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答,滴答,滴答。
一夜春雨将荒了一个冬天的山岭洗成柔嫩的新绿色。天刚蒙蒙亮,一切都半隐在雾气中。
远远的,朦胧绿色中走出一道晃动的身影。
那是个身量还未完全长成的少年,背上负了个蓬头垢面的女子,两人都是脏兮兮的,半湿的衣衫上沾满了泥巴和草屑,看着像是从山顶滚下来的两个泥球。
山间小路上是早春特有的泥泞,鞋靴走上一阵便变得又湿又冷,走上一阵就要寻个地方歇一歇、暖暖手脚。
但那少年却始终没有停下。
他已经不停歇地走了一天一夜,甚至不敢寻个地方生起火堆。他拖着两条已经冰冷僵硬的腿,强迫它们带他向前去,离身后的地方越远越好。
终于,他背上的女子轻轻捏了捏他的肩膀,示意他看向远处。
他浑浑噩噩抬起头来,望见了那掩藏在荒草中的山神庙。
山神不知是哪个山神,破庙真的是个破庙,屋顶都塌了一半,山腰上那株开了一半的金茶梅下了花雨,穿过屋顶破洞落进庙里铺满青苔的老石砖上,星星点点的一片。
“去那边。”
女子简短发号施令,少年便一声不吭走到神像前,小心将女子放了下来,对方一屁股坐下来后,第一件事便是捡起地上那朵飘落的小花,端端正正地别在了发间。
少年沉默地看着她,疲乏掏空了他的身体,而眼前之人种种荒谬的行为也令他感到绝望。
他想着那一直在他们身后追赶的阴影,想着一路走来的每一处失误和可能留下的踪迹,想着方才落水后,他身上唯一的火折也湿透了,今日注定要在潮湿冰冷中度过。
但他背上的女子似乎全然没有想过这些。
她小心摸着头上那朵花,一双眼睛滴溜溜地转着,目光最终落在身后那张积了厚厚一层灰的香案。
香案上摆着些供品,一看便放了有些时日,果子都成了果子干,糕饼也碎成了渣渣,看起来灰突突的一团。
女子倒是全然不在意,眨眼将那供品连锅端下,熟练从中挑出两个还没有完全风干的窝窝头,吹了吹上面的灰,很是慷慨地递了一个给他。
少年盯着那黑乎乎的窝窝头没有动作。
“这是供桌上的东西。”
“供桌上的东西怎么了?老天爷又不差这口吃的,饿死活人算怎么回事?”女子不由分说将窝头塞到他手里,自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边吃边传授着自己当年闯荡江湖的秘法,“荒郊野岭、断水断粮,这些破庙就是最好的落脚之处。从前我一人走天下的时候,沿河从南到北那些破庙神像后,都有我留下的干粮和火石。这便是经验、这便是财富,一般人我绝对不会告诉他……”
是吗?也不知是谁,昨天拉着那给了几个瓜的牧户不撒手,非要请人去后山的破庙坐坐,将人吓跑才算完事。
他想,他应该追上去将那几个人砍死才稳妥,好过现下坐在这里煎熬……
啪。
后脑勺重重挨了一巴掌,少年就维持着被打的姿势坐在原地,许久才听到那女子有些迟疑地开口道。
“有东西都不吃,不会是饿傻了吧?”
不过一天一夜没有东西落肚而已,再长时间的饥饿他也不是没忍受过。
离开山庄前,他吃的是甲字营的饭食。营里放饭是有讲究的,若有十人便只放九个人的吃食,需要抢才能吃饱,最弱的那个人总会被淘汰。而那些末等字营的饭食更加稀少,淘汰起来也更加残忍。但山庄从来不缺人,旧去新来,每个人似乎都已习惯了。
至于离开山庄后,他能吃什么全看主人家的心情。在那些人教他的规矩里,供桌上的东西不是他这样肮脏之人可以触碰的。
女子仍前后左右地看着他,那种强烈的目光令人无法忽视,少年沉默片刻,终于抬手将那窝头塞进嘴里。
女子满意点点头,随即又想起什么,凑近前问道。
“你当真叫甲十三吗?没有其他名字吗?”
名字?名字有什么用呢?不过是杀人者的代号罢了。
他沉默不语,女子自说自话。
“你这名字我随便叫叫还行,日后行走江湖,岂非要让人笑话?”
对方说罢,一掌拍在身后那张香案上。茁实厚重的老香案被她轻描淡写地一拍,竟像是纸糊的一般飞了出去,露出一块半掩在神像下的石碑来。
石碑上的蛛网灰尘在这股劲风下尽数剥落,上面刻满了斑驳的字迹。
那是曾经供养过这间神庙的人的名字。他们虔诚地跪拜祈祷,并将自己的名字镌刻在坚硬的石头上,祈求神明可以听到他们的心愿并永远记得他们的名字,不至于在想要降下恩赐的时候忘了他们究竟是谁。
女子大手一挥,在石碑上从头比划到尾。
“这里这么多名字,你随便挑一个吧。”
少年依旧沉默。
他本以为女子会像那些贵族门阀一样,居高临下地赐他一个名字,谁知道对方却根本没这个打算。
或者只是嫌麻烦吧。毕竟除了一起逃亡,他们之间再没什么更多的情分了。
对方仿佛知道他在想什么,挠了挠鸡窝一样的头发。
“不是我小气、不肯送你个名字,只是他们总说我没什么起名字的天赋。当然,你若喜欢,我送你几个又何妨?王铁牛,朱大力,许球球……”
女子掰着手指,越说越思如泉涌。
少年蓦地站起身来,麻木的脸上终于有了些活人气,左手在那石碑上胡乱一指,坚定摆脱沦为“铁牛”“大力”和“球球”的命运。
女子有些好笑地望一眼他面上神情,随即顺着他的手指定睛一瞧,嘴里啧啧叹了两声。
“就说你我有缘,连老天爷都觉得咱们是一家人呢。”
她说罢又嘿嘿笑了两声,抬起那张沾了窝头饼屑的脸望向他。
“李樵。从今天开始,你就叫李樵。”
他盯着指尖下的那两个字,耳边是荒山破庙外渐渐稠密的落雨声。
滴答,滴答,滴答。
有什么东西落入水中。
李樵浅褐色的瞳孔微微颤动,睫毛上的血珠坠入湖中。
许是因为那藏婴迷香的药力还未散去,又许是因为大战过后的失血令他头昏脑涨,他在失去意识的这段时间里竟然又梦到了从前的事。
他用握刀的手撑起身体,这才发现自己的头半垂在甲板外,下半截身体还卡在甲板中。原本平整的甲板布满大洞,像是有条怪虫穿梭其间、将整艘船钻得千疮百孔。萦绕不散的雾气从甲板上流下,又顺着岸边的细草爬上了岸。
落砂门的船靠岸了。
与其说是有人将船靠了岸,不如说是湖水将船推到了岸边。
整艘船静得吓人,四处猩红一片,船上的人都不见了踪影,不知是化作了断肢残骸,还是趁乱跃入湖中遁走了。
寂静无声中,只有少年的身影缓慢地在甲板上移动着。
鲜血将他身上的白衣染成斑驳鲜红的一片,几乎分辨不出本来的颜色。他便穿着那身血衣安静地检查着甲板上的每一具尸体,直到跨过被斩成几段的蚩尾、来到朱覆雪身前。他熟练地探了探她的鼻息与脉搏,如是三次,方才起身迈下甲板,拖着脚步爬上岸,经过那座空荡荡的三层石舫,踏上那条已经荒芜的神道。
清晨的铭德大道荒凉寂静,微湿的露水与湖边雾气交织成灰白色的一片,恍惚间令他穿越了那场离奇缱绻的梦境,回到了丁翁村前那条泥泞的小路。
他不是杀人归来的亡命徒,他只是挑一担水、拾一捆柴、打一筐草的村夫。
只要走完这条路,他便可以回到那间破瓦房,穿过那个凌乱的小院,回到她身边去。
杀戮带来的热度渐渐褪去,伤处开始变得麻木,钝痛从身体深处弥散开来,令他的脚步越发沉重。他的心跳动得好似要炸裂开来,耳鸣声穿透耳鼓直直刺进他的脑袋深处,无论如何也挥散不去。
身体晃了晃,他抬起手撑住了一旁冰冷的石头,随后缓缓抬头望去。
石头雕成的神像高大庄严、气势雄浑,虽在风雨侵蚀下变得模糊,却因此显得更加莫测,令人不敢探究。
神像脚下、那整块山石雕成的石座上,依稀可见许多斑驳的刻痕。那是曾经路过此处的人们刻下的执念。有些是祈福的言语,有些是咒骂的话,有些就只是名字。
诅咒和祝福都零零散散。唯有名字,大都成双成对地出现。
人有时候真的很愚蠢。愚蠢到会去相信,将字刻在石头上,便能获得永恒。
他不信神明,他只信自己。
他也不信永恒,他只信多活下来的每一天都要靠他自己去争取。
可那些刻石头的人难道不知道这个道理吗?
人们去神庙祭拜神佛,不是因为神庙中当真有神佛存在,只是想将自己难以实现的心愿寄托在那不可捉摸的虚空上罢了。
可如果……如果真的有神明能够听得到呢?
被鲜血凝住的五根手指动了动,李樵缓缓抬起了左手。
可抬起手中的刀的一刻,他又顿住了。
他不知道自己要刻什么。
他的名字是假的,是从无名破庙中的一块石碑上窃来的。
刻一个假名字,便是真有神明也无法听到他的祈求。
“你与其问神,不如来问我。”
一道声音凭空响起,似远似近,似在四面八方又似在他的脑袋里。
“你的命,是我写的。我让你生,你便生。我让你死,你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