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3章 闯川蜀公子世无双 上峨眉铁杵磨成针72(1 / 1)凤夕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历史的长河告诉我们,只有适合掌权者心意的东西,才能永久的生生不息。否则,任你有通天之能,最后也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最初的,最真的佛家思想,的确是看开与放下。但是此看开与放下,非彼看开与放下。

此看开与放下,是真释怀,超脱一切的释怀。而彼看开与放下,则是假释怀,忍一切仇怨的释怀。

佛的诞生之地之所以在古印度,是因为当时的古印度人无论脾性还是生活方式,都符合佛家理念的传播。可惜,佛组最终还是选错了。

古印度人没有时息观念,这本来正好契合了佛家对刹那的理解。因为佛家已无时息的观念,一年也好,一万年也罢,皆用弹指一刹为替。

可让佛祖没有想到的是,古印度人的无时息观念,恰恰成为了束缚。他们虽然有自己的信仰,可是他们自己的信仰却多如牛毛,以至于完全参透不了佛的真意。

佛在舍卫国传扬佛法时,让弟子拿着钵去挨家挨户乞讨。可是当中两个弟子,一个只去穷人家里乞讨,一个则只去富人家里乞讨。

虽然后来两位弟子都得到了佛祖的点化,但是这说明了佛祖在传扬佛法时并不顺利。因为还有其他弟子横生事端,而且根基悟性都是参差不一。

总而言之,佛错了,选错了传播的地方。因为种种的缘故,佛家理念在古印度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

这当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古印度帝王好战,根本不喜欢佛家这套理念。而且在佛家理念出现之前,古印度帝王就有了自己的信仰,和自己所信奉的神明,根本看不起区区一个无名小佛。

真正的佛意,是渡人到极乐世界的彼岸,仅此而已。这看似简单,其实非也。

用华夏道家流派来说,地狱有十八层,各司其职。可是你有没有想过,真正的第十八层地狱,或许就是人间呢?

人间就像是一个大炉子,凡尘万物都被困在这个大炉子里自相煎熬,享受着生离死别的痛苦。想要逃离,可似乎谁都逃离不了。

而真正的佛意,就是带领众生逃离这个大炉子,到达极乐世界。这是佛最根本的意愿,除此之外别无其他,是很纯粹的一个意愿。

佛祖想要教化世人,可发现并没有那么容易。要想教化,就先得弘扬,因为只有弘扬出去才会让人相信,也只有有人相信了,才能教化。

这初心是没有错的,可错就错在了传播的过程当中。各国语言并不相通,所以在传播的过程当中会出现差异。这还是其一,最简单,但也是最难解决的一点。

因为语言问题,所以佛的意思根本没法完全表达明白。致使了后来,佛祖便在经书当中将智慧般若分成了三种,一种是文字般若,一种是观照般若,一种是实相般若。

初学佛的人,都是从经书上的文字开始。只有弄明白了经书文字的意思,才能接着学佛。而自己悟到的这佛意,很多都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来阐述的。

其二就是每个人的根基悟性,同样一句佛经,不同的人来解读就用不同的意思。而他们都把自己所悟到的佛意,不辨真伪的当成了自己的真理。

然其之后,为了让别人去信服自己的真理,他们就自己开始撰写自以为是的佛经,然后传达给其他人。甚至在原有的佛经上面大做文章,通过批注对比等方式方法,来让自己所信奉的真理更加有说服力。

简而言之,就是真正的佛意在传播途中出了岔子,导致原本的意思被区误。所以渐渐多出了许多条条框框的规矩,美名其曰,戒律。

甚样剃度出家为僧,甚样出家人不打诳语,甚样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甚样不准杀生,甚样不准吃肉。所有的这些,都是后来在传播过程中演生而来,并且越演生,越多。

当然了,佛祖之所以允许演生,是为了让佛意更加适合于民意,也是为了更加规范众生。就像掌权者用律法管理百姓那样,佛也想用属于自己的律法来管理信徒,然后再行教化。

可是这太不切实际了,演生的规矩越来越多,越来越偏离初衷。致使得人们想参悟佛意,可是参来参却却甚样佛意也没有参到,甚至于根本都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去参悟。

渐来渐去的,真正的佛意就变成了伪佛。所有参悟者都以为自己悟到了佛的真谛,可是并没有。他们全像深陷泥潭的牤牛一样,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最常见的就是寺庙里那些大和尚,整天抱着个佛经叨啊叨,叨啊叨。又或者是抱着个木鱼敲啊敲,敲啊敲。

别人问他着甚,他总是说金刚经里说过甚甚甚须菩提说过甚甚甚佛祖说过甚甚甚。这些人,总是说谁谁谁说过甚甚甚,那本经书上说过甚甚甚,从来不会说自己说过甚甚甚。

他们可以将金刚经,或者心经倒背如流,可这有甚用?除了能在别人面前詹显自己外,就是让自己说的话更加有说服力罢了。

还是那句话,不入红尘,又怎能悟透红尘?不如地狱,又怎能清空地狱?

在殇唐,因了太祖皇帝李世民差遣三藏法师西天取经的缘故,所以佛家思想得到了更好的弘扬。但还是因为差异化的问题,所以信徒参悟修学的并非真正佛意,成为了掌权者手中治理天下的一道利器。

经过掌权者的插手修改,真正的佛意已无。也因了这样,伪的,也就成为了真的。而当一个假的东西被所有人都认为是真的之后,那么它就成为了真的。

也因为了这样,所以随着佛法的弘扬,各种戒律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它迎合了掌权者的喜好,将百姓生性给变相的,彻彻底底的重新束缚了起来。

这与真正的佛意是相互违背的,真正的佛意是超脱,而现在却变成了束缚。真正的佛意是渡化众生逃离这个炼狱炉子,而现在却是在将这个炼狱炉子的出口死死封住。

而规矩戒律越多,越复杂,就会产生许多思想上的矛盾,甚至于连参悟之人都难以自圆其说。种种因果,导致了千百年来真正参悟佛意的人寥寥无几,也导致了质疑佛意的人越来越多,甚至于许多人一听到佛这个字,都对其嗤之以鼻。

李世民当初就是看中了佛家思想和儒家思想不谋而合,可以为帝主所用,故而差人去西天拜佛求经。实际上,是为了将佛家思想,像儒家思想那样根深蒂固的烙印在每个百姓骨子里。

这样一来的话,想造反的人就会大幅度减少,因为他们都被佛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给彻底束缚住了。就像一只雄鹰那样,在它还没有学会飞之前,就先把它翅膀上的羽毛给剪断了。

这也是道家思想得不到大弘扬的原因,因为道家思想不契合于掌权者的心意。如果将道家思想弘扬,那无异于给自己培养一个个强大的敌人,这对掌权者来说是万万行不通的。当年诸子百家之所以以儒为胜,也就是因为儒家理念契合于帝者理念。

在这方面女帝武则天做到了极致,她一方面弘扬佛道,也信奉佛道。但是一方面她却并没有完全信奉于佛道,而是崇尚道家之道。

可以这样来理解,女帝武则天以佛和儒治人,但她的行事作风却偏向于道家。这是因为女帝武则天知道,佛与儒的思想只能施于百姓身上,而道家思想,只能用于自己身上。

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对内,则以佛和儒为主。对外,则以道为主。毕竟对外打仗的时候,不可能让一群和尚去靠念经敲木鱼取胜。

这也是盛世佛兴,乱世道兴的根本原因。盛世之下不需出头鸟,所以用佛来扼制。乱世就需要不怕死的人来冲锋陷阵,美名其曰保家卫国,所以需要道的理念来带动百姓愤怒,将矛头指向敌人。

在殇唐这样一个太平盛世之下,佛自然兴盛,无论百姓也好,官差也罢,基本都信奉于佛。毕竟女帝武则天弘扬的就是佛,所有人都不敢不信。

御史中丞李林甫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信奉于佛,而且深信不疑。这对吴指南来说就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弱点,打算用他所信奉的佛,来教化他。

于是乎,等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吴指南就靠着轻功翻墙过院,潜入到了李林甫的屋子顶上。然后在李林甫参拜佛罗之际,吹出迷烟将其给迷晕,紧接着,便施展开了一门诡法,梦魇之术。

这梦魇之术说来也挺简单,就是通过特制的迷烟将其迷晕,然后再通过特定的咒语、手诀侵入被迷者梦中,任意控制其梦。当然了,这是最简单的梦魇之术,更高深一层的需要符纸、法坛等等之物。再高深一些的可以直接以眼控制,甚至于可以直接凭空制造出幻境。

五鬼素好扮鬼吓人,这些歪门邪道法术就没有他不会的,否则大祭司也不可能只凭借偷走一本秘籍,就学会那么多诡异之法。吴指南做为他的三师兄,自然也是耳闻目染,懂得一二。

就在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之下,李林甫就着了吴指南的道,中了梦魇之术。至于梦中细节就不多做描摹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被吴指南这么一吓,李林甫做贼心虚了,害怕佛祖惩罚他,甚至认为了李白是佛祖的化身。

于是乎,这仇也就这么暂时搁浅了,毕竟被吴指南恐吓得不轻。一声令下,所有人手就都退了去,所以没再来找李白麻烦。

至于高力士和那些黑衣人,书中暗表,他们其实和李白并没有甚样深仇大怨。起初只是以为李白和汪伦有染,所以要探个究竟。

如今,不慎丢失的身份令牌兵部府隐拾叁也找到了,故其而然的也就不再追究。何况这些年来,李客笑纳给高力士的金银珠宝可不少,高力士觉得没必要赶尽杀绝。

知了这番来龙去脉后,李白和许蓝仙心里终于大惑得解,也得了安落。为做庆祝,李白就拉着吴指南准备去好好换一身衣裳,洗个干净,然后再去好好吃喝上一番。因为吴指南似乎已经好几个月没洗澡了,都有了酸味。

可吴指南却是不乐意,说自己就喜欢这幅模样,不洗,也不换。这引得许蓝仙很是不解,就悄悄问李白,说:“白郎,三哥看上去相貌堂堂,一表人才的模样,但为甚,为甚将自己打扮得这般邋遢?”

李白耸耸肩,摊摊手,示意自己也不知道,只回答说:“我这些师兄都怪得紧,还有两个我都还没见过,不知道他两是不是比他们还要怪。”

这一天也就这么恍恍惚惚红红火火过去,李白和许蓝仙没有去游赏成摩诃池。陪着吴指南逛了一天后,就找了家客栈安歇下来,准备次日再去。

但就在夜幕将黑之时,发生了一件趣事。靠在栏杆旁喝酒的吴指南,忽然看到李白端着个洗脚盆进了许蓝仙的屋子,就很纳闷,嘀咕说:“这天都黑了,小师弟去人家屋子里干嘛?”

好奇心来,吴指南就打算跳到屋顶上偷看偷看。可是刚要跳上去的时候,李白开门出来了。见得吴指南正以一个奇怪的姿势抱着柱子,李白就疑惑的问:“师兄,你这是干嘛?”

吴指南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笑,将李白招呼了过来,然后就开始盘问他和许蓝仙的关系。李白知道瞒是瞒不过的了,就将自己和许蓝仙的事情说了个大概。

没想到的是,吴指南听后突然坏笑着说:“小师弟,师兄我好像想起了一件事儿!”

“蒽?”李白一怔,搞不懂吴指南为甚用一个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就问:“甚事?说来听听!”

“哈哈哈,小师弟。”吴指南道:“我记得以前好像听谁说过,说这辈子都不会中意上许蓝仙,也不会娶人家许蓝仙,否则就天打五雷轰,死无葬身之地。小师弟,你说说,这话是说的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