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洗发膏犒师(1 / 1)明月之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于鲁国私自搞了两次会盟,没有通知齐国,惹得齐孝公酸溜溜的,非常不满。

齐国虽然不是霸主了,但实力依然强大,自从鲁庄公以后,国君一代不如一代。

公元前634年春,齐军侵犯鲁国西部边境。齐孝公并没有进入鲁国境内,只派遣地位很低的人,率领一小股军队抢劫一番,制造一次小规模边境冲突,很快就打道回府了。

本来,齐孝公只是敲打一下鲁国,让鲁国人明白,齐国还是老大,要注意你们的行为举止。

鲁国只需派遣一支军队,把齐国人赶跑;然后派遣使者交流一下,发表个联合声明,希望不要因为地方的冲突,影响两国整体的友好,互相体谅,互相包容,共同发展。

但是鲁僖公没这么干,竟然大张旗鼓,亲自率领鲁军追击齐军,一直追击齐国的酅(xī)地(今山东省平阴县东阿镇西南)。

当然,这次追击,并不像后来的楚汉之争那样拼命。鲁军确实追了,而且声势浩大,但并没有追上。难道真是追不上吗?答案是否定的。

鲁军根本就不想,也不敢追上齐军,真要血溅沙场,死伤惨重,后果对鲁国非常不利。

这么做,只是走个形式,让天下人知道,我们国君亲自上阵,奋勇作战,把入侵之敌打跑了。说好听点儿,就是给鲁僖公长点脸面,粉饰一下他的威武英明。

鲁僖公追齐归来后,也算风光一把,还去祖庙祭拜一番,把这件大事隆重告诉先祖,给鲁国挣足面子。

一次小规模的冲突,因为这次画蛇添足的拙劣表演,让事情变得复杂。国君的面子重要,还是战士的生命重要呢?还是国家和平重要?不珍惜和平,就要付出代价。

夏天,齐孝公亲自带兵,进攻鲁国北部边境。

这次,可不是试探,而是气势汹汹,勇往直前,要洗刷上次的耻辱,要让天下人看看,到底是谁在逃跑。

当时,鲁国的执政者是臧文仲,曾经主动申请去齐国借粮,贤名播于诸侯。他处在‘圣人’和‘贤人’级别之间,就算‘半个圣人’吧(个人观点)。

之所以如此评价他,是因为他还与人生‘三不朽’有关。后来鲁国的贤臣叔孙豹称他为‘鲁国的圣人’,但是,没见到别人也这么称呼他,所以他算‘半个圣人’,这里就简洁的称他‘半圣’。

他是个和平爱好者,不喜欢动刀动枪,只想让鲁国人民过上平静幸福的生活。

但和平只是个永恒的话题,而不是永久的现实。

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就像男与女之间的恋爱。热恋之中,山盟海誓,卿卿我我;蜜月期过后,感情崩溃,彼此指责辱骂,仇深似海。那些浪漫而美好的画面,往往忽略了现实中的柴米油盐,只是剪切了生活中很短的一个缩影而已。

臧文仲真的不想开战,想凭嘴皮子把齐军劝退,却又不知道如何措辞。想啊想啊,想破了脑袋,终于想到了一个人——柳下惠。

对于柳下惠的才能,臧文仲是肯定的。

于是,他亲自去向柳下惠请教,希望能出谋划策,给齐国送点礼,把他们打发走算了。

柳下惠也明白臧文仲的来意,毫不客气给他上了一课:“大国要做好表率,小国要侍奉好大国,这样才能防备祸乱,没听说凭借几句话就能解决问题的。作为小国却自高自大,激怒大国,危难当头,言辞有什么用?”

这一切,完全是鲁僖公自找的。

臧文仲说:“国家已经很危机,各种贵重的物品,只要能送礼的,绝不吝惜。希望凭你的说辞,带上礼物去试一试,看看能否把齐军辞退。”

对于这个重任,柳下惠并没有爽朗接受,靠贿赂解决问题,不是他的风格。

臧文仲相信,柳下惠一定有办法,只是故意推辞。眼看请不动柳下惠,最后,特意派展喜出使齐军,并叮嘱他,在出发前,一定要拜见一下自己的大哥,好好请教该如何措辞。

臧文仲不愧是政治高手,为达目的,采用了名人效应,贿赂手段,最后打出亲情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柳下惠一看亲弟弟去当使者,不管也得管了。

他先教导展喜一番,然后,并没有让弟弟带什么贵重的物品,而是让他准备些便宜的洗发膏,去慰劳齐军(《国语》)。

看来,中国很早很早就发明了洗发用品,至少在两千六百年以前。可惜没有什么秘方传下来,否则可以申请个专利,为国家赚点外汇。

展喜来到齐军,先客气一番,大致意思是:我们国君没有好好侍奉你们边界的官员,以至于惹你们生气,带兵来到我国郊外经受风雨;所以派我来准备了一点心意,慰劳贵国大军。

说完,竟然拿出大量的洗发膏,表示问候。

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外交辞令,客气而不失体面,还带了洗浴用品。那意思很明确,你们一路风尘,很辛苦,给点洗发膏,洗去身上的尘土,大家和为贵。

从古至今,国家之间礼尚往来,特别是犒赏军队,这种礼品,可以说最古怪,最奇特,最实用,最不值钱,最意想不到的了。

比起金银珠宝,根本不值一提,但对战士们很实用。想一想,古代行军作战,满面尘灰,头皮瘙痒,如果有上好的洗发水洗个头,神清气爽,打仗一定很精神。

齐孝公一看,这点破东西,怎么好意思拿来?生气还不好表露,否则显得自己贪财,于是问道:“你们鲁国害怕了吗?”

话锋咄咄逼人。如果回答害怕,显得鲁国无能,有失国体;如果回答不怕,又对齐孝公不敬,难免引起新的争端。

作为使者,最基本的一条——不辱使命,宁死不屈;第二条,就要临机应变。面对一些疑难问题,据理力争,不亢不卑,让对方理屈词穷哑口无言,气势上,要压倒对方,让对方也佩服。

展喜也是个机灵人,加上柳下惠的指点,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都提前考虑,所以很干脆地回答:“小人害怕,君子不怕。”

这里的‘小人’,指下层的小人物;君子,则是指上层领导。

一句话,把战争转移到君子与小人的对抗上。齐国军事实力强大,我们有害怕的,那都是小人物,怕死鬼,不值一提;至于我国高高在上的君臣,对齐国大军不屑一顾。

发兵之前,齐孝公对鲁国的内情,已经打探过,看到展喜嘴硬,于是接着问:“你们国库,就像悬挂的磬一样空虚,庄稼大旱青草不长,凭什么不害怕?”

成语‘室如悬磬’,就出自这里,与家徒四壁,一穷二白类似。

古代的磬,一般是玉制或石制敲击乐器,弯曲状,中间空,悬挂架子上。敲击之下,声音清脆悦耳。

齐孝公这是个比喻句,非常贴切。

展喜就等着这句问话呢,立刻回答:“我们凭仗周公和太公的职责。从前,(周)成王命令我们两国始祖周公和太公,‘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这个盟约一直藏在盟府之中,由太史掌管。(齐)桓公因此联合诸侯,商讨解决他们的纷争,解救他们的危难,因此成就霸业;等到国君您即位,诸侯都在观望说:‘他会继承桓公的功业吧!’我们因此不敢保护城郭纠聚民众,说:‘难道他即位九年,就背弃王命,废弃职责?他怎么对得住先君?他一定不会这样做的。’现在,您来讨伐我们的过失,我们知错顺服,难道您还真的能违背先王的意志,灭亡鲁国,贪图我们的土地吗?我们依仗这个而不恐惧。”

成语‘有恃无恐’,就出自这里。

几句话,反问的齐孝公哑口无言。还能说什么?别人的话可以不听,但齐太公姜子牙与周公旦如此庄重神圣的盟约,那在档案室有记录的,难道要由自己破坏吗?那是欺天灭祖。

父亲齐桓公,汇合诸侯,开启霸业,而且还曾安定鲁国,双方多年友好,难道要在自己手里毁掉吗?

于是,齐孝公同意讲和,然后退兵。

此时,卫国发兵侵齐,以兑现当初洮地、向地的盟誓。卫成公的这一做法,让鲁国非常感激;后来,晋文公拘禁卫成公,鲁僖公还出面说情,救了他一命。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成了中国古老的传统美德。不过,现在很多人都害怕帮助别人,不是不想帮,而是不敢帮,有时候当好人做好事的代价太大,反而成为坏人利用的借口。

柳下惠几句话就拯救了鲁国,但是依然没有被重用。并非臧文仲嫉贤妒能,实在是不敢重用,他的思想与社会脱节,能把朝堂上上下下得罪个遍。

原本,一切到此结束,齐、鲁双方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完全可以和平相处。

但是,臧文仲又干了一件画蛇添足的事。他陪着东门遂前往楚国,游说楚国令尹成得臣,请楚国发兵攻打齐国和宋国,因为这两个国家不服从楚国,鲁国愿意全力协助。

就这样,楚国又被引入中原。

柳下惠也没想到,自己一番苦心退了齐军,臧文仲却不知好歹,又给中原引入更大的祸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