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之上,虽然血光四溅,也会有些有趣的插曲。
晋国有辆战车,逃跑的过程中不小心陷在坑里,就跟现在的汽车卡底盘一样,怎么也动不了。楚国人看着都着急,提醒他们:“抽出车前的横木,抽出车前的横木,笨蛋!”
晋国人照着做,车终于能动弹了。
结果没走多远,车子再次陷入烂泥中,马在原地盘旋不前。古代的交通,太糟糕。晋国人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眼看要成为俘虏,好心的楚国人再次高喊着提醒:“拔掉大旗,扔掉车辕前面的横木,这样不兜风。”
晋国人又照着做了,总算逃出困境。
这哪是打仗?教人荒野求生呢,很友好啊!跟现在的战争观念近似,没开战呢,先要训练如何逃生。其实要自救很简单,就是不要侵略别人。
晋国人好不容易逃出去后,很快回味过来,觉得挺丢人:逃跑还让人教。于是回过头来,冲着楚国人喊:“我们可不像你们这样的大国,那么有逃跑的经验。”
我去,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功夫打嘴仗,真不嫌丢人!
再说那位勇敢挑战的赵旃,混在大军里,狼狈逃窜。不过他挺讲究,逃跑的时候把自己的两匹好马,捐赠给了大哥和叔父,自己乘坐别的战车。那马速度慢,最后被追的没招了,抛弃战车,蹿进树林,躲过一劫。
他从树林出来后,战场依然人喊马嘶乱成一团,晋军都在逃跑,楚军都在追赶,根本没人注意他。
这种场合,没有战车,靠两只脚,就等着当俘虏吧。恰好此时,他忽然望见熟人逢大夫,载着两个儿子,驾车奔逃路过,于是大声呼救。
逢大夫耳朵不错,杂乱的战场,听到了远处的呼救声,知道是赵旃,但他头也不回,猛抽战马,继续狂奔。同时一再叮嘱两个儿子,不要回头,千万不要回头。
只要不回头,全当没看见,至于赵旃的呼救声,战场上喊破喉咙我也没听见。都什么时候了,自己还顾不过来呢,哪有功夫管别人?做好事也要挑时机。
逢大夫很老练,结果他的两个傻儿子,根本没明白老爸的良苦用心。他们听到呼喊声,声音还挺熟悉,回头望去,就见到了狼狈奔跑的赵旃,于是告诉父亲:“赵老头在后面呢。”
逢大夫大怒,这两个不争气的家伙,笨到家了。不让你们回头,你们偏要回头,不孝,直接把他们赶下车,并且指着旁边的树木愤怒说道:“明天我在这里收你们的尸体。”
第二天,逢大夫按照标志前去收尸,果然在树下得到了两个叠压的尸首。悲剧啊!
赵旃仿佛没看到逢大夫孤立无助的两个孩子,厚着脸皮,登上战车,总算捡回一条老命。这位曾经自诩勇敢目空一切的人,如今为了自己活命,却不顾别人两个儿子的死活。
怎么评价他呢?不仁不义无勇无德,虚伪自私冷酷无情。
战场上,楚庄王见到了右广军队,准备改乘右广。屈荡立刻出面阻止,理由是:既然乘坐左广开始战斗,就必须乘坐左广结束战斗。
从此以后,楚军以左广为先。
战场之上,有个人被楚国的大臣熊负羁活捉了,就是荀首的儿子——荀罃。这位荀罃,可不是一般人。
荀首是荀林父的弟弟,担任下军大夫,谥号为庄。由于晋平公的宠幸,得以另立宗庙,封地在智,是智氏的先祖。这个家族后来就称智氏,所以荀罃也称智罃。
后来韩、赵、魏三家灭的智伯,就是他的后代。
荀首非常看重这个儿子,早已把他内定为自己的接班人。这次带他来战场,原本想让他见识一下风雨,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意外。
没照顾好儿子,让他心痛自责。但他毅然决定,要活捉楚国的大人物,作为将来交换人质的砝码,所以,他率领属下,重返战场。
战场败局已定,到处都是楚军,此刻返回,九死一生。但为了拯救儿子,他必须回去,虽死无憾。
舔犊之情,无以复加。
那位狼狈逃归的魏锜,跟智罃私交不错,帮忙驾驭战车。由于荀首人品很好,关心属下,深得军心,很多下军士兵听说他要回去救儿子,都愿意跟随死战。
荀首率领有限的战士,杀回战场。每次抽箭发射,如果是利箭,就放到魏锜的箭袋里,因为他知道,魏锜射术精湛,关键时刻必有大用。
魏锜发怒:“你不赶快去寻找儿子,反而爱惜蒲柳,这东西多得是,难道用得完吗?”
荀首沉稳地说:“必须得到别人的儿子,才能救回我的儿子,利箭不能随便浪费。”
作为未来的中军帅,值得期待。
第一个倒霉蛋是谁呢?就是那位连尹襄老。自从得到夏姬后,他仿佛年轻几十岁,战场上更是勇往直前,舍生忘死,拼尽全力以报答楚庄王的知遇之恩。
这次他很不走运,根本没想到晋军有人敢杀个回马枪,结果被荀首一箭射死。
美人娶回家还不到一年,他就命赴黄泉,真是有福也无法享受。难道夏姬真是‘不祥之人’?这无形中又加重了她的罪过。
紧接着,荀首又射中楚庄王的儿子谷臣,这个人很有价值。眼看败局已定,不能再深入,有这两个人,足以换回自己的儿子,于是装载上连尹襄老的尸体,囚禁了谷臣,然后回国。
十年以后,公元前588年,荀首已经是中军副帅,晋楚协商交换人质,智罃终于回国。智罃,将成为楚国又一个劲敌。
走在中原大地,到处都可能是战场,曾经喊杀震天,血肉横飞;曾经尸骨累累,千里荒芜;曾经生死离别,演绎过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战争,充满血腥,也充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