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曲阜境内有一座仙山,名为尼山,山峰巍峨,山峦重叠,飞红滴翠,郁郁葱葱,碧波溪流蜿蜒流淌,仙气祥云腾腾缭绕,好一座人间仙境!儒教始祖文宣圣尊的碧游宫就坐落在此山深处。
这日清晨,天空晴朗,微风习习,文宣圣尊端坐碧游宫正殿上,突然心血来潮,掐指一算,已知究竟。
文宣对身旁的大弟子文昌禄君道:“唐皇今日欲进泰山封禅,此亦本为幸事,然唐皇治理天下二十余载,虽卓有建树,却已露傲骄之兆,此诚可为祸矣。你可去泰山脚下弄点动静,暗示提点唐皇一番。”
文昌禄君遵命而去,文宣又吩咐身边的水月童子:“去唤你师兄二十七郎前来。”水月童子应声出去。
尼山仙境的一处山峰峭壁上,一位少年坐在一块大青石上专心致志地读着《左传》,这少年十七、八岁左右,头戴束发玉冠,面如傅粉,龙眉虎目,身着一袭白衣稳坐磐石之上,好一位英俊少年!峭壁下的奇峰峻岭,古木流泉如诗如画地展现在他的眼前,山道上间或也有三三两两上山敬香的过客,但少年全神贯注地读书,丝毫没有分心。
少年也不知读了多久,忽然峭壁右侧下方的山路上传来一声凄厉的喊叫,少年转头望去,只见山道上一男一女结伴而行,女子怀中抱着一个约莫两岁大的婴儿,两人正在边走边聊,未曾想空中不知从哪飞来一只体型庞大的苍鹰,竟然乘女子不备一个俯冲下去伸出双爪钩住那女子怀中的婴儿襁褓,然后抓住婴儿疾速展动双翅,奔着少年的头顶上空飞来。
少年见那苍鹰看起来并非本地所产,极像吐蕃一带豢养的天禽,当下不急细想,大喝一声一跃而起:“哪里来的孽障,竟敢在尼山仙境撒野?”
话音未落,苍鹰已经飞到少年头顶上空,但见那少年右手腕一抖,一枚豌豆大的小石子从衣袖中落到少年右手的拇指与食指之间,少年扬手一弹,石子如流星般嗤嗤地破空而去。
那苍鹰叼着婴儿正在半空飞翔,冷不丁下方一枚石子打将过来,“扑哧”一声,咽喉处竟然被石子击中,石子力道巨大,就听苍鹰惨叫一声,双爪一松,婴儿疾速坠落而下。
说时迟,那时快!好一个白衣少年,见婴儿即将坠地,不慌不忙,身形一个闪身,双手一探,婴儿已稳稳地抱在了他的怀中!少年抱着孩子的身形快速旋转了两圈,卸去了婴儿下坠的力道。几乎同时,那只苍鹰扑腾一声一头摔在离少年五步远的地上,已然气绝身亡。
少年站稳身形,看了一眼地上的死鹰后,低头看着怀中的婴儿,居然还在熟睡。少年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刚才还在极度绝望之中那对男女,眼睁睁看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幕,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好半天才缓过劲来,急忙连跪带爬奔向白衣少年。
白衣少年等到那对男女来到跟前,笑呵呵地把婴儿送到他们手中:“你们受惊了,娃娃还在睡着呢。”
那对男女喜极而泣,一时激动地说不出话,双双抱着孩子跪地拜谢,少年连忙躬身扶起。
这时,奉师命来寻人的水月童子已经来到跟前,对白衣少年赞道:“师兄的弹指神通好厉害!”
白衣少年一笑:“水月,你怎么来了?”
水月童子说:“圣尊让师兄去碧游宫呢。”
少年“哦”一声,回头与那对男女道了声告辞,然后跟着水月童子快步离开了峭壁处。
碧游宫中,文宣圣尊正在端坐。不一会,白衣少年随着水月童子踏步而进,少年走进文宣身边,躬身下拜,略带调皮的口气问道:“师父唤徒儿来有何吩咐?”
文宣见了白衣少年,微笑地说:“二十七郎,你到碧游宫学道,已有十二年了。如今该是你离开师门,出去建功立业的时候了。”
少年正是二十七郎,闻听此言,大惑不解:“师父,徒儿学艺未成,还想早晚继续聆听师父教诲呢,咋就让徒儿出门了?”
文宣继续说道:“二十七郎,你本是三教护法下凡,身负天之大任,托身大唐皇室。你是当今天子李隆基的第二十七皇子,名叫李瑱。六岁时,为师让你大师兄文昌把你从你父皇那里领出,到我碧游宫门下学业问道,至今已整十二年。你天赋异禀又好学上进,经过在碧游宫和文宣学宫*的修炼,如今已学道有成。你父皇即将去泰山封禅,不日还要去文宣庙祭祀,届时你可回文宣庙去见你父皇,等候你父皇带你回长安认祖归宗吧。”
二十七郎即是李瑱学道时的名号,白衣少年真名叫李瑱。
李瑱听文宣所说,不禁泪下,泣不成声,长久伏身于地,不停叩头拜谢师恩。
文宣站起身走过去,轻轻抚摸着李瑱的头,尽是爱怜之意。
李瑱含泪说:“徒儿离开师门到长安后,该怎么办呢?恳请师父提点。”
文宣道:“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善哉!一切自有定数,徒儿好自为之。”说完,又长颂一声:
“礼之用,和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