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3章 人想不开就会谋反(1 / 1)香草芋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别看说得正经,谢明裳才不当真。任他把?字纸拿去铜镇纸下镇着,继续咔嚓咔嚓地嗑瓜子。

嗑完瓜子起身,慢腾腾地挪去桌边,把?纸取回来,笔尖蘸墨,添上后半截。

晚膳时若阿兄写不好文?书,我把?粥里的苦参都捞出吃了】

晚膳时若阿兄写好文?书,你陪我吃苦粥】

白纸黑字推过去,萧挽风一颔首,纸张重新压去镇纸下。

谢明裳忍笑。她了解自家阿兄,谢琅称“精通”的事,哪会需要?等到晚膳。

果然,不出一个时辰,顾淮敲响书房门?,捧进两本文?书。

“谢大郎君写下一式两份,第一封是?突厥语, 第二封是?译后的文?书,交予殿下定夺。”

“谢大郎君人还在前院等着。若有?需要?修改之处,可?即刻改正。”

萧挽风逐字逐句看过,把?汉文?译书扔进火盆,焚烧干净。

“很好,不必修改。替我转告谢郎,道一声辛苦。”

把?谢琅新写就的突厥文?书递给顾淮,吩咐下去:“即刻快马出京,往北急追唐彦真队伍,当面交给他。他知道如?何做。”

顾淮:“喏!”

顾淮收拢文?书,快步走?出。书房恢复了安静。

然而这份安静,如?今落在谢明裳眼里,变得不再寻常。

看似静谧的秋日下午书房,动荡暗涌,暴风眼正生成。

她站起身,走?去沙盘边,俯视萧挽风插下的四面黑色小旗。

最北面一面小旗,位于呼伦雪山以北,大漠深处的都斤山。

那是?突厥王庭所在。

其余两面小旗,插在朔州北,凉州北,长城在这两处有?豁口。年年修复,年年破坏。

突厥人熟悉这两处的地貌,南下惯常进攻路线。

最后一面小旗,如?今被萧挽风握在手里,落下几个地点,又?拔出。

盯着沙盘,谢明裳脑海里渐渐浮现出北境砂石满地的地貌;以及长城以南,辽阔广袤的中原山陵。

所谓“三路大军南下”的消息即将散布出去。

“若我是?突厥可?汗,当真发兵三路的话……”萧挽风手中的小黑旗依旧落在朔州。

朔州地界曾被突厥人占领十余年。大片山林砍尽,充作?放牧草场,最适合轻骑兵冲锋。

“一路走?凉州,牵制西北军镇兵力;两路走?朔州。”

“一路牵制朔州军镇兵力。一路绕过军镇,疾速南下,直扑京城。”

在谢明裳的注视下,萧挽风握起一把?细沙,沿着长城以南,虚虚地洒下。

千里丘陵地界,以突厥轻骑快马的脚程,四日即可?穿越,直达京城北五十里的渭水北岸。

谢明裳思索着,提笔唰唰地写:为何突厥人从前不这么做?】

“他们不熟悉中原地貌和气候。也不了解城池兵力分?布。”

如?果说关外戈壁是?突厥人的主场,中原各种古怪地貌,星罗密布的城池和紧咬不放的守军,令他们望而却步。

但这次局面不同。

辽东王主动勾结突厥人。

辽东王的主力被打残,两个儿子斩首于京城闹市,辽东王已陷绝境。穷途末路之人为求翻身,不知会向突厥人出卖什么。

萧挽风拖过一只木椅,让谢明裳坐下。两人并肩坐在沙盘边。四只眼睛齐齐落在直插朔州的第四支黑色小旗上。

萧挽风道:“这是?最坏的推测。突厥人虽然和辽东王勾结,却不见?得会多路发兵。”

毕竟,突厥人少。

多路同时发兵,至少征发十万轻骑,配备二十万匹健马,随军牛羊无数。

对于突厥人来说,意?味着发动多个部落的几乎全部壮年男子参战,只能胜,不能败,失败则伤筋动骨。突厥可?汗不见?得会做。

谢明裳耳听着,坐在沙盘边,反复摆弄着沙盘上的四面小旗。

她想起一个之前从未深想过的问题。

辽东王为何谋反?】

“是?个好问题。”萧挽风唇线弯起,似乎在笑,细看却有?嘲弄意?味。

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正好到傍晚掌灯时辰,亲兵进书房点灯,又?送来厨房的晚膳。室内弥漫起饭香。

萧挽风从沙盘边起身,挽着谢明裳洗净手去桌边。亲兵忙忙碌碌把?饭菜从漆盘端上桌。

厨房今晚给谢明裳备下的果然还是?参茸粥。

听说谢明裳抱怨粥苦,里头除了红枣,又?新添桂圆和红糖,热腾腾地端来面前。

“闻着更甜些。尝尝看。”

谢明裳试探地舀一小口,果然甜滋滋的,滋味比早晨好上不少。她吃去整碗才放下。

萧挽风盯她吃完,自己才动筷夹菜,谢明裳却起身拿来空碗,从粥瓮里厚厚的舀一大碗粥,递给萧挽风。

萧挽风夹菜的筷子一顿。

谢明裳忍笑从镇纸下取出压了几个时辰的纸张,展示在他面前。

晚膳时若阿兄写好文?书,你陪我吃苦粥】

今晚的粥不苦,齁甜。

萧挽风喝了整碗甜粥。

他不嗜甜,一碗红糖参茸粥喝完,默不作?声灌了整杯冷茶下去,把?打赌的字纸扔去火盆烧了。

谢明裳倒来两杯茉莉茶,把?萧挽风喝空的茶盏换成花茶。一人捧一杯饭后清茶,她把?字纸又?往前推了推。

辽东王为何谋反?】

为何谋反?萧挽风如?此陈述:

“人想不开就会谋反。”

“这几年谋反的人,特别多。”

谢明裳眨了下眼。

乍听像在说冷笑话。看对面郎君的神色,却完全没有?玩笑的意?思。

“辽东王罪证确凿地谋反。你父亲谢帅,距离谋反只差一线。”

萧挽风嘲讽地弯唇:“我若继续留在京城,谋反论罪,只怕也不远了。”

谢明裳坐在桌案对面,清凌凌的眸光对视片刻,伏案唰唰快写,举起纸张:贺风陵?】

看清这三个字,萧挽风拧了下眉。

“他是?你生父。”

谢明裳摇摇头,继续往下写,把?整句补完,纸张戳来眼前:贺风陵,以谋反罪名处斩?】

所以将军无头?

萧挽风却明显不愿意?接贺风陵的话题说下去。

他抬手把?纸张抽走?,揉成一团,扔去字篓,话头转去辽东王。

“说起来,谋反的这位辽东王,同是?高祖皇帝之后嗣,今上之堂叔。”

也算萧挽风的堂叔。封地在辽东营州,原本还算老?实。

五年前,先帝亲征不利,意?外驾崩于龙骨山,今上在京城登基。号称:“先帝北狩,临危受命”。

天下不可?无主,兄长薨、弟受命,原本没什么好说的。辽东王这个堂叔当时也上表朝贺。

谁知没过多久,就有?流言传递得沸沸扬扬……

都道,先帝没死。

朝廷用的措辞是?“先帝北狩”。流言道:天子虽然战败,但并未被突厥人俘获,并无所谓“北狩”,更未亡于龙骨山。

天子还在人世,被朔州将士拼死救下。今上也知兄长活着,但拒绝把?兄长接回关内。

又?有?流言绘声绘色地形容,有?先帝模样的男子在夜色下高声叩关,号称“吾天子也。”边关将士无令不敢开城门?。

包括辽东王在内的各路宗室王上书询问,上书被一一退回,驳斥为“妖言”。贬谪了一批声音大、跳得高的宗室,杀了一批官员。

各地州县搜捕流言源头,处斩四千余人。流言沉寂下去。这就是?奉德元

年的“妖言案”。

远在辽东封地的辽东王,表面不言语,暗中却起了不该有?的心思。

花费几年功夫招兵买马,号称“拨乱反正”,“驱伪帝,迎正统”,悍然起兵。

谢明裳思忖着,点点头。

辽东王“驱伪帝,迎正统”的口号,京中虽然严密封杀,她还是?隐约听到过几句。

她唰唰地写:宫中那位,果然伪帝?】

萧挽风只看一眼,便抽走?字纸,扔去火盆里。

何谓正统?何谓伪帝?

坐稳了龙椅的,便是?正统;坐不稳的,便是?伪帝。

“多说无益。茶可?冷了?冷茶刺激肠胃。”

他摸了下茶盏,打算续添热水。

谢明裳抬手盖住杯盏。

冷茶刺激肠胃,他刚才自己倒咕噜噜地喝下整盏早晨的冷茶,当她没看见??

她又?不是?自小喝热饮,碰不得冷水的肠胃。

幼年时的记忆陆陆续续地回来了。

她记得自己少年时,深一脚浅一脚地过雪山,渴了饿了,随手抓一把?雪吞下,冰凉滋味从喉咙口滚到胃袋。

但身体习惯了抗冻,哪会轻易生病?

倒是?来京城后,谢家养得精细,不等换季便厚衣裹得严实,冬日不碰冷水,夏天不碰冰饮,出门?不吹风……中原大家闺秀的教养方?式,反倒叫她病得不消停。

谢明裳低头喝了口冷茶,放冷的茶水顺着喉咙管滚下胃袋,冷得她一个激灵。

对着面前男人不赞成拧起的浓黑眉峰,她弯了弯眼睛。

自小放养惯了的人,继续放养就好。

整天卧在遮风挡雨的马厩里,吃细粮、喝净水的马儿,有?几匹能熬过大漠风雪沙暴,于戈壁旷野肆意?奔驰?

谢明裳连坐都不肯坐了,把?零嘴盘子扔去桌上,捧着茶盏,在书房里来回走?几圈,又?把?窗户全打开,让庭院秋风裹挟雨丝扑上面孔。

对着窗外萧瑟落叶细雨,慢悠悠地喝冷茶。

关于贺风陵】的字纸,萧挽风不肯答她,依旧搁在桌上,被她拿铜镇纸镇在角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