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记》记载,楚军引诱随国进攻的阴谋没有得逞,以军威压迫随国,要迫使随国屈服。所以,随候与熊通,面对面有了第一次交锋。
随候说:“我无罪。”
他就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非常无辜,非常无奈,非常可怜。随国从来没有侵犯楚国,你凭什么攻打我?打人要讲理,攻打别国也要有个理由,不能太霸道,那样不道德。
楚武王脸一扬,傲慢地说道:“我,蛮夷也。今天诸侯都背叛周王而互相侵伐,我有军队,想观察中原政事,请周王增加我的爵位。”
这话很爽快,直来直去,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中原诸侯确实开始互相攻伐。主动要求加官进爵,也算开古今先河,当然,背后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做后盾,谈条件也有魄力,根本不必讲礼。
说起来,随侯是侯爵,熊通是子爵,双方相差两个等级呢。
官职爵位,是天子根据先辈功劳赐封的,哪有平白无故张嘴讨要的?但是楚国大军压境,如果不答应,真要打起来,胜负难料,国家危机,随候不得不慎重考虑。
蛮夷终究是蛮夷,也不缺宝贝,多花点儿钱,买一个爵位不行吗?不,那样多下贱。就是明目张胆,向王室索要,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
对随侯来说,原本是一句话的事,成了,做次好人,得个人情;不成,似乎也没什么损失。
但是,向天子要爵位,就是向国家最高机构张口要乌纱,冒极大风险。这就类似省市部门向中央申请加官进爵一样,要考虑影响,考虑后果,大家都这么张口要官,天下岂不乱套?
面对楚武王身后的大军,随候不敢直接拒绝,只能表示,可以试一试,能否成功,全在天命。
此时,楚国的要求并不高,只想增加点级别,要个待遇,至少给个侯爵,与诸侯并列,见面不至于低人一头。楚国的国土面积这么大,如果还是子爵,权大官小,名不副实;自己又不能张口,故而请随国出面。
这个小小的愿望,能实现吗?
迫于楚军的压力,随候答应了熊通的请求。之后,两国签订和平友好条约,楚国撤兵,回去等待随候的好消息。
如果能成功,这次伐随,也算不枉此行。
说话算数,既然答应了楚国,就要守信用,礼仪之邦不能言而无信。随侯真的派人去了洛邑,目的很明确,一者朝拜,再者就向周桓王请求,看看能否给楚国加官进爵。
周桓王刚刚在‘繻葛之战’败给郑国,还被祝聃射中肩膀,正在气头上,没想到又有人前来大言不惭索取爵位,真是欺人太甚,都想造反啊!
这里是天子的明堂,不是批发市场,想要官就给官,想要爵就给爵,那是卖官鬻爵。如果答应,王室颜面何存?诸侯内心咋想?都来效仿,天下岂不乱套?
对于随候的无知做法,也不知周桓王是否痛骂,反正没给好脸色,一口回绝,半点回旋余地也没有。
使者回到随国,把周王无情拒绝的做法,垂头丧气禀报了随候。既然周天子不肯给楚国加官进爵,也不能责怪随国,总之,作为友邦,我们已经尽力了。
于是,随侯把这一消息,通知了楚国。不是兄弟不尽力,实在是上面不给名额,卡的太死。
熊通一听大怒,我的祖先鬻熊,曾经是周文王的老师,不幸早逝;成王时期任用我的先祖熊绎,只给个子男爵,让他住在楚地;现在周围顺服,地盘扩大,却不给增加封号,朗朗乾坤,天理何在?
此时此刻,他想起了那位最有魄力的先祖熊渠,不仅自己称王,还赐封三个儿子为王。熊通再次抛出了那句经典名言:“我,蛮夷也。”
‘我是流氓我怕谁’,你不给我赐爵,我自己加封,想封多大就封多大,何必看你脸色。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最后,经过智囊团的谋划,熊通自己拍板,一锤定音,不升则已,一升到顶,干脆效仿先祖,自封为王。
熊通的野心确实不小,不知为何没有称‘帝’?‘帝’的级别比‘王’高。夏、商、周三代,夏朝和商朝,都是称帝,‘帝甲’、‘帝乙’、‘帝辛’等;但是到了周朝,谦虚改称‘王’,周文王、周武王等。
据说,康熙拜访孔子故里,站在孔夫子墓前,久久不愿意跪拜祭祀。因为孔子是‘素王’,康熙则是‘帝’,不能上级跪拜下级。后来有人看出原因,把‘王’字遮住,康熙才跪拜祭祀。
熊通突然称王,胆子也太大了。中原任何诸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他不仅敢想,而且付诸实施,比先祖熊渠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杆大旗竖起来,很绝,很彻底,很猖狂,很威风,赶上花果山的‘齐天大圣’了。
就是要和周王平起平坐,就是不服你的管辖,就是挑战你的权威,有本事就来打我啊!
熊通,一个铁腕式的人物,开春秋称王之先河,后来谥号为‘武’,后世称他楚武王。谥法上说:拓地开封曰武;赴敌无避曰武。
花钱买官,为了那芝麻大小的权力,低三下四,鬼鬼祟祟,钱花出去不一定能成功。每天早晚还要提心吊胆,害怕丑事暴露,被判极刑,何苦呢?
看看我们的熊通先生,先是张口要,要不来就自己封,最后直接称王。
这并非一次现场作秀,并非为了吸引眼球,而是把目标付诸现实。他这种人,如果知道世界有多大,一定会琢磨着去征服世界。
从此,楚国再也没有回头,一直称王数百年。春秋末期,作为‘蛮夷’分支的吴、越兴起,都是自封王号;而中原诸侯,直到战国时期,心底不平衡,才一个个跟着自封为王,造成天下群王并存的局面。
熊通之所以如此大胆,‘繻葛之战’的影响也很大。若非周桓王繻葛惨败,被射中肩膀,熊通称王的时间,恐怕要推迟几年。
只称王还不行,还要昭告天下,让天下人都知晓。
上次伐随,在季梁坚决的阻挠下,随国躲过一劫,但是,少师依然受到随候的宠信。对于这块肥肉,楚武王时刻关注,准备再次出击,要把它收入囊中。
公元前704年春季,斗伯比对楚武王说:“可以了。敌国内部有了裂痕,不可失掉机会。”
但是,如果派兵直接攻打,难保必胜。
于是,楚武王通知南方各路诸侯,都准备好,夏季在沈鹿(湖北省钟祥市东)举行会盟。目的很明确,就是告诉南方诸侯们: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至于随国,如果来,就歃血订盟,也算对自己的支持;如果不来,武力解决。
熊通称王后,根本不顾周桓王的感受,把事情搞得轰轰烈烈,生怕别人不知道。这让洛邑的真王很受伤,痛在心底,比那一箭之仇还要痛,但他也无力制止。
当然,现在的中原诸侯是不会参加的,他们的心底,楚国永远是‘蛮夷’,茹毛饮血,不值一提。直到他们被楚国大军打怕以后,最终不得不屈服在楚国麾下。
最典型的,就是蔡国和郑国。
这次去参加盟会的,都是江汉流域的小国,迫于楚国强大的军事压力,不得不去,不敢不去。
但是,有两个被邀请的国家没有到会。
一个是黄国(嬴姓,位于河南潢川县隆古乡),据说源于黄帝轩辕氏,距离楚国很远。楚武王派薳章去责备几句,最后不了了之。二十年以后,齐桓公崛起,黄国与江国投靠了霸主齐桓公,得以暂时保存;等到齐桓公去世后,公元前648年,黄国最终被楚武王的孙子楚成王灭掉。
另一个就是随国,汉水流域最大的姬姓国。
如果是一般盟会,随侯也可以派个代表。但是,楚国擅自称王,性质就不同了。如果去,就表明支持楚国,对抗周天子;不去,就要被这个不讲理的国家攻打,两边都得罪不起啊!
权衡利弊,随侯最后还是没去,也没派代表参加。
无论如何,‘楚王’这杆大旗竖了起来。江汉诸国的到来,让楚武王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唯独比较强大的随候不给面子,这让他很恼火。
从此以后,楚国历代国君,都称王号,天下一直是‘二王’并存的局面。中原的真王只能睁只眼闭只眼,无可奈何;南方的假王,东征西讨,搞得风生水起,甚至带着军队,到洛邑问鼎中原,比‘真王’还有王者之气。
但是,孔夫子对楚国私自称王的做法绝不原谅。你自己封王我管不着,我怎么写史册,你也管不着。修订《春秋》的过程中,一直称楚王为楚子,对于这个冒充者从不承认;《左传》也跟随孔夫子的思想,称楚王为‘楚子’。
‘打铁还须自身硬’,一切要靠实力说话。‘蛮夷’之邦,不懂礼,后来诸侯也习惯了,称之‘楚某王’;历朝历代的历史学家,跟随历史潮流,默许了楚国自封的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