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3章 摩拳擦掌【祝读者老爷们新年快乐!】(1 / 1)噗噗的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3章 摩拳擦掌祝读者老爷们新年快乐!】

1937年11月1日。

一阵尖锐的汽笛声响起,军列喷吐着浓厚的白烟,缓缓在站台上停稳。

确定四周安全后,王奉大步走出车厢。

赵方远紧随其后:“长官,已经和城防部门联系过了,要求我部驻扎在厚堂村一带。”

王奉侧头:“谁的命令?”

“阎长官?还是傅作义?”

赵方远点点头:“是傅长官。”

王奉心中松了一口气。

还好赶上了,来的正是时候。

昨日夜间,阎老西在太原召开军事会议。

只有两件事。

一是宣布忻口防线大撤退,将守军部署在太原一线,企图负隅顽抗。

二是确定保卫太原的作战方针,委任卫立煌为第二战区前敌总司令,傅作义为太原守备司令。

同时第二战区指挥部转至交城。

算算时间,这会儿阎老西估计已经脚底抹油,早早撤离太原了。

车厢门打开,士兵快步涌到站台上。

警卫连连长走近:“长官,天气凉了,披件大衣吧。”

在阳泉接收了大批崭新军服后,士兵的着装从原本晋绥军的蓝色,统一换到中央军的土黄色。

将官的军服则是墨绿色。

王奉接过大衣,特意留意一眼。

嗯,还好是墨绿色的.

将大衣披好后,王奉指了指前方:“走吧,先安排部队去驻地。”

太原城内。

王奉坐在吉普车上,放眼望去,沿途尽是快速行进的士兵。

城防部署命令一条条下达,刚从忻口,娘子关前线撤下来的部队来不及修整,又要立马投入下一场战役。

屡战屡败下,士气本就低落,外加连番作战,已是疲惫之师。

太原周边又无险要可守,在王奉看来,想要保住这座山西第一重镇,简直难如登天。

日军距离太原城已不足五十公里,城中的大部分百姓闻风而逃,选择滞留在城中的百姓,也都紧闭门窗,像缩进壳里的乌龟般,两耳不闻窗外事。

原本热闹,繁华的街道,此时一片萧条。

感受着战争阴霾越来越近,王奉不禁哀叹一声。

战争到了如今这个地步,肯定是众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就连阎老西,最初也想尽全力保住山西,不然也不会亲手策划大同战役。

只可惜被寄予厚望的大同战役,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日军的侵略速度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在这种情况下,阎老西内心开始左右摇摆,下了几招昏棋。

一步错,步步错。

最后只能落得个积重难返,无力回天的地步。

警卫连连长坐在副驾驶上,转过头:“长官,前面就是城防司令部,要停一下吗?”

王奉摇摇头:“往前开,出城去厚堂村。”

华北战斗群隶属第十四集团军,顶头上司是卫立煌,随便派人去城防司令部点个卯就行,没必要亲自去见一趟傅作义。

起初卫立煌打算将华北战斗群纳入城防部队,但因为常凯申越过第二战区,直接下达了转进长治的命令。

奈何胳膊拗不过大腿,最后只能讪讪作罢。

赵方远在一旁提醒道:“长官,那楚云飞一事.”

他还记着那封电令,要求358团回太原述职。

战斗群的动身时间,和358团的计划返回时间仅相差几个小时,差不多可以重叠。

截至目前阎老西还没有发现异常。

王奉挥挥手,毫不在意:“不必理会,有南京政府的正式调令在,大可无忧!”

计划赶不上变化,忻口撤军后,香月清司的推进速度极快,最多再过三天就能打到太原城,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阎老西来不及清算楚云飞,早早钻进吕梁山区。

车队继续前进。

太原东北城郊,厚堂村。

吉普车停稳,王奉快步跳下车,士兵已经用帐篷搭建好了临时指挥所。

大步走近,身后跟着一众军官。

王奉坐在椅子上,轻轻咳嗽了一声。

“诸位长话短说,这次回太原,只有一个目的。”

“在日军攻城之前,转移走兵工厂的设备!”

一众军官互相张望,眼神中透露着欣喜。

一向是个闷葫芦的刘志坚,这次率先说道:“长官高见,城里那些设备转移不走,不能白白便宜了日本人!”

孔志勇点点头:“对,咱的设备,给小鬼子生产武器,到头来伤害自己人!”

“既然阎长官运不走,那俺们替他收拾!”

王奉挥手压下众人声音:“现在分配一下任务。”

“谢尔盖。”谢尔盖立马起身:“长官,请下达命令!”

王奉压低声音:“你安排侦查大队,调查一下太原城兵工厂的具体位置,只给你一天的时间,明天十二点把资料整理好送给我。”

“另外,派一批人混进兵工厂里,寻找些高价值目标,在上交的材料中都标注出来。”

谢尔盖毫不犹豫应下:“是!保证完成任务!”

阳泉整编时,在战斗群下增设了一个直属侦查兵大队,营级编制。

目前归属谢尔盖指挥。

城防司令部成立后,当天整个太原城进入戒严状态,估摸着再过两天就要彻底封城了,虽然封的住百姓但封不住部队,但怎么说也是件麻烦事。

必须尽快开始‘抢夺’行动。

吩咐完,又将目光望向宋文杰。

“长官,有何指示?”

王奉撸起袖子看了眼时间:“现在是中午12:24,给你八个小时,到晚上8点,不管用什么手段,从附近村寨征集200匹骡马,能不能做到!”

宋文杰犯了难:“200匹.这.”

200匹可不是个小数字,骡马这种驮载牲畜,价格比不上耕牛。

但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也不是家家都能买得起的。

就算搜刮遍整个太原城郊,能凑足一半都谢天谢地了。

王奉皱眉,这个要求确实有点高了。

“先在城郊征集骡马,再去城里找驼帮,骆驼和牛也行。”

“这样的话,不只要200匹,牲畜多多益善!”

“还有板车,至少要征集到100辆!”

晋商驼帮从明末清初开始便大规模出现,专门从事对俄国的贸易活动,出口茶叶,丝绸等物品。

15驼为一队,10队为一房。

每房足足有150头骆驼,还辅以牛马等牲畜。

想当初他的父母,还涉足过驼帮生意,也积攒下了不少的人脉。

太原是山西第一大城,晋商的根据地,城里有不少驼帮,不可能跑的一干二净。

不需要太多,两三百头就够。

宋文杰应下:“卑职领命!”

王奉满意点头,这些牲畜和板车,是准备用来运载兵工厂设备的交通工具。

南京政府的调令,黄绍竑给他看过了,转进晋东南,以长治为中心休整军队,准备抵御津浦之敌。

王奉欣然接受。

相比于其他地区,长治的发展空间更大。

晋冀豫三省交界,东倚太行,西屏太岳,境内没有大矿,但种类齐全,适合发展后勤工业。

就是距离有些远,两日前阳泉正式失守,正太铁路线落入日军手中。

已经11月了,汾河进入枯水期,水位下降,无法运输大重量设备。

无奈之下,只能选择运量最小的陆上运输。

相比于义愤填膺的众人,楚云飞冷静不少:“长官,楚某曾去到西北机车厂内部,光是这一座工厂,设备就数以千计,纵使征集到再多的牲畜,也搬运不完啊!”

赵方远也想到了这点:“长官,沿途若是再遇上日军飞机”

王奉看着二人,不禁赞叹道:“考虑的很周到,不错。”

“关于搬运设备一事,我心中早有定论,优先搬运磨,铣,镗,冲,车,钻等机床,还有各类电机。”

“其次是各类原材料,能装多少算多少!”

兵工厂的海量设备,就算麾下士兵人均绿巨人体质,肩能扛一吨,手能提千斤,也搬运不走全部设备。

数千吨重的水压机和轧钢机,先不说板车能不能承载,就算把骡马累到口吐白沫,也拉动不了一点。

但超重型设备拉不走,可以带走图纸和技术员啊!

有了技术和人才,想要重新恢复生产,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而所说的几类机床,才是最重要的设备。

它们是工业的起点,俗称的工业母机就包含这几类机床,能对原材料进行直接加工,是能制造机器的机器。

是万丈高楼的坚固地基。

王奉继续道:“至于空袭一事,日军轰炸机缺乏夜间作战能力,运输部队昼伏夜出便可。”

他根据现在的战局,推算了下时间。

目前娘子关,忻口之敌全力赶赴太原,并未有转向晋东南之意。

太原沦陷,至少要在一周之后。

有充足的运输时间,宁可昼伏夜出降低速度,也要保证设备安全。

楚云飞点点头。

太原兵工厂号称中国三大兵工厂,沈阳兵工厂沦陷后,也只有汉阳兵工厂能与之相提并论。

几十年的积累,就像是一座巨大的矿山,光凭阎老西一个人是挖不完的。

从大同会战前,他就已经开始着手迁移,先到风陵渡,再到陕西,最后转到四川。

但过去了两个月的时间,只转走了极小部分。

眼下就剩几天时间

反正都带不走,索性就去帮帮忙,落入自己人的手中,总比白白便宜了小鬼子强。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