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名门后裔(1 / 1)品涩居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皋,简称“如”或“皋”,“如”,如皋的简称之一,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海阳”,为如皋古县名之沿袭,源于本县地理位置。如皋称海阳最早始于西周,当时如皋为海阳地,隶扬州。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传》载:“楚东有夏州海阳。”后来战国、秦时如皋亦为海阳地。晋武帝泰康元年正式定名为海阳县,至东晋安帝义熙七年改置如皋县止,凡一百三十一年。

如皋在夏时属扬州之域。

周时如皋为海阳地。

春秋时如皋为吴国海阳郧地,吴亡归越。

战国时如皋属楚,称九夷海阳。

秦时,如皋先后归九江郡、东阳郡,汉称海陵县。

东晋时期,属广陵郡海阳县。义熙七年,分广陵郡而设置建陵、宁海、临江、蒲涛、如皋五县。

北周时,废蒲涛县,并临江县入宁海县。如皋县隶属于海陵郡。

隋朝,开皇九年,如皋县并入宁海县,隶属于扬州总管府,后改为江都郡。

唐大和五年设置如皋场,隶属于海陵县。

汉高祖十二年,吴王刘濞招人在如皋潘溪煮海水为盐。两淮盐运志》载:“如皋潘溪古煮盐区,是两淮和江浙地区煮盐之始”斯时,如皋潘溪盐场域地东至掘港、南至通州,北至盐城以南,先后建有三十六个盐场。

南唐升元元年海陵监移驻东台场,辖南北八个盐场,南四场为虎墩、小淘、东台、栟茶,北四场为丁溪、南八游、北八游、紫庄。

当地人有八成在盐场做活,待遇不低,几无穷困之家。

李惟家处城东丁堰,离城区五里。唐代,因地濒黄海,当地居民为御海水而筑“丁”字形堤堰,故名丁堰。

从学堂步行回家,大约两刻钟便能到,看看天色,约莫是申时许,一日两餐,中午是空腹的,到这时已是饥肠辘辘,离晚膳时间又尚早,不免暗暗吐槽:得改,至少得一日三餐哪。想了想,干脆折向盐场去看看。

丁堰也是有盐场的,但规模不大,在如皋排不上名号。毕竟临海,制盐较为方便,所谓的“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吧。

走了不一会,便听得海水哗哗,举目望去,但见白茫茫一片,直至天际一望无垠。

他忍不住想要长啸,大海总是叫人心胸开阔的。这倒并非是他第一次看海,但每每都觉心旌摇荡,恨不得纵身一跃畅游一番。

海滩处三三两两的盐民在忙碌着,手脚麻利,有条不紊。

古时的人并不将天然盐看作是盐,而是称之为卤。古代人工最早采制的盐,可能是海盐。古籍记载,炎帝(一说神农氏)时的宿沙氏开创用海水煮盐,史称“宿沙作煮盐”。宿沙氏其人,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实际上用海水煮盐,应当是生活在海边的古代先民经过长期摸索和实践创造出来的。也许宿沙氏将煮盐的方法提升推广,后人也就将采制海盐的发明权归到了他的头上。

此时海盐的制作方式,是刮土淋卤,取卤燃薪熬盐。但煎盐耗费大量柴草,费工费力。

李惟站在高处静静的看了许久,若有所思。奇怪的是,他“醒”来之后,非止恢复了神智,就便是“前任”成为痴子那些年的记忆也全数恢复。这盐场他可没少来,制盐流程了然于胸。

隋、唐前期,和汉初一样,采取官少管、促生产的执政理念。隋文帝立国第三年就宣布废除了盐禁,唐朝初期的几位皇帝也基本继承了这一方针。但是到了到唐代中期,唐玄宗开始败家,导致财政赤字,君臣一起想方设法生财创收,于是食盐国营又被提上了日程,便有了“榷盐法”。

所谓“榷盐法”,是指食盐国家专卖制度,具体是:盐民生产食盐,政府低价买来,再高价卖给商人,由商人运输到政府指定经销店贩售。这样,政府不但控制了食盐的货源,也掌握了食盐的批发环节。

不过,烈祖李昪建国以来,极为爱民,对于海盐管理并不十分严格,从盐民手中收购海盐定价不低,对于私盐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此一来,在南唐境内,盐民生活富裕,盐价也远低于其他国家。

李家亦是以制盐发迹,最鼎盛时门下有七家盐场,到了李烨这儿,虽然有所衰落,但也在数家盐场有份子,其中这丁堰盐场便是李家所有。

要说起来,李家在当地极有实力,如皋抬升为县后,李烨打点关系在县衙谋了吏部主事的差使,虽然只是流外小吏,但也总算是踏入官场,勉强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这倒不是李家自抬身份,而是实实在在的名门后裔——

唐朝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当时国家长久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民疏于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逃或降。短时间内,就控制了河北大部郡县,河南部分郡县也望风归降。此即“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所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是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同中央政权争夺统治权的战争,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因为唐玄宗晚年不管朝政引起。由于发起叛乱者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为主,故称安史之乱,又因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安史之乱从公元755年12月16日爆发,至公元763年2月17日平息,历时七年零二个月,由三代皇帝平定,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可是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等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唐朝再无中兴之日,变得平庸。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

兵荒马乱,烽烟四起,为躲避战祸,便有不少人选择背井离乡远走安祥之地。李家祖上便是右此期间迁至如皋,在此扎根安生、开枝散叶,历经二百年百余辈,但却未忘宗源,只因种种缘由不曾溯源寻宗。

李家,源出赵郡李氏。

赵郡李氏,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大族。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的次子李牧,李玑是陇西李氏始祖李崇的四弟。李牧是战国时名将,为赵国丞相,封武安君,始居赵郡柏人,为赵郡李氏的始祖。是东汉以来山东望族,历经魏晋南北朝,南北朝时讲究士族门第,赵郡李氏史载人物尤多,各盛家风,世言高华,被列为一等大姓崔卢李郑王,为第一等的高门大族。至唐代又有五姓七望之说。唐朝初年,全国郡姓中位居首列的五姓七家中,李姓占了两家,即赵郡李氏与陇西李氏。李氏“出赵郡、陇西二望”。

赵郡李氏又有南祖房、东祖房、西祖房、辽东房、江夏房、汉中房之分。

李棨与弟劲,共称西祖。李劲十世孙李怀远,好学善属文,在武后时为宰相。

李惟这一支便是出于李怀远,真正的名门贵胄之后。

唐初士族,主要有四大地域集团,并各有所尚,分别是:江左士族尚人物、代北士族尚贵戚、山东士族尚婚姻、关中士族尚冠冕。

前两大士族至唐朝已经没落,山东士族虽经农民起义战争打击,势力有一定削弱,但因其根深蒂固,所以在唐初依然有着不可低估的社会影响力。而李唐起源关中,唐政权中关中士族力量最强,可以说左右着唐初政权。

《氏族志》的修订,使唐太宗基本达到了扶持庶族地主、压抑江南、山东士族、提升关陇集团社会地位、加强皇权的政治目的,并为三十年后武则天颁布的《姓氏录》,彻底否定传统的门阀制度打下了基础。

在李唐的大力打压之下,及至晚唐的“牛李党争”,门阀士族渐渐衰落,不复往日风光。其后的黄巢起义造成大量士族的伤亡,经营的庄园产业也尽遭破坏,引以为傲的家谱贯册也随战乱流失,高高在上的士族再无可夸耀的资本,变得与庶民无异。但昔年的名门底蕴犹存,有道是“百足之虫至死未僵”,更何况是有近千年传承的名门望族?

出身,很重要。

这点在烈祖李昪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李昇,字正伦,本名李知诰,徐州人。出身微贱,六岁丧父。在唐末方镇争战中,随伯父流落淮西濠州一带避难,为淮南节度使杨行密部将徐温收养,取名徐知诰。晋天福二年,李废吴帝,在金陵建立南唐政权,改国号升元。二年后,正式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又改国号为唐。

好嘛,这便成了大唐宗亲之后了,建国即位也便名正言顺了。至于其中真伪,恐怕就无人知晓了。

李惟这名门出身却是如假包换的,只是祖上迁至如皋已近二百年,为了生计不得不入乡随俗干起了制盐的勾当,居然再无一人走科举之路,实在是有辱赵郡李氏之名,这也正是至今都不曾寻宗最重要的原因。

而于李惟而言,重生在这样的家庭,已属幸运,至少算是富二代了,混吃混喝也不错。总之,慢慢接受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