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9章(1 / 1)鹿子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玉琢带回的小道消息, 让母女俩悬心好长时间。

尤其是小吴同学,她的童年和青春期,都是在这个大院里度过的。

想着即将离开熟悉的大院与朋友, 父母还可能因此分居两地,吴玉琢很难得地哭了鼻子。

作为知情人, 周伊也陪着小伙伴哭了好几回。

叶满枝心疼又好笑地说:“吴所连个确切消息都没传回来, 你俩哭得有点早吧?”

“我们就是忍不住呀!”俩姑娘同时吸着鼻子嘟囔。

伊伊不舍道:“我俩在一起十几年, 从来没分开过!”

她跟有言从小一起长大, 既是朋友又是同学,相处的时间比亲姐妹还长呢。

叶满枝在俩姑娘的头毛上摸了摸, 安慰道:“别说还没有确切消息, 就算真的要分开了, 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等你俩高中毕业, 参加工作的时候,照样要分开呀!”

孩子们没机会考大学, 高中毕业就得上班了。

周所家里, 老大参军, 老二下乡, 最小的两个孩子中, 有一个可以留在城里, 另一个或是当兵或是插队下乡。

听振芳嫂子的意思, 想把最小的周伊留在身边, 让老三出去闯荡。

而自家吴玉琢是独生子女,按照政策是可以留在城里的。

但她还是个小豆包的时候, 就扛着枪在大院里放哨了,早就立志参军。

她跟吴峥嵘对孩子的志向也是支持的,别的不说, 工农兵可以推荐上大学。

叶满枝总觉得,闺女要是不继续念书,就浪费了老吴家祖传的聪明脑袋。

虽说当兵辛苦了点,可是,一人参军全家光荣,万一以后有机会推荐上大学,那就更好了!

因此,无论周伊的未来要如何安排,哪怕同样去参军,这小姐俩仍是要分开的。

叶满枝的本意是劝这俩姑娘想开点,然而,她这番话却让伊伊再次眼泪汪汪,搂着有言又哭了一通。

叶满枝:“……”

算了,青春期的小姑娘是这样的。

爱哭就哭吧。

她前一晚感叹着小姑娘的多愁善感,次日就在单位见到了自己的小青梅。

林青梅来第一工业局送材料,办完事就上了二楼。

“叶局,你最近可是威名赫赫啊!”

林青梅不爱喝茶,叶满枝给她开了瓶汽水,乐呵呵地问:“你又听谁说什么了?”

“说你厉害呗!拿那个缝纫机厂的什么主任,杀鸡儆猴了!”

“那都是误传的,”叶满枝实话实说道,“我也是被逼到墙角了,才不得不硬气一回。”

轻工业局这情况,她宁可表现得厉害点,也不能让人把她当成面团,随意揉圆搓扁。

那些企业领导也是看人下菜碟的,她要是不硬气,以后在工作上的磕磕绊绊会没完没了。

叶满枝放下汽水,关心地问:“你最近怎么样?那个孙副主任还敢欺负你吗?”

“呵,”林青梅皱起眉头,嫌恶道,“我俩现在是井水不犯河水,但他要是还敢冲女同志下手,我就找证据举报他!”

提起这事,她就两眼冒火。

林青梅在汽轮机厂宣传科当副科长,去年科长被调去省里工作了,她学历能力资历都不差什么,本来有机会升任科长的,没想到被车间的一个副主任给顶了。

她当时虽有失落,却也想得开,谁升谁落不光是看能力,还得看综合实力。

比不过人家,她认了。

今年厂办主任退休,空出一个主任的位置,几个副主任资历尚浅,林青梅觉得这是自己的机会,无论是宣传科长还是厂办主任,她自认都能胜任。

但她这次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心知只埋头工作不行,还得去厂领导面前露露脸。

结果她刚委婉表达了自己想争取当厂办主任的心思,就被那孙志刚摸了手、搂了腰。

她好悬没被这意外状况吓死,当场就甩过去一巴掌,将人推开了。

她干工作这么多年,小打小闹的调戏也遇到过一些,泼辣地怼回去就算了。

但是这种直接上手的情况,她还是第一次遇见。

大家都是成年人,那姓孙的是啥意思,她能不懂吗?

林青梅寻思自己惹不起人家,大不了就不当这个厂办主任呗。

可是,自己不追究,那老灯泡却没完没了。

在全厂职工大会上点名批评她,宣传科的工作也接二连三地被驳回。

一副逼她就范的架势。

林青梅心想,老娘可不是没有靠山的人,大不了就鱼死网破。

于是,她就把这阵子的遭遇讲给了靠山——叶来芽。

叶来芽当时还在曙光厂当主任,对滨江汽轮机厂的工作插不上手。

但她的老搭档是第一工业局的局长,正是汽轮机厂的主管领导。

雷万元接到请托以后没干什么特别的,只是去厂里调研的时候,熟稔地跟她多说了几句话。

那姓孙的老灯泡还算有眼色,之后没再为难她。

选拔厂办主任的时候,也没再极力反对。

林青梅郁闷道:“我这个厂办主任当得真是不痛快,每天都得对着他那张老脸。”

“他敢大剌剌地动手欺负女同志,肯定不是第一次了。你就没听到什么风声?”

这事要是发生在叶满枝自己身上,必然要想办法永绝后患的。

“没有啊,我要是早知道他有这方面的毛病,打死我也不往他跟前凑。”林青梅愤愤道,“整天开会讲大道理,谁知他是这种表里不一的狗东西!不过,我一直盯着他呢,再敢欺负人我就举报他。”

叶满枝撇嘴道:“像他这样的人,小辫子恐怕不好抓,与其写举报信,还不如揍他一顿来得痛快呢!”

林青梅叹道:“汽轮机厂男的多女的少,领导班子里全是男同志,而且工会妇联基本没什么话语权。哪怕领导班子里有一个女主任,那姓孙的行事也要顾忌一二。”

“你努努力,争取当上厂革委副主任吧。”

“等我当上厂领导的时候,姓孙的应该已经退休了。”林青梅说,“我昨天在光明街见到穆区长了,好像是刚回来的。要是能安排到我们厂来当领导就好了,当初她当区长的时候,区机关单位里可没有这种糟心事。”

叶满枝连忙问:“你不会是看错了吧?”

“没有,我还跟她打招呼了呢。”

穆兰能从干校回来,绝对是好消息。

叶满枝翻出通讯簿,按照以前的号码,往她家里拨了一个电话。

但是电话没打通,兴许家里的电话机已经被拆了。

下班后,叶满枝特意回了一趟光明街,敲响了穆兰的家门。

来开门的正是穆兰本人。

“小叶,你怎么来了?”穆兰惊讶地望着门口。

“听说您回来了,特意跑来看看的!”

叶满枝将点心和罐头放在桌上,然后与对方拥抱了一下,“瞧着您精气神不错,身体还好吗?”

她与穆兰没有工作上的交集,写信并不如夏竹筠频繁。

但是每年也能有一两次通信。

“就那样吧。”穆兰的状态并不如夏竹筠刚回来的时候,在自己身上拍了拍,“老啦,肯定不如年轻人。”

叶满枝笑道:“老什么啊,还能再干几年革命工作呢。”

“不干了,”穆兰摆摆手说,“这次回来就直接退休养老了!”

“现在退休还早着呢!”叶满枝宽慰道,“凤姨还在公社给人写结婚证,您比凤姨还年轻几岁,远不到退休的时候!”

穆兰的学历不高,但是他们这一辈的干部,很少有学历特别高的。

而且她是从基层一步步走上去的,从街道主任走到正阳区区长,只从能力来看,比市革委的好几个领导都强上许多。

叶满枝觉得让穆兰这样的女干部早早退休,太可惜了。

不过……

她默默在心里叹口气。

穆兰与夏竹筠的情况不同。

夏竹筠回来的时候,省里要重建省工业局,正好有她的用武之地。

但穆兰离开这么多年,正阳区的领导班子早就换人了。

即使她想回去,也没有她的位置。

市里一个萝卜一个坑,也不怪穆兰兴致索然想要退休了。

叶满枝没再提工作的事,帮着穆兰两口子一起做饭,聊了聊市里这几年的变化,吃了晚饭才离开。

*

无论穆兰是否能恢复工作,从干校回来,一家团聚终归是值得庆祝的。

叶满枝为穆兰高兴的同时,也在期盼吴峥嵘的回归。

或走或留,总得有个说法吧。

但是,吴峥嵘这次出差的时间格外长,直到过了国庆节,他才风尘仆仆地返回滨江。

母女俩已经做了好长时间的心理建设,这会儿已经心如止水了,只想要个结果。

吴玉琢率先发问:“爸爸,你真要去北京工作啦?”

“不去,”吴峥嵘坐在桌前大口吃面,抽空答了一句,“上级想让我去北京,我婉拒了,推荐了姜所。”

科研单位的情况都不怎么样,北京那边的工作还不如1062所,而且是主抓行政工作的。

在吴峥嵘心里,抓行政工作跟后勤差不多。

即使去了北京,那也是北京的后勤。

他不想干。

正好姜所被解放后一直没安排工作,再回科研单位搞科研可能有些吃力,不如让他去北京管后勤。

因此,吴峥嵘向上级推荐了姜所。

叶满枝与吴玉琢对视一眼,两人齐齐在心里松了口气。

看来不用担心两地分居,也不用担心搬家啦!

吃过晚饭,叶满枝将闺女打发出去,自己则好好安慰了吴博士一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