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庸城祸乱千年矣(1 / 1)小沙弥不杀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月色皎洁,湖光墨色。

老人怔怔望着玉杯中的茶水,水中倒影着一个须发皆白的心死之人。

“大周有庸城,祸乱千年矣,新皇登基距今已有六百余载,却一直没有册封庸城之主。姬夏听家中长辈说,这是新皇在等一个人,等他回心转意,车驾入皇城。”

“李仲是出家人,不敢妄言评判皇朝的过错。”修禅人手指叩着木桌,说道,“但私以为老祖其实大可不必借舟渡海,您还有母妃,您走了,可曾念及她老人家的处境?”

听闻“母妃”二字,老祖面上惆怅之意更浓三分,凄声道:“我日夜自省,最最挂念的就是她了。”

“红尘权势,是世间大多恶性的根源,李仲从未身入其间,不知其中滋味,无力助您度过苦海,这是李仲之过。然而,我在西漠寺庙的时候,也见过师尊和师叔们为了住持之位吵得不可开交,不过他们的吵是为了不争,与俗人的争倒是不一样。”

李仲似乎想起了旧时,那群老和尚们披着袈裟,似妇人入市井一般扯着嗓子争论,只为了不让自己坐上住持的位置,乐的清闲。

“我并非贪恋权贵,身处皇子之位,也从未有过结党营私之举,我只是想让父皇多陪一陪母妃,宫中碎语闲言与我,倒也无妨,但那些人却是连同母妃一并骂了。”

“这些父皇不会不知道,可是他百年来只在清凝宫内小憩了两次,更是一夜未留,对于碎语的丫鬟阉人他不施惩戒,而我们母子受了委屈他更是不曾慰问过。”

老祖似乎像个哭啼的孩童,受了委屈,却不知该如何应对。

“前辈,倘若你登临大位,当如何?”姬夏伸手,想要拍一拍老人的肩膀,却碍于辈分,又缩了回来。

“登临大位?”周家老祖吐出一口浊气,又生了些豪气,握拳说道,“我定当罪责那些非议的宫女阉人,为母妃正名,还有,我要将戏耍我的那些百官,一一罢黜,我要将庸王之名赐给二弟……”

“还有呢?”姬夏眉目间有些瞧不起,带着一丝垂怜问道。

“还有,还有。”老祖飞扬的神采转为茫然,思索良久,放下了握紧的拳头,悠悠道了声“我不知道。”

姬夏有些明白了,老祖所念所想,无非就是泄一己之愤罢了,说到底还是一个度量狭小之徒。

“你可学过帝王权贵之术?你可学过治理一国之法?呵,你将一切过错推给出身,却不知,论统筹御下之道,论治理一国之能耐,论体恤百姓之心肠,你样样都比不过当今的大周皇主!”

在姬夏的连番质问之下,老祖面有愧色,不敢直视少年的双眸。

“我没去过大周皇朝,但也听说新皇治下几城,均国泰民安,百姓无饿腹之患,官僚不仗势欺人。新皇虚心求教,授三公打王鞭,鞭策己身,传为中州一美谈。反倒是前辈千年前就该去平叛的庸城,祸患未除,百姓人人自危。”

姬夏厉声呵斥道:“你只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要我说,这个皇位,你坐不得,即便坐上了,也坐不安稳。”

月色渐凉,却不及人心寒楚。

“师弟,够了。”李仲将姬夏拉至身畔,瞧着老祖憔悴苦楚的模样,心中升起一丝警惕,生怕老祖没有容人之量,怒起杀人。

可姬夏却并没有意识到其中险境,嘴上依依不饶道:“您之所求,无非是母子安平,所望之处尚在宫墙之内,可若要成皇称帝,需胸怀天下,眼观四路。我想您的父皇一定不是个昏君,自然看出了您的无为,非君王良才。那日在朝堂之上,百官群谏,您若是顺势不争,还能博一个好声名。届时,大周有十一城疆土,您得了其一,何不美哉?”

湖上有恶龙,腾空而起数十丈,面朝西,似是在恐吓少年。

有木魁自姬夏怀中飞出,跳到少年的肩上,挑衅地朝着恶龙做了一个鬼脸。

“怎么,恼羞成怒了?”姬夏嘴上逞强,可身子却是向后退了两步,“我适才说您怯懦,委实是说错了,您本就不该争。修行之人,修为虽是根本,但除了修行,我们还有很多事理要学。您是长子,有比新皇更多的时间去学**王之术,可您却只顾着修行。当然,修行本非过错,可您若是觊觎皇位,一心修行却是舍本逐末了。”

老祖抬首看向姬夏,咬牙问道:“那么,依你之言,父皇他们就没有过错吗?”

“圣贤尚有过错,何况常人乎?”姬夏直视着老人的目光,没有躲避。

“你若是我,会如何做?”

姬夏思索良久,应声答道:“我若是您,那一日醉醒之后当复去庸城,平叛之后,写下罪己书。若母妃愿往庸城,那就车马接应,若不愿,那便每年在皇城外磕头请安。”

“能做到这般,你这个后辈已是很了不得了。”老祖仰面,望着朗月星空,悔不当初。

可姬夏却并没有说完,接着豪言道:“既然您没有学过治国之法,也无心皇位,那不如就挑几个头脑灵活的人分忧庸城事务,而后醉心修行,早日叩响长生之门,身与大道合鸣。”

“到那时,即便是皇朝之主又如何?还不是要看长生者的脸色!我当剑断皇城高墙,而没了城墙,也就没了所谓皇城,那么我再入宫也不算违了当初的誓约。”

说着说着,兴之所至,姬夏竟是从怀中抽出了尘黄,向一侧砍去。

刀光似水,却是被一袖清风所止。

李仲见姬夏如此模样,已是没了修禅的风度,微微叹息道:“师弟,长生不易,破皇城更是不易。”

长生何其难,每一个皇朝明面上的长生者也不过三四人,而中州那些数十个大小势力,大多寻不出一个长生境的雄主。

姬家若不是两百年前出了一个姬玄卿,怕是当下也会面临没有当代长生底蕴的窘境。

而作为皇朝的门面,皇城有几代阵法加持,内有长生人物坐镇,也不是那么轻易就会被破去的。

师弟还是太过年轻,阅历尚有不足。

可周家老祖听了这番话,却是笑得开怀,向姬夏招了招手,说道:“我这样的老人,听了小友一番话,热血也有复燃之意。但我毕竟是罪人,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无颜回去面见皇朝之人了。”

“不过,小友尚年轻,朝气蓬勃,切记,日后不可失了这份胆气。”

“千年前,我未能平乱庸城,是我之过错。千年后,当寻一人,替我了却遗憾。”

这时,老祖头上有一顶紫金冠浮现而出,其上有一“庸”字熠熠生辉。

“不知小友可否替我还愿,做一个粗鄙之人,拿走我项上的这顶庸王之冠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