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五章 西湖梦寻 (三)(1 / 1)木鬼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面簌簌落着雪,雪粒夹杂在发丝,随梳理长发的手指,融化成水。苏青瑶抬头,一阵寒风吹来,飞雪扑到了脸上,沾满睫毛。应是驶离了南京城,两岸的青山夹着江流,山川之间,万籁俱寂,唯有一两声鹭鸟的鸣叫。

一夜似睡未睡,醒后仍像身处梦中。苏青瑶扶着甲板坐起,倚在船舱。她望着灰白色的江面,止不住地回想起昨夜所见的地狱绘卷。被强压下的恐惧刹时涌上心头,与那场久远的梦汇到一处,剜着心口。

回不去的杭州,早已沦亡的上海,尸横遍野的南京,她的爱人、朋友、故乡与故国……完了,完了,都完了,繁华的江南付之一炬,而她顺长江水漂流,不知明日是生还是死。

苏青瑶垂下脸,左臂环抱身子,整个人蜷缩着,肩膀一耸一耸,近乎要把心肝脾肺都呕出来那般,失声痛哭。滚热的泪水将双颊的雪花融化,分不清哪些是雪,哪些是泪,只见一颗颗豆大的水珠沿着通红的脸,不停地往下流,渗入棉袍的衣领,害她整个人都湿透了。

魏宁被她的哭声惊动,翻身坐起,望向眼前这个瘦弱的女人。

他这才意识到,她昨晚不是不怕,而是竭力压抑住自己的恐惧,直到现在离开南京,才敢发泄出来。

就这样,苏青瑶哭了很久很久,哭到虚脱。

她侧躺在船舱,听雪淹没江面。

汽艇马力小,舱内又只有一桶柴油,开不到武汉。

苏青瑶决定先乘船去铜陵,那是个小地方,就算有日军,也不会太多。他们在船上,蘸着江水,吃了一个干硬的馒头。苏青瑶替魏宁上药、更换纱布,两人聊了几句闲话,魏宁又对苏青瑶说,希望抵达铜陵县后,苏青瑶能帮他寄一封信去汉口。

苏青瑶问他,是寄给谁的。魏宁说,给他的妻子,她就住在汉口的空军家属院,他得第一时间告诉她,他还活着。苏青瑶点点头,没说话。

魏宁见状,迟疑地发问:“你呢,不写信给家里人?”

“已经很多年不联系了,”苏青瑶苦笑,下意识躲开他的目光。“我是逃家出来的。”

“为什么?”魏宁挑眉,似是想起什么。“逃婚?”

苏青瑶诧异地瞧他一眼。

魏宁看出自己猜中,笑一笑说:“我家小妹也是逃婚去读书的,跟你差不多岁数,爹娘是抓了又逃、抓了又逃,最后闹得实在没办法,才给她退了亲,放去美国读医。”

“也不算是因为逃婚……有很多原因。”苏青瑶转过头,面对一望无际的江面,嗓音很轻。“只是现在想想,那时的我的确很幼稚,什么都想要,又什么都不敢做,瞻前顾后,犹犹豫豫,因此伤害了很多人。”讲到这里,她抽抽鼻子,又有想流泪的感觉。

魏宁不想自己戳中了她的痛处,连忙安慰起来,说事情都过去了,不必再想,父女哪有隔夜仇。她愿舍命带他逃离南京,这等胆魄,称得上当世奇女子!爹娘要是知道,为她高兴来不及,怎么可能怪她……

苏青瑶听着魏宁笨拙的安慰,无奈地笑了一笑,表示自己没事。

接着,她又轻微地晃了晃头,喃喃道:“不,他不会原谅我的。”

汽船从早开到晚,终于抵达铜陵。

魏宁太显眼,不能上岸,便留下照看汽船。苏青瑶脸上抹泥,乔装成难民,独自进城。她也留了个心眼,将零钱袋与几瓶抗生素裹进棉袍,最贵重的支票则塞在内衣里,紧贴心口。万一魏宁背信弃义,带着干粮乘船逃跑,她身上也留有最重要的钱与药。

万幸,战火尚未烧到此处。

苏青瑶确认城内安全后,去到城内的一间客栈,用假名定下一个房间,并向旅舍的老板娘打听到有民船将要去九江后,悄悄折返回江岸,叫魏宁藏起汽艇,随后带上他们所有的行李,随自己进城。路上,他们约定,余下的旅途中,彼此互称兄妹,从无锡逃难来。

当夜歇在旅舍,简单的洗漱后,苏青瑶搬来一把椅子,坐到窗边守夜。她负责守上半夜,灯火未熄,安全些,等十二点过去,便轮班给魏宁。

落雪的寒夜唯有凄清二字可以形容。黑沉沉的云暮伴着影子晃动一般的雪片,笼罩了江面。苏青瑶痴痴望着窗外,看见一个拳头大小的光亮在远处起落,大抵是渔灯。

那一盏明亮的渔灯倒映在波动的江面,在船上人看来,更像是一轮橙黄的圆月映入了有情人的眼波。

徐志怀屈膝坐在舱篷的最外侧,沉默地注视着层层水波中的假月亮。

同船的旅客皆已睡熟,昏暗的船舱内,偶尔传出几声呓语。他却清醒地过分,听着他人均匀的呼吸,回想自己一路隐姓埋名,躲避空袭、日军与匪徒,从杭州逃到宁波,路途所见之处,皆是残垣断壁、尸横遍野。

到老宅,短暂停留一日,徐志怀仓促地给父母上香磕头,又分出不少钱财给宗族内的叔伯后,改坐汽车往九江赶。然而路上的桥梁大多被撤离的国军炸毁,汽车停在半途。无奈,他只好坐上一艘摇橹的木船,往九江去。

细雪逐渐覆盖了乌发,冬夜愈发安静。徐志怀独坐着,不知为何,一种寂寥而幽远的茫然从心头升起。他想起五年前,那次日军攻打上海,形势同样危机,但他丝毫没有茫然……或许是因为有她。她在身边,他凡事都有个方向、有个目的……现在没有了。

思及此,徐志怀不由地合上眼眸,想借睡意逃避那份愈发强烈的情感。不知过去多久,渔船在江潮的颠弄下悄然驶过铜陵,梦境也如潮水般,逐步将他淹没。

半梦半醒之间,徐志怀回忆起自己二十五岁那年的隆冬,江南大雪,雪停之后,是漫天匝地的银白。而他踩着结冰的台阶,背着她从灵隐寺下来,彼此默默无言,显得周遭的一切都是那样疏远,唯一可亲的是少女紧贴着颈窝的面颊,散发着孱弱的花香。

这般走回到那辆略显陈旧的福特汽车,司机开车,往楼外楼去。苏青瑶倚靠车窗,歪斜地坐在右侧,头低垂,仍是眼泪汪汪。徐志怀怕她冷,侧过身,右臂一捞,将她的腿放到自己的膝盖上。苏青瑶不愿他在白天看她的脚,本能地朝内缩,不料他手指一拢,握住脚踝,叫她挣脱不开。

徐志怀默默替她脱去鞋袜,露出两只冷冰冰的小脚,苍白又纤瘦,捧在掌心,恰似两只留在枝头的玉兰花,只不过其中一只快要凋谢,花瓣有所残缺。

苏青瑶见状,眼眶红红的,看着又要落泪。

“你放开,烦人。”

“你鞋穿太薄了,带跟的皮鞋容易进水。” 徐志怀并不懂苏青瑶敏感的小心思,两只手捂着左脚,问她。“怎么不穿棉鞋?”

“没有棉鞋。”

“你鞋柜里几十双鞋子,没一双棉鞋?”

苏青瑶嘴巴里含了口水那般,含混地嘀咕:“不好看嘛。”

那时,女式的靴子还没流行,她出门,一般穿得还是皮鞋和绣花布鞋,棉鞋、毡鞋都太村气,和旗袍、皮草搭在一起,简直不成体统。

“棉鞋不肯穿,受冻了又要叫,真搞不懂你怎么想的。”徐志怀柔声埋怨着。“走累了要哭,摔跤了要哭,佣人忘记烧水你也哭……嗯?怎么这么爱哭?”

他从小到大,鲜少与异性接触,自读私塾至上交大,身边都只有男人,没有女人。交大倒是跟有女学生的私立大学搞过几次联谊会,但徐志怀当时认为这纯粹是浪费时间,那些女学生大多头脑空空,干不了实事,只会给他添麻烦。

要命的是,他说这话时压根没避着人,不幸被其它学校的女生听了去,很快一传十、十传百,人人知道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的徐志怀成绩很好、脾气奇差,十分地厌恶女性,决不能与之交往。

加上他年幼丧父,又天性好强,自己能做到的事,往往要求身边人必须做到和他一样。所以对于苏青瑶的一些行为,徐志怀只觉得奇怪。

苏青瑶听着丈夫的埋怨,不应话,只晃荡着右脚踢他的小腿。徐志怀由着她踢了好几下,才腾挪出左手,一把包住她的脚尖,放在膝头。

这下,他一手握住了她的一只脚。苏青瑶整个人横过来,几乎要躺在车座上。她连忙屈膝,一条胳膊搂着皮质的靠背,一条朝后,手肘撑着车门,生怕司机急刹车,害自己滚下去。徐志怀倒不怕,他知道他能在司机急刹车前,将她抱到怀里。

“说你是哭包,你还不服气,一天哭八回,水库都没有你能放水。”说着,他自顾自笑起来。“受不了。”

苏青瑶红着脸反驳:“受不了就别受,你回你的家,我回我的家,我们各回各家。”

“那不行,你已经嫁给我了,”徐志怀说着,解开一粒大衣纽扣,将她的两只脚塞进毛衣。

滚热的腹部与受冻的小脚紧紧依偎,体温烧着脚心,令她忍不住蜷缩起脚趾。脚在毛衣里乱动,足尖搔着肌肤,弄得他心口发痒。徐志怀握住脚踝,坐过去,伸手将她揽入怀中。

苏青瑶枕着他宽厚的肩,鬓角靠在适才被她用来吸泪的衣领,还湿湿的,仿佛一块柔软的苔藓。

有了他的供暖,她冰透了的双脚很快暖和起来,又是蜷缩,一手靠在他的胸口,一手垂在自己的腹部,猫儿般的睡姿,呆久了着实惹人发困。

苏青瑶不禁打了个哈欠。

“困了就睡,”徐志怀淡淡道,“等到了我再叫你。”

苏青瑶应一声“嗯”,带着鼻音。

为防止她从座椅滑落,徐志怀轻声叮嘱司机开得慢些,同时,手臂不自觉收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