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1第37章 赵札论狄(1 / 1)姬为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札施了一礼,将赤狄渊源娓娓道来:

“戎狄蛮夷,皆有其性,不同于诸夏。东方曰夷,披发文身,南方曰蛮,雕蹄交趾,都不用火炙烤食物;西方曰戎,散发衣皮,北方曰狄,衣羽穴居,不食五谷杂粮。其中狄人大多都在北边,故统称为北狄。北狄主分三种,一曰长狄,一曰白狄,一曰赤狄。

“长狄者,妫姓鄋瞒氏,身高长大,基本出没在中原和齐鲁大地上。白狄、赤狄则多少与华夏民族有血缘之亲。白狄,姬姓鲜虞氏,有华夏血统,同周、晋之兴起颇有渊源,服色尚白,大多活动在吕梁以西。赤狄服色尚赤,隗姓,出没于吕梁、太行之间,大河以北、汾水以西,乃是晋国及其周边小国最大威胁。”

召公虎点头道:“然,赵氏宗主可谓博学多才也。”

“谢太保夸赞,”赵札接着道,“不知诸位是否可听说鬼方?说起来,鬼方便是赤狄先祖!”

召公虎心念一动,问道:“莫非是殷商北境那个神秘方国?”

赵札道:“正是。夏朝诸侯多称某氏,商朝诸侯多称某方,大周则称诸侯。所谓鬼方,便是名曰‘鬼’之北部方国,商朝八百镇诸侯,鬼方乃是北方之首。”

程伯休父疑道:“北方之首?商朝末年,西伯侯为我大周文王,而北伯候乃是崇国,崇侯虎一直向商王诬陷我大周有不臣之心,所以文王才兴兵发崇。那鬼方又是何渊源?”

召公虎笑道:“大司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崇国确是在商朝末期才渐渐发迹,此前,鬼方才是北方真正霸主。早在商王武丁中兴之时,我大周先祖高圉便随同商王武丁一道讨伐鬼方。其后文王之父周王季也随同商王武乙讨伐鬼方,俘获二十翟王。”

赵札道:“太保博闻强识,札实佩服!”

召公虎道:“然鬼方向来神秘,其为赤狄祖先一说,孤还是首次听闻,望赵氏宗主详尽道来。”

赵札道:“与本朝不同,商朝之政体本为方国联盟,其诸侯不由王室直接分封。鬼方名义上为商朝方伯,但只是偶尔称臣纳贡而已,其余几大诸侯人方、土方等,莫不如此。一旦离心离德,便威胁到商王统治,这些诸侯之中,当数鬼方最为强悍。”

召公虎道:“早听闻鬼方地处苦寒,其人民毛发茂盛,披发文身,茹毛饮血。如此不开化之地,又何以成为商王朝北方一霸?”

赵札道:“这就要从鬼方秘术说起——鬼方人有通灵之巫术,可同神灵鬼魂直接对话。殷商之时,崇拜鬼神,巫风盛行,鬼方因此助商汤建国,居功至伟。此后,这个充满邪灵力量的部落在北方大行其道,无人能及。”

召公虎大惊道:“看来鬼婴之说非空穴来风,此前孤认为此太过虚妄不实,不想确有其事。”

赵札接着道:“此后,鬼方势力过于强大,引起商王室提防之心,商王武丁、武乙连年讨伐鬼方,鬼方也因此江河日下,国势衰弱。到了商末,鬼方最大部落竟转投商王,被封为‘鬼侯’。

“大周历代先王一直跟随商王讨伐鬼方,因此鬼方对周人结怨亦深。直到周康王时期,其举全国之力征伐鬼方,毕其功于一役,俘获鬼帅二人,杀敌斩首五千,俘获万余,这才让鬼方势力彻底堙没。”

召公虎道:“周康王伐鬼方之事,孤亦在大周史籍中有所见闻,只是鬼方突然灭亡,也未免太过迅速。”

赵札道:“鬼方虽灭亡,但族人未绝,而是化为当今赤狄,其各部落首脑称‘翟王’,翟者狄也。鬼方余党也因此融入了北方各游猎民族,成为北狄的三大分支——长狄往鬼方东南迁移,白狄则西南迁移。至于赤狄一支,则大多为鬼方贵族后人,以隗姓为主,分化为潞氏、骊氏、甲氏、留吁氏、铎辰氏等各部族,散落各处。”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没曾想此役之对手赤狄,竟是神秘莫测之鬼方后人。鬼方和大周乃是数百年宿敌,难怪其胆敢屡次三番进犯中原,攻伐不止。

赵札接着道:“大周建国之初,山西之地叛乱频仍,其为首者乃唐国也。唐国为尧帝后代,为商王所封,同商王朝、鬼方关系密切,为殷商王畿西部屏障。直到周成王登基,周公旦亲征灭唐,将唐国之地封于成王母弟唐叔虞,在晋水之滨建立晋国,这才使得山西稍定。”

召公虎点头道:“晋国之初建,周王室对其寄予厚望——一要融合此间狄人,二要分化从夏朝就积累于唐地的反动势力。唐叔虞受封晋侯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执行‘启以夏政,疆以戎索’之策,以夏戎之政治夏戎之地,反而取得奇效。

“在唐叔虞治理下,晋国农牧得到显著发展,政绩斐然可观。其后同鬼方残余势力交战,唐叔虞还俘获了隗姓九宗和职官五正,这些俘虏也被周成王赏赐给了唐叔虞,更加壮大了晋国势力。”

赵札道:“正是!我在晋国之时,听闻晋国之‘启土政策’。历代晋侯不断吸收赤狄势力,壮大国力。晋国日渐强大后,怀柔隗姓九宗,不断分化、同化隗姓赤狄,使之投入华夏怀抱。此外,晋国还利用戎狄‘贵货易土‘的特点,用廉价货物换取赤狄地盘,开疆拓土,大大压缩赤狄生存空间。”

召公虎问道:“那既然如此,国人暴动后,赤狄又为何相继作乱?”

赵札道:“只因这些年隗姓逐渐失去对赤狄各部控制,有两个外姓赤狄部族趁机发展壮大,一为东山皋落氏,一为廧咎如氏。此二氏族找到鬼方失传之邪术,竟一统赤狄诸部落!”

“邪术?”众人目瞪口呆。国人暴动后,巫术、卫巫成了众人禁忌。

赵札接着道:“鬼方灭后,有半数赤狄不愿被华夏同化,各自为战。东山皋落氏和廧咎如氏便利用这些族人,声称他们继承鬼方通灵邪术,组建部落联盟,将原先已经七零八落的赤狄部落又融合一处。”

召公虎瞪大了眼睛:“通灵之术?”

赵札道:“此皆鬼方之原始巫术,恕赵札孤陋寡闻,实不知其真伪也。”

听罢,众人面面相觑,召公虎也陷入沉思。

“东山皋落氏……廧咎如氏……”召公虎在军帐内踱来踱去,口中不断念着这两个十分拗口、但听起来就很难对付的名字。

赵札道:“皋落氏是炎帝后裔,廧咎如氏乃赤狄别种。他们本默默无闻,不知为何十多年前异军突起,东山皋落氏首领皋落芒遮,拉拢廧咎如氏首领隗魃,二人互相尊为首领和大祭司,笼络数万赤狄之众,横行于吕梁、太行山间,并进犯中原。伐灭杨国、蒲国的血债,便是要记在他们身上。”

召公虎疑道:“经过晋国多年分化,赤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成了一盘散沙。怎么忽然间,这两个部落拥有如此强大之经济实力来武装数万赤狄军队?”

“此事确是费解!赤狄本来刀耕火种,生产落后。”赵札摇了摇头,倒吸一口凉气道,“然此次交锋,札却发现赤狄兵精粮足,清一色青铜装备,马匹也十分精良,大不同前。”

召公虎道:“山西之地并不产铜,赤狄亦不通冶炼之术,那定是借助外力强军无疑。可这些装备、马匹、钱粮究竟从何而来?”

少师显父常年协助太师周公御说理政,对于钱秣粮饷之事如数家珍,忧心忡忡道:“此等大规模军事开支,怕是太行以西众诸侯国相加,也难以匹敌。”

召公虎不无担忧道:“这些年,朝纲不振,暗流涌动,孤料想其间定黑暗势力作祟,在暗处同大周作对!”

赵札道:“想必如此。”

召公虎问:“赵氏宗主,孤仍有一事不明,你可知此次赤狄倾巢而出,意欲何往?”

赵札道:“我实不知,但昨夜突审几名赤狄俘虏,似乎此次赤狄目标与太岳山有关。”

“太岳山?”召公虎心中一凛,若有所思。

程伯休父道:“当初太保匆忙出兵,便言及赤狄入侵太岳山,与大周龙脉有关,然未尽言,末将还想再向太保讨教。”

召公虎点了点头,道:“众人皆言大周龙兴于黄土大塬、凤鸣于岐山之中,这才得有天下,实则不然。”

“那是何地?”众人不解。

召公虎道:“周都丰镐,乃丰京、镐京合称,丰京乃周文王营造,镐京则是周武王筑成。丰镐之前,大周都城乃岐山下之周原,为古公亶父营建,周族也因此得名。

“古公亶父之前,周都为豳,乃是古公亶父的九世祖公刘所建。公刘祖父名曰不窋,正是他举族迁居于黄土大塬,同戎狄杂居,因擅长耕种而得西土民心。至于大周先祖弃,被大禹封为后稷,主管农事的官名,他的封地曰有邰,便是在这太岳山下。”

赵札道:“既如此,那赤狄此次进攻太岳山下之彘林,莫非为了断大周之龙脉?”

召公虎亦是茫然:“未可知也。”

就在此时,帐外卫兵通报:“太宰卫伯和率兵求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