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天不生第四天灾,天下万古如长夜
通行马车的内嵌轨道并非一组,而是整整三组。
两组运输货物,一组载人。
载人马车靠最右侧行驶,另外两组运货驮马跑得贼快,不断往返于仓库、工坊、矿洞之间。
每当有马拉的货物抵达,工坊劳工们便会一路小跑出来,协力卸掉沉重的货物。
尽管每日活计很累,但工坊给出的工钱相比做短工还要优厚,一人挣钱全家吃饱,他们乐意吃苦换取辛苦钱。
冬季的寒风透过玩家缝隙呼啸而来,文盼不自觉地凑近李牧的胳膊,好似这般能叫她更暖和些。
“薯兵”的歌声在耳边响起,沿途工坊的薯兵听见,还会接力哼唱几句。
工坊区是普通人限制入境的特别地区,设置民兵团在外围看守、内部巡逻,唯有受邀的商人、匠户,才有资格进入这片限制区域。
工坊区内的大小房屋间隔分布,成百上千的劳工进进出出。
工坊烟囱喷出浓烈的黑烟,白色的蒸汽随着低沉的铁器撞击时而喷出,弥漫在工坊区上空形成淡薄的白雾。
厚重的铁质机器狠狠挤压一盘盘圆形纸包,不一会便有大量深棕色的液体流出,一股浓浓的香油味道扑面而来。
“咻咻咻——”
一声声嘹亮的哨声穿透空气,十数人推动一台铁木结构机器的底部绞盘,使其转动起来。
高大的起重机附带一个大号的“笼子”,只要一群人钻进笼子犹如仓鼠一般快跑,铁架便会吊起一网又一网的沉重货物,将它们填入货架。
层出不穷的机器、工坊让文盼看得眼缭乱。
她做梦都想不到,生铁和木头结合竟能做出如此精妙的东西。
看来自己每旬所学的那点“秘术”还远远不够。
不过她学习算术培养的些许“数学思维”倒是派上了用场。
这三组延伸到视野尽头的“轨道”漫长且笔直,她坐着马车前进好一会儿都没抵达尽头。
这说明三组轨道消耗的生铁甚多,累积的造价肯定不便宜。
她不明白为什么要把银钱投入到这上面去,马拉的货车确实更快了,但这就相当于钱节省时间。
对于农业社会成长的杨文盼来说,精准的时间概念是没有的,也没有“时间就是金钱”的效率计算、投资回报比,反而认为金钱比时间重要。
绝大多数中下地主宁可一整天步行,亦或是吝啬到影响身体健康,也要节省他自认为珍贵的一点点银钱。
为了节约时间而费额外金钱,在他们眼里就是浪费。
文盼不理解归不理解,但只要是李先生的决策,她都觉得是对的。
毕竟自从李先生到来之后,降临在杨家村百姓身上的都是好事——
每日三顿饱饭再没断过,每家每户除了伺候自己的份地,还有时间去工坊做工赚点外快。
有些农户干脆派出一半家庭成员去工坊长期打工,每个月赚来的工资不少,农户们看着看着就变温饱家庭。
跟着马车欣赏沿途惊喜又震撼的工坊画面,文盼一行总算抵达了目的地。
货车的轨道在前方拐了个弯继续向前延伸,但是载人的马车却在相对寂静的工坊停下。
她跟着李先生下车。
有几个薯兵却不走寻常路,故意要展现自己的下车技巧,单手撑着马车顶沿,大喊一声腰马合一,然后当着众人面摔个狗吃灰。
惹得文盼不由得噗哧笑出声。其他玩家也哈哈哈大笑,一点也不顾及同僚的面子。
落地的几名薯兵拍拍下身灰尘,假装没事人一般快步走到先头,仿佛无声的背影可以缓解他们刚才犯蠢的尴尬。
视线越过薯兵的队列缝隙,文盼看见一条湍急的小河边立着巨大的轮状物,像是灌溉田地的水车。
几根被削得笔直的木头竖立在空地之间,顶端缠绕着什么黑乎乎的硬线,还夹杂着一些她看不懂的小物件。主导这些项目的玩家兴高采烈地围拢过来,就像考试一百分等待家长奖励的孩子抬起骄傲的脑袋,双眸里的神气几乎就要凝聚成光。
当李牧看见水车模样的机器,以及缠绕长线的木头杆子时,已经知晓了答案。
不过他穿越前是名文科生,不太明白玩家用什么做的电线绝缘外皮。
他将自己的疑问说出。
“人字拖呀……起初测验性能的时候,用人字拖的塑料就足够,不过现在需求量增大,我们就改用生漆和粗麻布,先用麻布包裹铜线然后浸泡漆液……”
玩家还在自顾自地解说,李牧却愣住了。
“人字拖”短短三个字恍若三拳击中他的胸口。
这种最开始被他视作“废物”的道具,竟然在这种环节派上用场。
他深刻意识到什么叫“天生我材必有用”,哪怕是在古代没啥用处的人字拖,也能被第四天灾变废为宝。
李牧不由得在心中赞叹,人字拖好样的,游戏玩家也都是好伯乐。
尽管玩家们早已做好了项目筹备,但他们还是特意等到临近傍晚时分,才叫引导人过来验收——
只见两名玩家攀上瞭望塔,一人拿捏着电线,另一人腋夹着椭球状玻璃,玻璃中隐约可见弯曲的丝状物。
当他们将玻璃与电线安装完毕,天色已经渐渐暗淡下来,恍若一幅淡蓝暗蓝相间的幕布,地天一线的尽头留下一抹余烬般的霞光。
紧接着玩家们开始奏乐舞动——
他们头戴铁盔,敲打钢板,碰响铁锤,点燃数根立香插在头盔顶部凹槽,朝着电线与灯泡的方向热烈地舞动起来。
他们像是工业萨满为取悦机魂而献上舞乐。
文盼疑惑不解地询问他们这是在干什么。
李牧回答,战胜的勇士会用舞乐抚慰自己,而这些人也是厮杀在不同战场凯旋而归的勇士。
这别有韵味的“工业舞乐”吸引了附近下班的劳工与玩家前来围观。片刻功夫便有数百人围拢在一侧。
一曲舞乐结束,玩家们朝着李牧投来期盼的目光,后者心领神会,淡淡地说道,“开始吧。”
“好嘞。”
一名玩家打开悬挂在工坊屋檐下的方盒,使用工具将下垂的开关扳到最上,只听一阵滋滋嗡嗡的动静传来。
瞭望塔上忽然亮起耀眼的光芒,透过椭球玻璃罩辐散四周。
它的光芒驱散黑暗,为夜间的人类带来远比油灯、蜡烛更亮的光芒。
普通劳工们都呆住了,这犹如仙术的常亮光芒吸引住他们每一个人的眼。
它一直亮着,亮到劳工们身处昏暗的傍晚,也能清晰瞧见同事脸上的纹路。
有人下意识向前踏动数步,伸手想要触碰那摸不着的光源,有人震惊得双腿发软瘫坐在地上,还有人仿佛被夺走了魂魄,只是呆呆地望着。
惊叫、欢喜、哀嚎、恐慌、支支吾吾……诸多复杂情绪传达出的声音此起彼落,但更多劳工慢慢接受这“震撼人心”的光芒。
文盼也在一旁看的痴了,“科学秘术”的力量竟是如此厉害,连夜晚也能照得宛如白昼。
李牧环顾四周,玩家们皆露出感动且亢奋的神色,双眼好似泛起泪,又像是灯光倒映留下的光。
所有来自现代社会的灵魂在此刻产生精神共鸣,只有他们能理解的灯光带来无穷无尽的成就感与自豪感。
自人类掌握火焰对抗黑夜以来,李牧与玩家们终于可以自豪地宣称——
跨越数百年而来的科学明灯替人类战胜了黑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