容易,别为了一时意气败坏声誉,做得好,但下回别做了。
这也导致个挺窘迫的事情发生。
尽管某个地区的话事者气得发狂,扬言要彻底封杀林无攸,却没有得到太多的支持。
一来,林无攸的电影全球放映,芝麻大点的小地方,票房上限也不高,封杀实在无关痛痒;二来,在抛出实习生背锅后,这事便在各方的心照不宣之间悄然消失。
闹也闹不起来,疯也疯不出头,某区只能咽下这口窝囊气。
时间飞快,眨眼间便来到8月29号,第六十三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即将正式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