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4章(1 / 1)玄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皇子眼神里充满怀疑, “额娘原话真这样说?”

十四皇子给自己灌了一杯水,“怎么?六哥你怀疑我?弟弟何时骗过你?”

六皇子白了他一眼,“你几时老实过?”

十四皇子气得跳脚, “六哥,你这样说我可就生气了!”

***

跟围绕在八皇子身边的庞大势力相比,四皇子身边围绕的人屈指可数少得有些可怜。

不过这一切在他成为嫡子后成了过去, 越来越多的人向他示好。

而四皇子也顾不上拉拢人,年过三十的他又重新开启了上课生涯,密密麻麻的课见缝插针占据了他所有的休闲时光。

他本身也不是什么过目不忘的天才, 这些课都需要他投入全部精力, 学得头昏脑胀,学的根本没时间去顾及别的事。

立储一事勉强算是过去了, 所有人目光都盯上了正大光明牌匾后的诏书。

本来被推到台前的废太子也因为诏书一事再次隐身。

可是有人不甘心, 不是所有人都能眼睁睁看着到手的储君之位再次溜走。

宝音在养病, 前些天称病, 将手中的事全都分出去。

别说盯着的人都说没出什么差错。

这些皇子们都等着在她面前办好差事长脸, 当然不会允许出错。

宝音只派人盯着,甭管是不是本人做的, 这事只要有人办就行。

这闲暇时光还没过上几日, 就被太子妃给惦记上。

没错太子妃的名头还在, 太子被废是太子的事, 太子妃仍然好好地当她的太子妃。

这事其实也简单, 皇帝对这个儿媳妇是真看重,也觉得她是合格的太子妃没出过错。

也就是儿子做错事,没有波及儿媳妇。

太子妃连续来了好几日,宝音也总算是回过味了。

“弘晳这孩子是长大了,我跟皇上提提。”

宝音笑呵呵对太子妃道, 等人离开才收起笑容。

太子的长子早产出生不久就夭折了,弘晳是次子也是名义上的皇长孙。

弘晳也是养在宫里,宝音从小看到大,如今已经近二十岁的大小伙了。

她和皇帝都知道弘晳盼着什么,想着越过皇子立他这位长孙。

只是不行,他的那些叔叔们没一个是好招惹的,弘晳做皇长孙,是大忌,皇子们也不会允许。

皇帝投注在弘晳身上的慈爱那是看大孙子,绝对不是看继承人!

宝音没想到秘密立储后第一个动起来的是弘晳。

跟皇帝说起这件事的时候,他陷入了沉默。

“也不知道胤礽现在是什么状况。”

宝音扫了他一眼。

[总不会饿着冷着他,你要是想知道过些年让他回来你偷偷见见?]

他思量之后婉拒了,“算了,就这样吧,过些年等一切都成定局再说,弘晳还有点遐想,回头安排他办差,等我百年后一个亲王之位是少不了他。”

为何是百年之后,还不是要留着给下一任帝王施恩,为何不是现在,没见多少皇子都还是光头阿哥,连四皇子至今都是郡王。

说到这件事,宝音顺便提了提皇子爵位的事。

皇帝陷入沉思,“过完年再说,让我这个老头子过个安稳年再提这事。”

他放下茶杯,又提起了十四,“这小子有点心思,跟胤禩玩得好,以为真支持他,没想到锄头已经准备好了。”

这话一听就知道他在皇子身边安插了人,她不意外,毕竟她也干了。

捧着热茶,她开口,“再说了都是皇子,胤礽被拉下,其他人都有希望,十四虽然晚生几年,一直被宠着长大,想让他放弃那是不可能。”

“逼迫他放弃也不公平。”

“西南那边不平静,不如让十四过去历练一番?”

这个西南指的是藏南地区,这几年也不太平,准格尔部一部分人跑去了中亚,也有一部分被追跑到了印度。

这些人被清军打得屁滚尿流,到印度那奇葩地方却能够称王称霸,一转眼又拉起了一批人。

至于为何将十四支出去,还不是他最年轻,十四出生后可是有好些年宫里再没有皇子出生,他当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小皇子。

皇帝对幼子宠爱,哪怕过去这么多年仍然有滤镜在。

不过这份宠爱还不足以让他越过前面十几个儿子现十四,为了避免他跟着瞎掺和,才有将他打发出去的心思。

宝音也是顺着他心意说。

总之大孙子小儿子,这会儿都成了他头疼的存在。

宝音才不心疼他,心疼男人她脑子才有病,她当初要是也生个孩子,这会儿头疼的该是她了。

王朝总会完的,她死了一了百了,可不想为后世子孙操心。

瞧瞧他,这几年有多劳神。

一大把年纪了操心的事没完没了。

“过完年再说,藏区不适应可是会出大问题。”

说的是藏区的士兵,常年生活在薄氧地区,下高原后会不适应,这一点在西藏喇嘛身上也很明显。

需要在四川海拔高的地方待一段时间过渡一下。

一转眼就过了年,立储的风波渐渐平息。

但到底是真平息,还是一切都隐藏起来谁也不知道。

这个年宫里一片和和气气,和去年一样少了太子和大皇子,皇帝满脸笑容的和宝音一起接受了皇子皇孙们的贺岁。

宝音看了已经成人的长孙弘晳,已经是成婚的年纪,太子倒台看似对他没什么影响,其实影响大着呢,那条通天路已经断了。

[这孩子跟他父亲一样,年轻时享受了荣华富贵,年老全都还了回去。]

又是个中年被圈禁的命。

宝音叹口气,权势迷人眼,这都是命。

***

金山。

躲在屋里烤火的胤礽有些后悔了,他选择了金山,却没有料到这地方只有矿,其他什么都没有,放在中原守着金矿可以招兵买马,换到这里守着金矿却无法变现。

关键是这边的冬日比北京还要冷,秋日那会儿还遇见过大风,能将房子一块儿刮走的大风。

来这地方胤礽认为自己缺的人,缺的是能工巧匠!

“以前还不理解皇额娘为何优待工匠,现在才知道工匠难得。”

来这边半年他只守着金矿收税了,这边人口还不足一万,其中一半是从中土迁徙过来的百姓,剩下的是不知哪里跑过来的洋人和从南边逃窜过来的黑奴。

守着这点人,这半年他什么都没干成,唯一做的就是盖了房子,打捞海鱼过冬。

吃着火锅,喝着陈茶,胤礽只觉得这日子过得真糟心,一切豪情都败在了现实上。

“希望明年多送些人和屋子过来。”

谁家打江山是从种地和挖矿开始?不应该抢就行了吗?

他学的兵法都是围绕攻城,谁能想到竟然是开荒填饱手下百姓的肚子?

“哟,这是吃上了?”抱着保温杯,穿着皮袄的中年男人弹了弹雪走过来。

大半年时间过去,胤禔的将军肚消去了大半,这会儿看着健硕许多。

要说也奇怪,在京城的时候两人闹得恨不得杀了对方,到这边又不得不抱团取暖。

这事还得说到胤禔占的那个海港,很不幸遇见了海啸,家底被冲走后,胤禔直接收拾收拾来投奔胤礽了。

主打一个吃他喝他,等明年开春再南下重新开始。

半点没带半点客气地坐下拿起筷子,胤禔对稀缺的豆芽动手。

没办法第一年准备得不齐全,冬日里蔬菜稀缺,连这发的豆芽都不是每日能吃到。

胤礽嫌弃地放下筷子,哪怕到这境地,他还是没办法接受跟别人吃同一锅菜。

“瞧你那样,不吃我吃!”

他可是实打实在军中爬摸打滚过来的,哪像他这个太子这么多年养尊处优,怕是连这搁了一段时间的茶叶都喝不惯吧?

吃饱喝足后,胤禔又抱起了自己的保温杯,搁哪里感叹,“今日可是除夕,往年嫌弃宫里的饭菜老一套没花样,如今一想还有些怀念。”

他感叹过后也没有放心上,这些虽然好可要是用自由来换,那他是不情愿的,出来后才知道天大地大。

“老二,咱兄弟俩算是斗了小半辈子,今日哥哥跟你说说心里话,你我兄弟看来是回不去了,往后得在这落根了,当然死后肯定是能埋回去,咱们正值壮年,正是打拼的时候……”

胤礽掰开他的手,“叫谁老二呢?”

“二弟,二弟总行了吧?”

“你跟哥哥透个底,你这边有多少士兵?回头借给哥哥,哥哥拿地跟你换!”

太子喝了口茶,听到他这空手套白狼的话忍不住瞪他。

还借他?

别不是有借无还!

他现在缺的是地吗?

这周围方圆百里都是无人之地,他缺的不是地,也是人!

他这会儿就盼望着明年船能多送些人来,这样洋人和黑鬼简直就是软脚虾,语言不通也就算了,连人话都听不懂,尽是浪费口粮。

“你那地盘不是被海水冲了吗?你暂时也用不上,不如将你的人给我,我用黄金来跟你换。”

胤礽不紧不慢开口。

“那可不行!”胤禔张口拒绝,“我拿黄金有什么用,不能吃不能喝,船不来我也花不出去,人给你,我可就成孤家寡人了!”

胤礽回了他一个冷笑,“你也知道自己提的是馊主意,我要你的地做什么?这边上不是现成荒地吗?”

“怎么能一样了?我那是平原,你这是山地,能一样吗?”胤禔狡辩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