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
犹如舟可泛于海,不可登山;车可陆行,不可济海。”
白发青年先是引经据典,而是进行释意:
“先人之言却也合乎天道,诸般器物及其功用自有分别,不可错误使用,更不可强不能以为能。”
“只是,这一理念虽然构成了基础规则,但其之存在本身,也是限制。”
“器只能被用在规则中的用途,而不可以另作他用,它们只是被动承担着自身功能,却不能决定自己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再来的话语就不单指「器」,而是有更深奥的内容在其中。
“一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为君臣父子,各司其职。那人与器在此可有区别?”
“无,人在角色化同时,也在器物化。”姬青阳回答道。
香六牙微微颔首,可见两人所见略同,而后他继续引经据典——
“大成至圣先师曾言: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
父有争子,不行无礼;士有争友,不为不义。
故子从父,奚子孝?臣从君,奚臣贞?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
“因此,在儒门理念中,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
“再以此观器,君子不器,便是否定器之功能为其所带来的消极性,并非被动接受自己身上的义务,消极发挥自身功用。”
“而应主动承担起责任与义务,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与升华,即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正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为王者,及其使人也,器之。”最后一句则是留给轩辕皇对规劝,或者谏言,就当下而言其实没有差别。
这句话的意思也很简单,王者可以按照一个人的才能,去使用他,为他分配工作。
就是因才适用的道理。
“青颺受教。”姬青阳今天确实被上了一课。
有些事他自己可能确实有做,但系统的听其他人道出,收获全然不同。
与此同时,他也通过这一番话,对香六牙有了更加具体的了解,不是单纯的「被迫害妄想症」可以概述。
包括其开设汤问梦泽,也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延伸,是香六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方才那一段话的意思,就是香六牙对自身理念的佐证,天子之国,诸侯之国,有规劝之臣疆土就不会被削弱,社稷就不会有危险;小一些的家族如果有规劝之臣,宗庙就不会被毁。
父亲如果有规劝之子,那么就不会做出不合社会规范的行为。
读书人有规劝之友,那么就不会做不合适的事。
大成至圣先师不提倡愚忠、愚孝,儿子单纯的服从父亲,不是孝,臣下单纯的服从君主,也不是忠。
只有审查事情的来龙去脉而服从,才称之为孝,才称之为忠。
这就是香六牙所说的“君子不器”。
正常来说,姬青阳大可当个守成之君,说不定熬个多少年就熬飞升了,包括香六牙对他也有过这样的猜测。
然而,等到两人实际见面,进行交谈。
从前的推测被推翻。
姬青阳先前所言,同样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一番交谈,两人意外的合得来,当初萌生的名为「招揽」的念头,而今迅速长成参天大树。
“轩辕城有太常,大鸿,祝融,共工,蓐收以及奢龙六部,乃历代先皇所留之底蕴,保证了轩辕城与轩辕族的传承。”
“只是,六部因其特殊性质,主内有余而主外多有不足。”
“故而我欲效法先祖设六相协调。”
“不知先生是否愿意,担任这六相之首。”
姬青阳直接将心中想法道出,这并非是一拍脑袋的想法,不过,此前并未定下合适人选,在与香六牙谈过之后他认定了对方。
三教兼修,背景干净,能力也足够,缺点就是可能会谨慎过度。
当然,在轩辕皇看来这不是问题。
因为他们真的合得来。
只见白衫青年自地上站起,躬身行揖礼,足可见其诚意。
香六牙赶忙起身,将之扶起:“承蒙轩辕皇厚爱,只是六牙家中尚有胞弟,故而,需要时间进行安置。”
他未曾拒绝。
“若是令弟不嫌弃,可与先生同来轩辕,我也有两名小弟,兄弟间有个照料总是好的。”
“待我与霞弟修书一封,再给轩辕皇答复。”
“自当如此。”
基调就这样被两人定了下来,于是重新对桌案而坐。
“关于轩辕皇先前所言,引导异境外族融入文明一事,六牙心中有一些想法。”
“请先生教我。”
“不敢,只是拙见罢了,详情听说……”
如今的神州从大环境来说,已经脱离了政教合一,因为三教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儒门的私学几乎成为主流。
但香六牙建议姬青阳,将轩辕城现有的政教合一扩大,辐射到下辖的异境与外族。
将「国学」规范,重新编写使用的教材。
具体内容,可以视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落到实处免不了要投入心力。
秉持着谁提出谁解决的规律,姬青阳顺其自然对香六牙委以重任,六相之首只是名号,只是一个统称,「国学祭酒」才是实际上的身份。
汤问梦泽也不用建在南域或者南境,轩辕之丘下面正好有合适的地方,还能肩负起类似于稷下学宫的职责。
在六部之外重设六相协调内外,必然要分割收拢六部原有权利,重新分配。
如果是正常国家必然要面临不小的阻力。
部落制度的优越性,便在此时体现,包括香九霞在前来轩辕城后负责哪部分,在香六牙答应留下之时,姬青阳在心中就有了规划,奢龙部负责的情报探查工作可以拆出来。
…………
在香六牙来到轩辕城的第一个月开始,就经常有太常部成员出入皇殿,主要是送去造好的纸与墨。
然后,会带出写好的成品书,回到太常部后再以活字印刷量产,归类。
其余各部再从太常部领取相应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