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5章 湘潭神医(1 / 1)宴金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5章 湘潭神医

日头微斜,一把大火过后,馒头庵便只剩下断壁残垣,连带引燃西北边几片树林,五色毒烟消散前,青城派就已作鸟兽散,有慌不择路的,自投火海祭了南山祝融。

竹林间。

余矮子也不见了。

地上只剩一滩血,两只套着布鞋的脚掌。

“这些正教老鬼,在江湖上钻营几十年,论起阴诡手段,一个比一个多,败之简单,杀之却难。”

两人从密林间出来,照夜玉狮子跟在后面。

这畜生愈发有灵性了,起火之前,就逃出馒头庵,径直寻见方至周边地界的张玉,张玉骑上它,及时赶到竹林,才能在余沧海剑下救了杜小钗。

“咳咳”

林间还有几缕未消散的红烟,张玉凑上去,吸了一鼻子,顿时觉得腹中火辣辣的痛。

“毒性倒是不浅。”

张玉怕杜小钗吸了毒烟,连忙抬掌打出几道真气,彻底将之驱散。

他服用过毒龙丹,纵然不及蓝凤凰可以百毒不侵,但对寻常之毒,也有较强抗性,而且中一种毒后,只要不死,这种毒药对他就彻底无效。

“坐稳当了!”

张玉扶杜小钗坐上照夜玉狮子,她意识迷糊,处于半昏半醒之间,抓住缰绳后,就趴在马背上,声音极其微弱,似乎在问曲洋、非烟小姐的下落。

“曲师没事,有人护送他们,去到安全地方,你就别操心了。”

杜小钗硬受余沧海一剑,内伤极重。

“我…我们去哪?”

“去找个好大夫,为你疗伤。”

“还…还能治好吗?”

“能!”

“余…还没死,我不想…”

“我知道,下一次,让你手刃余沧海!”

那道北冥真气,只能暂时抑制杜小钗的伤情,要想痊愈,还得速速寻访杏林高手,任由其恶化下去,就算不死,也得经脉断裂,最终沦为废人。

“下雨了?”

张玉牵着马,正要下坡,忽然抬头望去。

天上那轮艳阳,瞬间被乌云遮盖,云间落下了几丝牛毛细雨。

“菩萨或许有灵,可惜总是太晚,人间之事,还需自为之啊。”

他看了眼馒头庵的残火,将笠帽给杜小钗戴上。

七月份的湖湘大地,时晴时雨,道路干了又湿,湿了又干,雨热充足,万物因此生长,只是苦了跋涉在路上的行人。

衡阳以北,便是湘潭县,隶属长沙府。

日暮时分,家家户户升起炊烟,水乡的江湖潭泊星罗棋布,舟比车多,乌蓬船穿过桥洞,停在码头前,下来五六人,有男有女。

“客官,这就到了。”

老船翁接过船钱,便准备撑船离开。

那行人带个十五六岁的少女,正值青春明艳的季,却面色病黄,眼神涣散,行走须得有人搀扶,显然是有宿疾在身的。

锦袍男子问道:“老头,仙灵庙怎么去?”

老船翁恍然道:“你们也来找仙灵庙啊,那还得往西南方,再走四五十里,有座仙女峰,仙灵庙便在山中,到了那附近,记得找人问问,没有不知道的。”

他继而又问:“听你的意思,还有其他人来找仙灵庙了?”

“当然了,这段时间去求药的,可不在少数,还都是……”

老翁看了眼两人腰间的佩剑,笑道:“都是你们这样的江湖人士,北方口音,前后好几拨人呢。”

乌蓬船离开岸边,暮近当归。

锦袍男子稍微放下心来,这么多人去找那仙灵庙,想来是个有本领的,神医之名,并非空穴来风,只是还有那么长的山路,如何去仙女峰倒是桩麻烦事,

仙女峰,是南岳第七十一峰,有书云:韶山氏三女山居学道,凤衔天书至而仙去,故因此得名。近些年来,南国江湖传闻,山中仙灵庙来了位神医,专治世间顽疾苛症,不少人慕名求药。

“二哥,还走那么远?小五能熬得住吗?”

锦袍男子摇头道:“事已至此,也没别的法子,我们先去城里雇辆马车。”

绣衣女子叹气道:“希望那位神医能治好小五,若是治不好,经此奔波,病情再加重,就麻烦了,爹娘把五妹托付给我们,万一有了闪失……”

锦袍男子气恼道:“呸呸!三妹你快闭嘴吧,别说晦气话了。”

绣衣女子看向自己那几近迷离的妹妹,无奈轻叹。

码头离湘潭城还有十二三里距离,说远不远,偏生空中下起了细雨,道路泥泞,三兄妹和两名老仆,五人走走停停,极为狼狈。

沿途虽有去往湘潭城的路人,却少见车马,他们只能继续步行。

“登登”

五人正坐在道边茅草亭休息,却见烟雨朦胧里,一玄袍人,牵着白马不疾不徐走来,马背坐着个笠帽女子,身形微微摇晃。

绣衣女子惊讶道:“肩高九尺,蹄印如碗,南国竟有如此神骥。”

锦袍男子闻言,也看向那匹马,又看了眼自家五妹,忽然起身追了过去。

“阁下请留步!”

张玉回头看向来人,玉带华服,神态傲然,腰间系着柄鲨鱼皮鞘的长剑,应该也是江湖中人。

“有事?”

锦袍男子盯着照夜玉狮子,背宽如椅,四蹄迈步,跨沟登坡,如履平地,而且此马非常有灵性,使乘者坐得极为稳当,非常适合患病体虚之人赶路。

“在下愿出重金,购下这匹马。”

他立刻从怀中掏出一张银票,大通银庄汇票,贰千两整,双手奉上。

牛马市上,寻常驽马七八两银子,能上战场的良马,三十两往上,可为牧场种马的,也才数百两。虽有千金买马骨之说,但那是举国之力,通常来说,普通人几千两银子买一匹坐乘,堪称豪奢败家手笔。

“不卖!”

张玉还以为什么事,听说要买照夜玉狮子,顿时没了交谈兴致,抬步便往前走。

“等等。”

那人跟了上来,他自量如此划算的买卖,没人会拒绝,又问道。

“阁下嫌钱少?我可以再加五百两。”

“说了,不卖。”“再加一千两!”

锦袍男子见他不为所动,心中生出几分怒气,出三千两买一匹马,本就是情非得已,自己给出的条件如此优丰,对方竟然还不同意。

“阁下准备狮子大开口吗?做人可要懂得知足!”

“三千两银子,买你一匹马,放在哪里说,都是你占便宜。”

两人正在入城的官道上,锦袍男子大声吵闹起来,很快引起了过路之人的注意,三千两银子买一匹马,对于这个小县城而言,却是件少有的新闻。

“阁下用这三千两银票,去买十匹、百匹马都行。”

围观的路人,纷纷议论起来,还以为两人在谈生意,玄袍男子嫌银钱少,反悔不肯卖马。凡人都有的毛病,看见别人赚钱,比自己吃屎还难受,尤其是他们自量这笔钱,自己也有机会赚到。

“三千两啊?可真不少了!”

“早知道,我今天就把自己的马牵出来了。”

“年轻人,你的马是不错,养得膘肥体壮,但也不值三千两啊。”

“错过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卖了吧,还是卖了吧,换成是我,别说三千两,一千两也卖。”

………

锦袍男子见声势造了出来,嘴角微翘,觉得对方定会迫于压力,顺水推舟,将马卖给自己。

“我再说一遍,出多少银子,你也带不走这匹马!”

张玉扫了他一眼,干脆松开缰绳,自己往前走,照夜玉狮子亦步亦趋跟在后面。

“等一下!”

锦袍男子见状,愈发想得到这匹马,这次直接拦在了张玉身前,他环顾四周,那些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从十几个到几十个,忽然合手下拜。

“阁下可知,我为何要重金买这匹马吗?”

张玉也不说话,看了眼马上的杜小钗,天色将晚,还得寻个栖身之所。

锦袍男子指着茅草亭,大声道:“家中小妹,身患奇病,我们带她寻访名医,听说此地仙灵庙中住了一位神医,正欲前往,因为山路难行,病症甚急,片刻耽误不得,所以才需要一匹良马,让患病的小妹骑乘。”

“原是如此啊。”

那些围观者恍然大悟,对病者心生同情,又觉锦袍男子不惜重金求马,当真兄妹情谊值千金,既然他们都是好人,那不肯卖马的人,便成了见死不救的坏人。

“看来此人,不止是贪婪无度,还很冷血无情!”

有老者拄着拐杖上前,激动道:“我方乡土,乃是仁义之地,当年舜帝亲巡,遗泽传芳,今天这马,你必须卖给这位公子,年轻人,你难道不知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啊。”

“对!必须卖,而且还不准收三千两,外乡人,你这是败坏我们本地人名声啊。”

“三千两一匹,明摆着趁火打劫!”

这些乡民,终其一生也见不到三千两银子,此时却表现得无比慷慨。

锦袍男子看向张玉,脸上挂着淡淡笑意,似乎在问,你服气了没有。

“这匹马,我要定了!”

他身怀家传绝学,最擅长以言辞蛊惑是非,挑动人心。

这些乡民,宛如蝼蚁,一个不足以成事,但所谓众口铄金,除非是完全不要面皮之人,不然就连左冷禅那样的武林大豪,也得忌惮民心风评。

“好犬不挡道,你这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啊!”

锦袍男子见张玉恼羞成怒,便要动武,心中乐开了,如此便可名正言顺,夺下这匹好马,给五妹妹乘坐,自己还能省下一笔银子。

他右手攀上剑柄:“你…你还敢当众行凶吗?”

“你觉得呢?”

张玉冷笑一声,径直上前,抬手按住对方剑柄。

“嗯?”

锦袍男子想拔出剑刃,却纹丝不动,似乎里面浇筑了铁水。

“不好,遇上硬茬子了!”

张玉顺势抽出那柄剑,寒光闪过,锦袍男子连忙撒手,却还是被佩剑划开一道血口子,稍晚半步,半只手掌就得落地。

见双方亮出刀剑,还沾了血,那些围观者静若寒蝉,再也不敢叫嚷了。

锦袍男子看向四周乡民,神情惊慌,指着张玉大喊道:“诸位父老乡亲,他是盗贼假扮,不肯卖马救人,还想抢走我们的治病钱啊!你们可得为我做主啊!”

“天黑了,该回家收衣服了。”

“嘿嘿,是啊,娘子还等着我拿米回去下锅呢。”

“你们的事,还是自己解决吧,别闹出人命……”

“你们…你们等等老朽啊!”

那些人就像树上的乌鸦,来得快,去得也快。

锦袍男子见只剩下两人,连忙赔笑道:“我不买马了,不买马了,银票奉上!”

“哼!”

张玉冷笑一声,挥剑抽去,但听‘啪’地一声,锦袍男子摔倒在泥地里,左脸显出血痕,半边牙齿松动,嘴里不停吐出血和断齿。

“听你白话这么久,还以为有多大能耐。”

张玉抬脚,靴底落在他脸上,狠狠蹂躏着,将锦袍男子半张脸按入泥里,只让留半个鼻孔,在外面呼气,他捡起那只剑鞘,见上面有‘刺股’二字。

“刺股剑。”

“靠言语挑动人心,蛊惑群情,这就是你的本领?”

“可惜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苏秦就算悬梁刺股,舌灿莲,佩六国相印,依旧阻拦不了秦军东出啊,你们这行的老祖宗都功败垂成了,更何况你们。”

锦袍男子不停挣扎着,对方将自己引以为豪的本领,说得一文不值,还贬低他们这一门的老祖宗,强烈反对,只是脑袋被踩着,连嘴也张不开了。

“大侠饶命,大侠饶了我兄长吧…”

张玉转头望去,见一名女子跑了过来,后面跟着两个仆人,搀扶一个少女,看上去病势很重,每走几步,都要歇一歇。

女子跪倒在张玉脚边,哭得异常悲切,哀求道:“我兄长肯定是冒犯了大侠,你要怪罪,就惩罚我吧,让他带着我家小妹去找神医治病。”

张玉松开了脚,冷声道:“这次饶了你,下次再敢用那条老婆舌头,搬弄是非,我就帮你割下来喂狗。”

“多谢大侠,多谢大侠!”

女子跪在地上,不停拜谢,见张玉走远了,才扶起自家那倒霉兄长。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