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汉刘向编的《说苑》和韩婴编的《韩诗外传》中,都记载了一个楚庄王‘绝缨会’的故事。而且,后世的戏曲、小说、电影等没少宣传,让‘绝缨会’家喻户晓。
但是,《左传》、《国语》等史书,并没有记载这次绝缨大会。此事发生的时间不确定,后人多数认为,就发生在这次平乱之后。
‘问鼎中原’后,铲除了家大业大的若敖氏,朝堂重新洗牌,没有哪个家族,敢挑战楚王的权力。其实,在他的父亲楚穆王时期,就已经开始提拔蒍氏、潘氏等,以分流若敖氏的权力,现在,终于可以高枕无忧了。
即位八年来,先后两次遭遇谋反,都有惊无险地渡过劫难,注定要成就一番霸业。
自从立志振兴楚国以来,他就撤去歌舞酒宴,整日以国事为重。公元前606年,甚至率军北上问鼎中原,震惊诸侯。今日铲除内患,解除了心头大疾,楚庄王大宴群臣,以示庆贺。
他很高兴,这次宴会,一直喝到日暮西山,依然兴致高昂,没有曲终人散的意思。
酒在中国历史悠久,喝多了晕晕乎乎,忘乎所以,很多人把它奉为佳酿。其实,酒并非什么好东西,喝多了丢人现眼,后悔莫及。大禹第一次喝到甘醇的美酒,曾连连夸奖,但他预言:将来会有人因酒而亡国。
而且造酒耗费粮食,所以很多朝代都有禁酒令。
按礼,国君请客,酒不过三杯,即使时间长点,天黑前必散。楚庄王一时高兴,忘了礼数,竟然命人点燃膏烛,继续畅饮。
为了助兴,他甚至请出自己宠爱的美人,给各位将军斟酒。
这位美人太漂亮了,文武大臣都非常羡慕,觥筹交错,醉眼朦胧,酒量陡然大增。
世间事就是那么巧,敬酒过程中,突然吹来一阵大风,把大厅内的膏烛吹灭了,周围顿时一片漆黑。
正在大家张罗重新点燃膏烛,继续畅饮的时候,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了:黑灯瞎火的,加上‘酒壮英雄胆’,有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冲动,伸出‘咸猪手’,在美人身上动手动脚,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性骚扰’。
那位美人反应也够迅速,不仅挣脱出去,还顺势拽掉那将领头上的盔缨。
美人被占了便宜,哭哭啼啼拿着盔缨,跑去楚庄王那里告状,请求惩罚那个流氓。
此时,恐怕那位将军的酒也该吓醒了。
如果换了一般国君,一定痛恨不已,连我的美人都敢碰,不要命了,必须严惩。
楚庄王毕竟是贤君,心胸宽广,头脑发达,立刻下令:停止点燃膏烛,今天陪我喝酒,不醉不归,不把盔缨解下来,就不算尽兴。
这个意外的插曲,让文武大臣正觉得扫兴,等着看大王如何发落,没想到却是这么个命令。
众位将军立刻解下盔缨,然后重新点燃膏烛,彼此相顾一笑,最后,也没有深究,到底是谁碰了那位美人。将领们开怀畅饮,这通胡吃海喝,一个个东倒西歪,尽兴而散。
其实,那人只不过做了某些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别人尚且清醒,他已经被酒精麻醉,失去理智,忘乎所以,干出了不检点的事情。因此,酒,并非什么好东西,看看今天的各类案件,有多少都是醉酒造成,害人害己。
事后,那位美人非常不满。有人敢如此放肆,就是不尊重楚王,为何不加以惩罚?
楚庄王认为,君臣饮宴,按礼不过三杯,而且只在白天,不允夜饮。今天自己命令群臣尽欢,秉烛夜饮,失礼在先;如果惩罚,引起不快,失了众将士的心。
真乃一代明君,无论如何,不能寒了将士们的心。
过了七年,晋楚爆发‘邲之战’。有一位将军,冲锋陷阵,勇往直前,立下赫赫战功。那次战役,楚军大败晋军,终于成就楚庄王的霸业。
当时,楚庄王觉得奇怪,准备奖励他,问道:“我德行浅薄,又不曾善待你,为什么出生入死,如此拼命?”
原来,那将领名叫唐狡,他回答:“臣早就该死。昔日喝多失礼,大王隐忍没有责罚,岂敢不肝脑涂地,报答大王的恩德?我就是昔日‘绝缨者’。”
楚庄王一听,感慨万千,一念之善,得到如此壮士。
‘绝缨者’与秦穆公的‘盗马者’,有异曲同工之妙,秦穆公称霸西戎,楚庄王称霸中原,都成就一番霸业。正所谓: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遗憾的是,这个故事在《左传》、《国语》等先秦史籍都没有记载,而且时间也不太确切。后人推测,‘绝缨会’,很有可能是虚构。
至于唐狡此人,《左传》中确实出现过一次:公元前597年夏,晋、楚对阵于邲地,双方爆发了著名的‘邲之战’;战前,楚庄王派唐狡去唐国(今湖北随州市境内),请唐候出兵助战。其余没有更多记载。
后来,这个故事被改编成戏剧、小说、电影等,广为流传。这次宴会,美其名曰:绝缨会。虽不如鸿门宴精彩跌宕危机四伏,却也为人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