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大明国营商铺开业了!
想到这里,琪琪格再也坐不住了,站起身来说道:
“既如此,那我这就回去收拾行囊,即刻出发。”
朱慈烺点点头:
“你先回去收拾东西,有些事情本宫还需要再安排一下,等安排好了你再离开。”
“除此之外,本宫会派遣一队锦衣卫随你一同回去,一来保护你的安全,二来也方便我们双方之间的联络。”
琪琪格对此并无异议,随口应了一声,便匆匆离开了。
待琪琪格离开后,郑成功忍不住开口问道:
“太子殿下,您真的打算派遣五万人去支援蒙古吗?”
朱慈烺笑着摇了摇头,说道:
“大舅哥误会了,虽然这五万人是真的,不过并非是去支援蒙古,而是直接奔赴辽东战场,支援辽东的。”
郑小妹在一旁听到这话,惊讶地说道:
“如此一来,太子殿下您岂不是骗了琪琪格?”
朱慈烺狡黠一笑,回道:
“这话说的,本宫哪里骗她了?毕竟到最后,不管是蒙古铁骑还是大明将士,最终都会在辽东战场会合,这怎么能算是骗呢?”
郑小妹一时无语,因为仔细一想,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可就在这时,郑成功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他心中暗自想到:
如此大规模的战争,这太子殿下该不会又要亲征吧?
想到这儿,他试探性的问道:
“太子殿下,这次您该不会又要御驾亲征吧?”
朱慈烺看了他一眼,颇为赞叹的说道:
“大舅哥猜得不错,此战关乎大明安危,本宫自然要去坐镇,这样才能放心。”
郑成功一听这话,神色一凛,赶忙说道:
“既如此,请太子殿下务必带上臣一起去。”
朱慈烺笑着拍了拍郑成功的肩膀,说道:
“大舅哥,你以为你能躲得掉吗?放心吧,你是一定要去的!”
郑成功听了这话,这才松了口气。
他现在的身份是东宫亲卫,算是朱慈烺的死士,再加上大舅哥的身份,不管朱慈烺要去哪里,他都必须随行!
时刻保护朱慈烺的安全。
而一旁的郑小妹此刻却满脸担忧,虽然在此之前,朱慈烺已经去过宣府和山东了,那都是在大明境内,而且基本上也没什么危险。
但这次面对的可是建奴,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丢掉性命,她实在是有些担心。
但她又明白,在国家大事上,自己作为女子不能插嘴,于是只能说道:
“太子殿下,可否带上臣妾一起去?臣妾也好在身边照顾殿下。”
朱慈烺刚准备说些什么,郑成功却先开口了。
“小妹,现在国家大事,怎么能带着你一起去?此话不要再说了!”
郑成功这也是为自家妹妹好,生怕她这话会引起朱慈烺的不满。
不过朱慈烺并没有生气,而是笑着摆了摆手说:
“无妨,本宫没那么迂腐。”
接着又看向郑小妹,语气温柔地安慰道:
“小妹,本宫知道你担心什么,不过你放心,这次本宫只是去坐镇,大概率不会亲临战场。”
“再说了,不是还有大舅哥保护本宫吗?”
“放心吧,肯定没事的。”
郑小妹听到这话,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双眼中依旧透露出一丝担忧之色。
下午,朱慈烺又召见了李若琏。
李若琏匆匆赶来,见到朱慈烺后赶忙恭敬行礼。
“臣李若琏拜见太子殿下。”
朱慈烺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然后说道:
“安排一队人马,跟着琪琪格去蒙古,随时把那边的消息传递回来。”
“另外,把这封密信交给秦良玉。”
说着,朱慈烺将一封信交给了李若琏。
这封信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让秦良玉假装配合阿布奈,让他误以为大明会和他一起出兵攻打义州。
但实际上,等阿布奈真正出发时,大明军队就会回撤,让阿布奈独自面对建奴。
当然,必要的时候大明军队也可以帮助阿布奈抵抗一下建奴,但主力军必须是阿布奈率领的蒙古军。
李若琏恭敬地接过信,说道:
“太子殿下放心,臣这就去安排。”
随后便退下了。
约莫下午四五点的时候,琪琪格便带着一队锦衣卫去往了宣府。
不过此时此刻,朱慈烺早已经不在东宫了。
而是去了火器研究院,他想要看看燧发枪的生产进度。
毕竟马上要和建奴开战了,他希望尽可能让所有军队都装备上燧发枪,就算不行,主力部队也得全部配上。
此时,毕懋康正陪着朱慈烺在燧发枪生产车间转悠。
之前朱慈烺曾经提出流水线作业的建议,让每一道工序由一个或一批工匠独立负责,这样能加快生产速度。
毕懋康采纳了这个建议,了几天的时间重新分配工序,如今这些匠人们已经熟练掌握各自的工序,所以现在燧发枪的生产速度也已经提上去了。
原本每天只能生产三百把,现在足足翻了一倍,每天能生产六百把以上。
这样下来,一个月能生产两万把燧发枪,加上之前生产的,现在已经总共生产出了三万多把燧发枪了。
不出意外的话,等大军出征时,至少这五万兵马都能配上燧发枪了。
朱慈烺又叮嘱了毕懋康几句,然后就来到毕文轩这里。
毕文轩这边本来一直都是一个人,但搬到火器研究院之后,毕文轩这边已经有了数百名工匠,并且开始大量生产香皂、酒精之类的东西。
每天的产量少说也有一万斤以上!
毕竟京城外面可是有三十多万灾民,每天都需要大量消毒用品,保障灾民安全可不能马虎。
再加上这些东西还要运到大明各地,所以这里简直是整个火器研究院最忙碌的地方了。
朱慈烺先是看了生产过程,然后对毕文轩说道:
“这些事交给其他人做,接下来这段时间,你还是先集中精力搞定热气球吧!”
“不久之后,大军就要出征,这东西在战争中会有大用!”
毕文轩听到这话,连忙点头答应。
“太子殿下放心,给臣十天时间,臣一定可以将热气球制作完毕!”
朱慈烺对此并不惊讶,也没有觉得毕文轩是在吹牛。
毕竟之前热气球就研究了一半,现在重新捡起来,进度自然快。
想到这儿,朱慈烺拍了拍毕文轩的肩膀。
“好,那本宫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又闲聊了几句后,朱慈烺便离开了火器研究院。
等朱慈烺回到东宫时,夜幕已然降临。
就这样,一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次日清晨,朱慈烺依旧没有上朝,而是睡了个懒觉。
等他醒来的时候,已经日上三竿了。
刚用过早膳,正想着要找点什么事情做的时候,夏德武突然来了。
“臣参见太子殿下。”
见到朱慈烺,夏德武急忙行礼。
朱慈烺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随后问道:
“你怎么来了?是不是大明国营商铺已经准备好了?”
夏德武笑着回答:
“太子殿下猜的不错,确实如此!”
“按照您的吩咐,臣当天下午就在一处繁华地段找好了铺子,简单收拾了一下之后就准备妥当了。”
“所需要的货物在昨日也已全部运到,明日便可正式开业。”
速度倒是挺快。
朱慈烺听后,心中不禁感慨。
短短两三天就把这事办成了,这家伙确实是个人才啊。
接着,朱慈烺突然想亲自去看看,随即便道:
“你先等着,本宫换身衣服,一起过去看看。”
夏德武连忙答应:
“臣遵命。”
不多时,朱慈烺换好了衣服,一行人便浩浩荡荡地朝着夏德武所说的方向而去。
商铺的地点位于京城南大街,是一条比较繁华的街道,街道两旁商铺、客栈林立,行人更是络绎不绝。
商铺的面积很大,约有几百个平方,恰逢店铺主人转让,夏德武便将其买下,经过简单改造后就用来做国营商铺了。
朱慈烺他们来到店铺时,店铺里面的伙计们正在摆放各种货物,门口围了一圈百姓,正好奇地打量着店内的情况。
由于牌匾还未挂上,老百姓们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一家什么铺子。
夏德武对此也没有过多解释,毕竟明天才是正式开业的时间,在这之前,还是保留一点神秘感比较好。
夏德武走进店内,当下便有伙计一脸恭敬的打招呼。
“大人,您来了!”
“小的见过大人!”
“大人好!”
听着伙计们的称呼,夏德武多少有些尴尬,虽然他现在确实有六品官身,但毕竟是帮太子爷做生意的,在这商铺里这么称呼自己显然有些不太合适。
于是乎,夏德武赶忙说道:
“你们且记着,以后只要是在这里店铺之中,都不许称呼我为大人,只许称呼我为掌柜的,明白了吗?”
伙计们听到这话都是一脸疑惑,不明白为什么夏德武好好的大人不当,非要当什么掌柜的?
大人难道不比掌柜的好听吗?但既然是夏德武亲自开口,他们也不好多说些什么,当下便改了口。
“掌柜的放心,小的们知道了!”
夏德武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又道:
“都去忙吧!”
随即,夏德武这才一脸恭敬的看向身旁的朱慈烺道:
“少爷,这边请。”
因为知道朱慈烺这次是微服私访,所以他也不敢称呼朱慈烺为太子殿下,而是改称少爷。
朱慈烺信步走进店内,然后四下打量了起来。
只见店里的货物都已准备齐全,大米、食盐、油、酱、醋、茶叶、水果、蔬菜、咸菜各种生活物资应有尽有,而且上面还标着价格。
朱慈烺看了看标价,又看向夏德武问道:
“这价钱你是怎么定的?”
夏德武赶忙回答:
“回公子,臣想着最近一段时间京城的物价还算稳定,所以这上面的价钱和其他店铺的售价相差无几。”
“这样一来,就算咱们开业了,也不会抢了周围商户的生意。”
“毕竟您之前说过,咱们开这个店不是单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方便百姓和控制物价。”
朱慈烺听后,赞同地点了点头。
大明皇家国营商铺里面的东西如果定价太高,就失去了开店的意义。
可要是定价太低,百姓们都会来这里买东西,又会让周围的小店无法生存,这也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所以在物价稳定的时期,保持价格和周围的店铺相差无几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样既能吸引附近的百姓,又不会影响其他店铺的生意。
在店内转了一圈后,朱慈烺很是满意点了点头。
不得不说,这里确实有点五六十年代国营商店的味道了。
随后,他又对夏德武说道:
“这家店铺就先作为一个试点,如果可行的话,接下来本宫还打算在全国各地推行这种店铺。”
“到时候所有的店铺都按照这个模式运营,也都全部交由你负责。”
夏德武听后,顿时喜笑颜开,赶忙拱手道:
“臣遵命。”
顿了顿,朱慈烺又问:
“刚才看到外面的牌匾还没挂上,是还没做好吗?”
夏德武眼珠一转,然后假装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臣之前找人写了一些字,都觉得不太满意,所以一直耽搁到现在。”
“不过,如果少爷方便的话,臣想请少爷赐几个字!”
朱慈烺听后,心中觉得好笑。
搞了半天,在这里等我呢!
什么找人写了一些字,什么不太满意,这些话都是扯淡,其实这家伙就是想让他亲自来写这几个字!
朱慈烺也懒得点破他的这点小心思,直接说道:
“让人准备笔墨纸砚。”
夏德武听后,赶忙招呼伙计:
“快拿笔墨纸砚来。”
不多时,笔墨纸砚就被摆放在了一张干净的桌上。
朱慈烺拿起毛笔蘸了蘸墨汁,然后开始在纸上写了起来。
虽然他是穿越者,但完美地继承了原主的书法功底,自然也写的一手好字。
不多时,“大明国营商铺”几个大字便出现在纸上,字迹龙飞凤舞,颇具神韵。
“好字啊,少爷果然非凡人也。”
“这一笔一划,刚劲有力,却又不失飘逸洒脱,既有豪迈之气,又不失细腻韵味!”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哪位书法名家之作呢!”
字刚写完,夏德武便拍起了马屁。
虽然知道对方是在拍马屁,但不得不说,听起来确实很爽。
朱慈烺放下笔,说道:
“行了行了,别夸了,夸的本少爷都不好意思了。”
“赶紧把字拿去制作牌匾,不要耽误了明天的开张。”
夏德武听后,连忙答应下来,接着小心翼翼的吹干墨迹,然后拿着朱慈烺的墨宝离开了。
大明国营商店开业是一件大事,为了让这件事广为人知,朱慈烺决定让明天的大明日报报道此事。
总之,就是要让整个京城的百姓都知道大明国营商店的存在,让那些想要偷奸耍滑、肆意涨价的商人们知道朝廷的态度。
其实,只要他们好好做生意,仍然是可以发财的。
但如果他们不想好好做生意,非想着以次充好、肆意涨价,妄想一口气吃个胖子,那就不能怪朱慈烺了。
大明国营商店就是这些商人的克星!
尤其是那些囤积粮食、哄抬价格的商人。
说到粮食,朱慈烺突然想到,从海外购买粮食的事情也可以开始宣传了。
算一算时间,这批粮食下个月就该到了。
于是乎,当天晚上,一道旨意就被送到了大明报社。
大明报社本来已经准备好了明天的头版头条,但接到太子殿下的旨意,哪里敢不听话?
于是当下便撤下了之前准备好的内容,转而刊登关于大明国营商店和即将从海外运粮的消息。
这两条消息整整占满了大明日报的正反两面。
第二天早上,当大明日报开始售卖时,京城百姓们纷纷得知了这两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没办法,大明国营商店和从海外运粮的两件事情几乎占满了大明日报的正反两样,想不注意都难!
“大明国营商店,专门售卖平价的大米、食盐、油、酱、醋、茶叶、水果、蔬菜、咸菜等各种生活物资,且不限量供应.”
“这大明国营商店是谁开的呀?居然能占了整整一页的大明日报!”
“这还看不明白吗?当然是朝廷开的了,除了朝廷,谁敢在商铺前面加上‘大明’两个字。”
“朝廷开的?有点意思,那咱们过去看看吧,好像离这里不远。”
“走走走,我也想去看看,刚好家里没米了。”
一群百姓说着,便三五成群地结伴前往大明国营商店。
也有一些百姓因为家中不缺东西,所以没有去凑这个热闹,他们反而被报纸另一面的消息吸引住了。
“朝廷居然要从海外运送粮食到大明来,而且这些粮食下个月就会到,也就是说,大明现在根本就不缺粮食啊!”
“嗨!早知道这样,我之前就不囤那么多粮食了,我可是囤了几百斤呢!吃不完都要坏掉了。”
“你也真是的,这里可是京城,不管哪里缺粮,京城都不会缺粮的,那么多粮食,看你怎么吃得完。”
“我这也不是被那些奸商给忽悠了吗?他们老说京城粮食不够,我听着害怕,就多囤了些。”
“这帮奸商真该死啊!”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件好事,等那些粮食运到大明来,说不定粮价还会降呢。”
“你说的对!”
与此同时,另一边。
大明国营商铺今天正式开业。
刚打开门的时候,店铺的伙计们就被外面的人群吓了一跳。
只见此时此刻,整条街都站满了人,人们都好奇地向里面张望着。
夏德武见状,赶忙站出来,拱手道:
“各位街坊邻居,大家好,本官是朝廷新任命的六品官员,这家商铺就是在朝廷的授意下开的。”
说完,夏德武便招呼两个伙计去挂匾。
等到扯掉红布的那一刻,“大明国营商店”四个大字瞬间出现在众人眼前。
夏德武接着说:
“这几个字就是太子殿下写的,足以证明朝廷的诚意。”
“大明国营商店所售卖的东西都是百姓们日常所需的大米、食盐、油、酱、醋、茶叶、水果、蔬菜等生活物资应,且有尽有,欢迎大家选购。”
夏德武这些话一出口,周围的老百姓们更加有些惊讶了起来。
毕竟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六品官员会来做生意,卖的还是一些关乎民生、且利润极小的商品,而且牌匾还是太子殿下亲自写的。
这有点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不过,来这里的大多数人都看过今天早上的大明日报,知道这件事情应该都是真的,所以很快就相信了。
随即,在伙计们的热情招呼下,百姓们开始进入大明国营商店,挑选自己需要的东西。
就这样,大明国营商店终于开业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是来买东西的。
人群中,有几个看起来比较鬼鬼祟祟的,一进店就四下打量了起来,时不时还会翻看一下店内的商品。
不过没过多久,他们就快速离开了。
不多时,他们就出现在了一家家米铺、盐铺、以及其他商铺之中。
很明显,这些人是别的商铺派来打探消息的。
毕竟大明国营商铺的出现,肯定会对他们的生意造成影响,所以他们想知道大明国营商铺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才派自家伙计前去打探消息。
得到消息之后,这些商人们总算是松了口气。
大明国营商铺虽然种类繁多,但价格方面和他们还是相差无几的。
也就是说,大明国营商铺并不会对他们现有的生意造成什么太大的影响。
不过如果他们想要生意更好的话,那就只能降价了。
毕竟老百姓都是图实惠的,只要自己卖的价钱比大明国营商店便宜一些,就不愁没有生意。
于是乎,一大早的,就已经有不少商铺开始降价了。
当然,也有一些精明的商人已经猜到了朝廷开这家商铺的目的就是为了稳定物价,防止商人们随意涨价。
虽然这会对他们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无非就是少赚一些钱罢了,毕竟总不能跟朝廷作对不是?
胳膊总归是拧不过大腿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