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葵丘之盟(1 / 1)明月之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当齐桓公忙于郑国的事情,那位周惠王终于走到生命的尽头,也算寿终正寝。

纵观他的一生,着实不易,可谓渡尽劫波。当了周王之后,由于贪婪,导致叔叔‘王子颓之乱’,被赶出都城三年;等到他自己立了太子郑,后期受惠后影响,又宠爱小儿子甘叔带,时刻想改立太子,导致王室内部暗流涌动。

由于齐桓公的介入,没有改立太子,他满怀遗憾撒手而去。作为天之骄子,让无数人羡慕,然而,在那个礼崩乐坏的乱世,没有雄才大略,能得以善终,也算幸运。

公元前653年,闰12月,周惠王去世。

此时的王城,可以说剑拔弩张,山雨欲来。支持甘叔带的一方,已经磨刀霍霍,随时准备发难,其中还包括他们的母亲——惠后;‘太子党’虽然也有一群大臣,没有惠后的支持,实力明显处于下风。

当时的情况,危机到什么程度呢?

据《左传》记载,甘叔带的势力太强了,太子郑担心他作乱,对周惠王之死竟然秘而不宣。只是派人暗中通知齐桓公,告诉他王室将要发生内乱,速速救驾。

太子郑这么做,完全是一步险棋,冒着‘不孝’的风险;但他的做法,可以说,是当时唯一可行的。

为了防止变乱,必须先即位掌权,后发丧尽孝,直到彻底铲除不安分子。隐瞒真相,谋求外援,这成为后世预防宫廷政变的常用办法。不过有不少失败的例子,因为外援太烂,如东汉末年的董卓,清朝末年的袁世凯等。

根据时间来看,已经快过年了。当然,春秋时期主要是举办祭祀活动,并不大张旗鼓放鞭炮,因为火药还处于萌芽。不知道这个年,齐桓公和太子郑是怎么过的,史书没记载,至少齐桓公没闲着。

公元前652春季正月,齐桓公率领鲁、宋、卫、许、曹、陈,在洮地会盟(曹地,今河南濮阳县白罡乡西南)。王室岁乱,也派人参加,这是一次‘兵车之会’,目标是勤王。

期间,来了一位不速之客——郑文公。

《左传》记载‘郑伯乞盟,请服也’。太子华阴谋破产,这能瞒得住郑文公吗?说句心里话,郑文公对齐桓公非常感激,对管仲非常感激,对太子华则非常失望。

管仲所说的‘德与礼’,让郑文公心悦诚服,真心归顺。

据说(《东周列国志》),太子华回去不久,因为那几句卖国的话,就被软禁了。

是否被软禁?史册没有明确记载。但是,那几句话,能严密封锁吗?恐怕早已传到郑文公的耳朵里,岂不愤怒?十年后,太子华想逃离郑国,结果被杀。

这次郑文公亲自参加会盟,一者,必定已经处理好家务事;再者,就是向齐桓公表明态度——绝对支持。

再说王室太子郑,有了诸侯的支持,正式即位为王,就是周襄王,然后,给他父亲周惠王举办葬礼。

由于担心内乱的缘故,导致丧事耽误时间很长,一直到了冬季12月,鲁国才接到周惠王去世的正式通知。所以,孔夫子在写《春秋》的时候,按照鲁史,把周惠王的驾崩时间,定格为公元前652年冬12月23日。

孔夫子不纠正错误,该批评。

以至于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没有详查,就按照《春秋》记载照搬,周惠王的死亡时间,整整拖后一年。若没有《左传》来解释,这就成了一桩悬案。

周襄王的位子暂时是稳住了,然而根源并未消除,那位小弟甘叔带,总不死心,时刻谋划着新的政变,准备推翻大哥周襄王的宝座。他能实现自己的宏愿吗?

齐桓公稳定了周襄王的王位,也算一件‘尊王’大事,随后又举行了会盟。这次会盟,史称‘葵丘之盟’,是‘九合诸侯’的第八次大会盟。

公元前651年夏,齐桓公邀请鲁、宋、卫、郑、许、曹几个中原国家,在葵丘会见(今河南商丘市民权县)。

这次会见,齐桓公失去了一个铁杆支持者——宋桓公。自从称霸以来,除了最初的不愉快,宋桓公后期一直跟随齐桓公,成为他最坚定的支持者,也为宋国带来三十年安稳,称得上一代明君。

宋国来的代表,是他的儿子宋襄公,以仁义著称,甚至被儒家定为春秋第二任霸主。

他还没有安葬父亲,守孝期间,就大老远跑来,支持齐桓公,这于礼不合。《春秋》称他宋子,这里的‘子’,是对服丧公候的正常称呼。他给足了齐桓公面子,能参加这种盛会,也很荣幸,很多人想参加还没机会呢。这次,齐桓公还给了他一个额外的任务,回头再说。

初期大家只是开个联盟会议,一起喝喝茶聊聊天,谈论一下天下大事。在齐桓公的带领下,主要还是重温过去的盟约,相约继续发展友好关系,尊崇王室等等。

再说身在王城的周襄王,也很关注这次盟会。如今自己的位置稳定了,不能忘记恩人齐桓公,为了表示感谢,他派遣周公宰孔前去,把会盟推向高潮。

宰孔,前文也提到过,曾奉了周惠王的命令,在首止之盟中,策反郑文公。

他是周公旦的后裔,也称周公孔、周公忌父。‘宰’是职务,太宰的意思,负责的项目比较多,权力也比较杂。另外,他还是宰姓一支的始祖。

公元前675年,为了躲避王子颓之乱,他曾经逃到虢国。周惠王即位后,把他请回去官复原职,可以说,宰孔内心对周惠王非常感激。

由于齐桓公已经被父亲周惠王任命为‘方伯’,为了感谢他的大力支持,周襄王赐给齐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和‘大辂’。

‘文武胙’,就是祭祀周文王周武王的祭肉,古人认为,食用这种祭肉,可以得到福佑。一般来说,这祭肉只赐给同姓诸侯,这次赏给齐桓公,是对他最高的奖赏。

我一直怀疑,这个祭肉从河南洛阳送到兰考,即使快马加鞭,大热天,送到地方也变质了。但事实并非如此,齐桓公高兴地接受了。

有些专家从金文中获得一些资料,认为这祭肉是活物,《谷梁传》就记载,这次会盟没有杀死祭祀的牺牲;但是赐胙肉,一般都是分割好了,成块的赏赐,有生有熟,要想保存,唯一的办法,就是以盐腌制。中国腌制腊肉的水平绝对一流,放置几年都没事,味道极美。

‘彤弓矢’,就是一张红色的弓和一百支红色的箭,表示代替天子,征伐四方。

‘大辂’,则是天子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车子,只有品德高尚功勋卓著的人,才有资格获得如此赏赐。这是一种荣耀,后来鲁国的贤臣叔孙豹,曾经被周天子赐予一辆大辂,他一辈子都没乘坐,死后作为陪葬品。

《国语》中记载还有‘龙旗九旒’,是缀着九条流苏的龙旗,非常威风。

如此高规格的赏赐,齐桓公面上有光,内心感激,这让他的霸业,达到辉煌的顶点。

面对天子的赏赐,自然要下阶拜谢。

宰孔看着蹒跚的齐桓公,立刻阻止道:“天子派我来的时候,还有后续的命令说:‘因为伯舅年纪大了,加上功劳,奖赐一级,不用下阶拜谢。’”

这就好比允许站着接圣旨一样,待遇极高。

周襄王对齐桓公感激不尽,如此细节都考虑的非常周全。他的这种奖励方法,也成为后世帝王效仿的榜样。有时候,赏赐很多金银财宝,不一定是最好的,臣子需要的是一种人性的关心、热情和尊重。

此时的齐桓公,大约六十岁上下,听了这道命令,稍微犹豫了一下,真的就不准备下拜。

管仲就在旁边,赶忙提醒道:“作为国君没有君威,作为臣子没有臣礼,这是祸乱的根本啊!”

一句话提醒了齐桓公,惶恐地说:“天子的威严就在面前,小白我岂敢接受天子的命令,而不下阶拜谢?这样我会犯错误,给天子留下羞辱。”

于是下台阶拜谢,然后再登上台阶接受赏赐,诸侯看了,都赞赏齐桓公知礼。

‘礼’是必须的,再高的功劳不能乱了礼法,古今都一样,要永远认清自己的位置,否则随时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这次聚会,持续时间很长,一直到九月才订立盟约。

《谷梁传》记载:葵丘之盟,把牛捆起来不杀,宣读完盟辞后,把盟书放在牛身上。盟书上写明天子的禁令:不许筑堤坝;不许禁止邻国来买粮;不许废立太子;不许立妾为妻;不许女人参政。

其中还有一句话: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成语‘言归于好’,最早就出自这里。

葵丘之盟,排列在‘九合诸侯’的第八位,让齐桓公的霸业达到巅峰,同时也显露出他骄矜的一面。

从公元前681年的北杏之盟开始,到如今过去了三十年,其成就,可以说非常辉煌,确实值得骄傲。不过,‘骄傲使人落后’,只此一念之差,他的霸业开始滑落。

关键是,人才开始凋零,等到管仲去世,齐桓公昏庸的一面逐渐显露,最终导致齐国的衰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