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九十里的回报(1 / 1)明月之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位还记得‘退避三舍’的故事吗?

公元前637年,重耳流亡到楚国的时候,楚成王以‘九献’之礼热情款待。席间,楚成王非要索求回报,这也是人之常情。

重耳当时一穷二白,却也并不吝啬,被迫之下,许诺了一个空头支票:有朝一日,如果双方在战场上相见,一定‘退避三舍’,以报答今日大恩;如果还得不到谅解,只能拿起鞭子,与君王决战疆场了。

三舍,就是九十里的距离。

这件事,令尹子玉是知道的。当时他就在旁边,对重耳后面的话非常恼火。说实在的,对于重耳的这种魄力,内心也有点儿忌惮,担心有朝一日真的相遇战场,胜负难料。

都寄人篱下了,口气还那么牛,太可恶。他真的担心重耳会成为楚国祸患,暗中劝说楚成王,杀掉重耳,免除后患;或者扣留狐偃等人,剪除重耳的羽翼。

这种小伎俩,可以看出,子玉没有胸襟,缺乏魄力,难免让楚成王小瞧了。

作为国君,楚成王自有君王的气度,不想留下杀害贤良的恶名,所以没有接受子玉的建议。

这就好比后来的曹操与刘备,俩人青梅煮酒,纵论天下英雄。刘备固然落魄,曹操依然认为,眼前之人是英雄,是对手,是劲敌,但是,曹操并没有杀了刘备,更没有肆意羞辱。宁可保留一个强大的敌手,绝不做一个可耻的小人,这就是所谓的英雄相惜!

子玉,比关羽、张飞都不如。

此时,他已经被先轸的‘卑鄙手段’彻底激怒,撤去对宋国的包围,率军杀奔晋营,要决一死战。

晋国的士卒早已磨刀霍霍,就等着楚军的到来。

不过,晋文公并没有忘记昔日的承诺。虽然是战场,楚成王的恩情不能忘,诺言不能忘,否则就是忘恩负义。作为天下知名人物,都不愿意背负这个千古骂名。

楚国摆好阵势之后,晋文公与众臣商议,决定撤军。

这是个很危险的举动。两军对垒,大战在即,撤退就意味着放弃,放弃则导致军心涣散,气势衰落;如果对方趁机追杀,搞不好就是全军溃败。

撤退命令,让广大士兵很不理解。晋文公是一国之君,子玉只不过是一个臣子,以晋国国君躲避楚国臣子,这是国耻;而且楚军长期在外作战,已经疲劳不堪,为什么要撤退?

宁可光荣战死,绝不忍辱偷生。战士,永远是国家最奋不顾身的人,是国家的骄傲。

当时,有个人再三强调,不能撤,不能撤,一定要战,此战必胜。这是谁呢,如此积极?原来,这个人来自楚国,比晋国本土人都积极,他就是昔日楚国令尹子元的儿子——王孙启。

令尹子元勾引桃花夫人失败(回头再谈),被众将所杀,他的儿子王孙启受到牵连。楚成王年轻,不能正确审理,王孙启不得不逃亡到晋国避难,成为‘楚才晋用’的典范之一。

这次,他也参与了对抗楚国的军事谋划,认为楚军只有子玉一个人想作战,其余众将和诸侯,甚至若敖氏都不愿意作战。所以,他认为晋国必胜,楚国必败,如此良机,为什么要撤退呢?(《国语》)

晋国的众将士,被王孙启忽悠的热情高涨,集体请战。

这时,狐偃站出来解释:“出兵作战,有理就气壮,无理就气衰,哪里在于时间的长短呢?如果没有楚王的恩惠,我们国君也到不了这里。撤退九十里躲避他们,就是为了报答楚王当年的恩惠,不是惧怕成得臣(子玉)。如果背弃恩惠,言而无信,这是我们的不对。我们退走而楚军回去,还要求什么呢?如果他们不回去,以臣下进犯国君,他们就无礼了。”

几句话,终于平息了晋国将士的激情。于是,晋军撤退三舍之地(九十里),在城濮安营扎寨,等候楚军,这就是著名的‘退避三舍’。

城濮,卫国地盘,确切位置,历来说法不一。有些资料认为位于现在的山东鄄城西南,有些资料认为在河南陈留。从地图上观看,曹都定陶到鄄城,约九十里地;而定陶到开封的陈留镇约400里地,差距实在太大。根据《春秋列国地理图志》,位于山东鄄城西南临濮乡。

晋军退却后,楚国众位将领认为,以臣迫君,楚国目的已经达到,应该停止追击,保全军力,见好就收,回去也好交差。

如果此时子玉审时度势,安全撤军,历史将是另一种结局。

什么是历史?有时候想一想,历史,就是不同能力的人,在关键时刻做出了不同的决定。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有损人的,也有不利己的;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有开创伟业的,也有彻底报废的。

作为统帅的子玉,已经被忿怒冲昏了头脑,不求‘无过’,必须‘有功’。他已经向楚王夸下海口,请来援军,如果这样兵不血刃,敲着得胜鼓唱着得胜歌不战而还,比战死还丢人,那些嘲笑的话都能把他淹死。

所以,令尹子玉不顾众将反对,坚决要战。

作为元帅,勇气可嘉。糟糕的是,他错误判断了形势,低估了晋军的实力,更忽略了齐、秦两国的作用。晋军撤退,并不是惧怕他,那是给楚成王面子,是回报当年的恩情。

子玉,只不过是晋国的猎物。至于‘退避三舍’,跟他半点关系都没有。他将成为晋文公开启霸业,最重要的,也是最后一块绊脚石。

公元前632年4月初1日,晋文公、宋成公、齐国的大臣国归父和崔夭、秦国的小子慭(yìn秦穆公的儿子),各自率领大军,汇集到城濮。

城濮,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从此名垂历史。

楚成王把谷地还给齐国后,齐、楚已经和好,除去一个强敌。

而且面对齐、秦的调解,原本楚成王审时度势,已经同意。但是,子玉被先轸气的走火入魔,对齐、秦两国,一点面子也不给,定然要和晋文公决一死战。两个大国,自讨没趣。

晋国则趁机拉拢,请他们共同伐楚。

楚国这次发兵,完全是鲁国挑唆的结果,甚至还夺取了齐国的谷地;秦国,三年前曾经灭掉鄀国,俘虏了楚国的斗克和屈御寇。

这两个国家,原本就与楚国有些恩怨,但不严重。现在,子玉不顾后果,拒绝了齐、秦的调和,把这两头虎狼,直接推向晋国阵营。

晋文公与齐国、秦国,原本交情就不一般,他本人是两国的女婿,跟自家人没啥区别。所以,晋文公的邀请函一到,齐、秦立刻发兵,加入晋国阵营。

本来,秦国与楚国,一个‘西戎’,一个‘南蛮’,就好比武林中的‘一个邪魔歪道,一个歪道邪魔’,彼此半斤八两,谁也不招惹谁。但是,这次秦军来了,而且带着点儿怒意。

一消一涨,实力对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再看看楚国的联军。城濮之战,《左传》并没有提到郑国、许国的军队。由于晋国伐卫灭曹,威胁到郑国和许国,所以,郑文公和许僖公率军回国自保,给子玉留下的兵力不会太多;跟随令尹子玉的主力,只剩下陈、蔡两国,根本不堪一击,就是个象征。

楚军到达城濮的时候,晋国联军,已经严阵以待。

如果子玉给自己浇一桶冰水混合物,清醒一下;或者派出间谍,好好侦查晋国的动向;或者听从手下的建议,判断两军对阵形势,然后忍气吞声悄悄撤退,一切还来得及。

但是,没有,他的怒火,他的自信,蒙蔽了他的双眼。

子玉,作战可以,却没有一点政治头脑,他是个将才,称不上帅才。打仗,不是光凭战士的勇敢,还需要各种政治手腕。那些政客们,能决定整个战局的成败。

一句报答,退避三舍,引发了春秋时期晋楚第一场大血战。这一战,浇灭了楚国的嚣张气焰,也奠定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