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间已到了十月,泰山封禅大典的相关事宜在逐渐转寒的时节中筹备妥当,四方邻国及部族突厥、吐蕃、回纥、奚、契丹、日本、新罗、靺鞨、高丽、百济、天竺等均已派使臣前来长安,大唐接待外宾的四方馆里一时热闹异常。
这一日,万事俱备,泰山封禅的车马仗队从长安启程,皇亲贵族、文武百官、仆从、邻国使臣及禁军等三万人浩浩荡荡,如潮涌般走出长安城门,仪仗队按马的颜色分成二十个方阵,白、红、黑、黄各约千骑交错排列,远远望去如一块块如彩云般的绣锦,前后绵延数十里,蔚为壮观,盛况空前,沿途百姓见状无不赞叹。
封禅队伍向东一路行进,路过一座桥时,玄宗心血来潮,叫停了车驾,下了车在桥头上驻足观望,只看见随驾人马前前后后绵延无际,旌旗招展,军容整肃。心中异常兴奋,对身边的首相张说言道:“旌旗千里,蔚为壮观,此次封禅,盛况空前啊。”
玄宗说罢,召来随驾的大画师吴道子及另外两人,命他们三人将此情此景记下来,包括桥梁、山水、车马、人物、树草、花鸟、器仗等,共同绘制一幅画,吴道子等领旨。后来这幅画在封禅结束后画成,即为大名鼎鼎的《金桥图》。
玄宗在桥上欣赏完风景后,上车继续前行。
不久,封禅队伍抵达东都洛阳。
洛阳,立黄河洛水之间,居天下之中,既禀中原大地敦厚磅礴之气,也具南国水乡妩媚风流之质。三皇五帝以来,洛阳以其天地造化之大美,成为天人共羡之神都。大唐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有两个政治中心,一个是京师长安,也称西京;另一个就是位于长安之东的洛阳,也称东都。两都均建有皇宫府衙,玄宗皇帝及百官经常往返于长安和洛阳,处理政务及休闲享乐。
玄宗在洛阳休整两日后,圣驾车马队伍离开洛阳,一路东去,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十一月七日下午,终于到达泰山地界,巍峨泰岳已经近在眼前,首相张说下令安营扎寨并搭建行宫,今晚圣驾驻跸在此,明天斋戒一日,后天再登上泰山。
傍晚,玄宗在行宫御帐内用过晚膳,开始坐着饮茶。禁军大统领陈玄礼、大内总管高力士侍立两旁,首相张说和先期抵达泰山的礼部侍郎贺知章也应召前来。
这些天的路途奔波显然没有累到这位身体康健、兴致正浓的玄宗皇帝,他轻松地与贺知章等人聊天,贺知章把封禅筹备的情况一一汇报,玄宗聚精会神的听着,不时点头,对贺知章的筹备工作表示满意。听完贺知章的汇报后,玄宗问:“前代帝王封禅结束后,要把刻上祭文的玉牒封藏进祭坛中,朕不明白,为什么玉牒上的祭文内容都是秘而不宣的?”
贺知章答道:“玉牒本是通于神明之意,前代帝王封禅时所求的事情各不相同,有的祈祷来年丰收、有的是思念神仙,事情都是隐秘的,所以不想让人知道。”
玄宗说:“我这次来泰山封禅,就是为天下苍生祈福,没有什么可隐秘的,不必仿效前代帝王了。应该把玉牒文展示给文武百官和黎明百姓,让他们都知道朕的意愿。”张说和贺知章听罢,都拱手道:“圣人圣明!自古帝王不及也。”贺知章又呈上拟好的玉牒文给玄宗审阅,玄宗念道:
“有唐嗣天子臣某,敢昭告于昊天上帝。天启李氏,运兴土德。高祖、太宗,受命立极。高宗升中,六合殷盛。中宗绍复,继体不足。上帝眷祐,锡臣忠武。底绥内难,推戴圣父。恭承大宝,十有数年。敬若天意,四海晏然。封祀岱岳,谢成于天。子孙百禄,苍生受福。”
玄宗念罢,点点头表示非常满意,对贺知章的文采大加赞赏。
封禅大典筹备事宜汇报完毕后,贺知章心想该退出去了,但见玄宗似乎一点不困,没有让自己走的意思,只好继续呆着。
玄宗喝了口茶,表情轻松的继续问贺知章:“贺卿提前来此地多日,这里有何风流韵事、奇妙见闻或高人隐士之类的说给朕听听?”
贺知章思索片刻,答道:“臣还真听闻一奇事,当地有一孩童名叫李泌,是北周太师李弼之六世孙,天资颖悟,才华横溢,诗词文章流光溢彩,远近乡里闻名,年方八、九岁,去年时就被当地士绅公认为神童。臣一直好奇的很,想去瞅瞅,不过因忙于封禅事务一直无暇去。”
玄宗一听,饶有兴趣的说:“此事果然有趣,现在时间还早,贺卿去传召这个孩童来见见朕。”贺知章忙应声出去。
礼部侍郎走后,玄宗闲来无事便与张说下起棋来,也就一炷香功夫,贺知章领着一孩童进到御帐。
玄宗定睛看那孩童,不到十岁的样子,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眉清目秀,齿白唇红,样子着实可爱,见着自己一点也不紧张,落落大方的跪下行大礼,颇有大人风范。玄宗心下喜欢:“孩童免礼,你叫什么名字?何家子弟?今年几岁?”
小李泌站起身来,口齿清晰的答道:“启禀圣人,微臣名叫李泌,祖籍辽东郡,出生于山东,家父乃吴房县令李承休,今年九岁。”
玄宗听着银铃般的童声,龙颜大悦:“听说你小小年纪天资颖悟,才华横溢,诗词文章样样精通,可有此事?”李泌从怀中掏出一卷帛书,也就是一块用于写字的丝绸,恭恭敬敬的举在头顶:“微臣听闻圣人即将封禅泰山,特作颂赋一篇奉献。”高力士接过帛书呈给玄宗。
玄宗“哦”了一声,惊叹孩童有心,打开一阅,但见这篇颂赋文笔工整、内容流畅、清新脱俗,完全不像出自一个九岁孩童之手。赞叹之余,把帛书递给一旁的张说:
“张卿你乃当今文坛宗师,你看看这篇颂赋,然后考考李泌吧。”
张说接过帛书,扫了一眼,脸上露出了略为惊异的表情,看着小李泌说:“是篇好文,臣不敢相信此文是出自此孩童之手,待臣考这孩童一考。”
张说走到小李泌身边,看着他来回踱了两步,然后捻着胡须说道:“就以方圆动静为题,我先来。”随后他吟道:“方如棋局,圆如棋子。动如棋生,静如棋死。”
只见小李泌睁着大眼睛,略一思索,就开口朗声念道:“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逞才,静如遂意。”
张说大吃一惊,又连续出了三道题目,都是明经和进士考试科目的内容,唐朝的科举考试主要分明经科和进士科两类,明经科主要考的是儒家经典,围绕经问大义和答时务策出题;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和政论,都不是死记硬背的内容。
没想到九岁的小李泌才思敏捷,对答如流,御帐内众人这次纷纷惊叹。张说赞道:“此孩童真乃国宝也!”
玄宗哈哈大笑,把小李泌抱在怀里,让人拿来糖果亲自喂着他吃,喜爱之极。当即封李泌为太子正字官,此官职主要是检验、校对皇家藏书。九岁年纪就得到天子封官,李泌自此名噪天下,朝中大臣名流纷纷与之交往,此乃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