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春秋第一循吏(1 / 1)明月之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楚国内部的一再动荡,让楚庄王认识到,一定要有个好令尹(相当于宰相),最好像管仲那样的人物。偌大个国家,必须找个正直诚实可靠可信有水平的人来治理,否则,高不成低不就,根本无法称霸。

楚国,能再遇到像子文那样的人物吗?

灭掉若敖氏之后,令尹、司马的位置都空缺下来。司马还好说,关键是令尹,这是个至关重要的位置,必须忠诚贤能,有安邦定国之才的人,方能胜任。

经过多方打探,楚庄王选择了一位叫虞丘的贤者。

得到虞丘后,楚庄王如获至宝,听他谈论治国方略,获益匪浅。而且,俩人常常废寝忘食,谈论到很晚。

当年,楚庄王沉迷歌舞酒宴三年,几乎废掉,后来被忠臣伍参、苏从点醒,终于走上正轨。除了这两位,还有一位至关重要的人物,他的夫人——樊姬。

据《列女传》记载,楚庄王最初爱好打猎,樊姬多次劝谏,效果甚微。于是,她拒绝进食禽兽之肉,楚庄王感到惭愧,从此改正错误,减少打猎,勤于政事。

某一天,楚庄王处理完朝政,又是深夜才回宫,这引起了樊姬的不满。她问楚庄王:“为什么谈论这么长时间,难道不觉得饥饿吗?”

谈的高兴,真的忘记了这个细节。

楚庄王回答道:“跟贤能的人说话,根本不记得饥饿疲倦。”一听就是个好国君,为了国家,废寝忘食。

樊姬又问:“你说的‘贤者’是谁?”

楚庄王说:“是虞丘子。”

樊姬一听,掩口而笑。楚庄王觉得奇怪,我跟贤者谈论,忘记时间,难道有什么值得发笑吗?

樊姬说:“虞丘是很贤能,可是不够‘忠诚’。”

这话让楚庄王觉得很奇怪,因为不论语言还是行动,虞丘都很忠诚,在他的治理下,楚国发展的也不错。所以,楚庄王很奇怪地问:“此话怎讲?”

樊姬说:“我有幸服侍君王,已经十一年了。我派人到郑国、卫国求取美人献给大王,如今比我贤能的有两位,与我相同的有七位。难道我不想得到大王的专宠吗?只是我不希望以私废公,希望大王多见识不同人的才能。现在的虞丘子,相楚多年,没有听说他进献人才罢黜无能,这是蒙蔽君王堵塞贤路。知贤不进,是不忠;不知贤,则是不智。我发笑难道不应该吗?”

几句话,一位贤妻的‘高大尚’形象,跃然眼前。楚庄王怅然若失,夫人真有见识啊!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位贤惠的女子,像樊姬这样,何愁楚庄王的霸业不成?

第二天,楚庄王就把樊姬的话,对虞丘一五一十地说了,虞丘一听,无可辩驳,立刻站起谢罪。

不久,虞丘向楚庄王推荐了一个人——孙叔敖。《史记》也明确记载,虞丘进孙叔敖于楚庄王,以代替自己。

孙叔敖是谁?前文也略有介绍。

他的爷爷,叫蒍吕臣,曾担任令尹;他的父亲,就是自小聪明的蒍贾,曾经担任司马。可以说,孙叔敖也是名门之后,不过在他这一代比较没落,蒍贾被斗越椒杀死之后,孙叔敖一直隐居。

据刘向的《新序》记载,孙叔敖年轻的时候外出游历,无意中见到一只长了两个头的怪蛇。如果用科学的观点,这是物种的变异,不需大惊小怪;但古人迷信,认为见到两头蛇的人,很快必死。

孙叔敖打死了两头蛇,回家后就伤心地哭起来。难道怕死吗?非也。他觉得从今以后,再也无法孝敬母亲。

看着伤心的儿子,母亲问他蛇在哪里?孙叔敖告诉母亲,为了怕别人看见受到伤害,已经把蛇打死埋了。他母亲听了这话,转忧为喜,让他不必忧虑,因为有阴德的人,必有善报。

后来,孙叔敖也没死成,经过虞丘推荐,竟然当上楚国令尹。他到底哪年担任令尹,没有确切记载,一般认为在公元前601年左右,或者更早点儿。

虞丘把孙叔敖推荐给楚庄王。经过面试,楚庄王如获至宝,原来是司马蒍贾的儿子;蒍贾贤能,其子也必定不凡,他就是自己要寻找的贤相,振兴楚国,全在此人。

三个月,楚庄王就把孙叔敖提升为令尹。这可是火箭速度,虽不如管仲、百里奚,却也深得楚庄王信任。在《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明确记录: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这三位,都成为一代贤相,闪耀《春秋》。

当然,虞丘推荐孙叔敖,甘心让贤,值得点赞。

据《史记》记载,孙叔敖治理楚国,以身作则,因势利导,从不下令管束百姓,这使得官民之间十分和睦。官吏不干邪恶的事,民间也变得风俗淳美,没有什么强买、强卖、强拆的情况发生,楚国风俗大变。

有一次,楚庄王认为,原来的钱币太轻,下令改铸大钱,这让百姓用起来很不方便。特别是经商的,非常不方便,不像今天,带张薄卡就可以走遍天下。

一般认为,春秋早期,已经有青铜币流通,比较少,称之‘布币’。‘布’与‘镈’谐音,布币,就是镈币,如钟形或铲形,但多流通于王室和中原地区;这种‘布币’,早期较重,后期逐渐变轻,便于携带。

楚国流通的是蚁鼻钱,早期以海贝为主,后来流通青铜蚁鼻钱,走到哪里,必须带到哪里,如果是一笔大买卖,钱币恐怕得成车装,很沉重。当然,古时也有黄金,现在发现的楚国最著名的金币,就是战国时期‘郢爰’,也称‘印子金’,方形,市场根本不流通,今天南方种田的偶尔还能拣到。

大钱流通后,市场一片混乱,许多人放弃了自己的本职行业。管理市场的官员,把情况反映到孙叔敖那里,请他想办法解决。

孙叔敖问:“这种情况多久了?”

市场负责人说:“已经三个月了。”

孙叔敖说:“不必着急,我想办法让市场恢复秩序。”经过一番考察,发现市场果然混乱。

五天后,孙叔敖上朝,向庄王进谏道:“先前更改钱币,是因为旧币太轻。现在市场管理人员说,‘市场混乱,百姓无法安心谋生’,请求立即恢复旧币制。”

于是,楚庄王同意恢复旧币,命令颁布才三天,市场就恢复原貌。

还有一次,楚庄王认为,楚国的马车太矮小,不方便驾驭。最关键是战场作战,马车矮小,必须仰面对敌,非常不利,所以想下令把矮车改高。

令尹孙叔敖认为,政令太多,百姓将无所适从,如果一定要改,最好让乡里人家把门槛加高。那些乘车的都是有身份地位的君子,不能为了过门槛,频繁下车,自然就会把车底座造高了。

政令施行半年,老百姓上行下效,都自动把车子造高。

孙叔敖可谓治理国家的人才,不用下令管束百姓,百姓自然就顺从他的教化;身边的人看到他的言行则效仿,远处的人也跟着效仿。

孙叔敖还是个著名的水利专家。他自小生活在水乡,深知水患的危害。最著名的就是‘芍陂’(què bēi),也就是今天安徽寿县的安丰塘,是留存至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后人修建‘孙公祠’作为纪念。

‘芍陂’修成后,既减少了水患,又灌溉了大量良田,百姓获益匪浅。

经过几年治理,楚国兵强马壮,粮食充足,百姓安居,实力越来越强大。

楚庄王时期,为了开创霸业,几乎没有一年不打仗。但是,楚国内部,百姓各尽其业,毫无怨言,这完全是孙叔敖的功劳。

由于操劳过度,他去世比较早,但是他的业绩得到百姓认可,至今还有许多地方纪念。

孙叔敖死的时候,家无余财,甚至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他儿子更是穷困潦倒,后来砍柴为生。作为一代廉吏,楚国的宰相,继承了子文的作风,竟然穷困到如此地步,如果在当今社会,这是不可想象的。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循吏列传》中,把他排在第一位,后人也称他‘春秋第一循吏’。

孙叔敖这种人,生来就是为百姓操劳的,或者兼济天下,或者独善其身。

刚刚担任令尹的时候,许多人前去祝贺,有一位老者最后到达,却穿着麻衣丧帽,根本不像祝贺,却像奔丧的。如果换做一般人,早已棍棒伺候,把他打出去了。

孙叔敖听说后,急忙整理衣冠,出门接见老者,并且说:“我担任宰相,别人都来祝贺,您却吊唁,一定有话说,请指教。”

老者也不客气,说道:“当了大官,对人骄傲,百姓就会离心;职位高,大权独揽,国君就会厌恶;俸禄优厚,还不满足,祸患就会到来。”

孙叔敖听了,急忙拜谢,牢记在心。

据《史记》记载,他三次位居令尹,从不沾沾自喜,因为他是凭自己才能干出来的;他三次被罢免,也没有什么怨恨,因为他知道自己没有过错。像他这种为国为民的人,尚且三次被罢免,可见清廉为官之难。

其实,官场就是个大熔炉,是个大杂烩,如果定力不好,很容易沉溺其中。但是,只要全心为民,无愧天地,一生何求?

临死之前,孙叔敖一再告诫自己的儿子,不要去当官,原因很简单,不是那块料,免得辱没祖宗。如果穷困潦倒,实在无法生存,可以去见一个人,他的名字叫——优孟。

关于孙叔敖,后世流传他的故事很多很多,这里不一一赘述,我们只需知道:他是一个清官,为楚国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至于在春秋中的历史地位,就不须多评价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