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3章(1 / 1)玄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人送到应天府新建天理学院, 唐皮子才算是松了一口气,他甚至怀疑刘三德不肯自己送,是不是怕了自己儿子那张嘴。

等要回去的时候, 迎面来了一顶轿子,轿子是八人大轿,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人能做的。

唐皮子连忙往后面退了退, 还是挨了一鞭子,回去的路上他心里委屈极了。

看着儿子又想想刘地主的儿子,他一咬牙, “儿子, 爹送你读书,你去不去?”

哪怕考个秀才, 自家也该换门庭了!

唐家大郎一听, 扭着屁股就往屋里跑, “我不去!”

唐皮子差点没气死, 冲着他喊了一声, “你不去,我打死你!”

第二天唐大郎就哭哭啼啼捂着屁股被送进了家附近的学堂, 唐皮子这次说什么都要争一口气。

将儿子送进来学堂, 他撸起袖子下乡忙活, 近日不是去东家收棉花, 就是去西家收特产。

有时候遇见村霸还得挨一顿打, 连收的东西都被人抢走。

就这样没日没夜忙了小半个月,唐皮子大睡了一觉才恢复精神气。

他媳妇告诉了他一件最近县里最热门的话题。

前两年跑出去躲毒债的徐小子出事了,应天府派人来调查。

他媳妇将粥递到他手里,“听说人借用了旁人的身份,跑去了北方, 碰巧呀他借的人身份跟鞑子皇帝的妃子定过亲,就被人逼着状告那妃子不告另嫁。”

“现在查出他身份是假冒的,朝天就派人来查了。”

唐皮子心里一惊,徐小子一个老实人,平时连狗都不敢招惹,竟然能干出这种大事来?

“真的假的?”

唐皮子喝完一碗粥,眉头凝在了一起,“他不像是能做出这种事的人。”

“我去瞅瞅,徐老头人走后,拜托我们这些乡邻照顾徐小子,我得去看看到底出了什么事。”

他拿着一个馍馍就要往外走,唐妻叫了一声,“这事跟咱们什么关系?你多管什么闲事?”

唐皮子不理会妻子的呼喊咬着馍馍套着衣服往徐家走去。

徐家就在唐家隔壁巷子,当初徐家父子来的时候,巷子还帮过忙,再加上徐老伯是个慈祥老者,每每遇见事,跟他一说都能得到解决。

只是这位老者命不好,好好一个人一夜之间就病了,还一病不起没多久人就没了。

唐皮子走到徐家租住的房屋,这房子租期还剩几个月,前些日子房屋的主人董家婆子还奇怪徐小子跑哪去了,怎么一年没露面了。

此时董家人正颤颤巍巍站在门口,门口还有不少带刀衙役在看守。

唐皮子走到邻居身边问怎么回事。

“听说徐小子犯下了大错,冒名顶替了别人。”

“听说进京要免死铁券去了,这玩意不是戏文里的吗?”

“徐小子顶替的人真和鞑子皇帝的妃子定过亲?这也太巧合了,该不会是卷进宫廷争斗了?戏文里不是说宫里嫔妃出手狠辣,无所不用其极吗?”

“那肯定,高门大户定然斗争不断,我们平民百姓家兄弟还得争个老死不相往来?”

唐皮子听得是冷汗直冒,这些人怎么跟刘世凯那小子一样话那么多?

官府的人都在这守着,这是当这些人是聋子吗?

还真别说,这衙役就跟没听见似的,守着门不准人进出。

没多久不大的院子能翻出来的东西都翻出来了,走在最前面的官员脸色凝重,手里捧着一个木匣子,一副很看重的模样。

就在这时巷子另一端过来一副轿子,这官员见到轿子脸色大变。

“下官见过织造大人。”

能称为织造的只有三人,虽然是五品官员权力却仅次于总督之下,他们是皇帝的亲信,是皇帝在江南的耳目,也是皇帝的钱袋子。

江宁织造姓曹,也就是眼下这位。

应天府想到手里急切想要毁灭的证据,知道撞到这位曹织造手里是拿不回了。

之前借着太子和大皇子的名头,江南的官员也被迫站队,曹家担任织造不久没有掺和进这场夺嫡大战中,也没有站队。

眼下京中的索相和明相接连倒台,曹家明显是看中了两人留在江南的势力,想要吃下去。

这官场争斗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胜过东风。

曹家想要在江宁当家做主的心思可以说是路人皆知。

“皇上传旨意,让我盯着此事,王大人你手里可是那人的证据,不如交给我来保存,也省得出现什么火灾呀之类的突发状况。”

被人这么一嘲讽,这位王大人脸色也不好看,但曹尔玉伸出手等着拿木匣。

王大人无奈只能递过去。

曹尔玉,祖辈是沈阳人,正经的正白旗包衣,妻子曾有幸被选做皇帝的奶嬷嬷,儿子现在皇上面前充当侍卫。

一家子都是皇帝实打实的亲信。

王大人自然是不敢跟对方对着干,他什么排面上的人,对方又是什么排面的人,人家一纸告状的密折就能将他从知府位置拉下来。

他回头看了一眼县衙方向,希望对方自求多福了。

曹尔玉出场,这里自然也归他管,他先翻开了木匣子,从里面找出几封家书,脸上的神情有些怪异。

就好像期盼已久的东西突然落入手里一样。

他缓缓将信收好,招来了人。

“快马加鞭将这封信送进京。”

刚说完他又推翻了自己方才做出的决定。

“等等,本官先抄录一份,去找会模仿字迹的人进府。”

说着他放下车帘子,吩咐人抬着轿子走人。

唐皮子和邻居一样见到这官员一个接着一个,怕惹到什么麻烦,早散去了。

只董家的因为自家房子出了事,现在被贴了封条,一脸伤心难过。

一匹来自江南的快马日夜兼程赶路,只花了五日时间就抵达了京城。

很快一个木匣子被放到了皇帝的桌上。

人习惯光明就很难再忍受黑暗,体验过电灯,再回到点蜡烛的晚上,日子仿佛煎熬起来。

没法用水流带动发电,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只是亮电灯而已,一根电线,再连接一个脚踏发电装置就能完成。

发电原理和水流发电没区别,就是带动转轮转起来,分割磁场产生电力。

这边屋子亮起了灯,背后代价是隔壁不停骑着自行车来发电的太监们。

好在宫里缺什么都不缺人,大家轮番上阵,也就晚间两三个时辰需要用电而已。

乾清宫用上了电,养心殿却没这份好福气。

电力这种稀缺能源自然是先让乾清宫用上。

在布置电线前,皇帝还去拜过真武大帝,让这位大帝保佑用电不会起火。

养心殿没有电,天一黑宝音就跑到隔壁来蹭电灯。

一间屋子,他批阅奏折,她处理宫外和内务府的事。

所以听见皇帝发怒将桌面上的奏折都扫到地上,不由有些奇怪。

她走了过去,见他余怒未消帮着捡起了地上的折子。

皇帝没有看她,而是冲门外喊道:“来人,去告诉刑部,让刑部连夜提审哪个姓关的,让他交代真相,不要再给朕绕圈子。”

宝音手停下来,她将捡起的折子放在桌面上,“是去江南调查的人已经回来了?”

皇帝脸色不太好,还是将那几封信递给了她。

宝音接过,全翻了一遍算是知道的内容。

前面两封信是一个叫徐燕宁的县令写信给家里人,说自己病了,想要问家里要些钱来买药。

第二封说自己情况已经好转,只是公务繁忙没有时间回家探亲。

后面是徐燕来这个人的户籍补贴,还有应天府买官的证据。

宝音愣住,许久才回味过来。

在本朝买官是朝廷允许,收集这些又有何用?

南边递信过来,没有什么徐燕来,这人是那徐姓老头从河里救来的。

“所以他就是关怀胜本人?”

皇帝伸手捏住了她的下巴,语气不善问:“怎么?你很关心他?”

[……神金!]

她拍开他的手,思考片刻道:“既然是关怀胜本人,为何最后装作不是?”

皇帝冷哼一声,“你看他做出这事的目的,哪个不是想要闹大?现在全京城说不知道这件事?”

“兜了这么多圈子,朕岂能轻饶了他?”

宝音又捏着信,再次看了一遍,“这看这信,他遇见的那人莫非是县令父亲?”

“为何没有去求见那县令,反而住在了一小县城里?”

一瞬间她看过的刑侦剧在脑海里浮现,皇帝听了一耳朵很是无语。

“不见自然是有不见的道理。”

他声音危险起来,“这个案子朕要亲自审问,朕倒是要看看这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

隔天御门听政,轮到刑部时皇帝询问关怀胜。

“皇上,那徐燕来口风紧,什么都不愿意说,一副认命的样子……”

皇帝冷笑一声,“去将人领来,朕要亲自审问。”

刑部官员连忙建议,“皇上,岂能让一名犯人进宫,这审案一事已经交给刑部,您要是亲自审问,不如移驾刑部?”

皇帝神色冷了下来,“怎么,朕在哪里审案还要你们同意?”

“选在午门前,各衙门都要派官员来旁听!”

待刑部领命退下,皇帝又扭头梁九功,“去将这事告诉养心殿,贵妃要是过来,给她换一身太监衣服,要没上过身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