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秦、晋的恩怨,秦国时常在西边挑战,加上东北边境戎狄时不时的骚扰,把晋国搞得焦头烂额。直到士会回归晋国,秦、晋的战争才告一段落。
由于晋灵公年幼,大权全部被赵盾掌握,能处理好国内即可,晋国也无心南下争霸。南方的楚国趁机兴起,楚穆王‘厥貉之会’,晋国也无力争锋;之后齐国伐鲁,宋国弑君,晋国虽然出兵讨伐,最后都收点贿赂,无果而终。
此时,晋灵公年轻,执政大臣是赵盾,他有长者之风,主张和为贵,尽量不打仗,这对老百姓是好事。大臣也能团结在他的周围,但晋国的霸业已经不如从前牢固。
随着晋灵公年纪渐长,却越来越不懂事,君臣之间出现隔阂。
最糟糕的是,晋灵公从小娇生惯养,加上个别大臣(《史记》中记载为屠岸贾)的错误引导,他变得越来越骄横奢侈野蛮,没有一点为君之道。
终于,引发了晋国内乱,正应了内史叔服的预言。
晋灵公已经长大了,不可能总像个孩子,任人摆布。他要自由,要独立,要君权。他是高高在上的国君,有自己应得的权力,就像一个初出茅庐的高中生,无知、无畏、任性。
赵盾多次进谏,晋灵公非常不满,双方矛盾不断加深。
关键是,当初赵盾并不想立他为君,逼得他母亲跪在门前磕头哭诉,终于为自己争取了应得的权力。晋灵公偶尔想起这些往事,内心充满愤怒,加上周围屠岸贾(《史记》)的蛊惑,终于让矛盾越来越尖锐。
从古至今,大臣的权力越大,国君的猜忌越深,如果缺乏绝对的信任,结局只能你死我活。
当国君,一切政务都让臣子操心,大权旁落,绝对危险。像齐桓公那样,万事都‘找仲父’,自己整日纵情声色犬马,还能称霸三十年,实属罕见,不过他们是建立在绝对信任的基础上。
公元前607年,晋灵公即位已经十三年了,岁数越大,干的事越荒唐,根本不像一个国君。百姓怨声载道,赵盾多次进谏,晋灵公表面顺服,内心却恨恨不已,双方的矛盾不断升级。
先是,晋灵公大幅度提高税收,搞得民怨沸腾;然后,他用征得的税收,大搞建筑装修,楼台宫室雕梁画栋美观至极。
这些做法,也可以理解,高中生,不懂事,难免受外在奢华影响,沉迷其中,原本只要加强引导教育即可。糟糕的是,他身边时刻围绕一些小人,把他引向歪门邪道,害人不浅。
最过分的是,他竟然在高台之上,明目张胆地用弹弓打人,打的百姓哭爹喊娘,东躲西藏。一般人干了坏事,还知道藏着掖着,他却不以为意,在上面开怀大笑,长期以此为乐,百姓都不敢上街了。
开始尚且有人投诉,强烈要求缉拿罪犯,后来才知道,一切原来是国君的杰作。
这算什么事?国君不关心国家大事,却用弹弓打人,干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勾当。当时传得沸沸扬扬,影响非常恶劣,老百姓都觉得,他就是个昏君,不可救药。
国君嘛,昏就昏点,大家拿他也没办法,毕竟有一群贤臣支撑着,老百姓的日子还过得去。
但是,恶行不加以阻止,就会如决堤之水,泛滥成灾。
有一次,晋灵公急着想吃熊掌。前面说过,烹制熊掌是个慢活,古代的柴火,没有三、五个小时根本炖不烂。楚成王临死前想吃熊掌,就是想拖延时间。
晋灵公哪管那些,想要什么,必须马上送到面前。他一遍又一遍的催,干等吃不上,怒火不知不觉就涌上脑门。厨师害怕了,没等熊掌完全炖烂,就端了上去。
闻着香喷喷的熊掌味道,晋灵公很高兴,急忙尝了一口,结果半生不熟,怎么也嚼不烂。这不是让我吃生肉吗?一怒之下,竟然命人杀死厨师,装到筐里,让女人用头顶着扔出去。
恰巧,大臣赵盾和士会又前来进谏。
他们看到有女人从内宫出来,头顶着竹筐,边缘露出一只死人手,当时就吓了一跳。俩人急忙详细询问原因,才知道就因为一顿熊掌,枉送了厨师的性命。
古时候,国君杀死一个人,根本不算什么大事。但赵盾和士会可不这么想,人命关天啊!国君视人命如草芥,谁知道他将来还能干出什么荒唐事?
于是俩人决定——强谏。
士会考虑周全,要求自己先去。他对赵盾说:“你劝谏如果听不进去,就没有人继续劝谏了。请让我先去,如果不听,你再接着劝谏。”
赵盾是首席大臣,如果他被拒绝,谁还敢进谏?
一切就这么决定了,士会先进去。他远远见到晋灵公,立刻伏地跪拜,晋灵公知道他是来干什么的,假装没看见;士会只好站起来走近些,再次跪拜,晋灵公依然视而不见;如此重复三次,一直靠近到屋檐下,晋灵公这才转身看他。
对于这些大臣的逆耳忠言,晋灵公真的听腻了,就像孩子北家中催促学习一样,内心感到厌恶,不得不学习。士会此来目的,不用猜就知道,晋灵公根本没给他发表长篇大论的机会,立刻主动承认错误:“我知道错了,请原谅我吧,下次一定改正。”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已经越来越油滑,机敏的大脑,却没有用在正地方。
还没开口,先被国君堵住了嘴,士会还能说什么?国君既然主动认错,那是再好不过,‘浪子回头金不换’。
于是,士会勉励道:“一个人谁能不犯错?有过错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国君如果能始终如一,那是社稷之福,百姓之福。”
成语‘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最早就出自士会之口。
作为国君,至少要言出如山,诚实守信。没想到说归说,做归做,这次劝谏之后,晋灵公依然陋习不改,吃喝玩乐,不务正业,没有一点忏悔的意思。
此时的晋灵公,正值青春期,最是叛逆,最是反感别人的束缚。赵盾就像一个家长,每一天,每件事,都要严加管束,让晋灵公很郁闷,很厌恶,进而发展为排斥、痛恨。
赵盾是个正直的大臣,不能看着他就这样放纵。于是,就跟唐僧教导孙悟空一样,不厌其烦的,一次又一次地念经,一次又一次地劝谏,终于惹恼了晋灵公,竟然动了杀心。
如果直接杀了赵盾,没有理由,而且实际大权掌握在赵盾手里,朝堂大臣都是他的拥趸,容易激起兵变。
最后,也不知听了谁的谗言(《史记》记载为屠岸贾),他选择了行刺。
赵盾为了晋国,辛辛苦苦、兢兢业业许多年,他不知道,自己已经得罪国君,已经处在风口浪尖。他即将面临一次生死危机,也为著名的‘赵氏孤儿’案,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