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廉租房之外,文枢还在搞其它的房地产建设。
身为镇长的他,随时可以给自己批地皮,而且是免费的。他把常规部队分为两个团,让他们轮换着在哨站执勤。一个团执勤的时候,另一个团就在沙口镇搞建设,顺便可以在镇子里探亲,或是放松放松。
执勤的团也是有副业的,那就是处理魔物素材。搞建设而已好,处理魔物素材也罢,都是很赚钱的。而且这些士兵还有军饷,每个人都是富得流油——顺带一提,在给北原军士兵提供了双倍军饷后,文枢也提高了戍卒们的薪资待遇。二者的薪资待遇是相同的,这样戍卒部队就不会有任何不满了。
为了方便部队驻扎,文枢在沙口镇北部建了一座军营。这里虽然是军营,但是在名义上它不是军营,而是一座庄园。其内部设施完全是按照军营标准建的,不过其外部样式却是庄园标准建的。
这是因为不论北原军还是中央军,都没有在沙口镇部署部队的记录,所以这里是不能有军营的。一旦出现了这里有军营的流言,上面肯定会派人来查的。不论是北原军来查,还是中央军来查,文枢都糊弄不过去。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结果,他才以庄园做伪装建造军营。
同时在名义上,文枢手下的常规部队还是哨站驻军,不是他的人。他想调驻军过来,也得有个名义。不过这个名义很好找,无非就是他出钱劳军,请哨站驻军到沙口镇放松休整。哨站驻军出于感激,顺手帮他干了些活儿,这在逻辑上完全说的通。
新城区建成一个月后,已经在天井镇“放松”了三个月的军官们回来了。这段时间,他们在天井镇玩的很开心,不过钱也花的很快。虽然文枢每个月都派人给他们去送薪水,但是他们还是把钱都用完了。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把钱花在了“放松”上。有些军官把钱寄回了老家,甚至有人趁着这个机会回了老家一趟。在此期间,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去找程怀甫打小报告,因为他们都在文枢那里签了合同。只要文枢把合同交给程怀甫,他们所有人都得完蛋。
再者说,文枢一直给他们发双倍薪水,还给了他们绝对的自由,既守信,又信任他们。这份守信和信任,让军官们不忍去告发他,甚至一想到要告发他的事情就会良心不安。
钱花完了,就得想办法再去弄。半数左右的军官,只想领双倍薪水,不想坑程怀甫。可是另外一半的军官,却想多赚点钱。
在返程之前,双方进行了一番谈判,起初是争执不下,后来想多赚钱的军官们表示,就算你们不干,我们也要干。合同是所有人一起签的,就算分不到钱,只要东窗事发,你们也得跟着一起担责任。
另一半军官见横竖都要担责任,还不如和大家一起把钱赚了,只能同意。于是乎,众军官就提前拟定好了战损报告,把所有设计到数字的地方都空上,带着报告来到沙口镇找文枢,和他进行了商谈,按照文枢的需要把数字都填上了。
在这之后,文枢大方的预支给军官们百分之二十的“定金”,并表示只要补充来的士兵和装备到位,尾款立刻就到位。
除了军官们申请的补充外,文枢还通过第455步兵旅又上报了一份假战损。他之所以敢同时上报两份战损,是因为他已经确定了,程怀甫的部队与边境哨站部队不是一个体系,他是分别向两个体系上报战损,又分别从两个体系得到补充。
就算是两边通了气,程怀甫也不可能想到,这两座哨站实际上并未处于他的掌控之下。他一定会以为,这边的军官会办事,知道两线开花,更快的帮他扩充军力,甚至有可能要求其他哨站的负责人也这样做。
通过第455步兵旅上报的战损,还是要走老套路,就是花钱。由于关系已经打通了,因此这次文枢不必亲自去青松城,只要把钱送到位就行了。同时因为已经在青松城方面打通了关系,这次的战损报告完全不需要审核,上面直接就会把人、装备和战功嘉奖送过来,文枢也省着布置假战场了。
在处理完假战损报告的事情之后,文枢就把北原军的军官们召集起来,和他们谈了谈。他说,现在战损报告交上去,我们的合作已经正式开始,是自己人了。既然是自己人,我就可以把部队交给你们去管理。如果有谁愿意回部队做事,我现在立刻就做安排。
文枢之所以放他们回部队,是因为现在他们已经干了坑程怀甫的事,和自己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虽然无法百分之百的信任他们,但是他们绝对不会轻易背叛自己,已经可以放心使用了。
而且,不久后从北原军来的补充部队就会抵达哨站,其中必然有新的军官,他需要这些军官替自己去说服那些新军官。
由于新军官的选择会影响到现在这些军官的利益,因此他们必定会全力以赴,甚至会主动替文枢排除死硬份子——就像他们当初排除那几个不肯改变主意的军官一样。
大部分军官都想官复原职,也有一部分军官贪图享受,不想工作。于是文枢就把想官复原职的军官安置在部队里,至于那些贪图享受的军官,他们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文枢绝对不会干涉。
一个月后,从北原军来的兵员和装备,以及从边境哨站管理部门来的兵员和装备一前一后的到位了。北原军送来了两千人,还送来了两门野战炮,以及装备弹药若干。北原军送来的兵员和装备,数量上与战损报告完全一致,因此文枢并没有感到惊喜和意外。
但是边境哨站管理部门送来的补充兵,数量也高达两千,这就让文枢非常意外了。因为他申报的补充数量只有一千人,边境哨站管理部门却送了两千过来。
这是因为边境哨站部门与程怀甫通了气,不出文枢所料,程怀甫果然认为是下属机灵,主动替他分忧,心中大悦,直接给批了两千人。同时,他还给其他哨站的负责人下令,让他们也搞“两线开花”,以便快速扩充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